袁术心里有了一个想法,如果成了,在李易助他夺下荆州之后,还会继续乖乖的给他卖命,也只能给他卖命,不过,袁术心里暂时只是一个灵光一闪的大概念头罢了,最终能否施行,如何施行,他还需要与左右谋臣斟酌才能下定论,不然万一弄巧成拙就不好了。
因此,袁术表面上并不动声色,接着李易方才的话打趣道:“想不到啊想不到,云龙年纪轻轻如此才华,在外锋芒毕露,在家中却是个‘温和’之人,着实出人意料,哈哈。”
袁术的话虽然客气,却是拐着弯的说李易惧内,换个人可能觉得不爽,但李易是真的一点都不在意,还略作惭愧的拱了拱手,反正是不是惧内不是袁术说了算,李易之前的态度也不过是找借口不要那些歌姬罢了。
袁术貌似对此事兴致颇高,看了李易一眼,脸上笑容不减,转而对诸葛亮笑道:“亮儿,你这个姐夫很是不错,人品才华皆为当世一等,布局谋划尤为杰出,你日后当多向他求教,千万不可轻视,对你将来有大帮助!”
“是,谨遵义父之命!”
诸葛亮恭敬的应了下来,虽然依旧对“姐夫”二字有点怨念,但同时,心里又是好奇无比。
之前袁术虽然很需要李易的投靠,但心里态度却是不冷不热的,根本看不上李易这个人,结果李易与袁术一上午不知道聊了什么,袁术就开始将李易放到了很重视的位置上来看待。
诸葛亮正心里琢磨呢,又见袁术话音一转,打趣道:“不过,某些事情就无需学了,将来义父定然给你寻一门好亲事,哈哈哈……”
袁术说话声音不小,早就吸引了旁人的注意,此时也都跟着笑了起来,诸葛亮虽然年纪小,不怎么了解男女之事,但也是知道男大当婚,且貌似有些“羞耻”,一时间骚得小脸通红,但又无法辩驳。
这时,诸葛亮脑袋瓜上面一沉,原来李易又把大手放了上去,揉了几揉,诸葛亮看了李易一眼,不知怎地,没了早先的那种抵触,又见李易对他笑了笑,更是让诸葛亮莫名心安了许多。
过了一会,李易收回手,对袁术说道:“易启程之前,就听诸葛先生说过,诸葛亮聪慧异常,甚至是许多成年男子也不如他,原来我还不敢太过相信,不过昨日一见,方才知道之前所闻,无一虚言。”
“既然如此璞玉,又得使君关照,诸葛亮将来前途必然不可限量,易虽然才学微末,但也愿竭尽所能,助他成为国之栋梁。”
袁术感觉李易话中味道有些不对,李易好像是把教育诸葛亮的事情给揽过去了,不过他也没多想,他此刻在意的是李易在家事的态度。
袁术本以为暗示一下李易惧内,会让他心中不快,然后就可以继续操作,不想李易却是将那稍显挤兑的话浑然没当回事,这让袁术感觉很是挫败。
原来,袁术之前是将主意打到了李易正妻,也就是伏寿的娘家身上。
在袁术看来,伏家本就是望族,又跟天子沾着亲,虽然将伏寿嫁给了李易,但李易明显是高攀了,再加上又是董卓指婚,不用调查他都知道,两家的关系肯定是相当的不融洽。
刚刚李易拒绝舞姬,让袁术确认了这一猜想,于是就想通过伏家逼着李易跟他造反,他相信,不管李易现在表现的多么淡然,真到了需要在生与死之间选择的时候,肯定是求生,而且这件事袁术可以将自己这个黑手摘的干干净净,根本无需担心李易发现实情。
