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璜现在骑的战马,已经是换乘的第四匹了,由于陶璜身高体胖,前三匹战马都跑得累死了,现在跑出了上百里路,陶璜骑的第这四匹马也终于是力不能支,跑着跑着,口汢白沫,前腿一跪,直接就爬到了地上。
陶璜是猝不及防,直接就从马头上摔了出去,摔了他一个狗啃泥。
那些随从赶忙地跳下马来,将陶璜给搀扶了起来,并给陶璜让出了一匹马,让他来乘坐。
陶璜满脸沾满了泥土和草木,样子狼狈不堪,长长地喘了一口气,虚弱无力地摆了摆手,道:“不用折腾了,再逃下去也是死路一条,算了吧,听天由命吧!”
这回陶璜是彻底地绝望了,他换乘了四匹马,可这四匹马先后都倒毙于路,此刻就再换马的话,也是无济于事的,免不了还是同样的结局。
而身后的魏军,一直是穷追不舍,此地距离番禺,还有一大半的路程没走呢,就算陶璜再怎么挣扎,最终还是没有机会逃得过魏军的追杀。
从骑牛岭逃出来之后,再加上青木山这边王顺的残兵,陶璜的部下至少还有上千人之多,可这一路逃亡,一路被魏军追杀,到现在只剩下了不足百人了,而且俱都是精疲力竭,疲惫不堪。
所以陶璜彻底地是死心了,在他看来,这种无意义的挣扎也只能是一种徒劳,白费力气,就算最后只剩下他一人,依然是无法逃得过魏军的追杀。
事到如今,死就死吧,他现在是宁可死在魏军的刀下,也不愿意像胯下的战马那样口吐白沫给累死,毕竟那样的死法,也太惨了点吧。
好象魏军之间还喊什么口号来着,降者免死?如果真得能投降免死的话,其实也算是不错了,只不过陶璜不知道像他这种级别的人,有没有资格来投降?
众随从一看,这回陶璜还真是彻底地放弃了,他们也就不好再劝了,谁都清楚,这一路逃亡下去,终归还是一条不归路,与其这样垂死挣扎,倒还不如听天由命,反正投降魏军也不见得是什么坏事,最码起码能保一条活命来,至于将来前途如何,谁也不知道,但现在能活下去,那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这么一停顿,后面的魏军追兵本来说相隔不了多远的距离,不过片刻的工夫,身后马蹄声由远及近,魏军骑兵扬着一路的尘烟,已经是追了上来。
反正逃不掉,陶璜这回是彻底地躺平了,眼睁睁地看着魏军冲了过来,陶璜是把心一横,干脆都把武器给扔了,彻底地放弃了最后一搏的心思,爱咋咋地吧!
眼看魏军就要冲过来的时候,只得听身后一声呐喊:“休伤吾兄!”一彪人马有如疾风一般地冲了过来,迎头便向魏军给冲了过去。
这支人马来势还不小,至少也有三千多人马,阵容齐整,斗志昂扬。
许林一看,当即便勒住了战马,同时也下令骁骑兵停止追击。
这倒不是许林惧怕了吴军,只不过此时骁骑营一路追击,不眠不休,体力透支十分严重,如果仅仅只是追击陶璜的残军,许林就算是追到天涯海角,也绝不会放弃的。
但现在吴军突然杀出了一支接应的生力军来,这战场上形势瞬间就发生了转变,许林不想再轻易地冒险,去打一场没有把握的战斗,所以他索性停止了追击,让骁骑兵是徐缓而退。
这次带兵来接应的不是旁人,正是陶基的次子,也就是陶璜的弟弟陶浚。
陶基当是听了施绩的话,知道施绩所言并非是危言耸听,于是立刻派陶浚带领三千精兵连夜出发,去揭阳接应陶璜。
陶浚知道兄长陶璜遇险的消息之后,也是心急如焚,他一路急行军,从西往东,直扑揭阳而去,走到了半路之上,忽听前面响起了马蹄之声,连忙地催促吴军向前疾行,翻过了一座山丘之后,赫然发现陶璜等人就停在山下的道路之上,而魏军的追兵,距离他们只有咫尺之遥了。
