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4月12日,德国东北部,安克拉姆空军基地。
一轮残阳缓缓消失在地平线上,东面的天际像是染上了鲜血的幕布,呈现出一种令人心悸的色泽。在刚刚过去的3天时间里,超过400万将士在德国东部边境线靠波兰一侧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十余万人在大大小小的残酷战斗中失去了性命,近四十万人不同程度的负伤,如此惨烈的战斗不禁让人想起了上一次战争的“凡尔登绞肉机”,而惊人的伤亡报告也给交战双方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心理影响:
在苏联,进攻的号角依然高奏,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热情高涨地应召入伍,苏军规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工人们每天不辞辛劳地加班加点,为前线生产车辆飞机和弹药物资,而且由于从日本政府那里获得了中立的承诺,他们得以从远东地区抽调大批部队源源不断地送往欧洲前线!
在德国,由于华沙和奥尔什丁的陷落,德军自1939年夏末以来头一次尝到了大部队成建制遭到歼灭的自卫,唯一能够让柏林的高官们聊以**的是,最终向苏军投降的德国军人还不到一万人,这也意味着有超过4万名将士在残酷的城市争夺战中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速战速决的愿望破灭之后,帝国统帅部决定提前半年征召1941年秋季兵源,5个新的装甲师和32个步兵师正处于组建当中,空军和海军也扩增了新的部队,而德国民众对军队的作战能力信心虽然还很充足,可是战事的发展让他们第一次意识到苏军的强大攻击力,畏惧和担忧的情绪正与德国宣传机器的引导背道而驰——所幸的是,德国空军顽强地在国境线上抵挡住了苏军的空中攻势,不论是昼间小规模快速轰炸还是夜间的大机群空袭,苏军必须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才能将有限的炸弹扔到德国本土,而且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猛烈轰炸的柏林只是一个“魔术师的障眼法”,真正的柏林在晚上总是平静地隐藏在没有多少防空部队保护的黑暗当中!此外,由于德军在新的防线上采取了积极的地面防御策略,苏军的地面攻势也遭到了有效的遏制。德军不断以装甲部队为箭头发起局部反击,苏军被击毁击伤的坦克数量陡增,士气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这让我想起了一本幻想小说中的故事,日本以不宣而战的方式偷袭了美国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为了鼓舞岌岌可危的民心士气,美国人用航空母舰搭载远程轰炸机驶向日本,最终轰炸了守卫森严的东京!”
安克拉姆空军基地南侧的一座小山丘上,只穿了一件单薄外套的罗根,以一种非常坦然的语气对刚刚获得本土防空总指挥官一职的里希特霍芬述说着另一个时空的经典战例。在罗根看来,尽管战争的形势较原本的历史主线发生了很大的偏移,但相比于面目全非的欧洲战场,相对平静的太平洋区域却依旧是暗流汹涌,日本政府依旧垂涎着物产丰富的英国殖民地,美国海军虽然从太平洋抽调了不少兵力布防于东海岸,可太平洋舰队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利益上的冲突使得美日之间终究难免一战,眼下的问题只是在于它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爆发。
“我实在很好奇,作战部长阁下看过许多我闻所未闻的书籍,可是追寻起来又毫无踪迹……这一本,想必也是遗失了吧!”里希特霍芬话里不乏纠结的成分,每每胃口被勾起来之后又得不到满足,这样的心情深闺怨妇们可是最有体会的。不过,航空兵将军的心情显然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他那饱经风霜的面孔上充满了憧憬——尽管第8航空军在罗马尼亚战场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但在向元首当面陈述战况之后,这位尽职尽责的指挥官迎来了自己军事生涯的一个重大转机。所谓的本土防空总指挥,统辖着除了各航空队直接兵力之外的防空力量,这有些类似于英国当初的海岸防卫司令部,拥有自己的机构和直辖兵力。名义上,里希特霍芬麾下拥有11个战斗机联队,包括第1、2、3夜间战斗机联队,还拥有16个高射炮团、12个探照灯营的调动权,不过许多战斗机联队都是先前在波兰被苏军打残退回本土休整的,战斗力只相当于正常情况下的不到一半,真正承担着德国本土昼间空中防御重任的,依然是第4航空队以及第2、第3航空队新近抽调来的战斗机部队!
