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王延兴开始进入到这个世界以来,就开始攀科技树,而军事领域的科技树,更是他花最大力气的重点分支。
当然了,他之所以能点开这一系列的升级点,还是得益于在特钢当技术员的时候,是搞炮钢的,为了搞好跟军代表的关系,很是花了一番力气,学习了许多军事知识,将自己包装成了一个军迷……然并卵,那军代表虽然顶着个军字头衔,可他对军事的了解,却是七窍通了六窍。对专业性极强的火炮用钢领域,更是还停留在,硬度高,韧性好之类的粗浅的形容词上。这可让王延兴的准备,尽数落到了空处。
没想到的是,过了这么多年以后,这番心血,终于还是没有落空,尽数用在了发展扬波军身上了。
只不过,火器的发展,也是有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最开始的树炮,只需要在硬木里面掏个洞,然后往里面填火药就行。那技术含量低得,似乎谁都能搞出来。
可当炮身材料往金属材质变化后,难度就不同了。
除了王延兴用熟铁卷的轻炮,和青铜铸造的重炮之外,也只有张武宁在扬州的时候,用生铁铸造的铁炮和在汴州的时候,用熟铁卷制的重型小口炮具备了实战的条件。
不过,比起造炮来,其实,造枪的难度更大!
当然,并不是说,造一杆枪比造一门跑难,而是,想要让枪发挥作用,就必须是大批量地制造、装备。所以,一个型号的枪支,需要生产的量,往往是用多少万枝来计数的。
比如线列火枪兵使用的景福型燧发枪,产量已经超过了十万支!而且,因为跟王潮约定好北伐前有扩兵的计划,所以,从那时候起,产量就逐步达到了每天将近五百支的程度……如果这个势头一直持续下去,不用多久,又会再造十万支出来。
只有这样的产量,才能满足全面战争的消耗。
但是景福型燧发枪的枪管很简单,也就是两层熟铁皮,交替包着钢钎子卷制而成。卷好之后,再加热锻打焊合。
然后趁热将钢钎子拔出来,冷却,冷透之后,再用钻头铰一下孔就行了。
而准击型火枪的枪管,虽然也是熟铁的原料,可是因为需要拉膛线,其所需的加工的量,一下就上去了……而且,拉床的数量较少,能操作拉床的技工也有限,所以,准击型火枪的枪管的产量,就小多了,准击一型的日产量还不到一百支。
当然,准击二型的更低,因为准击二型的气密性更好!其口径精度要求,自然也是更高,而且膛线也由准击一型的两条半圆形深刻膛线,变成了六条浅凹型膛线。
为了保证枪管的寿命,准击型二型火枪的枪管,在拉膛线加工后,还要做表面硬化处理……这么一番折腾下来,每天合格枪管的产量在二三十到三五十之间波动。
当然,就算每天只能生产三十支,有得一年,也有一千支……现在,扬波军中历年累积下来的准击二型火枪,那也是有好几千了!
可这些难度,在后装枪面前,又不够看了……尤其是枪机,都是用机床加工完后,再用手工修挫,才能勉强达到使用要求。
从研制开始到现在,一共才造了几十支拿来做各种测试。至于规模生产,再造出更高精度的车、铣床之前,是不要指望了。
然而,火枪要成千上万才能发挥威力,所以,王延兴的后装枪之梦,被大大地推迟了。
可火炮却不是这样啊!在这个时空的一个战场,只要有得二、三十门强有力的火炮,就可以奠定胜局了!
再退一步,若是指挥得当,有得十门火炮,也能在关键之处,也是能对战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的。
所以,当王延兴发现后装枪一时半会搞不出来后,便干脆将发展的重点,放在了火炮上:他们按照王延兴的要求,造出了全新的后装火炮!
这些火炮炮管,不是用青铜,也不是用熟铁,而是钢!
而且,制造工艺还不是简单的铸造,而是先锻打出长圆柱形钢坯,然后再在上面钻孔。
先钻一个浅浅的小孔,再镗大,然后再钻深一点,再镗大,再钻深一点,再镗大,如此往复,直到钻通为止。
钻通之后,先退火,去了应力之后,然后再上镗床镗,直到将炮管和炮膛慢慢地做出来为止。
可炮身做好之后,对整门火炮来说,还只是完成了三分之一!
