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都是有风险的,如果畏手畏脚、一味求稳也赚不到钱,田馨没直接答应,拿出纸笔和林原分析了小商品每日销售的种类、数量,还有他们目标的客人有哪些,田馨用做数学题的思考方式,列了几项出来。
“做生意不是做题,你列这些有啥用?”
田馨抬头,认真道:“二哥,我觉得有用,咱们把小商品具体的情况列出来,就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哪些物品最受欢迎,哪个年龄段,还有剩下的货多久能卖完,都能大致估算出来。”
“那你比划半天,结果咋样?”
田馨郑重的点头:“二哥,你去进货吧,我感觉都能卖出去。”
林原把纸收起来:“鼓捣半天和我的想法一样,多此一举,哥这次得离开几天,茶水摊有时间你去看几眼,崔明和红星是靠谱,但咱家自己的生意,还得有人盯着。”
茶水摊比之前规模大了些,支着两个篷子,田馨去得早,早上九点半,摊子前就有游客排队买大碗茶喝。
崔明跟田馨打招呼:“田馨,你来得正好,帮忙烧点水。”
摊位生意忙,两个人也有点支应不开,红星在一旁摇爆米花机,身边守着好几个小孩,眼巴巴望着他。
忙过这一阵子后,时间到了十点半。
崔明说:“早上来的游客多,从七点多就开始忙活,一般到了十一点,人就少了。”
篷子那有小孩坐在小板凳上喝甜水碗,蜂蜜水清甜,小孩喝完还嚷嚷着要,父母没办法,又过来续一碗。
气球也受欢迎,带小孩的都会买一个带走。
崔明说:“做这些天生意我明白一个道理。”
田馨好奇,问:“什么道理?”
崔明痛心疾首道:“小孩和女同志的钱,是最好赚的,那些小物件,他们最感兴趣!”
田馨笑道:“这不是好事吗?人家花钱,咱们赚钱。”
观察小半天,茶水摊比田馨上次过来还要红火。
红星的爆米花出来两大炉,他给田馨剩了半碗:“田馨姐,咱们还招人吗?我和明哥每天快忙不过来了。”
田馨点头:“招吧,之前林原和我商量过,我俩都同意招人。”
田馨转头问:“明哥,没安排工作的知青有适合的人选吗?我琢磨着还是想找没就业的知青。”
崔明:“我认识好几个,男同志女同志都有,有时间我打听问问,咱们茶水摊有点小名气,连我家邻居都知道,给的工资也不少,招人不难。”
之前,田馨和林原算过一笔账,现在的茶水摊和田馨当初一样完全不同,每天的盈利高的惊人。
旅游景点人来人往,天气越来越暖和,出来活动散心的人也多,外行看热闹,一碗大碗茶三分钱,听着是小利,利滚利,长年累月下来,加上爆米花和小商品,是很大一笔钱。
茶水摊赚得多,田馨和林原手上的现钱却有限,这次林原出门,带走了大部分的现金,上次买的蜂窝煤快见底,田馨预留出蜂窝煤的钱,烧茶水没有煤可不成。
找个天气冷的日子,田馨让崔明和红星歇了半天,去乡下拉了一板车蜂窝煤回来。
崔明的动作也快,第二天,就给田馨找来了合适的人选。
这次找的是位女同志,也是下乡回城的知青,和崔明是同一条街的,从小就认识,也算知根知底,叫邓英。
田馨这次主张招女同志,之前茶水摊招男人,是因为都是累活还得搬东西,得有体力才行。
现在不一样,这会儿添置了小商品,头绳、气球这类的物件,得女同志去吆喝卖才有效果,男同志不懂这些。
