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温听到汇报,说扬波军兵临城下,立即打马过来查看。
不过等他到的时候,李神福已经看了一阵了,便将自己看到的心得,跟徐温说了一变。
徐温才一听完李神福的描述,立即就问道,是不是要去申请援兵。
看来,徐温是对守住杭州,没什么把握。
可李神福却摇头道:“吴王此时腹背受敌,哪里还有援兵南下?”
腹背受敌?听到这个形容词,一旁的裨将有些不解了,现在杨行密当前之敌,只有南面的扬波军,何来的腹背受敌?
然而徐温听了这个用词,却是深以为是地点了点头:“是了!朱延寿在寿州,怕也是日日里指望着吴王给他派援兵……”
听到朱延寿和寿州两个词语,那裨将才明白了,为什么叫腹背受敌!原来,吴王虽然向朱温称臣,却并不是当真将身家交道朱温手里,而是摆了大军在寿州,阻挡着朱温可能南下的路径。只是,既然杨行密并不信任朱温,却又要将,打仗中最为重要的火器,交给朱温呢?
又似乎是要给那裨将解惑一般,李神福用手在城墙垛口上用力一锤:“误吴王者,袁袭也!”
袁袭?那裨将一听到这名字,顿时好像明白了什么,不过,袁袭距离他太远了些,只知道是吴王的头号谋士,却不知道,他到底做了什么,让李神福如此恨他。八卦精神十足的那位裨将,将视线转向徐温,他想着,是不是徐温会说点什么。
然而,徐温听到袁袭这个名字后,却是喟然一叹:“唉……”
袁袭给杨行密的建议内容,徐温其实也是很明白的。毕竟,当下的形势就摆在面前,朱温和王延兴都处于强势上升之中,而杨行密夹在朱温和王延兴二者之间,越来越没有了自立的能力,看着架势,是左右得投一家……可是,袁袭却是给了杨行密一个南北平衡的建议,那就是对朱温和王延兴都各投其所好,示好示弱,然后借助对方的力量,去对抗另外一方。
具体地来说,那便是对王延兴,开放淮南境内的水路给商船通行,准许泉州的商人,到淮南各城置办铺面,收售货品。
借着这个机会,联合航运合作社,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将商路深深地扎到淮南的个州各县去了。
而且,经由联合航运合作社运到淮南的粮食、铁料、衣服布匹等物,可是解决了杨行密当时各地物资匮乏的燃眉之急,可谓是两利。
然而,王延兴与杨行密之间的贸易,却不是公平的贸易,因为,王延兴有无数的货品可以售卖,而杨行密能出售的,却寥寥无几,事实上,除了一些不多见的特产之外,联合航运合作社在淮南能看得上眼的货品,也就只有奴婢了。
所以,淮南不得不用王延兴喜欢的真金白银,来换普通的日用商品。
这种贸易持续的时间一长,自然而然的,便会在淮南各地出现了钱越来越少的现象。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叫流动性短缺,这是经济发展中的,一大杀手!
当然,这种问题,自然不是杨行密、袁袭这样的人能意识到的,他们现在还觉着,自己是从泉州获得了大量粮食、铁料和布匹的资源呢。
就在这种浑然不觉的认识中,杨行密对朱温也送了一份大礼,这份大礼自然就是铁炮和铸造铁炮的技术!
收到这个无比庞大的大礼包,朱温喜上眉梢来,立即亲口许诺,绝不会出兵来威胁淮南……当然,事实上朱温此刻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他比杨行密,更希望双方关系平和。
然而,淮南送出这般大礼之后,也就是换得了两三年的和平。
当朱温篡唐称帝后,大礼包效果结束,杨行密重新面对南北两个方向的压力。
而且,朱温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力量来收拾杨行密,不可能给杨行密左右摇摆的选择。杨行密必须在朱温和王延兴之间选一个了。
偏偏这时,袁袭却死了,不过,他死之前他倒是给了一个建议:选一个弱的!因为弱的才需要帮助!