接下来的三分之一是炮车……为了匹配这种炮,章大炉不得不在重炮炮车的基础上,造出了一种新的火炮。不过,炮车再加上大炮的重量,比起之前的重炮还要重,以至于,每门炮需要配备四匹马来拉才行。
此外,炮身屁股后面的闭锁机构,也就是炮闩,因为其关系到火炮的气密性,加工它,也要占到工作量的三分之一来。
在这里,他们使用了短柱立式楔形炮闩……当然,这些炮栓都是粗略加工后,用手工一点一点地修挫出来。
还好,一共只造了五十门这样的炮,让造炮闩的技工们,在疯掉之前,完成了工作。组装好之后,全部送到了大屿山。
而现在,五十门钢炮,已经进行过了最初始的试射,也都造好了射表,用錾子刻在白铁皮上,镶嵌在了炮身上……这说明,这些炮,已经处于可以使用的状态了!
但是,在将这些炮正式装船北运之前,还有一个步骤没完成,那就是接受王延兴的检阅。
当然,王延兴对将几十门火炮摆起来看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看着打上几炮!
众人早就王延兴的脾气摸透了,他还没提出来要打炮,就已经拉了火炮,在靶场等候了。
看大家这么配合,王延兴自然是呵呵地搓着手吩咐道:“那就来吧……”
那守在火炮一侧的炮兵,只待王延兴这句话了,他们连忙摇动把守,抬起炮口仰角。
等到大致地瞄准之后,开始装填……打开炮闩后,一人小心地将一枚小腿粗细的,锥形的炮弹,从火炮的屁股后面塞进去,然后又上来一人,杵着一根棒子,将炮弹用力顶上去。
紧接着才又装入一包的火药,有在炮闩上装了点火药。
然后才将炮闩盖上。
随后,装填的几人急忙闪到一旁,留下炮手一人用力一拉发火索。
轰……
当然了,他之所以能点开这一系列的升级点,还是得益于在特钢当技术员的时候,是搞炮钢的,为了搞好跟军代表的关系,很是花了一番力气,学习了许多军事知识,将自己包装成了一个军迷……然并卵,那军代表虽然顶着个军字头衔,可他对军事的了解,却是七窍通了六窍。对专业性极强的火炮用钢领域,更是还停留在,硬度高,韧性好之类的粗浅的形容词上。这可让王延兴的准备,尽数落到了空处。
没想到的是,过了这么多年以后,这番心血,终于还是没有落空,尽数用在了发展扬波军身上了。
只不过,火器的发展,也是有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最开始的树炮,只需要在硬木里面掏个洞,然后往里面填火药就行。那技术含量低得,似乎谁都能搞出来。
可当炮身材料往金属材质变化后,难度就不同了。
除了王延兴用熟铁卷的轻炮,和青铜铸造的重炮之外,也只有张武宁在扬州的时候,用生铁铸造的铁炮和在汴州的时候,用熟铁卷制的重型小口炮具备了实战的条件。
不过,比起造炮来,其实,造枪的难度更大!