于是陶浚大喝一声,一马当先地冲了出去,他也顾不得和陶璜的招呼,径直地率军冲向了魏军。
那知来势汹汹的魏军看到了陶浚的人马之后,居然主动地认怂了,停止了前进,徐缓撤退。
陶浚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救陶璜的话,魏军退不退,对于陶浚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反正他所率的人马,大多是步兵,魏军骑兵如果真得撤退的话,陶浚也是奈何不了他们的。
看着魏军徐徐退去,陶浚也没有追击,而是折回身来,与陶璜相见。
陶璜死里逃生,与陶浚是抱头痛哭,然后说了一番揭阳之战的情况,陶浚也是为之愕然,连他也想不到吴军在揭阳,能败得如此之惨。
当然他们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了,反攻揭阳的话,陶浚所率的三千人根本就没那个实力,于是陶璜和陶浚商量了一下,还是先行返回番禺,向父亲陶基禀明揭阳的情况再说吧。
当下陶浚给陶璜又准备了一匹新的战马,此刻魏军的追兵已退,没有了生死存亡的压迫感,陶璜也就不必再走得那么急匆匆了,他们一路行军,用了两天的时间,终于是返回了番禺城。
陶基听到了两个儿子平安回来的消息,一块石头终于是落地了,他连忙是出府相迎,看到陶璜如此狼狈的模样,陶基一脸的心疼之色,最后谈及揭阳之战的事,陶基脸色更是为之大变。
原本陶基还真有和魏军掰掰手腕的想法,但现在看来,交州军这边,还真是没有那个实力,就算有施绩的一万荆州兵和四万新募的军队助阵,也估计难挡魏军的进攻。
魏军在揭阳之战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力,无疑证明了这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军队。
要知道魏军此次进攻揭阳,也仅仅只是派出了一个骑兵营加三千步兵的军队,如果魏军中军团的八万人一齐上阵的话,那便是更加地势不可挡了。
陶璜是猝不及防,直接就从马头上摔了出去,摔了他一个狗啃泥。
那些随从赶忙地跳下马来,将陶璜给搀扶了起来,并给陶璜让出了一匹马,让他来乘坐。
陶璜满脸沾满了泥土和草木,样子狼狈不堪,长长地喘了一口气,虚弱无力地摆了摆手,道:“不用折腾了,再逃下去也是死路一条,算了吧,听天由命吧!”
这回陶璜是彻底地绝望了,他换乘了四匹马,可这四匹马先后都倒毙于路,此刻就再换马的话,也是无济于事的,免不了还是同样的结局。
而身后的魏军,一直是穷追不舍,此地距离番禺,还有一大半的路程没走呢,就算陶璜再怎么挣扎,最终还是没有机会逃得过魏军的追杀。
从骑牛岭逃出来之后,再加上青木山这边王顺的残兵,陶璜的部下至少还有上千人之多,可这一路逃亡,一路被魏军追杀,到现在只剩下了不足百人了,而且俱都是精疲力竭,疲惫不堪。
所以陶璜彻底地是死心了,在他看来,这种无意义的挣扎也只能是一种徒劳,白费力气,就算最后只剩下他一人,依然是无法逃得过魏军的追杀。
事到如今,死就死吧,他现在是宁可死在魏军的刀下,也不愿意像胯下的战马那样口吐白沫给累死,毕竟那样的死法,也太惨了点吧。
好象魏军之间还喊什么口号来着,降者免死?如果真得能投降免死的话,其实也算是不错了,只不过陶璜不知道像他这种级别的人,有没有资格来投降?