人家客人问一句麻花辫搭哪个头花好看,崔明这样的老实性格就得傻眼。
邓英田馨见到了,是一位开朗的女同志,前两年去了省城下面的村镇下乡,也是今年刚回的城。
回城知青多,工作安排要等,大家都是这么个情况,得知茶水摊招人,邓英也没犹豫,说每个月二十五块钱,她乐意来。
田馨在一旁待了两个钟头,开始有客人问头花,邓英还有些腼腆,半小时以后就熟练上手,还跟客人介绍说相比头花,蓝色发卡更适合她的发型,临走前对方还买走了一包爆米花。
茶水摊有三个人一起忙活,比之前轻松不少,田馨从茶水摊离开,顺路去了朱大爷那。
朱大爷的废品收购如今也红火,每天都能收来不少东西,他在这片扎根几十年,周围的邻居都熟悉,大家有东西,也愿意卖给朱大爷,朱大爷价格公道,给的钱高。
田馨养成习惯,隔段时间就来朱大爷这淘淘货。
纸壳、酒瓶、橘子皮、都能拿来换钱,普通的破烂朱大爷整理打包,再往上面送赚差价,稍微值钱的物件,他就清理消毒,摆在格子柜上,自由主顾上门来寻。
这两天最受欢迎的是课本书籍,其次是一些老家具。
说起家具,朱大爷收了一个雕花首饰盒,像是老物件,有些年头。
朱大爷:“我是个大老粗,首饰盒我没用处,田馨哪,你需要你拿走。”
田馨把首饰盒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看雕工很是精致。
“朱大爷,你留着吧,过几年没准能卖上价,我看挺值钱。”
朱大爷挥挥手:“就算它是古董,无非也是首饰盒,我吃喝不愁,手里还有钱,早就知足了,你带回去吧,放点银镯子。”
田馨哭笑不得,怎么还有非得送人首饰盒的。
田馨只好收下:“朱大爷,如果这首饰盒值钱,以后卖了我给你分钱。”
“等它能卖钱,没准我都成了坟堆,就是个首饰盒,你拿去随便用。”
田馨:“……”
来朱大爷这收获不小,田馨还买了一个小橱柜,心满意足的回了家。
田馨手里还有几张票,是从黑市换来的,是省城家俱临时的供应票,过期不买就作废了,田馨赶在过期前,去一趟百货商店。
搪瓷脸盆、脚盆、铁皮暖壶,这几样都是田馨需要的,暖壶给赵桂芬在家里用,现在的暖壶用了好多年,保温效果很差,热水放进去三个小时,就成了温水。
田馨的脚盆是脸盆替换下来的,盆底早就有了洞,补了又补,这次直接换新的。
至于搪瓷脸盆,田馨打算送给大嫂,黄翠翠现在都没有像样的脸盆用。
此外,田馨还买了一个保温瓶,上学带热水保温,之前田馨就琢磨买,苦于手里没票买不到。
保温杯的款式田馨没相中,大红色的瓶身,上面绘着梅竹的图案,颜色太亮。
售货员爱答不理道:“就这一款,还有两个保温杯,再不买就得断货。”
田馨叹口气,没得选,就它吧,保温杯价格贵,四块二一个,是首都货。
这些东西加一起,田馨装满了黄色的尼龙口袋,从三楼下来,拖着口袋有点不雅观,田馨心里高兴,在百货商店,有票的是大爷,这次她豪放消费了一回。
在一楼的服装柜台,田馨见到了吕爱可。
这位省城千金,和同龄的朋友一起逛街,周围围着两个售货员,在热情的介绍。
田馨拖着尼龙口袋,听见吕爱可和朋友的对话。
“爱可,你父母给你安排相亲没?”
“我爸妈整天催,我不愿意,他们介绍的人又俗又不好看,我没看上,”
“你条件这么好,挑一点也正常,你们单位没合适的?”
