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部落实行的是阶梯式收税,收税的标准直接和生育子女的数量和年龄挂钩,简单来说,这种收税制度就是为了鼓励多生养子女,尽快增加部落的人口。
毕竟在这个时代,人口才是第一生产力,哪怕汉部落有蒸汽机,那也要有人用不是?而且人口的不足根本无法满足工业产品内销,这个问题越快解决越好,罗冲也是为了增加汉部落的人口费尽了心思。
......
铁砧和管陶两人就这样一边聊一边走着,等穿过了成片的竹楼,便一眼看到了不远处波光粼粼的小河,以及河岸边的田地。
这回变成了管陶给铁砧介绍情况,他指着岸边肥沃的土地说道。
“郡守大人,我们这里一年可以耕种三季作物,开春种一季玉米,夏天收完玉米之后会种一季豆子,等夏末时收了豆子再种玉米,如此轮作三次,玉米和豆子才能一起丰收。”
铁砧暗自点头,竹岛的主要作物就是玉米和大豆,种植的历史应该很悠久,具体已经不可考证,而他们用玉米和大豆轮作的方式,倒也和汉部落不谋而合,在汉部落引进大豆时,罗冲明确说过大豆可以增加土地的肥力,所以用大豆和其他作物轮作才能得到更好的收成。
竹岛的百姓虽然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但世代耕种的祖先却传授了他们轮作的经验,所以竹岛这里也是用大豆与玉米轮作的。
不过在巡视田地的时候,铁砧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留在田地表面的那些玉米气生根,他们之间的间距都比较大,最起码要比汉部落大的多,按照当地的种植密度,人可不费劲的钻进玉米地,但是在汉部落,想钻玉米地可就太难了,因为种的密度非常大,植株之间根本没有多少空隙。
铁砧也只是看了一眼,并没有纠结种植密度的问题,这些东西将来都会派专门的人过来教授的。
铁砧注意到的另外一点就是遍布在田地间的沟渠,当地的百姓种地也挖沟渠从河里引水,然后用沟渠引导水流灌溉田地,不过他们的沟渠不大,并没有专门的引水设施,而且田地又在水位的高度之上,他们是怎么引水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铁砧直接对管陶问了出来,管陶倒也没有隐瞒,他直接回答道,“郡守大人,我们用竹筒引水,先将竹筒内的竹节打通做成水管,然后斜插在河里就能用来引水了。”
铁砧表示自己不能理解,管陶倒也痛快,他直接喊村民拿来一根引水用的竹管,然后又找来一个用整只羊皮做成的水囊。
铁砧注意到,那根足有小腿粗的竹子大概有三米长,通体泛黄,油亮油亮的,显然是有年头了,而且应该是经常使用。
这根竹管里面全部贯通,其中在一端的四分之一处有烧灼的痕迹,然后竹管在四分之一的位置被人工烤成了一个弯头。
两个村民合作,一个先将竹筒泡进河里灌满水,另一个拿羊皮囊也灌了一半的水,然后两人在水里把皮囊和竹管暂时用绳子固定在一起,又把绑着皮囊水袋的那一头拎到了岸边的沟渠里,紧接着一个村民来回提拉了几下羊皮水袋,看到羊皮水袋自动鼓胀起来的时候,就快速把接口处的绳子解开,然后就看到有源源不断的河水沿着竹管往岸上流淌。
铁砧顿时惊诧莫名,水不是应该往低处走吗?
为什么没有水车提水,只是往河里插了根管子,这水就能自己上来了,这也太简单方便了吧?
这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连汉部落都没有?
不明白虹吸原理的铁砧表示很懵逼,这还是他第一次觉得竹岛和汉部落相比,同样有过人之处的地方。
虽然心中比较惊讶,但是铁砧不想在管陶面前露出一副无知的样子,他决定回去之后再找别人询问其中的原理,因此表面显得依然很淡定。
他频频点头夸奖着说道,“不错不错,这东西很实用,造价几乎为零,所用材料几乎到处都是,很适合用来灌溉田地,若是所有的田地都能用上这东西,那我们就可以多改造一些水田了。”
管陶原先以为铁砧会惊讶于他们的灌溉器具,但没想到铁砧竟然这么淡定,看来他一定是见多识广吧!也对,汉部落什么好东西没有?
管陶自嘲的笑了声,然后才接话询问道。
“郡守大人,我们这里要改很多水田吗?”
