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存听得很清楚,赵煦说的是‘两个人选’,那,陈浖,苏轼,沈括,哪一个是多余的?
    王存心头紧急思索,陈浖是他的人,陈浖要是上位,他在政事堂的地位必然更重要一些。苏轼,是不容于朝野的人,他不应该回来,但他是眼前官家的先生!
    沈括,他是‘新党’,力主变法,而今掌管国子监,也是备受重用!
    王存想不透彻,悄悄看向孟皇后。
    孟皇后微笑以对,一点提示都没有。
    王存心头拿不准,故作沉思又谨慎的道:“启禀官家,工部尚书一职关乎重大,陈浖,苏轼,沈括三人都是合适人选,臣伏听官家决断。”
    这王存惯常说废话,赵煦是看得清楚,放下手里的词典,拿起手里的碗,道:“你请命去江南西路,你打算怎么处置?”
    王存摸不清赵煦的真实想法,情知赵煦对贺轶之死也很愤怒,只是稍微犹豫,便沉声道:“官家,江南西路实在太不像话,抗拒朝廷大针,逼死钦差,乃不赦大罪!臣的意见是,江南西路所有主官一律罢黜,流放儋州,对于政务进行大力整顿,以推行‘新法’,实现官家富民强国之目标。”
    赵煦慢慢吃着,脸上没有一丝表情,道:“要解决江南西路抗拒新法的事,抓人,流放这些都是手段,有作用,但作用不大。”
    ‘旧党’抗拒‘新法’不是一天两天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要是抓几个人,流放一些人就能解决,历史上的改革者就不会屡屡以失败告终了。
    王存到底是保守派,内心来说抵制‘新法’,虽然现在‘虚与委蛇’,却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却还是说道:“官家,以‘贺轶之死’为契机,大力整顿江南西路,同时推进‘新法’各项进度,仿作开封府,臣以为,最多五年,就能完成‘新法’的目标!”
    还是一点实际话头都没有。
    赵煦暗自摇头,这个时候,哪怕王存说出反对的话,赵煦都会高兴些,高看他一眼。
    ‘苏相公选错了接班人啊……’
    赵煦暗自摇头,随口的道:“‘军改’,听说是你在冲锋陷阵的反对?你知道那份草案是朕亲手修改的,还这么义正言辞,你是对朕有什么不满吗?”
    王存神情骤变,噗通一声跪地,头磕在地上,战战兢兢的道:“臣不敢!只是,只是,边疆将帅兵权太重,恐威胁官家之江山安危,请官家明鉴!”
    赵煦吃了口菜,道:“是要大前锋,还是有什么人指使你?我听说,苏相公的门槛都被踏破,已经第二次搬家了。”
    王存一脸苍白,越发颤声道:“臣一心为官家,为我大宋江山社稷考虑,绝无私心,日月可鉴!”
    赵煦给孟皇后夹了口菜,道:“五日内,朕要召开朝议,封赏功勋,所以‘军改’大略必须定下,年后改元,随众多‘新法’一同颁布。”
    王存嘴角抽搐了几下,道:“臣明白。”
    “封赏之后,朕命为你钦差,去江南西路,给朕料理清楚。不要留什么收尾,将来再发生什么事情,朕的板子,就打在你身上。”赵煦也不看王存,径直的平淡说道。
    王存头皮发麻,浑身冰冷,头死死的抵着地面,颤声又沉声的道:“臣领旨。”
    “去吧。”赵煦说道。
    “臣告退。”王存重重一磕头,然后才起身,头也不敢抬,快速退了出去。
    赵煦拿起汤,给孟皇后盛着,道:“枢密院今晚是章相公值班吗?”
    站在门侧的陈皮连忙上前两步,道:“是。”
    赵煦嗯了一声,道:“晚上我去枢密院。”
    “是。”陈皮应着。
    孟皇后慢慢的吃着,心里疑惑,不知道赵煦为什么让她一起见王存。
    王存除了福宁殿,后背都湿透了,整个人一阵一阵的后怕。
    ‘失策失策……’
    王存心里惶恐的喃喃自语,他为了能在政事堂站稳脚跟,选择了‘暂时依附’章惇的策略,现在来看,是彻底的失策!