杨行密想了想,觉得朱温似乎要弱一些,便选了朱温,随后,便是接受了朱温的册封,做了梁国的吴王。
可是,朱温多疑、寡恩、嗜杀,投靠了朱温,会有善终吗?大概杨行密自己也是无法真正信任朱温,所以,才又派了朱延寿,囤积大兵,驻守寿州……徐温无法质疑杨行密,只能自荐外放,在杭州当起了转运使,给杭州的淮南军供给粮草。
说来也好笑,现在淮南军中,所食用的米粮、盐巴竟多是王延兴所售,现在,这一开战,还想从城外筹措粮草是不太可能了,不过,此前李神福和徐温都一直担心扬波军会来围城,所以,徐温早早地在城中积攒了米粮、盐巴无数。
他此刻又大致地回顾了一番,对李神福道:“就算没有援兵,城中粮草足够支用两年!”说道这里,又对李神福道,“李帅,某自从扬州出来,便没在想着要回去了,敢请将军许某能上阵杀敌,以报吴王的知遇之恩!”
“好!”李神福听到徐温这番表态,立即响亮地答了一声,“某此前对守住杭州,还只有一两分的把握,现在听到徐翁这番话,某心中把握,立即是倍增!”
说到这里,李神福不再含糊,对一众属官裨将道:“某自奉命前来驻守杭州之日起,便知道,定然会有今日!”
“可也是从那日起,某便没想过,要再活着走出这杭州城!”
“此地,便是某死战之所!”
“此城,便绝不离它一步!”
“传某的将领!立即用已经准备好的砖石将四门,全数堵住!”
众将一听,这是要死扛的节奏啊!不禁心中一阵凌然。可既然李神福都没打算活了,众人也没有了迟疑的理由,纷纷领命去往四城堵门。
只是,城门那么大,要封堵城门的动静自然不会小,搬运砖石的灰尘被扬起飞在半空中,形成一片巨大的烟柱,隔得老远都看得清楚明白。
城外的扬波军,自然也在第一时间便观察到的东西,传回给中军,也就是孟咸那里!
不过等他到的时候,李神福已经看了一阵了,便将自己看到的心得,跟徐温说了一变。
徐温才一听完李神福的描述,立即就问道,是不是要去申请援兵。
看来,徐温是对守住杭州,没什么把握。
可李神福却摇头道:“吴王此时腹背受敌,哪里还有援兵南下?”
腹背受敌?听到这个形容词,一旁的裨将有些不解了,现在杨行密当前之敌,只有南面的扬波军,何来的腹背受敌?
然而徐温听了这个用词,却是深以为是地点了点头:“是了!朱延寿在寿州,怕也是日日里指望着吴王给他派援兵……”
听到朱延寿和寿州两个词语,那裨将才明白了,为什么叫腹背受敌!原来,吴王虽然向朱温称臣,却并不是当真将身家交道朱温手里,而是摆了大军在寿州,阻挡着朱温可能南下的路径。只是,既然杨行密并不信任朱温,却又要将,打仗中最为重要的火器,交给朱温呢?
又似乎是要给那裨将解惑一般,李神福用手在城墙垛口上用力一锤:“误吴王者,袁袭也!”
