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率领的大军,自剑门关南下后,很顺利便抵达梓潼县。
梓潼县的县令,倒是像模像样的抵挡了一阵,可区区一座县城,在张绣的近十万大军面前,犹如蝼蚁一般,没有任何抵挡的可能。
张绣夺取了梓潼县后,稍稍留下少许士兵驻守,便又继续南下。
当张绣的大军,抵近涪县后,成都方面,已经传来了消息,刘璋决定投降,不在抵抗,所以涪县的官员,直接就打开城门投降。
对于刘璋投降的消息,张绣并不意外。
只是大军刚离开了涪县,南下直奔绵竹去的时候,张松派遣的家族探子,已经来到张绣的大军前方,要求见张绣。探子见到张绣后,递上了书信,便站在一旁。
张绣拆开书信,快速浏览。
当张绣看到张松的书信上,提及刘璋是假意投降,是准备在投降的时候,调遣三百死士攻刺杀张绣,顿时就笑了起来。
张松的书信上,一应消息全部记载,甚至于推测了刘璋为什么这么做。除此外,张松还在书信的末尾,给了张绣建议。
趁此机会,诛杀刘璋。
然后,把庞羲势大的事情说了一遍,建议张绣趁势诛杀庞羲,铲除庞家,灭掉庞羲的实力,如此益州才能平定。否则留下了庞羲,便是留下了后患。
张绣安排人,把法正叫来,把书信递给了法正看,正色道:“孝直,张松建议本王诛杀刘璋时,连带着庞羲一并处死。”
法正看完了书信,心中思索一番。
片刻后,法正说道:“张松愿意归顺主公,自是好事情。对于张松提及覆灭庞家的事情,卑职是赞同的。”
“庞羲是早期随刘焉一起,杀入益州的老人。”
“随着刘焉病逝后,刘璋缺少手腕,无法掌控庞羲。尤其是,庞羲本身好养士,籍此招募了无数的门客,麾下兵马也越来越多。”
“如今的庞羲,就是一个隐患。”
法正正色道:“所以卑职建议,杀掉庞羲。不过说起来,卑职对张松的安排,有一建议。”
张绣道:“但说无妨!”
法正沉声道:“张松其人,很是有才,而且能一目十行,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是一个极为能干的人。虽说张松个子矮小,相貌丑陋,但其能力,却是毋庸置疑的。”
“除此外,张松所在的张家,在益州很有名望。”
“张家在成都乃至于益州,颇有影响力。所以卑职的建议是,主公要重用张松,也不应当留张松在益州。”
法正说道:“毕竟益州本就是张家所在之地,有张松在,张家的实力更是不可遏制。”
“如果张松到长安任职,那么这些问题就没有影响。主公调走张松,不仅是为了张松好,也是为了张家好。”
“如此,才有利于张松能一直忠于主公。”
“一旦张松留在成都,说不定碍于家族情面,他包庇张家,到时候,主公迫于无奈要对付张松,又会影响主公名声。”
法正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恰是因为他和张松是好友,才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张绣说道:“孝直目光如炬,能防患于未然,有先见之明。”
法正道:“主公谬赞!”
张绣和法正议定了接下来的方案,又继续南下。
大军这一路,抵达绵竹后,顺利掌控绵竹,然后便往新都方向去。只要过了新都,距离成都便不远了。尤其这一片地区,已经渐渐变得平坦,不再是丘陵起伏的地方。
大军赶路的速度,越来越快。
抵近四月底,张绣率领的大军,已经进入成都境内。
这个时候,整个益州境内的百姓,都知道了刘璋归顺张绣的事情。事实上,百姓对张绣并没有多少的抵触,其原因在于,张绣三次释放了俘虏,不曾斩杀任何一个俘虏。
第一次释放俘虏,是在白水县,他释放了张任及麾下的士兵。
第二次释放俘虏,是在葭萌关,释放了刘璝和泠苞率领的所有士兵。
第三次释放俘虏,是在剑门关内,释放了不愿意投降的人。
三次举动,无数士兵把张绣仁德的消息传开。有了这一层仁德的外衣,加上张绣的实力,本就强横无比,所以这一路走来,竟是出现一些百姓欢迎张绣大军的情况。
这一幕,让张绣心中欢喜。
释放俘虏,不是没好处。
这时候,便彰显出了优势,不会遭到益州本地百姓的抵制。
张绣的大军,在五月上旬,靠近了成都城,而张绣率领的大军,抵近成都时,消息传回,刘璋身着官袍,带着自己的印绶,以及麾下的文官武将,黑压压的一群人,全部都在城门口等候。
刘璋这是做出了投降的姿态。
他亲自打开城门,到城门口迎接张绣,然后递上印绶,已经给足了张绣脸面。
不过这只是表象。
刘璋麾下的三百死士,已经是混在了身边的文官武将中。这个时候,刘璋看向了一旁的张松,压低了声音,道:“先生,仰赖你了。”
张松点头颔首。
他内心却是冷笑,因为张绣已经回信,让他依照刘璋的计划进行就是。
一切,张绣自有定夺。
时间一点点流逝。
刘璋、张松、庞羲等人,等了约莫小半个时辰,却见远处的官道上,忽然间有无数的烟尘飞扬,紧跟着便是轰隆隆的声音传来。
轰隆隆!!
