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淡淡的薄雾笼罩着初春的东欧大地,依托华沙城区固守的德军官兵们几乎一夜未眠,由于苏军运抵前线的轻重火炮轮番轰击,他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躲避,一面还要想方设法地将街垒变得更加坚固。匆匆啃了几口冷面包,手持各种武器的步兵们就又都回到了各自的战斗位置,每一门反坦克炮都被妥善地隐藏在能够尽可能避免敌人轰炸和火力直击的临时掩体,坦克无一例外地进入了仓库或者平房,用它们黑洞洞的炮口隔着窗户瞄准前方的街道。经过清点,包括第3装甲师在内的,此时守卫华沙的德军官兵共有3.2万人,之所以较一天前与苏军交战时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主要是附近的德军零散部队陆续汇集起来。不过,这些人手中大都只有轻武器,坦克和车辆在撤退途中没能逃过苏军一遍遍的空袭,连同火炮也抛在了后头。相比之下,在华沙周边过夜的苏军不下20万人!
作为一名精通机械化作战的指挥官,莫德尔在这次战争中并没有打过一场真正的防御战——波兰、法国以及不列颠,他和他的部队所做的就是进攻再进攻、推进再推进,三个月前,他们一直推进到了苏格兰南部,为德国陆军创下了新的历史里程碑。同时,作为一名曾担任两所军校校长、长期在德国陆军服役的军官,莫德尔深谙对各种传统作战方式了然于心,应变能力更是获得了每一任上司和周围同僚们的赞许。
利用这个并不平静的夜晚,莫德尔对华沙防御部署进行了调整,步兵主力不再囤积于城区东面,第4装甲师的一个步兵团穿城而过抵达城西防区,另一个团移防城西,他们替换出了5500名隶属于各撤退部队的零散部队——按照原本的隶属关系,他们被临时编整成为22个步兵连,由经验丰富的尉官和士官担任连排长,高级军官们组建了一个临时指挥部,以统辖这支看似混杂不堪的部队。此外,出于彻底的防御作战需要,第10装甲团以连为单位分别部署在四个城区,但团部以及装甲师部直属部队仍集中在城区偏北位置,而莫德尔的指挥部仍然固定在城区偏东!
隆隆的炮声依旧一阵接着一阵,薄雾遮蔽了实现,但部署在第一线的德军官兵们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大批机械车辆所发出的声音,师属通讯连的小伙子们整夜不停忙碌,这时已经利用华沙城内原有的电话线路再加上临时的战地布线,将各主要阵地联系起来。战斗警报第一时间传达到了城区的各个角落,疲倦不堪的德军官兵们知道,激烈的战斗无可避免,关键在于他们能够支撑到什么时候——后方的反击与支援又会在何时发起?
这些问题的答案,整个华沙城内都没有人知道!
刺耳的履带声中,一辆辆橄榄绿色涂装的坦克终于出现在了视线当中,它们的外形不尽相同,但速度明显较昨天冲击德军阵地的那些缓慢许多,相对的,体型更加敦实、武器更加粗大,一些曾有幸参加过苏德早期军事合作,或者作为军事观察员前往芬兰检视过苏芬战争的的德国军官认出了它们中的一些:多炮塔的t-35重型坦克,拥有76.2毫米口径短管炮的t-28中型坦克,还有两种安装有长身管坦克炮、拥有明显倾斜车身的坦克,它们曾在苏芬战争中露过脸,但苏军对它们格外严格的保护使得芬兰人和德国人未能获得哪怕是一辆被击毁的实体,因而对于这种“新式武器也没有实质性的了解。
面对滚滚而来的苏军坦克集群,德军官兵们已经抛开了前一天的惶恐,紧张却不怯懦地等着它们靠得更近一些。领教了德军高效的反坦克作战(也算是在法国磨练出来的),苏军步兵们依然紧紧相随,唯恐自己的坦克落入德军坦克、反坦克炮与步兵交织的可怕火力陷阱中。
在1200米的距离上,德军隐蔽在一栋房屋侧后方的88毫米高射炮进行了试探性的攻击,穿甲弹精准地打中了一辆t-28,除了装有附加装甲的炮塔正面,它最厚处的均质钢板只有60毫米,和英军的“马蒂尔达”ii型步兵坦克非常接近——二战中的炮王之王这次也没有辜负德军官兵的期望,一炮就将那辆个头比德军四号还高出小半米的苏军坦克打爆,炽烈的火球并没有驱散薄雾,接下来的凶猛烈焰引起了滚滚黑烟,隐约间,有人从冒火的舱口逃出,在步兵们的搀扶下应该是勉强捡回了小命。
受到了同伴的鼓舞,部署在德军阵地上的另外几门88毫米炮迫不及待地发出了咆哮,射速极高的炮弹呼啸着飞过了满目疮痍的战场,它们有的穿透钢板进入坦克内部,有些直接将目标的炮塔端掉,还有一些落在地面上,对于稍远处的步兵杀伤不大,但往往能够炸坏旁边的坦克履带,让这些体态笨拙的大家伙空有一身蛮力却难以动弹!
