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王家人还挺会自我安慰,说什么,这是因为王太后薨逝,王家人还在丧期,所以别人才没来。
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王大奶奶之前在娘家时,家里的汪老太爷过世,家里照样车水马龙,甚至,不少人想借着汪家丧事的机会送礼,好搭上汪家,导致汪家比平常还热闹多了呢,哪像王家现在,王太后薨逝后,不但没人趁着这机会,找借口来走动,甚至门庭冷落了起来,还不就是因为,王家衰落了么。
其实京中人对承恩公府的态度,的确发生了变化,并不是王大奶奶多想。
不说别的,听说王太后薨逝了,周皇贵妃娘家就高兴不已,要不是现在三皇子还没上位,周家知道现在不能得罪人,多树敌人,所以暂时没找王家的麻烦,要不然王家就不光是衰落,还会被周家找麻烦了。
也不怪周家想找承恩公府的麻烦,被那些前朝大臣忽悠的,净以为自家姑娘没当上皇后,就是王太后阻止才导致的,所以周家对王太后,及王太后娘家,有着天大的意见,有机会的话,是肯定会找王家麻烦的。
周家人没找,不代表别人不找。
安然想搞点小动作,自然就会行动。
安然也没搞其他小动作,就是将王大奶奶打姬妾的事让人传播了出去。
其实她还可以让人传播王大奶奶克夫家这种话的,因为现在府里这种话很流行,但安然不想传播谣言,所以只将王大奶奶打姬妾这种事传了出去,不说别的,这起码是真的。
以前王大奶奶打姬妾,没怎么传播出去,一来汪家那边为了名声会压,其他人家怕得罪汪家,也不敢怎么传播这些话;二来承恩公府也会压,免得汪家责怪承恩公府管家不力,传出了这样对汪家名声不好的事,毕竟承恩公府以后还要靠着汪家提携呢。
但,他们都是府里进行管、制,他们是想着,只要府里管住了,外面的人不会知道的,所以并未管民间,当然了,也是管不到民间就是了,毕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而安然则知道,农村包围城市的道理,虽然这民间舆论,跟农村不是一回事,但性质差不多,民间范围大,等民间议论的多了,汪家和承恩公府,就算压了府里的议论,也没法压外面的议论,最后王大奶奶的名声还是会臭的。
除非王大奶奶再也不动任何坏心思,要不然,她打一次人,她就在外面传播一次,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她的名声就要臭不可闻了。
而她要想维持好名声的话,就不能继续打人,这样,安然就能间接救一下其他人,相信王大奶奶动不动就打姬妾的名声传出去了,她要不想自己的名声继续变差,就只能收敛一点了,那样她救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不得不说,安然这一招还是挺有用的,不多会王大奶奶打姬妾的事,就在外面慢慢传开了,不过因一开始是在底层民众之间传的,所以汪家和承恩公府一时还没发现。
不说王大奶奶暂时还不知道外面正在酝酿一场对自己极其不利的舆论风波,只说安然这边,司琰在宫中守丧,不久太后就发丧了,这也很正常,因为皇家不可能一直守丧的,像皇帝大行,都只用守二十七天,一天代一月,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皇帝不可能辍朝太长时间的,为了朝廷不出事,只能以天代月。
皇帝大行都只守丧二十七天,太后自然也不会守太长时间,发丧之后,司琰就回到家里。
虽然宫中守丧时间不会太长,但不代表司琰等人就不用继续守丧了,只是皇帝没时间一直守,所以很快发丧,但其他人,好像三皇子等人,还要在自己的府中,按规矩继续守丧的。
不过司琰是孙子,只用守一年就行了。
所以虽然回来了,但因未来一年都有孝期,所以司琰还是不能跟安然同房,要等到明年才可以。
司琰一想到未来一年,都要看到吃不到,就不由郁闷,毕竟他才得趣,就发生了这样的事,让他吃不到了,他能不郁闷吗?
他有心不遵守这些规矩,想跟安然怎么着就怎么着——司琰有点无法无天,这事他还真干的出来——可惜安然不配合,他母妃又派人拦着他,他就是想跟安然圈圈叉叉,也没办法办到,只能气闷地算了。
但,司琰欲求不满的样子,别人还是看出来了,于是就有人想朝他下套了。
现在王太后薨逝,要是司琰在守丧期间,做出了什么事,就会成为巨大污点,到时肯定会成为政敌手中攻击他的一把利剑,让司琰无法得到储君之位。
周皇贵妃生怕儿子守不住,会跟安然如何,落下把柄,不利于将来争储,所以才派了人看在安然身边,好随时拦住司琰。
却忘了,安然还算老实,根本不会做她害怕的事,倒是司琰那些狐朋狗友,他们会拉着司琰做什么,才真是防不胜防呢。
尤其是,这些狐朋狗友,还只是看司琰生母得宠,为了捞好处靠过来的塑料朋友,哪会真心为他着想呢?有些甚至巴不得他出事,毕竟这世界上,嫉妒的人总是不少的,看司琰胎投的好,过的好,会嫉妒他,想看他倒霉的人可不在少数,这些人,在某些名利的引诱下,想帮别人害司琰,可也是有的。
虽然他们跟司琰在一起,是想靠巴结得宠的司琰获得好处,说起来不应该害他才是,毕竟将他害惨了,他们没有大腿抱了,这岂不是不好?