“咳咳!您权且将这些当作我个人的臆想吧!”罗根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最后一抹残阳渐渐消散在天幕之中,前方的空军基地却反而变得愈发热闹,沉闷的轰鸣声一阵接着一种,在漫长跑道的尽头,一架架拥有庞大身躯和四台发动机的飞行器正陆续启动,它们的油箱中已经装满了足以让它们飞行3000多公里的燃料,弹舱中则装载着经过谨慎计算的高爆弹和燃烧弹——既要对敌人造成足够的心理震慑,又不至于让这些远程轰炸机执行完任务后无法返回本方机场!
“汉斯!”里希特霍芬忽然以他很少使用的亲切口吻直呼罗根的名字,他转过头看着远方,“从前的时候,我一直不理解你为什么会坚持研发和生产笨重且昂贵的远程轰炸机,现在看来,你的预见性远远超过了常人!有时候我忍不住在想,你是否可以准确地预见未来?”
“噢?”罗根有些诧异地看了看站在自己身旁的航空兵将军,里希特霍芬家族的光环给了他桀骜不驯的个性,但出色的指挥才华却和那位大名鼎鼎的空战英雄处于截然不同的层面。
“每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仿佛都具有这种预见能力!可惜啊,我用尽全力,却怎么也看不到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里希特霍芬感慨地看着远方,原来,他并不是在质疑罗根的思维和“来历”。
“这只是基于一种判断,综合各方面信息以及个人直觉做出的判断!”罗根有意掩饰地说,“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们需要从这里起飞轰炸遥远的莫斯科,但我总觉得德国空军应该具备一定的远程轰炸能力,因为关键目标并非都处于1000公里以内!”
“呵,是啊,一千公里!”里希特霍芬挤出一丝苦笑,在德国空军,他和米尔西、乌德特一样,都是俯冲轰炸机的坚定支持者,在他们的努力下,就连ju-88这样的双发中程轰炸机都具备了俯冲轰炸能力——在很多时候,这种能力都是有助于德军作战的,但站在长远的角度,它却并非那样完美!
一阵凉风吹来,随意地拂动着两位空军将领的衣领和下摆。不多会儿,第一架灰绿涂装、机尾喷涂着白色铁十字徽标的四发轰炸机在经过了漫长的滑行之后飞离地面,相比于以往人们熟悉的德国轰炸机,它们不仅机身和机翼更为庞大,防御武器也明显更多一些——机鼻位置的透明座舱上安装有前射的大口径机枪,机体背部一前一后配备有两座可旋转的机枪塔,位于驾驶舱后上方的尤为显眼,双联装的20毫米机关炮在1941年时算得上最犀利的空战武器,而在机身和机体下部,一根根看着如同棍棒的管状物体也都是威力不俗的机炮。得益于德国成熟的航空工业,这些远程轰炸机的油箱均具有自动封口的功能,而挡风玻璃也是具备基本防弹能力的钢化产品!
“在我的设想中,100架这样的飞机数次轰炸就能够夷平一处相当于城市的工业区,如果有1000架,不出半年就能够让苏联的工业水平倒退!”罗根并没有说出后面一句话,在诸多空军前辈的阻挠下,目前整个德国空军只能凑出49架适合远程轰炸的四发飞机,其中21架是由ju-90大型运输机改装而来ju-90c1,20架是同样作为民用飞机生产的fw-200c2,还有8架是从意大利引进的p-108预生产型——也就是说,只有这些意大利货才是原原本本作为轰炸机设计和生产的!