吕爱可苦着脸,不耐烦道:“身边同龄的男同志文绉绉的,捧着书背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们单位就是图个稳定,没前途。”
田馨从吕爱可身边路过,这是第三次见她。
吕爱可比上次见消瘦许多,圆脸变成了尖下巴,依旧是顶着卷花头,一脸的高傲。
田馨慨叹,同人不同命,人家在出生那一刻,就超过大部分人。
关于书里这位苏蔚冬的红颜知己,田馨的心情复杂。
苏蔚冬会回省城,两个人终究会遇到,她这位前妻,攒攒钱还给苏蔚冬,早日把婚离掉,躲这二位远远的才是正途。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努力赚钱吧,田馨想。
回到家,田馨把脸盆给黄翠翠送去,黄翠翠刚从饭馆回来,满身疲惫:“谢谢小妹,我学的慢,怕耽误你。”
黄翠翠低着头,满眼愧疚:“省城不好落脚,之前是我痴心妄想,图多赚点钱。”
田馨连忙说:“大嫂,你撇下孩子来帮我,我心里感激,做生意不易,当初茶水摊也是我一点点摆起来的,凡事都有个过程,你厨艺不错,还有田爷爷在旁边指点着,在咱们小饭馆掌个勺没问题,也别和田爷爷比,人家干了一辈子,厨艺咱们追不上,人得跟自己比,我请你过来不是当厨神的,只要在后厨把菜炒好,客人挑不出毛病,事就成了。”
田馨这一番话,点醒了黄翠翠。
可不是吗?
她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跟田爷爷比啥,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就像蘑菇面,做个八分像,开店揽客也足够,又不用去参加厨艺比赛争第一。
黄翠翠心里敞亮不少,这段时间她情绪低落,郁闷了许久,这会儿胸口也畅快:“小妹你说的对,是我钻牛角尖,田爷爷的手艺我学个六七分,好好帮你在饭馆掌勺!我这次来,铁蛋还念叨,问姑姑啥时候回去。”
想起铁蛋,田馨忍不住笑了:“铁蛋这孩子挺听话,你和大哥教得好,等饭馆生意稳了,把大哥也喊过来。”
黄翠翠发愁:“你大哥满心都是他的砖厂,不乐意来,我也管不住,随他吧。”
关于饭馆的分成,大家也早就商议好,张罗盘饭馆的主要是田馨,各项供应也算田馨的关系拿下来的,田馨占五成,黄翠翠掌勺,换成厂里也算技术工,她占三成,至于林原,平常的杂事有他打理,占个两成。
田馨给大嫂分了成,黄翠翠的干劲更足了!
这饭馆是自家的生意,赚到钱她能分不少哩。
田馨大致给黄翠翠估算过饭馆的月收入,不是信口胡说,是根据田爷爷每月的收支算出来的,黄翠翠听完,惊的半宿没睡着。
城里的钱这么好赚吗?一个月赚的钞票,在农村一年都赚不来!
本来,田爷爷要在省城留一个多月,可儿子发来电报,说儿媳妇怀孕了,需要老两口过来照看,没办法,田爷爷田奶奶只能提前动身。
好在田爷爷的手艺多半传给了黄翠翠,在饭馆时,做菜黄翠翠在旁边跟着学,有时候还上手炒点简单的,其他没教的,田爷爷都整理在菜谱里,临走前,给田馨留下的菜谱足足写满一个笔记本。
这是田爷爷一生的心血,他没藏私,倾心相教。
田爷爷走后,饭馆就没了主心骨,一切得田馨他们来应付了。
田馨盘下店以后,人民饭馆的人来闹过两次,田馨和林原都在,直接把人撵了出去,林原拿着棍子追出去几百米,闹了两次,林原比对方还蛮横,也就消停下来。
压力最大的还是黄翠翠,掌勺师傅是饭馆的门面,以后人家顾客对饭馆的评价好坏,都在她这。
田馨给她分了成,黄翠翠也是这间饭馆的老板之一,黄翠翠咬咬牙,这个掌勺师傅,她必须好好做。
田爷爷早晚会走,这个担子得她背着,城里不好待,要吃苦,来之前黄翠翠就有准备。
村里的同龄人,都在种地管孩子,每年拿着微薄的收入。
林家有田馨这门亲戚,比其他农家院的人强太多,田馨在省城拉扯一把,她也跟着出来赚钱。
迎客饭馆的菜单分冬夏两种,冬季的菜单菜式少,黄翠翠差不多都会。
菜单上有两三个复杂的菜式,黄翠翠只跟着苗爷爷见过一次,还没上手做过,都是肉菜,猪肉太贵,黄翠翠也舍不得自己上手,做上一次至少半斤一斤的肉。
黄翠翠没当回事,这么昂贵的肉菜,谁来私营的小饭馆点?省城人是有钱,但也不至于败家,说不准菜单存了灰,也没人点上一回。
“做生意不是做题,你列这些有啥用?”