马蹄声震动,骑兵浩浩荡荡赶路。
最前面的,赫然是烈虎军和狼牙营的骑兵,一左一右,奔驰不休,在距离成都的北门百丈外停下。一匹匹战马嘶鸣,一个个士兵斗志昂扬,透着锐利的杀气。
在骑兵列阵后,紧跟着又是黑压压的步兵赶来。
一个个步兵立盾持刀,杀气腾腾。
张绣的大军,无比汹涌。
即使这一支大军,没有进攻;即使这一支大军,没有呼喝。但大军就这么立在了城外,都有巍巍气势,令人不寒而栗,仿佛要让人感到窒息一般。
咕咚!
刘璋看到了张绣的军队,咽下一口唾沫。
这一刻,刘璋的内心,暗道张松精明,说面对张绣的军队,杀了张绣后要退回城内。如今看来,他如果杀了张绣,不退回城内,势必会被张绣的军队剿杀。
刘璋手不自觉的紧握成拳,脸上多了一抹紧张。
关键时候到了。
能否刺杀张绣,就看这一次。
不多时,张任率领的忠义军也到了,整齐列阵。
当刘璋看到张任时,那一双眸子中,更是投射出愤怒。他对张任如此的其中,可到头来,张任竟是背叛了他,投向了张绣,实在是可恶。
这令刘璋很是失望。
紧跟着,张绣、法正、司马懿、庞统等人,来到了军阵最前方。
法正跟在张绣的身边,压低声音,说了张松和庞羲两人,也提及了吴懿和黄权,这都是刘璋麾下的主要人员,法正一一做了介绍。
张绣点头颔首,带着步兵缓缓往前。
当来到城外五十步时,张绣摆手让麾下的大军停止前进,而张绣又往前走了十五步,距离刘璋一行人,已经不足十步。
这个时候,张绣不再往前走。
刘璋看在眼中,心中有些惋惜,如果张绣再往前走几步,他麾下的死士,要杀死张绣,那就更加的稳健了,毕竟他麾下的一个个死士,那都是悍不畏死的人。
梓潼县的县令,倒是像模像样的抵挡了一阵,可区区一座县城,在张绣的近十万大军面前,犹如蝼蚁一般,没有任何抵挡的可能。
张绣夺取了梓潼县后,稍稍留下少许士兵驻守,便又继续南下。
当张绣的大军,抵近涪县后,成都方面,已经传来了消息,刘璋决定投降,不在抵抗,所以涪县的官员,直接就打开城门投降。
对于刘璋投降的消息,张绣并不意外。
只是大军刚离开了涪县,南下直奔绵竹去的时候,张松派遣的家族探子,已经来到张绣的大军前方,要求见张绣。探子见到张绣后,递上了书信,便站在一旁。
张绣拆开书信,快速浏览。
当张绣看到张松的书信上,提及刘璋是假意投降,是准备在投降的时候,调遣三百死士攻刺杀张绣,顿时就笑了起来。
张松的书信上,一应消息全部记载,甚至于推测了刘璋为什么这么做。除此外,张松还在书信的末尾,给了张绣建议。
趁此机会,诛杀刘璋。
然后,把庞羲势大的事情说了一遍,建议张绣趁势诛杀庞羲,铲除庞家,灭掉庞羲的实力,如此益州才能平定。否则留下了庞羲,便是留下了后患。
张绣安排人,把法正叫来,把书信递给了法正看,正色道:“孝直,张松建议本王诛杀刘璋时,连带着庞羲一并处死。”
法正看完了书信,心中思索一番。
片刻后,法正说道:“张松愿意归顺主公,自是好事情。对于张松提及覆灭庞家的事情,卑职是赞同的。”
“庞羲是早期随刘焉一起,杀入益州的老人。”
“随着刘焉病逝后,刘璋缺少手腕,无法掌控庞羲。尤其是,庞羲本身好养士,籍此招募了无数的门客,麾下兵马也越来越多。”
“如今的庞羲,就是一个隐患。”
法正正色道:“所以卑职建议,杀掉庞羲。不过说起来,卑职对张松的安排,有一建议。”
张绣道:“但说无妨!”