现代化的空军基地拥有两条宽敞的大型跑道和两条辅助跑道,26架四发轰炸机没费多少时间就依次起飞并在空中编组成队,另外23架轰炸机则从附近的赖格夫斯机场起飞。尽管这些大型飞机都装备了用于高空飞行的加压设备,但是为了尽量避免飞行途中的风险,它们出发后将在波罗的海上空飞行一段距离,然后从苏军防空力量相对薄弱的立陶宛插入,向东飞行大约1200公里即能够飞抵莫斯科,然后再直接越过白俄罗斯和波兰返回德国,整个航程约为3400公里,而经过改装后的fw-200可以搭载1000公斤炸弹飞行3600公里,ju-90可以搭载3000公斤炸弹飞行超过5000公里——就理论性能而言,后者无疑更具备成为一款战略轰炸机的基础,可惜的是,它高昂的成本曾经让德国空军的决策者们望而却步,而意大利的比亚乔p-108亦是因为昂贵的造价和复杂的工艺而制约了大规模的生产。
沉寂、安详的夜空中漂浮着大片大片的云,一轮明朗的圆月悬挂在云层上方,银色的光透过偶尔的缝隙照耀着灰茫茫的田野。遥远的天际,一种非自然界的机械声音逐渐明显,拥有巨型机翼和四个大型发动机的金属飞行器让这世间的一切生物相形见拙,整个空气中都只有那沉闷的轰鸣声,巨大的黑影在连绵起伏的云面上飞速移动,带过的强大气流在掀起了一道道“云浪”……
苏俄建国之初的首都,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彼得格勒而非莫斯科,但1918年的迁都恰恰是因为德军进攻而造成的威胁。经过了国内战争和经济建设,1941年的莫斯科已经成为庞大的“苏俄帝国”政治经济和工业中心,小到手表、大到车床,从轴承加工到小汽车生产,纺织加工,各种军用和民用的机械化产品极大地推动了苏俄的经济与军事发展。
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但主导进攻的苏联军队却成功将战线推进到了远离本土和腹地的波兰西部,以德国空军的技战术特点,即便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境内的目标也极少受到攻击,整个莫斯科虽然到处是轰鸣的机器和忙碌的身影,可气氛确实积极而愉快的——夜深了,一些担负着发动机制造、轴承加工以及枪炮生产重任的工厂依然是灯火通明的,工人们轮流加班加点,用自己的汗水为这场决定欧洲乃至世界格局战争贡献力量。
突然间,凄厉的空袭警报声打破了虚伪的平静,城市被惊醒了,上百万市民被惊醒了。然而一个残酷的现实是,为了不引起德国外交官员和情报人员的注意,苏联直到进攻开始的那一天也没有在莫斯科等腹地城市进行动员。战争开始之后,虽然构筑防空掩体的工作也按照预定计划展开,但是短短十几天时间,浩大的工程才仅仅是开了一个头,防空演练更是一次都没有开展过,以至于当德国轰炸机出现在莫斯科上空时,居民们除了自己的居所之外竟无处可藏!
尽管对首都遭到德军轰炸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但苏军还是在莫斯科周边构筑起了一个相对完整而庞大的防空系统——空袭警报发出后不久,大功率探照灯的光柱开始在深蓝色的夜空中搜寻目标,而市区周边以及负责保卫重要设施的防空部队也及时进入了战斗状态,一部分从附近机场起飞的战斗机紧急升空,行动效率之高不禁让人刮目相看,然而,决定一场夜间防空战成功与否,终究还是要看这些防御手段的实际效果!
在起飞拦截的苏军战斗机搜寻到目标之前,第一颗航空炸弹就已经呼啸着从高空落下,密集的火炮这才开始反击始,然而一切为时已晚,地动山摇的爆炸声开始摧残着原本欣欣向荣的城市,刺眼的火光中,一片又一片整齐划一的集体式建筑物由于强大的冲击而摇晃、坍塌,碎裂的玻璃如雪片一般四处飘零,莫斯科人在窗帘后面被这从未见到过的场景震撼了!
黑乎乎落下的炸弹,并非每一颗都会引来振聋发聩的爆炸,落到城区西面的一些就只是燃烧、剧烈地燃烧,那里拥有莫斯科最繁华的街区和许多政府办公大楼,尽管初春的空气较为潮湿,风力也较冬天时收敛了很多,但是冲天的烈焰还是迅速沿着密集的建筑物蔓延开来,以至于耳边充斥着人们的哭喊声、惊叫声,许多人还来不及离开居所就已经被大火所围困,城区上空很快出现了一条条卷动的火龙,配着此起彼伏的爆炸声,让虔诚的教徒们以为自己正在遭受一场可怕的天罚!