88毫米炮的快速射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战果,但渐渐的,德军官兵们霍然发现有那么几辆苏军坦克在被炮弹击中后仍然若无其事地继续推进,在整个坦克集群成员速度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它们很快就从队列中凸显出来,并因此挨了更多的炮弹——尽管有两辆被打爆起火,但德军的穿甲弹看来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够对这些大家伙起到致命的威胁。
在继续向前推进了数十米之后,这些防御异乎寻常强大的苏军坦克突然停了下来,只见它们的炮塔和炮口都在移动,等到整车静止,片刻之后猛然一颤,炮口烈焰形成了半径超过一米的不规则球体,车身周围的地面荡起了薄薄一层沙尘——虽然苏俄军队的战车所配光学设备较德军差了一截,但是在如此距离上,几发炮弹下来,不及转移的德军88毫米炮仍有一门被直接摧毁,另外几门的炮组也因为近距离落下的炮弹出现损失,剩下的人只好忙不迭地转移阵地。这样一来,德军阵地这边的远程反坦克火力迅速减弱,苏军坦克集群和大批步兵更加肆无忌惮地向前推进,队列首部,刚刚立下了赫赫战功的那几辆坦克看起来更是势不可挡!
“反坦克炮组注意隐蔽,爆破小组做好准备!”
战壕中,作战经验丰富的德国士官们果断地用高亢的口令声安抚士兵们过于紧张的情绪。在法国战场上,德国步兵的37毫米炮在面对英军“马蒂尔达”步兵坦克和法军“夏尔”重型坦克时也曾感到束手无策,经过一系列的战斗,陆军参谋部及时下发了战场技术手册,告知步兵们面对新情况应该如何解决——对付敌人正面装甲厚实的坦克最好是呼叫空军支援,其次是想办法绕到侧面和后部攻击,如果以上两条都无法实施,那么就得用炸药包和燃烧弹冒险进行近距离的攻击!
面对88毫米炮搞定起来都有些困难的目标(flak18型88毫米炮的穿甲能力要相对弱一些,36型和后期的41型、43型就要强得多),德军部署在一线阵地后面的37毫米反坦克炮组只好老老实实地继续呆在伪装网或者隐蔽物后面,等待敌人靠近之后拣些防御薄弱的对付。尽管地面潮湿冰冷,一些德国军官们紧紧趴在地上,神情极其严肃地用望远镜观察着那些距离阵地越来越近的苏军坦克。它们的红五星徽标往往喷涂在炮塔侧面,因而从这个角度只能看到橄榄绿色的车体在晨曦中散发着浓重的寒意,此刻战壕中那些无比忐忑的年轻士兵们,完全有理由对德军情报部门的疏忽和无能感到愤慨:他们居然不知道苏军已经从1940年中后期开始批量装备kv-1和t-34,而这两种偏偏较苏军此前各型坦克有着质的飞跃!
行驶在庞大坦克集群最前部的kv-1,如同古代战阵中狂傲的重甲步兵,一边扛着盾牌挡下敌人的箭矢,一边挥舞着手中的重剑与板斧。距离德军阵地只剩下最后几十米的距离,它们的前部机枪持续发出嘎嘎的怪叫声,一串串子弹打在战壕边缘尘土飞扬,炮弹所到之处,不论堑壕还是先前战斗中残留的断墙矮垛都出现了结构性的损毁。
“反坦克炮组,瞄准敌人的履带,射击!”
