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路人马几乎是同时踏上了秦岭古道,为了保证这次行动的突然性和隐密性,在魏军出征之前,邓艾就下令封锁了魏蜀之间的所有通道,所有的商旅行人一律禁止通行,严查蜀国的间谍。
本身由于秦岭的隔阻,魏国和蜀国之间消息传递就十分的困难,许多的情报和消息不是传不出去就是存在严重的滞后性,邓艾为了防止这次出兵的消息泄露,所以提前就封锁了魏蜀之间的所有通道,这样魏军出征的消息,蜀军肯定是无法在第一时间获悉的。
就算蜀军确实已经是做好了应战的准备,但面对突如其来的魏军,终究还是无法做到从容应对的,邓艾当然清楚突袭的重要性,所以邓艾要求各路的人马同时出发,同时对汉中和沓中之敌发起进攻,让各地的蜀军是疲于应付,自顾不睱,这样就可以实现魏军事先制定的各个击破的战术安排。
当然,由于各个谷道的距离长短不一,通行的难易程度不一,再加上消息传递不畅,邓艾也无法预料到各个部队谁会最先抵达汉中或沓中,不过邓艾也没有刻意地要求各支部队必须要同步抵达,反正他们进入汉中或沓中的时间应当相差不多,最多也就三五日的差别,而从最东面的乐城到最西面的甘松,差不多相隔了千里之遥,蜀军相互之间传递消息也是比较困难的,等他们将遇袭的消息向临近的城池传递的时候,魏军各路人马恐怕都已经进入到了相应的位置,并对蜀军发起攻击了。
所以邓艾要求各路人马火速进军,兵贵神速,不给蜀军以任何的喘息之机,不管谁先抵达目的地,即刻按照原定之计划发起进攻。
虽然邓艾没有明说,但对于五路人马的统率来说,这就好比是一场地越野赛跑,起点大致是相等的,就看谁先跑到终点了,尽管说先到终点的,未必能抢到头功,但机会却是大得多,所以各营的将军都是暗暗地铆足了劲,都想要来抢这个头名。
谁先出谷,谁就能抢得先机,此次伐蜀,将会是魏国一统天下的最后一战,按照魏军的惯例,这样的功勋肯定是低不了的,而且这也是身为武将最后的立功升赏的机会了,这个时候再不拼命,恐怕真得没有机会了。
师纂所率的这一路陷阵营,大概是所有队伍之中最不令人看好的一路了,远的走祁山道的左卫营和走狄道锐骑营不说了,相邻一同进攻汉中的越骑营走得是褒斜道,先登营走得是傥骆道,从通行的难度上来讲,子午谷可比斜谷和骆谷难走多了。
所以还没有出征的时候,魏军之中许多人就唱衰师纂了,认为他将会是最后一个抵达汉中的。
确实师纂也没有多少的竞争力,本身子午谷的险峻就是人所皆知的,再加上越骑营和锐骑营两支骑兵部队,在行进上明显地会占据不少的优势,也幸亏是秦岭故道这样险峻的山地,否则的话,师纂直接认输就行了,因为论速度的话,步兵和骑兵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在平川地带,骑兵轻松地就可以秒超步兵的。
不过师纂却是暗暗地憋着一口气的,人们皆说他不行,那他就要证明给他们看看,陷阵营究竟行不行,子午谷再险,它也是有路可循的,只要陷阵营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舍生忘死的精神,一定可以赶超其他的队伍,第一个出现在汉中平原上。
率军离开长安后,只需向西南行四五十里,便可以抵达黑水峪,这里便是子午谷的入口,称之为子口。
子口是一个喇叭型的谷地,一条不太宽阔的河流从山谷里面流出,浅水淙淙,这是秦岭冰雪消融之后流淌下来的溪水,清澈而冷冽。
现在是早春二月,山下虽然已经是春意盎然了,但秦岭山顶上还可以看到皑皑的白雪,所以现在的溪流并不大,只有没膝深,正在欢快地流淌着,大概到了桃开盛开的时节,河水才会泛滥吧?