袁袭?那裨将一听到这名字,顿时好像明白了什么,不过,袁袭距离他太远了些,只知道是吴王的头号谋士,却不知道,他到底做了什么,让李神福如此恨他。八卦精神十足的那位裨将,将视线转向徐温,他想着,是不是徐温会说点什么。
然而,徐温听到袁袭这个名字后,却是喟然一叹:“唉……”
袁袭给杨行密的建议内容,徐温其实也是很明白的。毕竟,当下的形势就摆在面前,朱温和王延兴都处于强势上升之中,而杨行密夹在朱温和王延兴二者之间,越来越没有了自立的能力,看着架势,是左右得投一家……可是,袁袭却是给了杨行密一个南北平衡的建议,那就是对朱温和王延兴都各投其所好,示好示弱,然后借助对方的力量,去对抗另外一方。
具体地来说,那便是对王延兴,开放淮南境内的水路给商船通行,准许泉州的商人,到淮南各城置办铺面,收售货品。
借着这个机会,联合航运合作社,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将商路深深地扎到淮南的个州各县去了。
而且,经由联合航运合作社运到淮南的粮食、铁料、衣服布匹等物,可是解决了杨行密当时各地物资匮乏的燃眉之急,可谓是两利。
然而,王延兴与杨行密之间的贸易,却不是公平的贸易,因为,王延兴有无数的货品可以售卖,而杨行密能出售的,却寥寥无几,事实上,除了一些不多见的特产之外,联合航运合作社在淮南能看得上眼的货品,也就只有奴婢了。
所以,淮南不得不用王延兴喜欢的真金白银,来换普通的日用商品。
这种贸易持续的时间一长,自然而然的,便会在淮南各地出现了钱越来越少的现象。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叫流动性短缺,这是经济发展中的,一大杀手!
当然,这种问题,自然不是杨行密、袁袭这样的人能意识到的,他们现在还觉着,自己是从泉州获得了大量粮食、铁料和布匹的资源呢。
就在这种浑然不觉的认识中,杨行密对朱温也送了一份大礼,这份大礼自然就是铁炮和铸造铁炮的技术!
收到这个无比庞大的大礼包,朱温喜上眉梢来,立即亲口许诺,绝不会出兵来威胁淮南……当然,事实上朱温此刻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他比杨行密,更希望双方关系平和。
然而,淮南送出这般大礼之后,也就是换得了两三年的和平。
当朱温篡唐称帝后,大礼包效果结束,杨行密重新面对南北两个方向的压力。
而且,朱温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力量来收拾杨行密,不可能给杨行密左右摇摆的选择。杨行密必须在朱温和王延兴之间选一个了。
偏偏这时,袁袭却死了,不过,他死之前他倒是给了一个建议:选一个弱的!因为弱的才需要帮助!
杨行密想了想,觉得朱温似乎要弱一些,便选了朱温,随后,便是接受了朱温的册封,做了梁国的吴王。
可是,朱温多疑、寡恩、嗜杀,投靠了朱温,会有善终吗?大概杨行密自己也是无法真正信任朱温,所以,才又派了朱延寿,囤积大兵,驻守寿州……徐温无法质疑杨行密,只能自荐外放,在杭州当起了转运使,给杭州的淮南军供给粮草。
说来也好笑,现在淮南军中,所食用的米粮、盐巴竟多是王延兴所售,现在,这一开战,还想从城外筹措粮草是不太可能了,不过,此前李神福和徐温都一直担心扬波军会来围城,所以,徐温早早地在城中积攒了米粮、盐巴无数。
他此刻又大致地回顾了一番,对李神福道:“就算没有援兵,城中粮草足够支用两年!”说道这里,又对李神福道,“李帅,某自从扬州出来,便没在想着要回去了,敢请将军许某能上阵杀敌,以报吴王的知遇之恩!”
“好!”李神福听到徐温这番表态,立即响亮地答了一声,“某此前对守住杭州,还只有一两分的把握,现在听到徐翁这番话,某心中把握,立即是倍增!”
说到这里,李神福不再含糊,对一众属官裨将道:“某自奉命前来驻守杭州之日起,便知道,定然会有今日!”
“可也是从那日起,某便没想过,要再活着走出这杭州城!”
“此地,便是某死战之所!”
“此城,便绝不离它一步!”
“传某的将领!立即用已经准备好的砖石将四门,全数堵住!”
众将一听,这是要死扛的节奏啊!不禁心中一阵凌然。可既然李神福都没打算活了,众人也没有了迟疑的理由,纷纷领命去往四城堵门。
只是,城门那么大,要封堵城门的动静自然不会小,搬运砖石的灰尘被扬起飞在半空中,形成一片巨大的烟柱,隔得老远都看得清楚明白。
城外的扬波军,自然也在第一时间便观察到的东西,传回给中军,也就是孟咸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