呜呜呜……
爆炸声还未远去,一辆辆消防车勇敢地冲向了火势最大的建筑物,不少市民已经自发地加入到灭火的行列,另一些人则拖家带口试图逃往相对安全的开阔地带。视线中,一条条纤细的水龙正在和自己的死对头作战,不少从城外开来的军人也开始帮助居民们撤离。城区周围的高射炮声渐渐减弱了,探照灯的巨大关注还在徒劳地搜索着,噩梦一般的空袭看起来就这样告一段乱,然而由于飞行速度上的差距,德国轰炸机并不是一股脑出现在莫斯科并进行投弹轰炸的!就在前面一个波次的空袭结束后大约二十分钟时间,第二群德国轰炸机也飞抵了这座被浓烟和大火标明了方位的城市。这些轰炸机数量尽管不多,载弹量也比前面一群更小一些,但是在没有遭到强烈抵抗的情况下,导航员们得以不慌不忙地地瞄准了城市的中心地带,在数千米的高空中,利用瞄准具也只能大致辨认出街区的轮廓,根本无法判断哪里是人群最密集的地方、哪些是真正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业区,一颗颗高爆炸弹和燃烧弹无差别地落下,如死神的重锤一般砸向了人们的灵魂深处——死亡成了这一晚莫斯科的主题,炸弹和大火吞噬了无数鲜活的生命,四溢的浓烟令许多躲在家中的居民陷入了绝境,在一些街区,踩踏同样夺走了许多人的性命!
区区数十架德国远程轰炸机的长途奔袭,心里震慑远远超过了其直接造成的破坏,而腹部遭到利刃突刺的北极熊怒了,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各座机场上紧急起飞的战斗机如同蝗虫一般在空中愤怒地搜寻目标,大量的防空部队风声鹤唳地攻击了一些并不真正存在的目标,但由于缺乏像德军雷达一样的精密探测设备,苏军的这种疯狂攻击显得茫然无效,除了两架由于技术故障而坠落的德国轰炸机,他们整晚的忙碌却没有取得应有的收获。(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一轮残阳缓缓消失在地平线上,东面的天际像是染上了鲜血的幕布,呈现出一种令人心悸的色泽。在刚刚过去的3天时间里,超过400万将士在德国东部边境线靠波兰一侧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十余万人在大大小小的残酷战斗中失去了性命,近四十万人不同程度的负伤,如此惨烈的战斗不禁让人想起了上一次战争的“凡尔登绞肉机”,而惊人的伤亡报告也给交战双方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心理影响:
在苏联,进攻的号角依然高奏,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热情高涨地应召入伍,苏军规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工人们每天不辞辛劳地加班加点,为前线生产车辆飞机和弹药物资,而且由于从日本政府那里获得了中立的承诺,他们得以从远东地区抽调大批部队源源不断地送往欧洲前线!
在德国,由于华沙和奥尔什丁的陷落,德军自1939年夏末以来头一次尝到了大部队成建制遭到歼灭的自卫,唯一能够让柏林的高官们聊以**的是,最终向苏军投降的德国军人还不到一万人,这也意味着有超过4万名将士在残酷的城市争夺战中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速战速决的愿望破灭之后,帝国统帅部决定提前半年征召1941年秋季兵源,5个新的装甲师和32个步兵师正处于组建当中,空军和海军也扩增了新的部队,而德国民众对军队的作战能力信心虽然还很充足,可是战事的发展让他们第一次意识到苏军的强大攻击力,畏惧和担忧的情绪正与德国宣传机器的引导背道而驰——所幸的是,德国空军顽强地在国境线上抵挡住了苏军的空中攻势,不论是昼间小规模快速轰炸还是夜间的大机群空袭,苏军必须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才能将有限的炸弹扔到德国本土,而且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猛烈轰炸的柏林只是一个“魔术师的障眼法”,真正的柏林在晚上总是平静地隐藏在没有多少防空部队保护的黑暗当中!此外,由于德军在新的防线上采取了积极的地面防御策略,苏军的地面攻势也遭到了有效的遏制。德军不断以装甲部队为箭头发起局部反击,苏军被击毁击伤的坦克数量陡增,士气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这让我想起了一本幻想小说中的故事,日本以不宣而战的方式偷袭了美国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为了鼓舞岌岌可危的民心士气,美国人用航空母舰搭载远程轰炸机驶向日本,最终轰炸了守卫森严的东京!”