田馨抬头,认真道:“二哥,我觉得有用,咱们把小商品具体的情况列出来,就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哪些物品最受欢迎,哪个年龄段,还有剩下的货多久能卖完,都能大致估算出来。”
“那你比划半天,结果咋样?”
田馨郑重的点头:“二哥,你去进货吧,我感觉都能卖出去。”
林原把纸收起来:“鼓捣半天和我的想法一样,多此一举,哥这次得离开几天,茶水摊有时间你去看几眼,崔明和红星是靠谱,但咱家自己的生意,还得有人盯着。”
茶水摊比之前规模大了些,支着两个篷子,田馨去得早,早上九点半,摊子前就有游客排队买大碗茶喝。
崔明跟田馨打招呼:“田馨,你来得正好,帮忙烧点水。”
摊位生意忙,两个人也有点支应不开,红星在一旁摇爆米花机,身边守着好几个小孩,眼巴巴望着他。
忙过这一阵子后,时间到了十点半。
崔明说:“早上来的游客多,从七点多就开始忙活,一般到了十一点,人就少了。”
篷子那有小孩坐在小板凳上喝甜水碗,蜂蜜水清甜,小孩喝完还嚷嚷着要,父母没办法,又过来续一碗。
气球也受欢迎,带小孩的都会买一个带走。
崔明说:“做这些天生意我明白一个道理。”
田馨好奇,问:“什么道理?”
崔明痛心疾首道:“小孩和女同志的钱,是最好赚的,那些小物件,他们最感兴趣!”
田馨笑道:“这不是好事吗?人家花钱,咱们赚钱。”
观察小半天,茶水摊比田馨上次过来还要红火。
红星的爆米花出来两大炉,他给田馨剩了半碗:“田馨姐,咱们还招人吗?我和明哥每天快忙不过来了。”
田馨点头:“招吧,之前林原和我商量过,我俩都同意招人。”
田馨转头问:“明哥,没安排工作的知青有适合的人选吗?我琢磨着还是想找没就业的知青。”
崔明:“我认识好几个,男同志女同志都有,有时间我打听问问,咱们茶水摊有点小名气,连我家邻居都知道,给的工资也不少,招人不难。”
之前,田馨和林原算过一笔账,现在的茶水摊和田馨当初一样完全不同,每天的盈利高的惊人。
旅游景点人来人往,天气越来越暖和,出来活动散心的人也多,外行看热闹,一碗大碗茶三分钱,听着是小利,利滚利,长年累月下来,加上爆米花和小商品,是很大一笔钱。
茶水摊赚得多,田馨和林原手上的现钱却有限,这次林原出门,带走了大部分的现金,上次买的蜂窝煤快见底,田馨预留出蜂窝煤的钱,烧茶水没有煤可不成。
找个天气冷的日子,田馨让崔明和红星歇了半天,去乡下拉了一板车蜂窝煤回来。
崔明的动作也快,第二天,就给田馨找来了合适的人选。
这次找的是位女同志,也是下乡回城的知青,和崔明是同一条街的,从小就认识,也算知根知底,叫邓英。
田馨这次主张招女同志,之前茶水摊招男人,是因为都是累活还得搬东西,得有体力才行。
现在不一样,这会儿添置了小商品,头绳、气球这类的物件,得女同志去吆喝卖才有效果,男同志不懂这些。
人家客人问一句麻花辫搭哪个头花好看,崔明这样的老实性格就得傻眼。
邓英田馨见到了,是一位开朗的女同志,前两年去了省城下面的村镇下乡,也是今年刚回的城。
回城知青多,工作安排要等,大家都是这么个情况,得知茶水摊招人,邓英也没犹豫,说每个月二十五块钱,她乐意来。
田馨在一旁待了两个钟头,开始有客人问头花,邓英还有些腼腆,半小时以后就熟练上手,还跟客人介绍说相比头花,蓝色发卡更适合她的发型,临走前对方还买走了一包爆米花。
茶水摊有三个人一起忙活,比之前轻松不少,田馨从茶水摊离开,顺路去了朱大爷那。
朱大爷的废品收购如今也红火,每天都能收来不少东西,他在这片扎根几十年,周围的邻居都熟悉,大家有东西,也愿意卖给朱大爷,朱大爷价格公道,给的钱高。
田馨养成习惯,隔段时间就来朱大爷这淘淘货。
