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冲战舰最大的特点就是船身狭长,航速快,机动灵活,比其他的战船拥有更小的转弯半径和更快改变航向的能力,尽管它船身狭长而导致了乘员不多,可单以机动性和航速而言,还真没有什么战船能与之匹敌的。
孙壹全部选择使用蒙冲战舰编队,正是看重了蒙冲战舰的这个优点,而吴军的船队组成比较复杂,大小各式的战船都有,这无形之中也导致了在机动灵活上面,吴军船队是无法和魏军船队相比的。
魏军的船队就如同是一丛在水里游动的鱼群一般,遇到了前方有大鱼或者是障碍物,他们灵活地将目标绕开,然后再合二为一,重新地绕回到目标的尾部。
当然和鱼群不一样的是,他们绕回来的之后,立刻向吴军的船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一艘战船,最坚固的地方就是船头的位置,同理,最薄弱的地方便是船尾了,魏军以一种最为原始的攻击方式,直接向吴军的战船进行了撞击。
魏军的战船基本上是毫发无损的,船头的位置是用最厚最坚硬的木板打造的,而且还给它附上了一层类似于铠甲一样的铸铁片,紧紧地包裹在船头上尖端位置上。
这个铸铁头具有着矛和盾的双重功效,既可以在猛烈的撞击之中攻击敌人,也可以保护自己不受毁损。
这也是孙壹放弃与敌舰正面相撞的原因,毕竟在同等的条件下,正面相撞那就是一种同归于尽两败俱伤的打法,而迂回到敌人船队的后面再发起攻击,却是一种稳操胜券的打法。
魏军的蒙冲战舰以最快的速度笔直地向着吴军战船的尾部进行了撞击,这种原始的攻击方式比起其他的手段来,直接有效,吴军的战船遭遇到了连续地撞击之后,第一艘战船船体破裂,大量的湖水涌入到了船舱之中,很快这一艘战船便开始了下沉。
吴军水军惊惶失措,但在战船上不比陆地上,总有逃跑的地方,战船的方寸之地,就是他们最大的活动空间,一旦战船沉没,没有其他船来营救的话,那么等待他们的恐怕也就只有死亡了。
可是现在魏军正发起着凶猛的攻击,吴军的战船只能是拼命地往前驶,而大量的进水的战船已经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它的周围已经没有吴军的船只了,只有不断赶过来的魏军战船,虽然他们不会再对即将沉没的吴军船只发起进攻,但也绝对不会伸以援手的,只是冷漠地从一侧驶过,冷漠地看上一眼即将溺水身亡的吴军水兵。
这就是战争,冷酷而现实的战争,对于那些行将同战船一起沉没的吴军来说,他们就如同是水上的一叶浮萍,随波逐流,无人问津。
吴军的损失在不断地增大,接连有战船被撞毁,而且由于对方的战船全部都是蒙冲舰,在速度上面是要优于吴军的,这让陆式十分的恼火。
现在的局面和魏军刚追来的局面是完全相同的,吴军的船队在前,魏军的船队在后,吴军不断地遭到魏军的蚕食,损失惊人。
唯一不同的一点就是,原本吴军的航向是由东向西,很快就可以驶入到柴桑的水寨了,而现在的航向却是由西向东,与柴桑背道而驰,越行越远。
先前对自己实现极限机动掉头而沾沾自喜的陆式此刻变得懊恼无比,早知道现在的这种结果,他又何必多此一举呢,按照先前的速度估算,吴军在损失一些战船之后,船队主力也已经差不多安全地返回柴桑了,而现在他们距离柴桑是越来越远,形势也越发的不妙了。
破解现在这种困境的办法依然还是得掉过头来,被吴军一路尾击,简直狼狈到家了,原本对水战充满着自信的陆式,此刻信心有些崩塌了。
谁说魏军水师是一支毫无战斗经验的军队,你站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魏军水师在这场地战斗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他们的机动性以及攻击的力道,都拿捏的恰到好处,这些战船,队形严谨,行动整齐划一,就像死神一样,紧紧地咬在吴军船队的后面,吴军根本就没有摆脱的机会。
现在直接掉头肯定是不行的,魏军的战船近在咫尺,吴军强行掉头的话,只能让自己船队的队形更为混乱,同时也给魏军更大的机会,所以陆式只能采用绕大圈的方式进行掉头,也就是说在彭泽湖的湖面上划出一个曲线的航迹来,绕个大圈。
但就算是这样,也未必能保证绕到魏军船队的后面,因为吴军在绕圈的同时,尾击的魏军也在绕圈,只要吴军无法甩开魏军,魏军就会咬死不放。
不过这个绕圈却有助于吴军改变航向,他们现在是由西向东前进,绕个大圈之后,他们就能回到由东到西的方向上,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功地返回柴桑,也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摆脱魏军船队的追击。
尽管还不知道这样做吴军将会损失多少的战船,但这也是他们唯一的生路机会了,如果这样持续不断地被魏军追击下去,吴军船队迟早会完蛋的。
陆式还不知道魏军船队的指挥官是孙壹,如果他清楚的话,也就不会有什么质疑了,毕竟他还是一个光屁股玩泥巴的小孩之时,孙壹就已经指挥水军船队了,从作战经验上来讲,孙壹比陆式可不止多了一星半点,他压制性的攻击手段,让陆式到现在还找不出还手的机会,战场的形势,始终是一边倒的趋势。
陆式顾不得其他了,强行命令船队曲线航行,改变航向,向柴桑方向突围。