安克拉姆空军基地南侧的一座小山丘上,只穿了一件单薄外套的罗根,以一种非常坦然的语气对刚刚获得本土防空总指挥官一职的里希特霍芬述说着另一个时空的经典战例。在罗根看来,尽管战争的形势较原本的历史主线发生了很大的偏移,但相比于面目全非的欧洲战场,相对平静的太平洋区域却依旧是暗流汹涌,日本政府依旧垂涎着物产丰富的英国殖民地,美国海军虽然从太平洋抽调了不少兵力布防于东海岸,可太平洋舰队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利益上的冲突使得美日之间终究难免一战,眼下的问题只是在于它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爆发。
“我实在很好奇,作战部长阁下看过许多我闻所未闻的书籍,可是追寻起来又毫无踪迹……这一本,想必也是遗失了吧!”里希特霍芬话里不乏纠结的成分,每每胃口被勾起来之后又得不到满足,这样的心情深闺怨妇们可是最有体会的。不过,航空兵将军的心情显然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他那饱经风霜的面孔上充满了憧憬——尽管第8航空军在罗马尼亚战场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但在向元首当面陈述战况之后,这位尽职尽责的指挥官迎来了自己军事生涯的一个重大转机。所谓的本土防空总指挥,统辖着除了各航空队直接兵力之外的防空力量,这有些类似于英国当初的海岸防卫司令部,拥有自己的机构和直辖兵力。名义上,里希特霍芬麾下拥有11个战斗机联队,包括第1、2、3夜间战斗机联队,还拥有16个高射炮团、12个探照灯营的调动权,不过许多战斗机联队都是先前在波兰被苏军打残退回本土休整的,战斗力只相当于正常情况下的不到一半,真正承担着德国本土昼间空中防御重任的,依然是第4航空队以及第2、第3航空队新近抽调来的战斗机部队!
“咳咳!您权且将这些当作我个人的臆想吧!”罗根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最后一抹残阳渐渐消散在天幕之中,前方的空军基地却反而变得愈发热闹,沉闷的轰鸣声一阵接着一种,在漫长跑道的尽头,一架架拥有庞大身躯和四台发动机的飞行器正陆续启动,它们的油箱中已经装满了足以让它们飞行3000多公里的燃料,弹舱中则装载着经过谨慎计算的高爆弹和燃烧弹——既要对敌人造成足够的心理震慑,又不至于让这些远程轰炸机执行完任务后无法返回本方机场!
“汉斯!”里希特霍芬忽然以他很少使用的亲切口吻直呼罗根的名字,他转过头看着远方,“从前的时候,我一直不理解你为什么会坚持研发和生产笨重且昂贵的远程轰炸机,现在看来,你的预见性远远超过了常人!有时候我忍不住在想,你是否可以准确地预见未来?”
“噢?”罗根有些诧异地看了看站在自己身旁的航空兵将军,里希特霍芬家族的光环给了他桀骜不驯的个性,但出色的指挥才华却和那位大名鼎鼎的空战英雄处于截然不同的层面。
“每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仿佛都具有这种预见能力!可惜啊,我用尽全力,却怎么也看不到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里希特霍芬感慨地看着远方,原来,他并不是在质疑罗根的思维和“来历”。
“这只是基于一种判断,综合各方面信息以及个人直觉做出的判断!”罗根有意掩饰地说,“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们需要从这里起飞轰炸遥远的莫斯科,但我总觉得德国空军应该具备一定的远程轰炸能力,因为关键目标并非都处于1000公里以内!”
“呵,是啊,一千公里!”里希特霍芬挤出一丝苦笑,在德国空军,他和米尔西、乌德特一样,都是俯冲轰炸机的坚定支持者,在他们的努力下,就连ju-88这样的双发中程轰炸机都具备了俯冲轰炸能力——在很多时候,这种能力都是有助于德军作战的,但站在长远的角度,它却并非那样完美!