只是李易稍后那不怎么在意的表现,让袁术心里有些拿不准了。
李易可不知道在他算计袁术的同时,袁术也开始惦记他了。
对于袁术的这边的“大事”,李易已经不准备再参与,毕竟过犹不及,他只要留下一个引子,能够在袁术犹豫的时候退一下,这就足够了。
此时李易的心思已经放到了诸葛亮的身上,他很想试探一下,现在问问袁术,让诸葛亮跟他回南阳,但考虑这里人太多,万一袁术正式拒绝,再想让他改口就难了,还不如等找到袁耀接触之后,一蹴而就来的好。
众人各自打着自己心里的算盘,但酒宴气氛依然相当之好,作为宴会中心的李易,更是是备受关照。
袁术当场拍板,虽然李易是荆州官员,但等两日年节之时,要李易随他一起,与扬州百姓同乐。
此举足以说明袁术对李易的看重,当然,也不排除,袁术是想将李易在扬州的动静搞大一点,让刘表生出不满,彻底断了李易与刘表和解的可能。
此外,那些官员中,许多人也私下邀李易有时间到他们府上小聚饮宴,李易在致谢之余也以时间紧张为由,将其中大多数的邀约推掉,最后只答应了纪灵,杨弘,还有袁涣三人的邀请。
本来李易还想推掉袁涣的,但奈何袁涣太过热情,以至于袁术都看不下去了,亲自为袁涣开口,李易真的是不答应都不行。
众人说说笑笑,等酒宴到了末尾,袁术准备叫众人散场之时,忽然有一个侍卫快步入内,也不管这里还在摆宴,直接在殿内向着袁术下拜,大声道:“启禀主公,吴郡有紧急军情传来,信使正在殿外等候,主公是否传见?”
紧急军情四个字,让在场众人都是一个激灵,许多原本喝的有些晕乎的人也清醒了过来,然后纷纷或惊讶,或疑惑的看向袁术。
袁术脸上同样闪过一抹迷惑之色,不过他反应的很快,马上就掩饰了过去,然后又不知想到了什么,眼睛眯缝了一下,下令道:“速速命信使来见!”
那护卫领命退下,袁术低着头,耷拉着眼皮子,没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至于其他人,大多数保持沉默,少数人窃窃私语,还有极个别的,似乎还往李易这边多看了几眼。
李易感觉到似乎哪里不太对,便向改坐到他身边的袁涣低声问道:“敢问功曹,难道使君在吴郡用兵了,这……之前闻所未耳闻啊。”
李易心里非常不理解,这年头打仗都是要看季节天时,现在外面天寒地冻的,根本不是用兵的时候,袁术虽然说不得贤明,但也不至于犯下这么明显的错误。
而且,李易虽然在扬州缺少消息渠道,但攻打吴郡这么大的事情,多少也该有些风声才对,可李易愣是一点都未曾听说。
如果这是有意为之,那袁术下面人的保密工作未免做得太好了。
袁涣轻轻摇头,之前与李易说话时,他身上气质很是潇洒,让人感觉如沐春风,然而此时,却是皱起眉头,不时闪过一抹担忧之色。
袁涣看了袁术一眼,这才对李易轻声道:“虽然不知军情具体为何,但此事说起来,还与襄侯有几分关系啊。”
顿时,李易脸上疑惑之色更甚,他这还是头一次来扬州,如何会与吴郡产生关联?
袁涣无奈的笑了一下,道:“襄侯此来扬州,难就没有发现,这里少了一个熟人?”
