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结果,完全出乎诸葛诞司马昭以及魏军诸将的意料,刚刚他们还在嘲笑吴军自不量力,以为光着膀子就能打胜仗,但战斗的进程,却让他们自然而然地闭上了嘴巴。
吴军赤身而战,却没有受寒冷天气的半点影响,反而是生龙活虎,动作敏捷,相比之下,魏军则显得要笨拙的多,动作迟缓僵硬,如此一来,优劣立判,魏军在对战之中,根本就不是吴军的对手,以至于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就连魏军的先锋官韩综,都被丁奉给斩杀了,于是堤下的魏军更是兵败如山倒,纷纷向大堤这边溃逃而来,整个战场上的形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这个结果,估计出乎了魏军所有人的意料,诸葛诞也绝对不会相信战况能演变成这个模样,可是现在的局面,已经不是他可以简单就能收拾了的,唯有退兵,避过吴军的锋芒,才有可能重整队伍,再与吴军一战。
诸葛诞对司马昭道:“司马监军,此地不宜久留,还是先退回合肥新城,再做计较吧。”
司马昭有些发懵,这一仗他打得真是有些稀里糊涂,莫名其妙地就败了,先前他们还不以为然,嘲笑这些吴军竟然光着膀子,但没想到在这大雪天里真得打起来,光膀子的居然战胜了穿衣甲的,这其中的原因,恐怕司马昭到现在还没有想明白呢。
如果说光着膀子就能打胜仗,那组建军队打造铠甲还有什么意义,只需让部队像野人一样赤身露体就行了。
这样的结论似乎有些说不通,但所有的这一切,又是司马昭亲眼所目睹的,容不得他不信。
这次征讨吴国,司马昭本是信心满满,根据江东传回来的情报,孙权死后,吴国的权力出现了真空,年仅十岁的孙亮登基为帝,一个小屁孩,甭管他聪明与否,都是无法主持朝政大权的,按照孙权的临终托孤,吴国的军政大权,落入到了主战派的诸葛恪手中。
而诸葛家,在东吴也并非是豪门大族,孙权也是临死之前不想把权力交给江东大族,才最终选择了诸葛恪。不管孙权的选择正确与否,吴国的朝政也终将会面临一场剧变,魏国只能捉住这个机会的话,一举平定江东,必然不再是梦。
司马师急需一场胜利稳固自己的统治,司马昭也希望用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诸葛诞、王昶这些大将更是希望伐吴成功,让自己的仕途更进一步。
正是因为各方面有这么多的诉求,才会最终促成此次的伐吴之战,只不过司马昭没有想到的是,出征以来,竟然是遭遇到了极为罕见的风雪袭击,让魏军的行动受阻。
天时地利不占在魏军这一边,反而是占到了吴军那一边,原本认为这样恶劣的天气受影响的是双方,结果才发现,吴军那边屁事没有,反而是生龙活虎的,利用这灾难级别的天气,对魏军发起了突袭,令魏军大败。
不光是丁奉的军队,吴军其他的各路人马在唐咨、吕据、留赞的率领下,也开始向魏军发起进攻,虽然其他的各路人马没有丁奉这一路这么生猛,赤身上阵,但是吴军的气势正旺,攻势很猛,从侧翼配合丁奉正面的进攻,魏军节节败退,不可力敌。
所以诸葛诞才果断地下令撤退,尽可能地将损失降低到了最小,至于反击,诸葛诞恐怕没有半点这个念头,毕竟这么糟糕的天气,对魏军来说是影响巨大的。
如果这种影响是对双方都是有效的,诸葛诞倒是不必心急,等待雪停之后再反起进攻。
但现在看到的情况,却是恰恰相反的,这场大风大雪,吴军的战力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可以借助这样的风雪天气,发起令人意想不到的进攻,这仗还真没法子再打了。