一阵凉风吹来,随意地拂动着两位空军将领的衣领和下摆。不多会儿,第一架灰绿涂装、机尾喷涂着白色铁十字徽标的四发轰炸机在经过了漫长的滑行之后飞离地面,相比于以往人们熟悉的德国轰炸机,它们不仅机身和机翼更为庞大,防御武器也明显更多一些——机鼻位置的透明座舱上安装有前射的大口径机枪,机体背部一前一后配备有两座可旋转的机枪塔,位于驾驶舱后上方的尤为显眼,双联装的20毫米机关炮在1941年时算得上最犀利的空战武器,而在机身和机体下部,一根根看着如同棍棒的管状物体也都是威力不俗的机炮。得益于德国成熟的航空工业,这些远程轰炸机的油箱均具有自动封口的功能,而挡风玻璃也是具备基本防弹能力的钢化产品!
“在我的设想中,100架这样的飞机数次轰炸就能够夷平一处相当于城市的工业区,如果有1000架,不出半年就能够让苏联的工业水平倒退!”罗根并没有说出后面一句话,在诸多空军前辈的阻挠下,目前整个德国空军只能凑出49架适合远程轰炸的四发飞机,其中21架是由ju-90大型运输机改装而来ju-90c1,20架是同样作为民用飞机生产的fw-200c2,还有8架是从意大利引进的p-108预生产型——也就是说,只有这些意大利货才是原原本本作为轰炸机设计和生产的!
现代化的空军基地拥有两条宽敞的大型跑道和两条辅助跑道,26架四发轰炸机没费多少时间就依次起飞并在空中编组成队,另外23架轰炸机则从附近的赖格夫斯机场起飞。尽管这些大型飞机都装备了用于高空飞行的加压设备,但是为了尽量避免飞行途中的风险,它们出发后将在波罗的海上空飞行一段距离,然后从苏军防空力量相对薄弱的立陶宛插入,向东飞行大约1200公里即能够飞抵莫斯科,然后再直接越过白俄罗斯和波兰返回德国,整个航程约为3400公里,而经过改装后的fw-200可以搭载1000公斤炸弹飞行3600公里,ju-90可以搭载3000公斤炸弹飞行超过5000公里——就理论性能而言,后者无疑更具备成为一款战略轰炸机的基础,可惜的是,它高昂的成本曾经让德国空军的决策者们望而却步,而意大利的比亚乔p-108亦是因为昂贵的造价和复杂的工艺而制约了大规模的生产。
沉寂、安详的夜空中漂浮着大片大片的云,一轮明朗的圆月悬挂在云层上方,银色的光透过偶尔的缝隙照耀着灰茫茫的田野。遥远的天际,一种非自然界的机械声音逐渐明显,拥有巨型机翼和四个大型发动机的金属飞行器让这世间的一切生物相形见拙,整个空气中都只有那沉闷的轰鸣声,巨大的黑影在连绵起伏的云面上飞速移动,带过的强大气流在掀起了一道道“云浪”……
苏俄建国之初的首都,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彼得格勒而非莫斯科,但1918年的迁都恰恰是因为德军进攻而造成的威胁。经过了国内战争和经济建设,1941年的莫斯科已经成为庞大的“苏俄帝国”政治经济和工业中心,小到手表、大到车床,从轴承加工到小汽车生产,纺织加工,各种军用和民用的机械化产品极大地推动了苏俄的经济与军事发展。
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但主导进攻的苏联军队却成功将战线推进到了远离本土和腹地的波兰西部,以德国空军的技战术特点,即便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境内的目标也极少受到攻击,整个莫斯科虽然到处是轰鸣的机器和忙碌的身影,可气氛确实积极而愉快的——夜深了,一些担负着发动机制造、轴承加工以及枪炮生产重任的工厂依然是灯火通明的,工人们轮流加班加点,用自己的汗水为这场决定欧洲乃至世界格局战争贡献力量。
突然间,凄厉的空袭警报声打破了虚伪的平静,城市被惊醒了,上百万市民被惊醒了。然而一个残酷的现实是,为了不引起德国外交官员和情报人员的注意,苏联直到进攻开始的那一天也没有在莫斯科等腹地城市进行动员。战争开始之后,虽然构筑防空掩体的工作也按照预定计划展开,但是短短十几天时间,浩大的工程才仅仅是开了一个头,防空演练更是一次都没有开展过,以至于当德国轰炸机出现在莫斯科上空时,居民们除了自己的居所之外竟无处可藏!