充满力量感的口令声回荡在战壕中,紧接着,以轻便取胜的37毫米反坦克炮轰轰地开火了,它们能否对敌人的重型坦克构成实质性的破坏并不是最重要的,趁着敌人火力被吸引过去的机会,战壕中的德军爆破小组勇敢地将手中成捆的手榴弹、四方形的炸药包、大大小小的燃烧瓶扔向前方——有不少人会因为这个动作而将自己的血肉之躯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之下,如此英勇却无奈的场景,与原本历史时空中战争最后两年何其相似。所幸的是,他们的努力至少可以暂时阻挡苏军坦克集群的推进,而在距离更近的情况下,改换了炮位的88毫米炮也继续捍卫着“炮王之王”的地位!(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作为一名精通机械化作战的指挥官,莫德尔在这次战争中并没有打过一场真正的防御战——波兰、法国以及不列颠,他和他的部队所做的就是进攻再进攻、推进再推进,三个月前,他们一直推进到了苏格兰南部,为德国陆军创下了新的历史里程碑。同时,作为一名曾担任两所军校校长、长期在德国陆军服役的军官,莫德尔深谙对各种传统作战方式了然于心,应变能力更是获得了每一任上司和周围同僚们的赞许。
利用这个并不平静的夜晚,莫德尔对华沙防御部署进行了调整,步兵主力不再囤积于城区东面,第4装甲师的一个步兵团穿城而过抵达城西防区,另一个团移防城西,他们替换出了5500名隶属于各撤退部队的零散部队——按照原本的隶属关系,他们被临时编整成为22个步兵连,由经验丰富的尉官和士官担任连排长,高级军官们组建了一个临时指挥部,以统辖这支看似混杂不堪的部队。此外,出于彻底的防御作战需要,第10装甲团以连为单位分别部署在四个城区,但团部以及装甲师部直属部队仍集中在城区偏北位置,而莫德尔的指挥部仍然固定在城区偏东!
隆隆的炮声依旧一阵接着一阵,薄雾遮蔽了实现,但部署在第一线的德军官兵们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大批机械车辆所发出的声音,师属通讯连的小伙子们整夜不停忙碌,这时已经利用华沙城内原有的电话线路再加上临时的战地布线,将各主要阵地联系起来。战斗警报第一时间传达到了城区的各个角落,疲倦不堪的德军官兵们知道,激烈的战斗无可避免,关键在于他们能够支撑到什么时候——后方的反击与支援又会在何时发起?
这些问题的答案,整个华沙城内都没有人知道!
刺耳的履带声中,一辆辆橄榄绿色涂装的坦克终于出现在了视线当中,它们的外形不尽相同,但速度明显较昨天冲击德军阵地的那些缓慢许多,相对的,体型更加敦实、武器更加粗大,一些曾有幸参加过苏德早期军事合作,或者作为军事观察员前往芬兰检视过苏芬战争的的德国军官认出了它们中的一些:多炮塔的t-35重型坦克,拥有76.2毫米口径短管炮的t-28中型坦克,还有两种安装有长身管坦克炮、拥有明显倾斜车身的坦克,它们曾在苏芬战争中露过脸,但苏军对它们格外严格的保护使得芬兰人和德国人未能获得哪怕是一辆被击毁的实体,因而对于这种“新式武器也没有实质性的了解。
面对滚滚而来的苏军坦克集群,德军官兵们已经抛开了前一天的惶恐,紧张却不怯懦地等着它们靠得更近一些。领教了德军高效的反坦克作战(也算是在法国磨练出来的),苏军步兵们依然紧紧相随,唯恐自己的坦克落入德军坦克、反坦克炮与步兵交织的可怕火力陷阱中。
在1200米的距离上,德军隐蔽在一栋房屋侧后方的88毫米高射炮进行了试探性的攻击,穿甲弹精准地打中了一辆t-28,除了装有附加装甲的炮塔正面,它最厚处的均质钢板只有60毫米,和英军的“马蒂尔达”ii型步兵坦克非常接近——二战中的炮王之王这次也没有辜负德军官兵的期望,一炮就将那辆个头比德军四号还高出小半米的苏军坦克打爆,炽烈的火球并没有驱散薄雾,接下来的凶猛烈焰引起了滚滚黑烟,隐约间,有人从冒火的舱口逃出,在步兵们的搀扶下应该是勉强捡回了小命。
受到了同伴的鼓舞,部署在德军阵地上的另外几门88毫米炮迫不及待地发出了咆哮,射速极高的炮弹呼啸着飞过了满目疮痍的战场,它们有的穿透钢板进入坦克内部,有些直接将目标的炮塔端掉,还有一些落在地面上,对于稍远处的步兵杀伤不大,但往往能够炸坏旁边的坦克履带,让这些体态笨拙的大家伙空有一身蛮力却难以动弹!