众随从一看,这回陶璜还真是彻底地放弃了,他们也就不好再劝了,谁都清楚,这一路逃亡下去,终归还是一条不归路,与其这样垂死挣扎,倒还不如听天由命,反正投降魏军也不见得是什么坏事,最码起码能保一条活命来,至于将来前途如何,谁也不知道,但现在能活下去,那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这么一停顿,后面的魏军追兵本来说相隔不了多远的距离,不过片刻的工夫,身后马蹄声由远及近,魏军骑兵扬着一路的尘烟,已经是追了上来。
反正逃不掉,陶璜这回是彻底地躺平了,眼睁睁地看着魏军冲了过来,陶璜是把心一横,干脆都把武器给扔了,彻底地放弃了最后一搏的心思,爱咋咋地吧!
眼看魏军就要冲过来的时候,只得听身后一声呐喊:“休伤吾兄!”一彪人马有如疾风一般地冲了过来,迎头便向魏军给冲了过去。
这支人马来势还不小,至少也有三千多人马,阵容齐整,斗志昂扬。
许林一看,当即便勒住了战马,同时也下令骁骑兵停止追击。
这倒不是许林惧怕了吴军,只不过此时骁骑营一路追击,不眠不休,体力透支十分严重,如果仅仅只是追击陶璜的残军,许林就算是追到天涯海角,也绝不会放弃的。
但现在吴军突然杀出了一支接应的生力军来,这战场上形势瞬间就发生了转变,许林不想再轻易地冒险,去打一场没有把握的战斗,所以他索性停止了追击,让骁骑兵是徐缓而退。
这次带兵来接应的不是旁人,正是陶基的次子,也就是陶璜的弟弟陶浚。
陶基当是听了施绩的话,知道施绩所言并非是危言耸听,于是立刻派陶浚带领三千精兵连夜出发,去揭阳接应陶璜。
陶浚知道兄长陶璜遇险的消息之后,也是心急如焚,他一路急行军,从西往东,直扑揭阳而去,走到了半路之上,忽听前面响起了马蹄之声,连忙地催促吴军向前疾行,翻过了一座山丘之后,赫然发现陶璜等人就停在山下的道路之上,而魏军的追兵,距离他们只有咫尺之遥了。
于是陶浚大喝一声,一马当先地冲了出去,他也顾不得和陶璜的招呼,径直地率军冲向了魏军。
那知来势汹汹的魏军看到了陶浚的人马之后,居然主动地认怂了,停止了前进,徐缓撤退。
陶浚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救陶璜的话,魏军退不退,对于陶浚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反正他所率的人马,大多是步兵,魏军骑兵如果真得撤退的话,陶浚也是奈何不了他们的。
看着魏军徐徐退去,陶浚也没有追击,而是折回身来,与陶璜相见。
陶璜死里逃生,与陶浚是抱头痛哭,然后说了一番揭阳之战的情况,陶浚也是为之愕然,连他也想不到吴军在揭阳,能败得如此之惨。
当然他们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了,反攻揭阳的话,陶浚所率的三千人根本就没那个实力,于是陶璜和陶浚商量了一下,还是先行返回番禺,向父亲陶基禀明揭阳的情况再说吧。
当下陶浚给陶璜又准备了一匹新的战马,此刻魏军的追兵已退,没有了生死存亡的压迫感,陶璜也就不必再走得那么急匆匆了,他们一路行军,用了两天的时间,终于是返回了番禺城。
陶基听到了两个儿子平安回来的消息,一块石头终于是落地了,他连忙是出府相迎,看到陶璜如此狼狈的模样,陶基一脸的心疼之色,最后谈及揭阳之战的事,陶基脸色更是为之大变。
原本陶基还真有和魏军掰掰手腕的想法,但现在看来,交州军这边,还真是没有那个实力,就算有施绩的一万荆州兵和四万新募的军队助阵,也估计难挡魏军的进攻。
魏军在揭阳之战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力,无疑证明了这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军队。
要知道魏军此次进攻揭阳,也仅仅只是派出了一个骑兵营加三千步兵的军队,如果魏军中军团的八万人一齐上阵的话,那便是更加地势不可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