李易的眉头当即就是一挑,扬州的熟人,他还真有一个,那就是孙策了。
上次李易在荆州与孙策照面,两度交锋,孙策认定李易是他的杀父仇人,非要杀了李易不可,任凭李易如何狡辩都没效果。
但李易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希望孙策的想法会有所动摇,就让孙策派人去宛城取走他们家传的古锭刀,不过直到李易动身来扬州,孙策都不曾派人过去,显然,孙策压根不相信李易那些假惺惺的话,准备将来有机会,亲自来“取”。
因为孙策这种坚决的态度,李易此来扬州,如果说有风险的话,其中八成都是源自孙策那边。
也就是李易仗着身负龙气,自问与孙策单打独斗的话,只要不犯二,绝对是稳居不败之地,再加上孙策在袁术这边相当不受宠,只要袁术不想杀自己,孙策根本做不到派出千八百个人围杀他的事情,所以,李易此行虽然对孙策很是戒备,却并不觉得孙策当真能够威胁到他。
不过,考虑到小霸王的名号,李易也没敢疏忽,到了扬州第一时间就命人去打听一下孙策最近在干嘛,奈何孙策虽然名气不小,但官位太低,李易在这边又没有根基,一时根本拿不到孙策的消息。
其实李易可以直接问询袁术,但那时候势必要提及孙坚之死,虽然李易可以一口咬定,说自己不是凶手,但他自己都觉得这种辩解说服力实在有限,因此,涉及到孙策的话题,李易是能避则避。
此外,关于孙策,还有一个让李易很在意的问题就是,孙坚可是得到过传国玉玺的,这点孙策与孙坚那些心腹都知道,李易无法判断,当孙策得知传国玉玺出现在袁术手中的时候,他会不会不再顾忌孙坚的名声,将这这件事情抖漏出来。
李易有信心,可以将自己撇清关系,毕竟玉玺是从天落入袁术府邸的,而李易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据,但上位者都是多疑之人,袁术心中难保不会生出一丝怀疑,这种怀疑对李易暂时无害,但长久来看的话,却是一个隐患。
不过即便如此,李易内心深处却又隐隐有些期待。
倘若孙策向袁术告状,袁术置之不理,那时候孙策会怎么想?
孙策多半会认为李易与袁术狼狈为奸,是李易主动把玉玺献给了袁术,要知道,这位小霸王可是向来不信邪的,什么玉玺从天而降,在孙策看来,不过是袁术忽悠人的把戏罢了。
李易将关于孙策的种种快速在心里过了一遍,然后故作苦笑道:“可是孙策孙将军?”
袁涣点点头,很识趣的没有说李易与孙策的过往,直接说道:“襄侯决议要来扬州之时,使君得到消息,很是欢喜,我等下属,亦是欣喜,唯独孙策与我等意见不同。”
“唉。”
李易叹了一声,道:“孙策可以劝谏使君,让使君将我伏杀在这寿春城中?”
“哈哈……”
袁涣笑了一声道:“襄侯所言稍有差错,因为孙策根本等不及让襄侯入城啊。”
“唉。”
李易再次长吁短叹,心里在琢磨孙策之余,也对袁涣的态度越发不解了。
如果只是想与他交好的话,大家吃吃喝喝的,讨论一下天下大势,最后互相恭维一下就可以了。
但袁涣却是二话不说,上来就把孙策给卖了,这也太……
虽然孙策不被袁术喜欢,但再怎么说也是他们自己人,而李易则是不折不扣的外人,袁涣现在说好听点是胳膊肘往外拐,说难听那就是吃里扒外了。
李易拱手道:“多谢功曹提醒,李易再此谢过了。”
袁涣微微欠身,还了李易一礼,又道:“当时使君说襄侯名声在外,且与汝南袁家有恩惠,不可行那不义之事,孙策却执意不肯,最后使君大怒,便命孙策率本部兵马去吴郡搜集粮草,顺便打探情报,好为来年备战,刚刚的消息,应该是孙策那里出了什么变故。”
李易点点头,心中却颇为无语,什么搜集粮草,其实就是去抢夺老百姓的粮食啊!
在与袁术接触之后,李易觉得袁术虽然傲了一点,自大了一些,但这人绝对不是个蠢货,无论是御下手段,还是自身心性,全都过得去,即便个人的人格魅力也是当世佼佼者。
然而,袁术最大的问题,却是不把老百姓当做人看啊,百姓虽然弱小,可失了人心,还如何坐稳江山?