“是的,汉部落的水稻并不比玉米产量低,但水稻是精粮,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食用,对牙齿的损害也比较小,尤其是像你父亲那么大的人,人上了年纪,牙齿老旧脱落,便无法再啃食玉米,但是大米和小麦这些细粮却不影响,以后肯定是要在这里推广的。
另外就是,首领鼓励百姓们多多种植稻谷和小麦,因为这种带皮的谷子能够保存更长的时间,而玉米的保存时间太短,不适合做储备粮。”铁砧主动给管陶科普道。
“哦?这个我倒是不知道,只知道白米白面确实顺口,今年春天时,我家也种了些小麦,只可惜产量不怎么高,因此没有多种,那些小麦收获之后,我送到使团驻地那里找他们磨成了麦粉,现在经常给我父亲做些面条吃,他牙齿确实不好,但吃你们,,咱们汉部落的面条却没问题。
对了郡守大人,水稻是要泡在水里生长的吗?那如何耕种?”
铁砧听到了管陶关于咱们汉部落的称呼,心里会心一笑,但没有说什么,听到管陶的提问后,他才在身上摸了摸,然后掏出一个二文钱的硬币出来。
“你看,这便是种水稻的场景。
我不知道你们的玉米是怎么种的,但我们种水稻的方法肯定要比种玉米麻烦一些。”
“我们都是用农具在地上开沟,然后将玉米粒沿沟撒进去,再用脚踩的方式掩埋,最后浇水漫灌便好了,这水稻......”管陶看了看铁砧递来的二文钱硬币,有些惊讶的说道。
“这水稻,莫不是还要一根一根的种?”
“正是!”铁砧非常肯定的点点头。
“......”
管陶顿时一阵无语,汉部落的主粮啊,竟然是一根一根的种吗?汉部落那么多人,每年种那么多粮食,这要种到什么时候去?
铁砧立刻介绍道,“其实只有水稻是这样种的,小麦就不用这样种了,我们有专门播种用的镂车,一次就能同时播种三垄小麦。
水稻要麻烦一些,水稻播种要先准备一块苗床,上好肥料之后将种子撒进去,盖上一层薄土等它发芽,等差不多长到五六片叶子的时候,再把秧苗从苗床里起出来,然后再按照固定的行距一根一根的插到大田里,之后给大田灌水,有七天左右,秧苗反青后,就证明成活了,之后只要定期灌水,严防害虫,就不必再担心其他的事情,只等成熟后收割即可。”
管陶听的顿时一阵头大,他先前听说汉部落人均耕地面积还没他们多,便觉得不可思议,明明汉部落有那么多牛,还有钢铁做成的好用农具,为什么种地的面积却还不如他们,难道是汉部落的人太懒了?可是接触的时候感觉也不像啊?
现在他可算是知道了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这他娘的一根一根的种粮食,要是能种的快才邪门了!
毕竟在这个时代,人口才是第一生产力,哪怕汉部落有蒸汽机,那也要有人用不是?而且人口的不足根本无法满足工业产品内销,这个问题越快解决越好,罗冲也是为了增加汉部落的人口费尽了心思。
......
铁砧和管陶两人就这样一边聊一边走着,等穿过了成片的竹楼,便一眼看到了不远处波光粼粼的小河,以及河岸边的田地。
这回变成了管陶给铁砧介绍情况,他指着岸边肥沃的土地说道。
“郡守大人,我们这里一年可以耕种三季作物,开春种一季玉米,夏天收完玉米之后会种一季豆子,等夏末时收了豆子再种玉米,如此轮作三次,玉米和豆子才能一起丰收。”
铁砧暗自点头,竹岛的主要作物就是玉米和大豆,种植的历史应该很悠久,具体已经不可考证,而他们用玉米和大豆轮作的方式,倒也和汉部落不谋而合,在汉部落引进大豆时,罗冲明确说过大豆可以增加土地的肥力,所以用大豆和其他作物轮作才能得到更好的收成。
竹岛的百姓虽然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但世代耕种的祖先却传授了他们轮作的经验,所以竹岛这里也是用大豆与玉米轮作的。
不过在巡视田地的时候,铁砧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留在田地表面的那些玉米气生根,他们之间的间距都比较大,最起码要比汉部落大的多,按照当地的种植密度,人可不费劲的钻进玉米地,但是在汉部落,想钻玉米地可就太难了,因为种的密度非常大,植株之间根本没有多少空隙。
铁砧也只是看了一眼,并没有纠结种植密度的问题,这些东西将来都会派专门的人过来教授的。
铁砧注意到的另外一点就是遍布在田地间的沟渠,当地的百姓种地也挖沟渠从河里引水,然后用沟渠引导水流灌溉田地,不过他们的沟渠不大,并没有专门的引水设施,而且田地又在水位的高度之上,他们是怎么引水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铁砧直接对管陶问了出来,管陶倒也没有隐瞒,他直接回答道,“郡守大人,我们用竹筒引水,先将竹筒内的竹节打通做成水管,然后斜插在河里就能用来引水了。”
铁砧表示自己不能理解,管陶倒也痛快,他直接喊村民拿来一根引水用的竹管,然后又找来一个用整只羊皮做成的水囊。
铁砧注意到,那根足有小腿粗的竹子大概有三米长,通体泛黄,油亮油亮的,显然是有年头了,而且应该是经常使用。
这根竹管里面全部贯通,其中在一端的四分之一处有烧灼的痕迹,然后竹管在四分之一的位置被人工烤成了一个弯头。
两个村民合作,一个先将竹筒泡进河里灌满水,另一个拿羊皮囊也灌了一半的水,然后两人在水里把皮囊和竹管暂时用绳子固定在一起,又把绑着皮囊水袋的那一头拎到了岸边的沟渠里,紧接着一个村民来回提拉了几下羊皮水袋,看到羊皮水袋自动鼓胀起来的时候,就快速把接口处的绳子解开,然后就看到有源源不断的河水沿着竹管往岸上流淌。
铁砧顿时惊诧莫名,水不是应该往低处走吗?
