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号大顺,结果,却是大大地不顺;
所以,在大顺二年结束后,大唐天子便将年号改为景福。
景者,高大也!景福,洪福之意也!大唐天子,大概是想向上天祈求点福气,庇佑一下这大唐江山。
只是,天下大势如山崩之态,把年号改得再漂亮,又能如何?这江山,这天下,已是越发与李唐无关了!
李家天子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可福建王潮的日子,却是一天比一天好过!
福郡之战结束后,福建五郡,已经尽数归附。现在,又控制了本属于浙东的括郡、温郡和台郡,以及明郡的翁山。
只是,在越郡方向取得巨大进展之后,儿子却突然准备掉头南下……
对福建下一步的战略,王潮也有自己的思量:跟中原大镇相比,福建的兵微将寡。确实不易直取明郡、越郡。
可借翁山这个基点,逐步攻取越郡及两浙的地盘,应该是可行的。
实在是不知道那岭南之地,有什么好的。
暂且将这一点点不快按下,接下来的,又是另一件喜事:徐寅年前便答应了将徐小娘嫁给王延兴。
前面纳采、问名、纳吉、纳徽、请期的五个步骤虽然繁琐,倒是无需王延兴参与,可到了六礼的最后一步,也就是迎亲的时候,就必须王延兴自己去了。
可今日便是迎亲的日子,已经到了下午时分,作为新郎的王延兴,却还没回到福郡。
早上还在从翁山回来的船上。吉时不可错过,若是王延兴实在无法及时赶到,就只能想别的办法了……
这小崽子!想到这里,王潮又不满地哼了一声。
“留后!这是今天各家送过来的礼单。”一旁刘忠将手中的长卷给王潮递过去。
王潮粗略地看了一眼,微微地点了点头。
留后的嫡子大婚,在福建可是件大事。各郡的各家都纷纷送来重礼。不过,送礼送得最重的,却还是泉郡。
一来,泉郡素来是福建最富庶的郡,泉郡五家的财富加起来,也许就要超过全福郡的财富了。他们能拿出更多钱财出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但更关键的是,此时的王延兴可是泉郡最大的财源,谁不想巴结巴结?
福郡的富庶程度不如泉郡,不过,王潮入主福郡过于强势,各家为求自保,也是舍了本钱来送礼,礼单也是不轻。
王潮让刘忠将礼单给老太太送过去:内院一直是老太太在做主,这些礼品便都送给她来处置。
刘忠领命,转身出去,才出去不多久,又折返了回来:“留后!大哥儿回来了!”
听到这个正主总算是回来了,王潮才松了口气:“他还真是会赶时间,让他过来吧!”
见了王延兴后,王潮脸上挂满了不满地问他:“为何此时才到?”
王延兴不敢解释,连忙躬身拜下:“孩儿来迟,还请大人责罚!”
见儿子甘心认错,王潮也不再追问,只道:“迎亲之礼,可理会得?”
王延兴连忙说道:“回来的路上,孟参军倒是跟孩儿分说了一二。只是,孟参军怕有所遗漏,还要请大人指点。”
“孟咸?他倒是什么书都读!”王潮撇了他一眼,“先去换吉服罢!换好之后,便随某去祭祖!”
“喏!”王延兴连忙去往王潮给自己安排的院子,早就有老太太坐镇,让婆子奴婢在等候了,见了王延兴一来,便将准备好的吉服、装饰给他套上……
穿着完毕后,牵到老太太跟前,老太太看得满眼都笑意后,再跟着王潮去告庙。
到王氏祖宗牌位面前磕过头,王潮在一旁朗声道:“往迎汝妻,以奉宗庙!”