88毫米炮的快速射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战果,但渐渐的,德军官兵们霍然发现有那么几辆苏军坦克在被炮弹击中后仍然若无其事地继续推进,在整个坦克集群成员速度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它们很快就从队列中凸显出来,并因此挨了更多的炮弹——尽管有两辆被打爆起火,但德军的穿甲弹看来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够对这些大家伙起到致命的威胁。
在继续向前推进了数十米之后,这些防御异乎寻常强大的苏军坦克突然停了下来,只见它们的炮塔和炮口都在移动,等到整车静止,片刻之后猛然一颤,炮口烈焰形成了半径超过一米的不规则球体,车身周围的地面荡起了薄薄一层沙尘——虽然苏俄军队的战车所配光学设备较德军差了一截,但是在如此距离上,几发炮弹下来,不及转移的德军88毫米炮仍有一门被直接摧毁,另外几门的炮组也因为近距离落下的炮弹出现损失,剩下的人只好忙不迭地转移阵地。这样一来,德军阵地这边的远程反坦克火力迅速减弱,苏军坦克集群和大批步兵更加肆无忌惮地向前推进,队列首部,刚刚立下了赫赫战功的那几辆坦克看起来更是势不可挡!
“反坦克炮组注意隐蔽,爆破小组做好准备!”
战壕中,作战经验丰富的德国士官们果断地用高亢的口令声安抚士兵们过于紧张的情绪。在法国战场上,德国步兵的37毫米炮在面对英军“马蒂尔达”步兵坦克和法军“夏尔”重型坦克时也曾感到束手无策,经过一系列的战斗,陆军参谋部及时下发了战场技术手册,告知步兵们面对新情况应该如何解决——对付敌人正面装甲厚实的坦克最好是呼叫空军支援,其次是想办法绕到侧面和后部攻击,如果以上两条都无法实施,那么就得用炸药包和燃烧弹冒险进行近距离的攻击!
面对88毫米炮搞定起来都有些困难的目标(flak18型88毫米炮的穿甲能力要相对弱一些,36型和后期的41型、43型就要强得多),德军部署在一线阵地后面的37毫米反坦克炮组只好老老实实地继续呆在伪装网或者隐蔽物后面,等待敌人靠近之后拣些防御薄弱的对付。尽管地面潮湿冰冷,一些德国军官们紧紧趴在地上,神情极其严肃地用望远镜观察着那些距离阵地越来越近的苏军坦克。它们的红五星徽标往往喷涂在炮塔侧面,因而从这个角度只能看到橄榄绿色的车体在晨曦中散发着浓重的寒意,此刻战壕中那些无比忐忑的年轻士兵们,完全有理由对德军情报部门的疏忽和无能感到愤慨:他们居然不知道苏军已经从1940年中后期开始批量装备kv-1和t-34,而这两种偏偏较苏军此前各型坦克有着质的飞跃!
行驶在庞大坦克集群最前部的kv-1,如同古代战阵中狂傲的重甲步兵,一边扛着盾牌挡下敌人的箭矢,一边挥舞着手中的重剑与板斧。距离德军阵地只剩下最后几十米的距离,它们的前部机枪持续发出嘎嘎的怪叫声,一串串子弹打在战壕边缘尘土飞扬,炮弹所到之处,不论堑壕还是先前战斗中残留的断墙矮垛都出现了结构性的损毁。
“反坦克炮组,瞄准敌人的履带,射击!”
充满力量感的口令声回荡在战壕中,紧接着,以轻便取胜的37毫米反坦克炮轰轰地开火了,它们能否对敌人的重型坦克构成实质性的破坏并不是最重要的,趁着敌人火力被吸引过去的机会,战壕中的德军爆破小组勇敢地将手中成捆的手榴弹、四方形的炸药包、大大小小的燃烧瓶扔向前方——有不少人会因为这个动作而将自己的血肉之躯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之下,如此英勇却无奈的场景,与原本历史时空中战争最后两年何其相似。所幸的是,他们的努力至少可以暂时阻挡苏军坦克集群的推进,而在距离更近的情况下,改换了炮位的88毫米炮也继续捍卫着“炮王之王”的地位!(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