不光是诸葛诞派出去的韩综死于非命,就连另一位先锋,乐安太守桓嘉也死于了乱军之中,整个驻守在大堤下的魏军已经全部溃败了。
这道长长的大堤并不太高,而且修筑的时候,也没有建成垂直的模样,而是修成了比较陡的那种斜坡,事实上,也只有这种下底比上底宽的梯型大堤,才能具备防御洪水的能力,不至于在洪水来临时发生垮堤的风险。
但如果考虑到防守戈功能的话,那大堤的形状无疑是失败的,因为进攻的一方,完全可以顺着大堤的斜坡攻上大堤的。
魏军虽然驻守在大堤之上,但大堤之上并没有什么防御工事,而且这么长的一个陡坡,也很难抵挡得了吴军的攻势,光是从堤下败逃回来的魏军就已经冲垮了堤上的防线了。
诸葛诞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他很清楚,这个时候可不是他站出来逞英雄的时候,魏军兵败如山倒,那怕他身为主将,也不可能阻止得了魏军的败势,既然败局已定,那迟走不如早走。
更何况,诸葛诞不光得考虑自己的安全,还得考虑司马昭的安全,司马昭身份尊贵,如果他有什么闪失的话,诸葛诞还真是没法子向司马师交待的。
打一场败仗,魏军不见得伤筋动骨,但如果折了司马昭,诸葛诞征东将军的位置恐怕还真就坐不住了。
所以一看到形势不利,诸葛诞火速地下令后撤,并且命令亲兵队伍护送司马昭先走,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证司马昭的安全。
诸葛诞自己则尾随其后,一面保护司马昭的安全,一边徐缓而退,准备沿着大堤背后的那四座浮桥退回到合肥去。
可现在的浮桥,却承受了它原本不该承受的分量,无数的魏兵涌上了浮桥,这么大的分量,司马昭看得都有些胆战心惊的,也不知道这些浮桥会不会断掉?
和一般的进军不同,此刻魏军兵败如山倒,逃到这里的士兵并不意味着安全了,他们必须要通过浮桥,到达巢湖的南岸,这样他们才逃出生天的可能。
但现在,魏军败兵如潮,都涌上了浮桥,浮桥真得已经是不堪重负了。
吴军赤身而战,却没有受寒冷天气的半点影响,反而是生龙活虎,动作敏捷,相比之下,魏军则显得要笨拙的多,动作迟缓僵硬,如此一来,优劣立判,魏军在对战之中,根本就不是吴军的对手,以至于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就连魏军的先锋官韩综,都被丁奉给斩杀了,于是堤下的魏军更是兵败如山倒,纷纷向大堤这边溃逃而来,整个战场上的形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这个结果,估计出乎了魏军所有人的意料,诸葛诞也绝对不会相信战况能演变成这个模样,可是现在的局面,已经不是他可以简单就能收拾了的,唯有退兵,避过吴军的锋芒,才有可能重整队伍,再与吴军一战。
诸葛诞对司马昭道:“司马监军,此地不宜久留,还是先退回合肥新城,再做计较吧。”
司马昭有些发懵,这一仗他打得真是有些稀里糊涂,莫名其妙地就败了,先前他们还不以为然,嘲笑这些吴军竟然光着膀子,但没想到在这大雪天里真得打起来,光膀子的居然战胜了穿衣甲的,这其中的原因,恐怕司马昭到现在还没有想明白呢。
如果说光着膀子就能打胜仗,那组建军队打造铠甲还有什么意义,只需让部队像野人一样赤身露体就行了。
这样的结论似乎有些说不通,但所有的这一切,又是司马昭亲眼所目睹的,容不得他不信。
这次征讨吴国,司马昭本是信心满满,根据江东传回来的情报,孙权死后,吴国的权力出现了真空,年仅十岁的孙亮登基为帝,一个小屁孩,甭管他聪明与否,都是无法主持朝政大权的,按照孙权的临终托孤,吴国的军政大权,落入到了主战派的诸葛恪手中。