纸壳、酒瓶、橘子皮、都能拿来换钱,普通的破烂朱大爷整理打包,再往上面送赚差价,稍微值钱的物件,他就清理消毒,摆在格子柜上,自由主顾上门来寻。
这两天最受欢迎的是课本书籍,其次是一些老家具。
说起家具,朱大爷收了一个雕花首饰盒,像是老物件,有些年头。
朱大爷:“我是个大老粗,首饰盒我没用处,田馨哪,你需要你拿走。”
田馨把首饰盒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看雕工很是精致。
“朱大爷,你留着吧,过几年没准能卖上价,我看挺值钱。”
朱大爷挥挥手:“就算它是古董,无非也是首饰盒,我吃喝不愁,手里还有钱,早就知足了,你带回去吧,放点银镯子。”
田馨哭笑不得,怎么还有非得送人首饰盒的。
田馨只好收下:“朱大爷,如果这首饰盒值钱,以后卖了我给你分钱。”
“等它能卖钱,没准我都成了坟堆,就是个首饰盒,你拿去随便用。”
田馨:“……”
来朱大爷这收获不小,田馨还买了一个小橱柜,心满意足的回了家。
田馨手里还有几张票,是从黑市换来的,是省城家俱临时的供应票,过期不买就作废了,田馨赶在过期前,去一趟百货商店。
搪瓷脸盆、脚盆、铁皮暖壶,这几样都是田馨需要的,暖壶给赵桂芬在家里用,现在的暖壶用了好多年,保温效果很差,热水放进去三个小时,就成了温水。
田馨的脚盆是脸盆替换下来的,盆底早就有了洞,补了又补,这次直接换新的。
至于搪瓷脸盆,田馨打算送给大嫂,黄翠翠现在都没有像样的脸盆用。
此外,田馨还买了一个保温瓶,上学带热水保温,之前田馨就琢磨买,苦于手里没票买不到。
保温杯的款式田馨没相中,大红色的瓶身,上面绘着梅竹的图案,颜色太亮。
售货员爱答不理道:“就这一款,还有两个保温杯,再不买就得断货。”
田馨叹口气,没得选,就它吧,保温杯价格贵,四块二一个,是首都货。
这些东西加一起,田馨装满了黄色的尼龙口袋,从三楼下来,拖着口袋有点不雅观,田馨心里高兴,在百货商店,有票的是大爷,这次她豪放消费了一回。
在一楼的服装柜台,田馨见到了吕爱可。
这位省城千金,和同龄的朋友一起逛街,周围围着两个售货员,在热情的介绍。
田馨拖着尼龙口袋,听见吕爱可和朋友的对话。
“爱可,你父母给你安排相亲没?”
“我爸妈整天催,我不愿意,他们介绍的人又俗又不好看,我没看上,”
“你条件这么好,挑一点也正常,你们单位没合适的?”
吕爱可苦着脸,不耐烦道:“身边同龄的男同志文绉绉的,捧着书背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们单位就是图个稳定,没前途。”
田馨从吕爱可身边路过,这是第三次见她。
吕爱可比上次见消瘦许多,圆脸变成了尖下巴,依旧是顶着卷花头,一脸的高傲。
田馨慨叹,同人不同命,人家在出生那一刻,就超过大部分人。
关于书里这位苏蔚冬的红颜知己,田馨的心情复杂。
苏蔚冬会回省城,两个人终究会遇到,她这位前妻,攒攒钱还给苏蔚冬,早日把婚离掉,躲这二位远远的才是正途。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努力赚钱吧,田馨想。
回到家,田馨把脸盆给黄翠翠送去,黄翠翠刚从饭馆回来,满身疲惫:“谢谢小妹,我学的慢,怕耽误你。”
黄翠翠低着头,满眼愧疚:“省城不好落脚,之前是我痴心妄想,图多赚点钱。”
田馨连忙说:“大嫂,你撇下孩子来帮我,我心里感激,做生意不易,当初茶水摊也是我一点点摆起来的,凡事都有个过程,你厨艺不错,还有田爷爷在旁边指点着,在咱们小饭馆掌个勺没问题,也别和田爷爷比,人家干了一辈子,厨艺咱们追不上,人得跟自己比,我请你过来不是当厨神的,只要在后厨把菜炒好,客人挑不出毛病,事就成了。”
田馨这一番话,点醒了黄翠翠。
可不是吗?