当然,并不是说,造一杆枪比造一门跑难,而是,想要让枪发挥作用,就必须是大批量地制造、装备。所以,一个型号的枪支,需要生产的量,往往是用多少万枝来计数的。
比如线列火枪兵使用的景福型燧发枪,产量已经超过了十万支!而且,因为跟王潮约定好北伐前有扩兵的计划,所以,从那时候起,产量就逐步达到了每天将近五百支的程度……如果这个势头一直持续下去,不用多久,又会再造十万支出来。
只有这样的产量,才能满足全面战争的消耗。
但是景福型燧发枪的枪管很简单,也就是两层熟铁皮,交替包着钢钎子卷制而成。卷好之后,再加热锻打焊合。
然后趁热将钢钎子拔出来,冷却,冷透之后,再用钻头铰一下孔就行了。
而准击型火枪的枪管,虽然也是熟铁的原料,可是因为需要拉膛线,其所需的加工的量,一下就上去了……而且,拉床的数量较少,能操作拉床的技工也有限,所以,准击型火枪的枪管的产量,就小多了,准击一型的日产量还不到一百支。
当然,准击二型的更低,因为准击二型的气密性更好!其口径精度要求,自然也是更高,而且膛线也由准击一型的两条半圆形深刻膛线,变成了六条浅凹型膛线。
为了保证枪管的寿命,准击型二型火枪的枪管,在拉膛线加工后,还要做表面硬化处理……这么一番折腾下来,每天合格枪管的产量在二三十到三五十之间波动。
当然,就算每天只能生产三十支,有得一年,也有一千支……现在,扬波军中历年累积下来的准击二型火枪,那也是有好几千了!
可这些难度,在后装枪面前,又不够看了……尤其是枪机,都是用机床加工完后,再用手工修挫,才能勉强达到使用要求。
从研制开始到现在,一共才造了几十支拿来做各种测试。至于规模生产,再造出更高精度的车、铣床之前,是不要指望了。
然而,火枪要成千上万才能发挥威力,所以,王延兴的后装枪之梦,被大大地推迟了。
可火炮却不是这样啊!在这个时空的一个战场,只要有得二、三十门强有力的火炮,就可以奠定胜局了!
再退一步,若是指挥得当,有得十门火炮,也能在关键之处,也是能对战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的。
所以,当王延兴发现后装枪一时半会搞不出来后,便干脆将发展的重点,放在了火炮上:他们按照王延兴的要求,造出了全新的后装火炮!
这些火炮炮管,不是用青铜,也不是用熟铁,而是钢!
而且,制造工艺还不是简单的铸造,而是先锻打出长圆柱形钢坯,然后再在上面钻孔。
先钻一个浅浅的小孔,再镗大,然后再钻深一点,再镗大,再钻深一点,再镗大,如此往复,直到钻通为止。
钻通之后,先退火,去了应力之后,然后再上镗床镗,直到将炮管和炮膛慢慢地做出来为止。
可炮身做好之后,对整门火炮来说,还只是完成了三分之一!
接下来的三分之一是炮车……为了匹配这种炮,章大炉不得不在重炮炮车的基础上,造出了一种新的火炮。不过,炮车再加上大炮的重量,比起之前的重炮还要重,以至于,每门炮需要配备四匹马来拉才行。
此外,炮身屁股后面的闭锁机构,也就是炮闩,因为其关系到火炮的气密性,加工它,也要占到工作量的三分之一来。
在这里,他们使用了短柱立式楔形炮闩……当然,这些炮栓都是粗略加工后,用手工一点一点地修挫出来。
还好,一共只造了五十门这样的炮,让造炮闩的技工们,在疯掉之前,完成了工作。组装好之后,全部送到了大屿山。
而现在,五十门钢炮,已经进行过了最初始的试射,也都造好了射表,用錾子刻在白铁皮上,镶嵌在了炮身上……这说明,这些炮,已经处于可以使用的状态了!
但是,在将这些炮正式装船北运之前,还有一个步骤没完成,那就是接受王延兴的检阅。
当然,王延兴对将几十门火炮摆起来看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看着打上几炮!
众人早就王延兴的脾气摸透了,他还没提出来要打炮,就已经拉了火炮,在靶场等候了。
看大家这么配合,王延兴自然是呵呵地搓着手吩咐道:“那就来吧……”
那守在火炮一侧的炮兵,只待王延兴这句话了,他们连忙摇动把守,抬起炮口仰角。
等到大致地瞄准之后,开始装填……打开炮闩后,一人小心地将一枚小腿粗细的,锥形的炮弹,从火炮的屁股后面塞进去,然后又上来一人,杵着一根棒子,将炮弹用力顶上去。
紧接着才又装入一包的火药,有在炮闩上装了点火药。
然后才将炮闩盖上。
随后,装填的几人急忙闪到一旁,留下炮手一人用力一拉发火索。
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