法正沉声道:“张松其人,很是有才,而且能一目十行,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是一个极为能干的人。虽说张松个子矮小,相貌丑陋,但其能力,却是毋庸置疑的。”
“除此外,张松所在的张家,在益州很有名望。”
“张家在成都乃至于益州,颇有影响力。所以卑职的建议是,主公要重用张松,也不应当留张松在益州。”
法正说道:“毕竟益州本就是张家所在之地,有张松在,张家的实力更是不可遏制。”
“如果张松到长安任职,那么这些问题就没有影响。主公调走张松,不仅是为了张松好,也是为了张家好。”
“如此,才有利于张松能一直忠于主公。”
“一旦张松留在成都,说不定碍于家族情面,他包庇张家,到时候,主公迫于无奈要对付张松,又会影响主公名声。”
法正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恰是因为他和张松是好友,才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张绣说道:“孝直目光如炬,能防患于未然,有先见之明。”
法正道:“主公谬赞!”
张绣和法正议定了接下来的方案,又继续南下。
大军这一路,抵达绵竹后,顺利掌控绵竹,然后便往新都方向去。只要过了新都,距离成都便不远了。尤其这一片地区,已经渐渐变得平坦,不再是丘陵起伏的地方。
大军赶路的速度,越来越快。
抵近四月底,张绣率领的大军,已经进入成都境内。
这个时候,整个益州境内的百姓,都知道了刘璋归顺张绣的事情。事实上,百姓对张绣并没有多少的抵触,其原因在于,张绣三次释放了俘虏,不曾斩杀任何一个俘虏。
第一次释放俘虏,是在白水县,他释放了张任及麾下的士兵。
第二次释放俘虏,是在葭萌关,释放了刘璝和泠苞率领的所有士兵。
第三次释放俘虏,是在剑门关内,释放了不愿意投降的人。
三次举动,无数士兵把张绣仁德的消息传开。有了这一层仁德的外衣,加上张绣的实力,本就强横无比,所以这一路走来,竟是出现一些百姓欢迎张绣大军的情况。
这一幕,让张绣心中欢喜。
释放俘虏,不是没好处。
这时候,便彰显出了优势,不会遭到益州本地百姓的抵制。
张绣的大军,在五月上旬,靠近了成都城,而张绣率领的大军,抵近成都时,消息传回,刘璋身着官袍,带着自己的印绶,以及麾下的文官武将,黑压压的一群人,全部都在城门口等候。
刘璋这是做出了投降的姿态。
他亲自打开城门,到城门口迎接张绣,然后递上印绶,已经给足了张绣脸面。
不过这只是表象。
刘璋麾下的三百死士,已经是混在了身边的文官武将中。这个时候,刘璋看向了一旁的张松,压低了声音,道:“先生,仰赖你了。”
张松点头颔首。
他内心却是冷笑,因为张绣已经回信,让他依照刘璋的计划进行就是。
一切,张绣自有定夺。
时间一点点流逝。
刘璋、张松、庞羲等人,等了约莫小半个时辰,却见远处的官道上,忽然间有无数的烟尘飞扬,紧跟着便是轰隆隆的声音传来。
轰隆隆!!
马蹄声震动,骑兵浩浩荡荡赶路。
最前面的,赫然是烈虎军和狼牙营的骑兵,一左一右,奔驰不休,在距离成都的北门百丈外停下。一匹匹战马嘶鸣,一个个士兵斗志昂扬,透着锐利的杀气。
在骑兵列阵后,紧跟着又是黑压压的步兵赶来。
一个个步兵立盾持刀,杀气腾腾。
张绣的大军,无比汹涌。
即使这一支大军,没有进攻;即使这一支大军,没有呼喝。但大军就这么立在了城外,都有巍巍气势,令人不寒而栗,仿佛要让人感到窒息一般。
咕咚!
刘璋看到了张绣的军队,咽下一口唾沫。
这一刻,刘璋的内心,暗道张松精明,说面对张绣的军队,杀了张绣后要退回城内。如今看来,他如果杀了张绣,不退回城内,势必会被张绣的军队剿杀。
刘璋手不自觉的紧握成拳,脸上多了一抹紧张。
关键时候到了。
能否刺杀张绣,就看这一次。
不多时,张任率领的忠义军也到了,整齐列阵。
当刘璋看到张任时,那一双眸子中,更是投射出愤怒。他对张任如此的其中,可到头来,张任竟是背叛了他,投向了张绣,实在是可恶。
这令刘璋很是失望。
紧跟着,张绣、法正、司马懿、庞统等人,来到了军阵最前方。
法正跟在张绣的身边,压低声音,说了张松和庞羲两人,也提及了吴懿和黄权,这都是刘璋麾下的主要人员,法正一一做了介绍。
张绣点头颔首,带着步兵缓缓往前。
当来到城外五十步时,张绣摆手让麾下的大军停止前进,而张绣又往前走了十五步,距离刘璋一行人,已经不足十步。
这个时候,张绣不再往前走。
刘璋看在眼中,心中有些惋惜,如果张绣再往前走几步,他麾下的死士,要杀死张绣,那就更加的稳健了,毕竟他麾下的一个个死士,那都是悍不畏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