李易还想再问问袁涣具体情况,就见一个小将被侍卫领了进来,见礼之后,将一封书信送上,又抬起头,对着袁术大声道:“启禀使君,孙校尉不辱使命,已经于日前打破吴县城池,并亲手斩杀吴郡太守盛宪,盛宪首级在此!”
因此,袁术表面上并不动声色,接着李易方才的话打趣道:“想不到啊想不到,云龙年纪轻轻如此才华,在外锋芒毕露,在家中却是个‘温和’之人,着实出人意料,哈哈。”
袁术的话虽然客气,却是拐着弯的说李易惧内,换个人可能觉得不爽,但李易是真的一点都不在意,还略作惭愧的拱了拱手,反正是不是惧内不是袁术说了算,李易之前的态度也不过是找借口不要那些歌姬罢了。
袁术貌似对此事兴致颇高,看了李易一眼,脸上笑容不减,转而对诸葛亮笑道:“亮儿,你这个姐夫很是不错,人品才华皆为当世一等,布局谋划尤为杰出,你日后当多向他求教,千万不可轻视,对你将来有大帮助!”
“是,谨遵义父之命!”
诸葛亮恭敬的应了下来,虽然依旧对“姐夫”二字有点怨念,但同时,心里又是好奇无比。
之前袁术虽然很需要李易的投靠,但心里态度却是不冷不热的,根本看不上李易这个人,结果李易与袁术一上午不知道聊了什么,袁术就开始将李易放到了很重视的位置上来看待。
诸葛亮正心里琢磨呢,又见袁术话音一转,打趣道:“不过,某些事情就无需学了,将来义父定然给你寻一门好亲事,哈哈哈……”
袁术说话声音不小,早就吸引了旁人的注意,此时也都跟着笑了起来,诸葛亮虽然年纪小,不怎么了解男女之事,但也是知道男大当婚,且貌似有些“羞耻”,一时间骚得小脸通红,但又无法辩驳。
这时,诸葛亮脑袋瓜上面一沉,原来李易又把大手放了上去,揉了几揉,诸葛亮看了李易一眼,不知怎地,没了早先的那种抵触,又见李易对他笑了笑,更是让诸葛亮莫名心安了许多。
过了一会,李易收回手,对袁术说道:“易启程之前,就听诸葛先生说过,诸葛亮聪慧异常,甚至是许多成年男子也不如他,原来我还不敢太过相信,不过昨日一见,方才知道之前所闻,无一虚言。”
“既然如此璞玉,又得使君关照,诸葛亮将来前途必然不可限量,易虽然才学微末,但也愿竭尽所能,助他成为国之栋梁。”
袁术感觉李易话中味道有些不对,李易好像是把教育诸葛亮的事情给揽过去了,不过他也没多想,他此刻在意的是李易在家事的态度。
袁术本以为暗示一下李易惧内,会让他心中不快,然后就可以继续操作,不想李易却是将那稍显挤兑的话浑然没当回事,这让袁术感觉很是挫败。
原来,袁术之前是将主意打到了李易正妻,也就是伏寿的娘家身上。
在袁术看来,伏家本就是望族,又跟天子沾着亲,虽然将伏寿嫁给了李易,但李易明显是高攀了,再加上又是董卓指婚,不用调查他都知道,两家的关系肯定是相当的不融洽。
刚刚李易拒绝舞姬,让袁术确认了这一猜想,于是就想通过伏家逼着李易跟他造反,他相信,不管李易现在表现的多么淡然,真到了需要在生与死之间选择的时候,肯定是求生,而且这件事袁术可以将自己这个黑手摘的干干净净,根本无需担心李易发现实情。