师纂注意到了黑水峪的河面其实是很宽的,诺大的河道几乎占据了整上子口的入口,随处可以看到滚圆的鹅卵石和河水流动时冲刷出来的沟壑,现在这个季节正是进入子午谷的最佳时间,到了丰水期之后,泛滥的洪水必然会充斥满整个河道,到时候再想入谷,只能是走两侧的悬崖绝壁了。
陷阵营的先头部队三千人先期已经驻扎在了黑水峪,他们的任务可不光是封锁子午谷禁止任何人通行的——不过好象就算他们不封锁,子午谷也没有人往来通行的,看看山谷之中荆棘遍野杂草丛生的模样,就可以看出这里是多么的人烟稀少。
长安距离子口也不过才是几十里的距离,但和长安的繁华比起来,简直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长安那儿沃野无垠,人流熙攘,一派富庶繁华之景,而子口这儿山势峥嵘,地形险恶,人迹罕至,一片荒芜凄凉之景。
不过师纂显然并不关心这些,子午谷蜿蜒曲折,约有六百里长,到达子口,才是刚刚踏足子午谷,而想穿越整个子午谷,至少也需要十几天的时间。
而且这也仅仅只是预估,毕竟子午谷的情报相当的复杂,不但有着崎岖险峻的山路和栈道,而且还有诡异莫测的天气,这些因素将会严重地影响到陷阵营的行军速度。
而斜谷和骆谷那边却是比较好走一些道路,就算是栈道,也时常地有人进行修缮,按照正常的速度,越骑营和先登营用不了半个月的时间就能走出秦岭,抵达汉中。
师纂想要和他们拼速度,就必须要加快行军的速度,一刻都不能耽搁。
师纂将驻扎在黑水峪的前军校尉给叫到了跟前,向他详细地询问了子午谷的情况,陷阵营的先头部队可不光是充当关卡的作用的,探路和修路是他们最为重要的职责,在到达子口之后,先头部队就已经展开工作了。
本身由于秦岭的隔阻,魏国和蜀国之间消息传递就十分的困难,许多的情报和消息不是传不出去就是存在严重的滞后性,邓艾为了防止这次出兵的消息泄露,所以提前就封锁了魏蜀之间的所有通道,这样魏军出征的消息,蜀军肯定是无法在第一时间获悉的。
就算蜀军确实已经是做好了应战的准备,但面对突如其来的魏军,终究还是无法做到从容应对的,邓艾当然清楚突袭的重要性,所以邓艾要求各路的人马同时出发,同时对汉中和沓中之敌发起进攻,让各地的蜀军是疲于应付,自顾不睱,这样就可以实现魏军事先制定的各个击破的战术安排。
当然,由于各个谷道的距离长短不一,通行的难易程度不一,再加上消息传递不畅,邓艾也无法预料到各个部队谁会最先抵达汉中或沓中,不过邓艾也没有刻意地要求各支部队必须要同步抵达,反正他们进入汉中或沓中的时间应当相差不多,最多也就三五日的差别,而从最东面的乐城到最西面的甘松,差不多相隔了千里之遥,蜀军相互之间传递消息也是比较困难的,等他们将遇袭的消息向临近的城池传递的时候,魏军各路人马恐怕都已经进入到了相应的位置,并对蜀军发起攻击了。
所以邓艾要求各路人马火速进军,兵贵神速,不给蜀军以任何的喘息之机,不管谁先抵达目的地,即刻按照原定之计划发起进攻。
虽然邓艾没有明说,但对于五路人马的统率来说,这就好比是一场地越野赛跑,起点大致是相等的,就看谁先跑到终点了,尽管说先到终点的,未必能抢到头功,但机会却是大得多,所以各营的将军都是暗暗地铆足了劲,都想要来抢这个头名。
谁先出谷,谁就能抢得先机,此次伐蜀,将会是魏国一统天下的最后一战,按照魏军的惯例,这样的功勋肯定是低不了的,而且这也是身为武将最后的立功升赏的机会了,这个时候再不拼命,恐怕真得没有机会了。