但孙壹还是防着他的一手的,孙壹利用蒙冲战舰数量多速度快的优势,在左右两翼部署了相当的数量的战船,对吴军船队进行了迂回包抄,这些战船没有吴军的战船所阻,已经航行到了吴军船队的外侧。
孙壹全部选择使用蒙冲战舰编队,正是看重了蒙冲战舰的这个优点,而吴军的船队组成比较复杂,大小各式的战船都有,这无形之中也导致了在机动灵活上面,吴军船队是无法和魏军船队相比的。
魏军的船队就如同是一丛在水里游动的鱼群一般,遇到了前方有大鱼或者是障碍物,他们灵活地将目标绕开,然后再合二为一,重新地绕回到目标的尾部。
当然和鱼群不一样的是,他们绕回来的之后,立刻向吴军的船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一艘战船,最坚固的地方就是船头的位置,同理,最薄弱的地方便是船尾了,魏军以一种最为原始的攻击方式,直接向吴军的战船进行了撞击。
魏军的战船基本上是毫发无损的,船头的位置是用最厚最坚硬的木板打造的,而且还给它附上了一层类似于铠甲一样的铸铁片,紧紧地包裹在船头上尖端位置上。
这个铸铁头具有着矛和盾的双重功效,既可以在猛烈的撞击之中攻击敌人,也可以保护自己不受毁损。
这也是孙壹放弃与敌舰正面相撞的原因,毕竟在同等的条件下,正面相撞那就是一种同归于尽两败俱伤的打法,而迂回到敌人船队的后面再发起攻击,却是一种稳操胜券的打法。
魏军的蒙冲战舰以最快的速度笔直地向着吴军战船的尾部进行了撞击,这种原始的攻击方式比起其他的手段来,直接有效,吴军的战船遭遇到了连续地撞击之后,第一艘战船船体破裂,大量的湖水涌入到了船舱之中,很快这一艘战船便开始了下沉。
吴军水军惊惶失措,但在战船上不比陆地上,总有逃跑的地方,战船的方寸之地,就是他们最大的活动空间,一旦战船沉没,没有其他船来营救的话,那么等待他们的恐怕也就只有死亡了。
可是现在魏军正发起着凶猛的攻击,吴军的战船只能是拼命地往前驶,而大量的进水的战船已经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它的周围已经没有吴军的船只了,只有不断赶过来的魏军战船,虽然他们不会再对即将沉没的吴军船只发起进攻,但也绝对不会伸以援手的,只是冷漠地从一侧驶过,冷漠地看上一眼即将溺水身亡的吴军水兵。
这就是战争,冷酷而现实的战争,对于那些行将同战船一起沉没的吴军来说,他们就如同是水上的一叶浮萍,随波逐流,无人问津。
吴军的损失在不断地增大,接连有战船被撞毁,而且由于对方的战船全部都是蒙冲舰,在速度上面是要优于吴军的,这让陆式十分的恼火。
现在的局面和魏军刚追来的局面是完全相同的,吴军的船队在前,魏军的船队在后,吴军不断地遭到魏军的蚕食,损失惊人。
唯一不同的一点就是,原本吴军的航向是由东向西,很快就可以驶入到柴桑的水寨了,而现在的航向却是由西向东,与柴桑背道而驰,越行越远。
先前对自己实现极限机动掉头而沾沾自喜的陆式此刻变得懊恼无比,早知道现在的这种结果,他又何必多此一举呢,按照先前的速度估算,吴军在损失一些战船之后,船队主力也已经差不多安全地返回柴桑了,而现在他们距离柴桑是越来越远,形势也越发的不妙了。
破解现在这种困境的办法依然还是得掉过头来,被吴军一路尾击,简直狼狈到家了,原本对水战充满着自信的陆式,此刻信心有些崩塌了。
谁说魏军水师是一支毫无战斗经验的军队,你站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魏军水师在这场地战斗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他们的机动性以及攻击的力道,都拿捏的恰到好处,这些战船,队形严谨,行动整齐划一,就像死神一样,紧紧地咬在吴军船队的后面,吴军根本就没有摆脱的机会。
现在直接掉头肯定是不行的,魏军的战船近在咫尺,吴军强行掉头的话,只能让自己船队的队形更为混乱,同时也给魏军更大的机会,所以陆式只能采用绕大圈的方式进行掉头,也就是说在彭泽湖的湖面上划出一个曲线的航迹来,绕个大圈。
但就算是这样,也未必能保证绕到魏军船队的后面,因为吴军在绕圈的同时,尾击的魏军也在绕圈,只要吴军无法甩开魏军,魏军就会咬死不放。
不过这个绕圈却有助于吴军改变航向,他们现在是由西向东前进,绕个大圈之后,他们就能回到由东到西的方向上,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功地返回柴桑,也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摆脱魏军船队的追击。
尽管还不知道这样做吴军将会损失多少的战船,但这也是他们唯一的生路机会了,如果这样持续不断地被魏军追击下去,吴军船队迟早会完蛋的。
陆式还不知道魏军船队的指挥官是孙壹,如果他清楚的话,也就不会有什么质疑了,毕竟他还是一个光屁股玩泥巴的小孩之时,孙壹就已经指挥水军船队了,从作战经验上来讲,孙壹比陆式可不止多了一星半点,他压制性的攻击手段,让陆式到现在还找不出还手的机会,战场的形势,始终是一边倒的趋势。
陆式顾不得其他了,强行命令船队曲线航行,改变航向,向柴桑方向突围。
但孙壹还是防着他的一手的,孙壹利用蒙冲战舰数量多速度快的优势,在左右两翼部署了相当的数量的战船,对吴军船队进行了迂回包抄,这些战船没有吴军的战船所阻,已经航行到了吴军船队的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