尽管对首都遭到德军轰炸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但苏军还是在莫斯科周边构筑起了一个相对完整而庞大的防空系统——空袭警报发出后不久,大功率探照灯的光柱开始在深蓝色的夜空中搜寻目标,而市区周边以及负责保卫重要设施的防空部队也及时进入了战斗状态,一部分从附近机场起飞的战斗机紧急升空,行动效率之高不禁让人刮目相看,然而,决定一场夜间防空战成功与否,终究还是要看这些防御手段的实际效果!
在起飞拦截的苏军战斗机搜寻到目标之前,第一颗航空炸弹就已经呼啸着从高空落下,密集的火炮这才开始反击始,然而一切为时已晚,地动山摇的爆炸声开始摧残着原本欣欣向荣的城市,刺眼的火光中,一片又一片整齐划一的集体式建筑物由于强大的冲击而摇晃、坍塌,碎裂的玻璃如雪片一般四处飘零,莫斯科人在窗帘后面被这从未见到过的场景震撼了!
黑乎乎落下的炸弹,并非每一颗都会引来振聋发聩的爆炸,落到城区西面的一些就只是燃烧、剧烈地燃烧,那里拥有莫斯科最繁华的街区和许多政府办公大楼,尽管初春的空气较为潮湿,风力也较冬天时收敛了很多,但是冲天的烈焰还是迅速沿着密集的建筑物蔓延开来,以至于耳边充斥着人们的哭喊声、惊叫声,许多人还来不及离开居所就已经被大火所围困,城区上空很快出现了一条条卷动的火龙,配着此起彼伏的爆炸声,让虔诚的教徒们以为自己正在遭受一场可怕的天罚!
呜呜呜……
爆炸声还未远去,一辆辆消防车勇敢地冲向了火势最大的建筑物,不少市民已经自发地加入到灭火的行列,另一些人则拖家带口试图逃往相对安全的开阔地带。视线中,一条条纤细的水龙正在和自己的死对头作战,不少从城外开来的军人也开始帮助居民们撤离。城区周围的高射炮声渐渐减弱了,探照灯的巨大关注还在徒劳地搜索着,噩梦一般的空袭看起来就这样告一段乱,然而由于飞行速度上的差距,德国轰炸机并不是一股脑出现在莫斯科并进行投弹轰炸的!就在前面一个波次的空袭结束后大约二十分钟时间,第二群德国轰炸机也飞抵了这座被浓烟和大火标明了方位的城市。这些轰炸机数量尽管不多,载弹量也比前面一群更小一些,但是在没有遭到强烈抵抗的情况下,导航员们得以不慌不忙地地瞄准了城市的中心地带,在数千米的高空中,利用瞄准具也只能大致辨认出街区的轮廓,根本无法判断哪里是人群最密集的地方、哪些是真正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业区,一颗颗高爆炸弹和燃烧弹无差别地落下,如死神的重锤一般砸向了人们的灵魂深处——死亡成了这一晚莫斯科的主题,炸弹和大火吞噬了无数鲜活的生命,四溢的浓烟令许多躲在家中的居民陷入了绝境,在一些街区,踩踏同样夺走了许多人的性命!
区区数十架德国远程轰炸机的长途奔袭,心里震慑远远超过了其直接造成的破坏,而腹部遭到利刃突刺的北极熊怒了,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各座机场上紧急起飞的战斗机如同蝗虫一般在空中愤怒地搜寻目标,大量的防空部队风声鹤唳地攻击了一些并不真正存在的目标,但由于缺乏像德军雷达一样的精密探测设备,苏军的这种疯狂攻击显得茫然无效,除了两架由于技术故障而坠落的德国轰炸机,他们整晚的忙碌却没有取得应有的收获。(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