只是李易稍后那不怎么在意的表现,让袁术心里有些拿不准了。
李易可不知道在他算计袁术的同时,袁术也开始惦记他了。
对于袁术的这边的“大事”,李易已经不准备再参与,毕竟过犹不及,他只要留下一个引子,能够在袁术犹豫的时候退一下,这就足够了。
此时李易的心思已经放到了诸葛亮的身上,他很想试探一下,现在问问袁术,让诸葛亮跟他回南阳,但考虑这里人太多,万一袁术正式拒绝,再想让他改口就难了,还不如等找到袁耀接触之后,一蹴而就来的好。
众人各自打着自己心里的算盘,但酒宴气氛依然相当之好,作为宴会中心的李易,更是是备受关照。
袁术当场拍板,虽然李易是荆州官员,但等两日年节之时,要李易随他一起,与扬州百姓同乐。
此举足以说明袁术对李易的看重,当然,也不排除,袁术是想将李易在扬州的动静搞大一点,让刘表生出不满,彻底断了李易与刘表和解的可能。
此外,那些官员中,许多人也私下邀李易有时间到他们府上小聚饮宴,李易在致谢之余也以时间紧张为由,将其中大多数的邀约推掉,最后只答应了纪灵,杨弘,还有袁涣三人的邀请。
本来李易还想推掉袁涣的,但奈何袁涣太过热情,以至于袁术都看不下去了,亲自为袁涣开口,李易真的是不答应都不行。
众人说说笑笑,等酒宴到了末尾,袁术准备叫众人散场之时,忽然有一个侍卫快步入内,也不管这里还在摆宴,直接在殿内向着袁术下拜,大声道:“启禀主公,吴郡有紧急军情传来,信使正在殿外等候,主公是否传见?”
紧急军情四个字,让在场众人都是一个激灵,许多原本喝的有些晕乎的人也清醒了过来,然后纷纷或惊讶,或疑惑的看向袁术。
袁术脸上同样闪过一抹迷惑之色,不过他反应的很快,马上就掩饰了过去,然后又不知想到了什么,眼睛眯缝了一下,下令道:“速速命信使来见!”
那护卫领命退下,袁术低着头,耷拉着眼皮子,没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至于其他人,大多数保持沉默,少数人窃窃私语,还有极个别的,似乎还往李易这边多看了几眼。
李易感觉到似乎哪里不太对,便向改坐到他身边的袁涣低声问道:“敢问功曹,难道使君在吴郡用兵了,这……之前闻所未耳闻啊。”
李易心里非常不理解,这年头打仗都是要看季节天时,现在外面天寒地冻的,根本不是用兵的时候,袁术虽然说不得贤明,但也不至于犯下这么明显的错误。
而且,李易虽然在扬州缺少消息渠道,但攻打吴郡这么大的事情,多少也该有些风声才对,可李易愣是一点都未曾听说。
如果这是有意为之,那袁术下面人的保密工作未免做得太好了。
袁涣轻轻摇头,之前与李易说话时,他身上气质很是潇洒,让人感觉如沐春风,然而此时,却是皱起眉头,不时闪过一抹担忧之色。
袁涣看了袁术一眼,这才对李易轻声道:“虽然不知军情具体为何,但此事说起来,还与襄侯有几分关系啊。”
顿时,李易脸上疑惑之色更甚,他这还是头一次来扬州,如何会与吴郡产生关联?
袁涣无奈的笑了一下,道:“襄侯此来扬州,难就没有发现,这里少了一个熟人?”