此时,已经是太阳西下,王延兴这才抱着大雁,跟着由王潮安排的几位傧相,和孟通在水营中选出来的五十多号,驾着婚车,由王审邽领着,往徐寅的府邸而去。
婚礼,婚礼。指的就是黄昏时分迎亲的习俗。
到了徐寅府邸,已是临近天黑,一行人,打着火把,一幅明火执仗,就像要打劫一般。
可在唐代,大抵迎亲,便都是这幅架势。
若是别的家族中,族里有嫡女出嫁,那要摆下一幅大场面,来戏弄一番新女婿。
只是徐寅丧偶之后,便没有再娶。虽然甚为长史,徐府面积不小,可身边服侍之人,也不过三五下人,此时虽然来了些亲友助阵,却不似王家那般热闹。
大门紧闭着,等新郎官吟唱诗歌来叫门。
王延兴哪里会这个诗?不过,有孟咸替他做好了,只要照着背就行。
叫开门后,若是人丁兴旺之家,便会冲出一帮妇人,对着新郎官,一边喊着“夫婿是妇家狗”的话,再一顿粉拳招呼。
在这里,却是只有几个妇人迎门,让他们可以直入门厅。
进了大门,不多远,便是中门,中门也是挂着锁,同样需要吟诗通关。
中门之后,又有一处堆关,也是要靠诗歌开门,
堆关之后,才是正堂,可正堂的门还是要吟诗才能进……
进了正堂,却依旧见不着新娘:新娘还在闺房中,同样要念催妆诗才会出来。
念完催妆诗,徐小娘才在几个婆子、婢女的扶持下,出了闺房。
可出了闺房,却又进了屏风行障中,隔着行障,只能影影绰绰地看到对面的人影。
接下来,就应该祭雁了。
祭雁到不是要把大雁杀了,而是王延兴将从家里带过来的大雁隔空丢到行障中去。行障中徐家的人接过大雁后,便缠了大雁的嘴巴,再用红绸子包起来。
接下来,王延兴还得再吟诗一首……
若不是孟咸给他准备了上十首诗,王延兴想要见着老婆,怕是难了。
吟完诗,行障才终于被撤下来,这才见到,满脸羞意的徐小娘。
若是王延兴在选亲的时候,选得不是这位小娘,那就要到这个时候,他才知道,自己正妻的高矮胖瘦了。
迎亲到了这一步,亲就算是接到了,接下来,就该拜别徐寅,辞庙归王家了。
待徐小娘上了婚车,带上名叫做蔽膝的盖头,然后,再回王家。
到了王家,可就热闹多了,婚车一到,就有一堆的人围了过来。
先是传毡,让徐小娘脚不沾地走到室内;再下来,叫躏新妇迹;再下来,就该进百子帐了。
这是一个专门搭建的像蒙古包的帐篷。
夫妻二人行礼圆房便在这里了。
先是行礼,就是后世常见的拜天地。只是,这个时候,实行的是男跪女不跪。也就是说,王延兴要跪拜,徐小娘却只需要躬身就可以了。
行礼之后,便是坐帐。
下来婚车后,一直到此时,徐小娘的脸面一直用团扇遮住的,要去掉这重团扇,那还是老规矩:吟诗。
吃过同牢盘里的肉饭,喝过交杯酒后,才总算是礼成。
接下来,就该宽衣了……徐小娘身上的行头非常复杂,包了一层又一层,靠王延兴和徐小娘自己动手,估计,今天晚上,他们就不用干别的了,研究脱衣服好了……
脱去外面的吉服,一干不相干的人等才依次退下。
百子帐中,只剩下王延兴和徐小娘二人……
所以,在大顺二年结束后,大唐天子便将年号改为景福。
景者,高大也!景福,洪福之意也!大唐天子,大概是想向上天祈求点福气,庇佑一下这大唐江山。
只是,天下大势如山崩之态,把年号改得再漂亮,又能如何?这江山,这天下,已是越发与李唐无关了!
李家天子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可福建王潮的日子,却是一天比一天好过!
福郡之战结束后,福建五郡,已经尽数归附。现在,又控制了本属于浙东的括郡、温郡和台郡,以及明郡的翁山。
只是,在越郡方向取得巨大进展之后,儿子却突然准备掉头南下……
对福建下一步的战略,王潮也有自己的思量:跟中原大镇相比,福建的兵微将寡。确实不易直取明郡、越郡。
可借翁山这个基点,逐步攻取越郡及两浙的地盘,应该是可行的。
实在是不知道那岭南之地,有什么好的。
暂且将这一点点不快按下,接下来的,又是另一件喜事:徐寅年前便答应了将徐小娘嫁给王延兴。
前面纳采、问名、纳吉、纳徽、请期的五个步骤虽然繁琐,倒是无需王延兴参与,可到了六礼的最后一步,也就是迎亲的时候,就必须王延兴自己去了。
可今日便是迎亲的日子,已经到了下午时分,作为新郎的王延兴,却还没回到福郡。
早上还在从翁山回来的船上。吉时不可错过,若是王延兴实在无法及时赶到,就只能想别的办法了……
这小崽子!想到这里,王潮又不满地哼了一声。
“留后!这是今天各家送过来的礼单。”一旁刘忠将手中的长卷给王潮递过去。
王潮粗略地看了一眼,微微地点了点头。
留后的嫡子大婚,在福建可是件大事。各郡的各家都纷纷送来重礼。不过,送礼送得最重的,却还是泉郡。
一来,泉郡素来是福建最富庶的郡,泉郡五家的财富加起来,也许就要超过全福郡的财富了。他们能拿出更多钱财出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但更关键的是,此时的王延兴可是泉郡最大的财源,谁不想巴结巴结?
福郡的富庶程度不如泉郡,不过,王潮入主福郡过于强势,各家为求自保,也是舍了本钱来送礼,礼单也是不轻。
王潮让刘忠将礼单给老太太送过去:内院一直是老太太在做主,这些礼品便都送给她来处置。
刘忠领命,转身出去,才出去不多久,又折返了回来:“留后!大哥儿回来了!”