    他头上冷汗涔涔,心里直叫后悔。
    他忘记了,能不能在政事堂立足脚跟,不在章惇,而在宫内,在官家!
    王存一边走,一边思索着对策。
    他已经不在乎章惇了,在想着怎么挽回圣心!
    福宁殿刚才发生的一幕幕都在他脑海里,他越想越害怕,官家明显对他不满,是那种真正的不满,不是一时生气!
    ‘怎么办怎么办……’
    王存六神无主,慌乱的竟然没有青瓦房,而是径直出宫去了!
    蔡卞站在青瓦房门口,本来还想问问他与官家谈了什么,见他失魂落魄,神色凝重,默然不语。
    官家出手了!
    蔡卞心头沉重,思索着对策,但他们又有多少能力来说服宫里一意孤行的官家呢?
    ‘旧党’那种硬碰硬的方式必然不行,单单是进言,劝说效果不大。
    “希望大相公能有办法吧。”蔡卞轻叹。
    这时的章惇,径直来到了鸿胪寺。虽然鸿胪寺被裁撤了,但大院还在,进京的将帅等都被安排在这里。
    折可适,郭成,种建中等人已经候了好些天,朝廷预计的封赏迟迟不来,他们难免有些心思,各种议论声渐渐大了起来。
    但章惇上门,还是令他们意外。
    官职最高的折可适站出来,见礼道:“末将等见过大相公。”
    郭成等人哪怕在战场上临危不乱,无惧生死,但对文官恭谨,似乎与生俱来,没人桀骜。
    章惇扫过一眼,拿出一本手札递过去,道:“封赏之所以推迟,是因为这个,你们都看看。”
    折可适高高瘦瘦,最为沉稳少话,他站在最前面,接过来,打开看去,扫了几眼就皱眉。
    他发现,这是朝廷‘军改大略’,里面有些基本框架,令他皱眉的是,‘大略’里计划着,全国划分三十路战区,每个战区驻兵三万,归属各路经略、总管统领,他们有独立的番号,不再隶属于禁军,并且,在一些危急时刻,他们拥有调兵征伐的自主权力,只需事后通禀!
    折可适沉着脸,将手札递给一旁的郭成。
    手札内容并不多,只有条目,郭成匆匆少过,面色沉默,递给种建中。
    种建中根本不看,还绕过他弟弟种师中,直接递给了王恩。
    王恩等人看过去,一群人神色都变化不断,悄悄对视,不敢多嘴。
    大宋的武将,从来就没有兵权!
    ‘将不识兵,兵不识将’,这不是空话!
    这份手札,给出了太多兵权,放弃了对武臣、兵权的诸多制约,是对大宋‘祖制’的彻底颠覆!
    作为武臣,他们深知其中的危险,事关社稷安危,朝廷决然不会同意的!
    章惇亲自来跑这一趟,就说明了其中的严重性!
    折可适与郭成等人相互对视,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色。
    折可适转头看向章惇,将手札递回,抬起手,道:“这些是朝廷大政,非我等可知晓、参与,大相公不应该给我等看的。”
    章惇收回手札,道:“用不了两天你们也会看到,我不要求你们什么,也不多说什么,如果有人要问你们意见,照着本心回答就是,这几天好好想想。”
    章惇说完,转身就走了。
    留下折可适,郭成等一大群人面面相觑。
    大相公来亲自这里,就是给他们看了个手札?
    不久之后,心思敏锐的折可适,郭成等人就沉色不语。
    连大相公都要折尊降贵的跑这一趟,说明朝廷的分歧确实很严重了。他们这些武臣,能随便掺和吗?

章节目录

宋时风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官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官笙并收藏宋时风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