李易的眉头当即就是一挑,扬州的熟人,他还真有一个,那就是孙策了。
上次李易在荆州与孙策照面,两度交锋,孙策认定李易是他的杀父仇人,非要杀了李易不可,任凭李易如何狡辩都没效果。
但李易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希望孙策的想法会有所动摇,就让孙策派人去宛城取走他们家传的古锭刀,不过直到李易动身来扬州,孙策都不曾派人过去,显然,孙策压根不相信李易那些假惺惺的话,准备将来有机会,亲自来“取”。
因为孙策这种坚决的态度,李易此来扬州,如果说有风险的话,其中八成都是源自孙策那边。
也就是李易仗着身负龙气,自问与孙策单打独斗的话,只要不犯二,绝对是稳居不败之地,再加上孙策在袁术这边相当不受宠,只要袁术不想杀自己,孙策根本做不到派出千八百个人围杀他的事情,所以,李易此行虽然对孙策很是戒备,却并不觉得孙策当真能够威胁到他。
不过,考虑到小霸王的名号,李易也没敢疏忽,到了扬州第一时间就命人去打听一下孙策最近在干嘛,奈何孙策虽然名气不小,但官位太低,李易在这边又没有根基,一时根本拿不到孙策的消息。
其实李易可以直接问询袁术,但那时候势必要提及孙坚之死,虽然李易可以一口咬定,说自己不是凶手,但他自己都觉得这种辩解说服力实在有限,因此,涉及到孙策的话题,李易是能避则避。
此外,关于孙策,还有一个让李易很在意的问题就是,孙坚可是得到过传国玉玺的,这点孙策与孙坚那些心腹都知道,李易无法判断,当孙策得知传国玉玺出现在袁术手中的时候,他会不会不再顾忌孙坚的名声,将这这件事情抖漏出来。
李易有信心,可以将自己撇清关系,毕竟玉玺是从天落入袁术府邸的,而李易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据,但上位者都是多疑之人,袁术心中难保不会生出一丝怀疑,这种怀疑对李易暂时无害,但长久来看的话,却是一个隐患。
不过即便如此,李易内心深处却又隐隐有些期待。
倘若孙策向袁术告状,袁术置之不理,那时候孙策会怎么想?
孙策多半会认为李易与袁术狼狈为奸,是李易主动把玉玺献给了袁术,要知道,这位小霸王可是向来不信邪的,什么玉玺从天而降,在孙策看来,不过是袁术忽悠人的把戏罢了。
李易将关于孙策的种种快速在心里过了一遍,然后故作苦笑道:“可是孙策孙将军?”
袁涣点点头,很识趣的没有说李易与孙策的过往,直接说道:“襄侯决议要来扬州之时,使君得到消息,很是欢喜,我等下属,亦是欣喜,唯独孙策与我等意见不同。”
“唉。”
李易叹了一声,道:“孙策可以劝谏使君,让使君将我伏杀在这寿春城中?”
“哈哈……”
袁涣笑了一声道:“襄侯所言稍有差错,因为孙策根本等不及让襄侯入城啊。”
“唉。”
李易再次长吁短叹,心里在琢磨孙策之余,也对袁涣的态度越发不解了。
如果只是想与他交好的话,大家吃吃喝喝的,讨论一下天下大势,最后互相恭维一下就可以了。
但袁涣却是二话不说,上来就把孙策给卖了,这也太……
虽然孙策不被袁术喜欢,但再怎么说也是他们自己人,而李易则是不折不扣的外人,袁涣现在说好听点是胳膊肘往外拐,说难听那就是吃里扒外了。
李易拱手道:“多谢功曹提醒,李易再此谢过了。”
袁涣微微欠身,还了李易一礼,又道:“当时使君说襄侯名声在外,且与汝南袁家有恩惠,不可行那不义之事,孙策却执意不肯,最后使君大怒,便命孙策率本部兵马去吴郡搜集粮草,顺便打探情报,好为来年备战,刚刚的消息,应该是孙策那里出了什么变故。”
李易点点头,心中却颇为无语,什么搜集粮草,其实就是去抢夺老百姓的粮食啊!
在与袁术接触之后,李易觉得袁术虽然傲了一点,自大了一些,但这人绝对不是个蠢货,无论是御下手段,还是自身心性,全都过得去,即便个人的人格魅力也是当世佼佼者。
然而,袁术最大的问题,却是不把老百姓当做人看啊,百姓虽然弱小,可失了人心,还如何坐稳江山?
李易还想再问问袁涣具体情况,就见一个小将被侍卫领了进来,见礼之后,将一封书信送上,又抬起头,对着袁术大声道:“启禀使君,孙校尉不辱使命,已经于日前打破吴县城池,并亲手斩杀吴郡太守盛宪,盛宪首级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