听到这个正主总算是回来了,王潮才松了口气:“他还真是会赶时间,让他过来吧!”
见了王延兴后,王潮脸上挂满了不满地问他:“为何此时才到?”
王延兴不敢解释,连忙躬身拜下:“孩儿来迟,还请大人责罚!”
见儿子甘心认错,王潮也不再追问,只道:“迎亲之礼,可理会得?”
王延兴连忙说道:“回来的路上,孟参军倒是跟孩儿分说了一二。只是,孟参军怕有所遗漏,还要请大人指点。”
“孟咸?他倒是什么书都读!”王潮撇了他一眼,“先去换吉服罢!换好之后,便随某去祭祖!”
“喏!”王延兴连忙去往王潮给自己安排的院子,早就有老太太坐镇,让婆子奴婢在等候了,见了王延兴一来,便将准备好的吉服、装饰给他套上……
穿着完毕后,牵到老太太跟前,老太太看得满眼都笑意后,再跟着王潮去告庙。
到王氏祖宗牌位面前磕过头,王潮在一旁朗声道:“往迎汝妻,以奉宗庙!”
此时,已经是太阳西下,王延兴这才抱着大雁,跟着由王潮安排的几位傧相,和孟通在水营中选出来的五十多号,驾着婚车,由王审邽领着,往徐寅的府邸而去。
婚礼,婚礼。指的就是黄昏时分迎亲的习俗。
到了徐寅府邸,已是临近天黑,一行人,打着火把,一幅明火执仗,就像要打劫一般。
可在唐代,大抵迎亲,便都是这幅架势。
若是别的家族中,族里有嫡女出嫁,那要摆下一幅大场面,来戏弄一番新女婿。
只是徐寅丧偶之后,便没有再娶。虽然甚为长史,徐府面积不小,可身边服侍之人,也不过三五下人,此时虽然来了些亲友助阵,却不似王家那般热闹。
大门紧闭着,等新郎官吟唱诗歌来叫门。
王延兴哪里会这个诗?不过,有孟咸替他做好了,只要照着背就行。
叫开门后,若是人丁兴旺之家,便会冲出一帮妇人,对着新郎官,一边喊着“夫婿是妇家狗”的话,再一顿粉拳招呼。
在这里,却是只有几个妇人迎门,让他们可以直入门厅。
进了大门,不多远,便是中门,中门也是挂着锁,同样需要吟诗通关。
中门之后,又有一处堆关,也是要靠诗歌开门,
堆关之后,才是正堂,可正堂的门还是要吟诗才能进……
进了正堂,却依旧见不着新娘:新娘还在闺房中,同样要念催妆诗才会出来。
念完催妆诗,徐小娘才在几个婆子、婢女的扶持下,出了闺房。
可出了闺房,却又进了屏风行障中,隔着行障,只能影影绰绰地看到对面的人影。
接下来,就应该祭雁了。
祭雁到不是要把大雁杀了,而是王延兴将从家里带过来的大雁隔空丢到行障中去。行障中徐家的人接过大雁后,便缠了大雁的嘴巴,再用红绸子包起来。
接下来,王延兴还得再吟诗一首……
若不是孟咸给他准备了上十首诗,王延兴想要见着老婆,怕是难了。
吟完诗,行障才终于被撤下来,这才见到,满脸羞意的徐小娘。
若是王延兴在选亲的时候,选得不是这位小娘,那就要到这个时候,他才知道,自己正妻的高矮胖瘦了。
迎亲到了这一步,亲就算是接到了,接下来,就该拜别徐寅,辞庙归王家了。
待徐小娘上了婚车,带上名叫做蔽膝的盖头,然后,再回王家。
到了王家,可就热闹多了,婚车一到,就有一堆的人围了过来。
先是传毡,让徐小娘脚不沾地走到室内;再下来,叫躏新妇迹;再下来,就该进百子帐了。
这是一个专门搭建的像蒙古包的帐篷。
夫妻二人行礼圆房便在这里了。
先是行礼,就是后世常见的拜天地。只是,这个时候,实行的是男跪女不跪。也就是说,王延兴要跪拜,徐小娘却只需要躬身就可以了。
行礼之后,便是坐帐。
下来婚车后,一直到此时,徐小娘的脸面一直用团扇遮住的,要去掉这重团扇,那还是老规矩:吟诗。
吃过同牢盘里的肉饭,喝过交杯酒后,才总算是礼成。
接下来,就该宽衣了……徐小娘身上的行头非常复杂,包了一层又一层,靠王延兴和徐小娘自己动手,估计,今天晚上,他们就不用干别的了,研究脱衣服好了……
脱去外面的吉服,一干不相干的人等才依次退下。
百子帐中,只剩下王延兴和徐小娘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