她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跟田爷爷比啥,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就像蘑菇面,做个八分像,开店揽客也足够,又不用去参加厨艺比赛争第一。
黄翠翠心里敞亮不少,这段时间她情绪低落,郁闷了许久,这会儿胸口也畅快:“小妹你说的对,是我钻牛角尖,田爷爷的手艺我学个六七分,好好帮你在饭馆掌勺!我这次来,铁蛋还念叨,问姑姑啥时候回去。”
想起铁蛋,田馨忍不住笑了:“铁蛋这孩子挺听话,你和大哥教得好,等饭馆生意稳了,把大哥也喊过来。”
黄翠翠发愁:“你大哥满心都是他的砖厂,不乐意来,我也管不住,随他吧。”
关于饭馆的分成,大家也早就商议好,张罗盘饭馆的主要是田馨,各项供应也算田馨的关系拿下来的,田馨占五成,黄翠翠掌勺,换成厂里也算技术工,她占三成,至于林原,平常的杂事有他打理,占个两成。
田馨给大嫂分了成,黄翠翠的干劲更足了!
这饭馆是自家的生意,赚到钱她能分不少哩。
田馨大致给黄翠翠估算过饭馆的月收入,不是信口胡说,是根据田爷爷每月的收支算出来的,黄翠翠听完,惊的半宿没睡着。
城里的钱这么好赚吗?一个月赚的钞票,在农村一年都赚不来!
本来,田爷爷要在省城留一个多月,可儿子发来电报,说儿媳妇怀孕了,需要老两口过来照看,没办法,田爷爷田奶奶只能提前动身。
好在田爷爷的手艺多半传给了黄翠翠,在饭馆时,做菜黄翠翠在旁边跟着学,有时候还上手炒点简单的,其他没教的,田爷爷都整理在菜谱里,临走前,给田馨留下的菜谱足足写满一个笔记本。
这是田爷爷一生的心血,他没藏私,倾心相教。
田爷爷走后,饭馆就没了主心骨,一切得田馨他们来应付了。
田馨盘下店以后,人民饭馆的人来闹过两次,田馨和林原都在,直接把人撵了出去,林原拿着棍子追出去几百米,闹了两次,林原比对方还蛮横,也就消停下来。
压力最大的还是黄翠翠,掌勺师傅是饭馆的门面,以后人家顾客对饭馆的评价好坏,都在她这。
田馨给她分了成,黄翠翠也是这间饭馆的老板之一,黄翠翠咬咬牙,这个掌勺师傅,她必须好好做。
田爷爷早晚会走,这个担子得她背着,城里不好待,要吃苦,来之前黄翠翠就有准备。
村里的同龄人,都在种地管孩子,每年拿着微薄的收入。
林家有田馨这门亲戚,比其他农家院的人强太多,田馨在省城拉扯一把,她也跟着出来赚钱。
迎客饭馆的菜单分冬夏两种,冬季的菜单菜式少,黄翠翠差不多都会。
菜单上有两三个复杂的菜式,黄翠翠只跟着苗爷爷见过一次,还没上手做过,都是肉菜,猪肉太贵,黄翠翠也舍不得自己上手,做上一次至少半斤一斤的肉。
黄翠翠没当回事,这么昂贵的肉菜,谁来私营的小饭馆点?省城人是有钱,但也不至于败家,说不准菜单存了灰,也没人点上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