而诸葛家,在东吴也并非是豪门大族,孙权也是临死之前不想把权力交给江东大族,才最终选择了诸葛恪。不管孙权的选择正确与否,吴国的朝政也终将会面临一场剧变,魏国只能捉住这个机会的话,一举平定江东,必然不再是梦。
司马师急需一场胜利稳固自己的统治,司马昭也希望用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诸葛诞、王昶这些大将更是希望伐吴成功,让自己的仕途更进一步。
正是因为各方面有这么多的诉求,才会最终促成此次的伐吴之战,只不过司马昭没有想到的是,出征以来,竟然是遭遇到了极为罕见的风雪袭击,让魏军的行动受阻。
天时地利不占在魏军这一边,反而是占到了吴军那一边,原本认为这样恶劣的天气受影响的是双方,结果才发现,吴军那边屁事没有,反而是生龙活虎的,利用这灾难级别的天气,对魏军发起了突袭,令魏军大败。
不光是丁奉的军队,吴军其他的各路人马在唐咨、吕据、留赞的率领下,也开始向魏军发起进攻,虽然其他的各路人马没有丁奉这一路这么生猛,赤身上阵,但是吴军的气势正旺,攻势很猛,从侧翼配合丁奉正面的进攻,魏军节节败退,不可力敌。
所以诸葛诞才果断地下令撤退,尽可能地将损失降低到了最小,至于反击,诸葛诞恐怕没有半点这个念头,毕竟这么糟糕的天气,对魏军来说是影响巨大的。
如果这种影响是对双方都是有效的,诸葛诞倒是不必心急,等待雪停之后再反起进攻。
但现在看到的情况,却是恰恰相反的,这场大风大雪,吴军的战力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可以借助这样的风雪天气,发起令人意想不到的进攻,这仗还真没法子再打了。
不光是诸葛诞派出去的韩综死于非命,就连另一位先锋,乐安太守桓嘉也死于了乱军之中,整个驻守在大堤下的魏军已经全部溃败了。
这道长长的大堤并不太高,而且修筑的时候,也没有建成垂直的模样,而是修成了比较陡的那种斜坡,事实上,也只有这种下底比上底宽的梯型大堤,才能具备防御洪水的能力,不至于在洪水来临时发生垮堤的风险。
但如果考虑到防守戈功能的话,那大堤的形状无疑是失败的,因为进攻的一方,完全可以顺着大堤的斜坡攻上大堤的。
魏军虽然驻守在大堤之上,但大堤之上并没有什么防御工事,而且这么长的一个陡坡,也很难抵挡得了吴军的攻势,光是从堤下败逃回来的魏军就已经冲垮了堤上的防线了。
诸葛诞身经百战,经验丰富,他很清楚,这个时候可不是他站出来逞英雄的时候,魏军兵败如山倒,那怕他身为主将,也不可能阻止得了魏军的败势,既然败局已定,那迟走不如早走。
更何况,诸葛诞不光得考虑自己的安全,还得考虑司马昭的安全,司马昭身份尊贵,如果他有什么闪失的话,诸葛诞还真是没法子向司马师交待的。
打一场败仗,魏军不见得伤筋动骨,但如果折了司马昭,诸葛诞征东将军的位置恐怕还真就坐不住了。
所以一看到形势不利,诸葛诞火速地下令后撤,并且命令亲兵队伍护送司马昭先走,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证司马昭的安全。
诸葛诞自己则尾随其后,一面保护司马昭的安全,一边徐缓而退,准备沿着大堤背后的那四座浮桥退回到合肥去。
可现在的浮桥,却承受了它原本不该承受的分量,无数的魏兵涌上了浮桥,这么大的分量,司马昭看得都有些胆战心惊的,也不知道这些浮桥会不会断掉?
和一般的进军不同,此刻魏军兵败如山倒,逃到这里的士兵并不意味着安全了,他们必须要通过浮桥,到达巢湖的南岸,这样他们才逃出生天的可能。
但现在,魏军败兵如潮,都涌上了浮桥,浮桥真得已经是不堪重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