师纂所率的这一路陷阵营,大概是所有队伍之中最不令人看好的一路了,远的走祁山道的左卫营和走狄道锐骑营不说了,相邻一同进攻汉中的越骑营走得是褒斜道,先登营走得是傥骆道,从通行的难度上来讲,子午谷可比斜谷和骆谷难走多了。
所以还没有出征的时候,魏军之中许多人就唱衰师纂了,认为他将会是最后一个抵达汉中的。
确实师纂也没有多少的竞争力,本身子午谷的险峻就是人所皆知的,再加上越骑营和锐骑营两支骑兵部队,在行进上明显地会占据不少的优势,也幸亏是秦岭故道这样险峻的山地,否则的话,师纂直接认输就行了,因为论速度的话,步兵和骑兵根本就没有什么可比性,在平川地带,骑兵轻松地就可以秒超步兵的。
不过师纂却是暗暗地憋着一口气的,人们皆说他不行,那他就要证明给他们看看,陷阵营究竟行不行,子午谷再险,它也是有路可循的,只要陷阵营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舍生忘死的精神,一定可以赶超其他的队伍,第一个出现在汉中平原上。
率军离开长安后,只需向西南行四五十里,便可以抵达黑水峪,这里便是子午谷的入口,称之为子口。
子口是一个喇叭型的谷地,一条不太宽阔的河流从山谷里面流出,浅水淙淙,这是秦岭冰雪消融之后流淌下来的溪水,清澈而冷冽。
现在是早春二月,山下虽然已经是春意盎然了,但秦岭山顶上还可以看到皑皑的白雪,所以现在的溪流并不大,只有没膝深,正在欢快地流淌着,大概到了桃开盛开的时节,河水才会泛滥吧?
师纂注意到了黑水峪的河面其实是很宽的,诺大的河道几乎占据了整上子口的入口,随处可以看到滚圆的鹅卵石和河水流动时冲刷出来的沟壑,现在这个季节正是进入子午谷的最佳时间,到了丰水期之后,泛滥的洪水必然会充斥满整个河道,到时候再想入谷,只能是走两侧的悬崖绝壁了。
陷阵营的先头部队三千人先期已经驻扎在了黑水峪,他们的任务可不光是封锁子午谷禁止任何人通行的——不过好象就算他们不封锁,子午谷也没有人往来通行的,看看山谷之中荆棘遍野杂草丛生的模样,就可以看出这里是多么的人烟稀少。
长安距离子口也不过才是几十里的距离,但和长安的繁华比起来,简直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长安那儿沃野无垠,人流熙攘,一派富庶繁华之景,而子口这儿山势峥嵘,地形险恶,人迹罕至,一片荒芜凄凉之景。
不过师纂显然并不关心这些,子午谷蜿蜒曲折,约有六百里长,到达子口,才是刚刚踏足子午谷,而想穿越整个子午谷,至少也需要十几天的时间。
而且这也仅仅只是预估,毕竟子午谷的情报相当的复杂,不但有着崎岖险峻的山路和栈道,而且还有诡异莫测的天气,这些因素将会严重地影响到陷阵营的行军速度。
而斜谷和骆谷那边却是比较好走一些道路,就算是栈道,也时常地有人进行修缮,按照正常的速度,越骑营和先登营用不了半个月的时间就能走出秦岭,抵达汉中。
师纂想要和他们拼速度,就必须要加快行军的速度,一刻都不能耽搁。
师纂将驻扎在黑水峪的前军校尉给叫到了跟前,向他详细地询问了子午谷的情况,陷阵营的先头部队可不光是充当关卡的作用的,探路和修路是他们最为重要的职责,在到达子口之后,先头部队就已经展开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