为什么没有水车提水,只是往河里插了根管子,这水就能自己上来了,这也太简单方便了吧?
这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连汉部落都没有?
不明白虹吸原理的铁砧表示很懵逼,这还是他第一次觉得竹岛和汉部落相比,同样有过人之处的地方。
虽然心中比较惊讶,但是铁砧不想在管陶面前露出一副无知的样子,他决定回去之后再找别人询问其中的原理,因此表面显得依然很淡定。
他频频点头夸奖着说道,“不错不错,这东西很实用,造价几乎为零,所用材料几乎到处都是,很适合用来灌溉田地,若是所有的田地都能用上这东西,那我们就可以多改造一些水田了。”
管陶原先以为铁砧会惊讶于他们的灌溉器具,但没想到铁砧竟然这么淡定,看来他一定是见多识广吧!也对,汉部落什么好东西没有?
管陶自嘲的笑了声,然后才接话询问道。
“郡守大人,我们这里要改很多水田吗?”
“是的,汉部落的水稻并不比玉米产量低,但水稻是精粮,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食用,对牙齿的损害也比较小,尤其是像你父亲那么大的人,人上了年纪,牙齿老旧脱落,便无法再啃食玉米,但是大米和小麦这些细粮却不影响,以后肯定是要在这里推广的。
另外就是,首领鼓励百姓们多多种植稻谷和小麦,因为这种带皮的谷子能够保存更长的时间,而玉米的保存时间太短,不适合做储备粮。”铁砧主动给管陶科普道。
“哦?这个我倒是不知道,只知道白米白面确实顺口,今年春天时,我家也种了些小麦,只可惜产量不怎么高,因此没有多种,那些小麦收获之后,我送到使团驻地那里找他们磨成了麦粉,现在经常给我父亲做些面条吃,他牙齿确实不好,但吃你们,,咱们汉部落的面条却没问题。
对了郡守大人,水稻是要泡在水里生长的吗?那如何耕种?”
铁砧听到了管陶关于咱们汉部落的称呼,心里会心一笑,但没有说什么,听到管陶的提问后,他才在身上摸了摸,然后掏出一个二文钱的硬币出来。
“你看,这便是种水稻的场景。
我不知道你们的玉米是怎么种的,但我们种水稻的方法肯定要比种玉米麻烦一些。”
“我们都是用农具在地上开沟,然后将玉米粒沿沟撒进去,再用脚踩的方式掩埋,最后浇水漫灌便好了,这水稻......”管陶看了看铁砧递来的二文钱硬币,有些惊讶的说道。
“这水稻,莫不是还要一根一根的种?”
“正是!”铁砧非常肯定的点点头。
“......”
管陶顿时一阵无语,汉部落的主粮啊,竟然是一根一根的种吗?汉部落那么多人,每年种那么多粮食,这要种到什么时候去?
铁砧立刻介绍道,“其实只有水稻是这样种的,小麦就不用这样种了,我们有专门播种用的镂车,一次就能同时播种三垄小麦。
水稻要麻烦一些,水稻播种要先准备一块苗床,上好肥料之后将种子撒进去,盖上一层薄土等它发芽,等差不多长到五六片叶子的时候,再把秧苗从苗床里起出来,然后再按照固定的行距一根一根的插到大田里,之后给大田灌水,有七天左右,秧苗反青后,就证明成活了,之后只要定期灌水,严防害虫,就不必再担心其他的事情,只等成熟后收割即可。”
管陶听的顿时一阵头大,他先前听说汉部落人均耕地面积还没他们多,便觉得不可思议,明明汉部落有那么多牛,还有钢铁做成的好用农具,为什么种地的面积却还不如他们,难道是汉部落的人太懒了?可是接触的时候感觉也不像啊?
现在他可算是知道了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这他娘的一根一根的种粮食,要是能种的快才邪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