但,如果有人许诺他们更多好处呢,那他们还是会害司琰的,到时司琰倒了,他们另抱大腿便是。
也因此,这天便有人过来找司琰出去玩。
司琰早在府里守丧过的无聊了,看有人找他出去玩,假意推辞了两下,说要守丧,不能出去,但在对方多邀请他几句后,司琰便将守丧的事丢一边去了,跟那人出去了。
当然了,司琰这样轻易就被打动了,其实也跟他打心底就不想守丧有关。
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王大奶奶之前在娘家时,家里的汪老太爷过世,家里照样车水马龙,甚至,不少人想借着汪家丧事的机会送礼,好搭上汪家,导致汪家比平常还热闹多了呢,哪像王家现在,王太后薨逝后,不但没人趁着这机会,找借口来走动,甚至门庭冷落了起来,还不就是因为,王家衰落了么。
其实京中人对承恩公府的态度,的确发生了变化,并不是王大奶奶多想。
不说别的,听说王太后薨逝了,周皇贵妃娘家就高兴不已,要不是现在三皇子还没上位,周家知道现在不能得罪人,多树敌人,所以暂时没找王家的麻烦,要不然王家就不光是衰落,还会被周家找麻烦了。
也不怪周家想找承恩公府的麻烦,被那些前朝大臣忽悠的,净以为自家姑娘没当上皇后,就是王太后阻止才导致的,所以周家对王太后,及王太后娘家,有着天大的意见,有机会的话,是肯定会找王家麻烦的。
周家人没找,不代表别人不找。
安然想搞点小动作,自然就会行动。
安然也没搞其他小动作,就是将王大奶奶打姬妾的事让人传播了出去。
其实她还可以让人传播王大奶奶克夫家这种话的,因为现在府里这种话很流行,但安然不想传播谣言,所以只将王大奶奶打姬妾这种事传了出去,不说别的,这起码是真的。
以前王大奶奶打姬妾,没怎么传播出去,一来汪家那边为了名声会压,其他人家怕得罪汪家,也不敢怎么传播这些话;二来承恩公府也会压,免得汪家责怪承恩公府管家不力,传出了这样对汪家名声不好的事,毕竟承恩公府以后还要靠着汪家提携呢。
但,他们都是府里进行管、制,他们是想着,只要府里管住了,外面的人不会知道的,所以并未管民间,当然了,也是管不到民间就是了,毕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而安然则知道,农村包围城市的道理,虽然这民间舆论,跟农村不是一回事,但性质差不多,民间范围大,等民间议论的多了,汪家和承恩公府,就算压了府里的议论,也没法压外面的议论,最后王大奶奶的名声还是会臭的。
除非王大奶奶再也不动任何坏心思,要不然,她打一次人,她就在外面传播一次,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她的名声就要臭不可闻了。
而她要想维持好名声的话,就不能继续打人,这样,安然就能间接救一下其他人,相信王大奶奶动不动就打姬妾的名声传出去了,她要不想自己的名声继续变差,就只能收敛一点了,那样她救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不得不说,安然这一招还是挺有用的,不多会王大奶奶打姬妾的事,就在外面慢慢传开了,不过因一开始是在底层民众之间传的,所以汪家和承恩公府一时还没发现。
不说王大奶奶暂时还不知道外面正在酝酿一场对自己极其不利的舆论风波,只说安然这边,司琰在宫中守丧,不久太后就发丧了,这也很正常,因为皇家不可能一直守丧的,像皇帝大行,都只用守二十七天,一天代一月,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皇帝不可能辍朝太长时间的,为了朝廷不出事,只能以天代月。
皇帝大行都只守丧二十七天,太后自然也不会守太长时间,发丧之后,司琰就回到家里。
虽然宫中守丧时间不会太长,但不代表司琰等人就不用继续守丧了,只是皇帝没时间一直守,所以很快发丧,但其他人,好像三皇子等人,还要在自己的府中,按规矩继续守丧的。
不过司琰是孙子,只用守一年就行了。
所以虽然回来了,但因未来一年都有孝期,所以司琰还是不能跟安然同房,要等到明年才可以。
司琰一想到未来一年,都要看到吃不到,就不由郁闷,毕竟他才得趣,就发生了这样的事,让他吃不到了,他能不郁闷吗?
他有心不遵守这些规矩,想跟安然怎么着就怎么着——司琰有点无法无天,这事他还真干的出来——可惜安然不配合,他母妃又派人拦着他,他就是想跟安然圈圈叉叉,也没办法办到,只能气闷地算了。
但,司琰欲求不满的样子,别人还是看出来了,于是就有人想朝他下套了。
现在王太后薨逝,要是司琰在守丧期间,做出了什么事,就会成为巨大污点,到时肯定会成为政敌手中攻击他的一把利剑,让司琰无法得到储君之位。
周皇贵妃生怕儿子守不住,会跟安然如何,落下把柄,不利于将来争储,所以才派了人看在安然身边,好随时拦住司琰。
却忘了,安然还算老实,根本不会做她害怕的事,倒是司琰那些狐朋狗友,他们会拉着司琰做什么,才真是防不胜防呢。
尤其是,这些狐朋狗友,还只是看司琰生母得宠,为了捞好处靠过来的塑料朋友,哪会真心为他着想呢?有些甚至巴不得他出事,毕竟这世界上,嫉妒的人总是不少的,看司琰胎投的好,过的好,会嫉妒他,想看他倒霉的人可不在少数,这些人,在某些名利的引诱下,想帮别人害司琰,可也是有的。
虽然他们跟司琰在一起,是想靠巴结得宠的司琰获得好处,说起来不应该害他才是,毕竟将他害惨了,他们没有大腿抱了,这岂不是不好?
但,如果有人许诺他们更多好处呢,那他们还是会害司琰的,到时司琰倒了,他们另抱大腿便是。
也因此,这天便有人过来找司琰出去玩。
司琰早在府里守丧过的无聊了,看有人找他出去玩,假意推辞了两下,说要守丧,不能出去,但在对方多邀请他几句后,司琰便将守丧的事丢一边去了,跟那人出去了。
当然了,司琰这样轻易就被打动了,其实也跟他打心底就不想守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