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关是上党的郡治,司马懿先前一直没有进攻壶关,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斥侯探明的情报,壶关并没有多少并州军在把守,显然曹亮把壶关和高都一样,也视为了弃子,司马懿对拿下壶关毫不怀疑,但拿下之后,并不会对局势有任何改变,反而司马军还得派人驻守,分散了兵力,得不偿失。
现在司马懿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寻找曹亮的并州军主力,只有打垮了并州军的主力部队或者是擒杀了曹亮之后,才能彻底地扭转现在被动局面。
至于多占少占一两座城池,对司马懿而言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可想要找到曹亮和并州主力的去向,这群山茫茫的,又谈何容易?
现在突然听闻到曹亮和桓范的下落,让司马懿顿时精神大振,曹亮现身壶关,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啊,如果能够一举擒杀曹亮,必可以彻底地改变战局形势。
司马懿立即召集诸将,以司马师为先锋,司马懿统率中军,王观来断后,集结起大军,连夜出发,即刻北上,直取壶关。
┄┄┄┄┄┄┄┄┄┄┄┄┄┄┄┄┄┄┄┄┄┄┄┄┄┄┄┄┄┄
曹亮出现在壶关,其实是故意地显露出行藏,让司马军的斥侯所看到,否则司马懿就算是派出一万个斥侯来找上一年,也未必能找得到曹亮的下落。
放弃高都只不过是为了暂避司马军的锋芒,并不意味着曹亮就彻底地放弃了和司马军交手,毕竟和司马懿的十万大军来硬碰硬,是最不明智的选择,想要与敌周旋,就必须继续地采用各个击破的手段。
但司马懿吃一堑长一智,损失了东西两路人马之后,司马懿自然也学聪明了,他集中兵力,屯兵于丹河,自成一营,根本就不给曹亮各个击破的机会。
在打仗方面,司马懿还是极为有耐心的,在没有进军机会的情况下,他能守得住寂寞,在丹河河畔一呆就是二个多月,不分兵,不冒进,稳如狗。
从这一点上,还真没有人能比得了司马懿,当年在雍凉,面对诸葛亮咄咄逼人的攻势,他就用一招深壕高垒高挂免战牌,硬生生地把诸葛亮给拖死了,此次进攻上党,在已经吃了两个大亏的情况下,司马懿当然不会再重蹈覆辙,给曹亮以可乘之机,别说是耗上两个月,就算是耗上两年,司马懿恐怕都不会皱半下眉毛。
曹亮等了两个月,一直也没有什么机会,自然也就不能再这么等下去了,既然没机会,那就自己去创造机会,所以曹亮故意地现身壶关,吸引司马军斥侯的注意。
曹亮知道,司马懿这两个月来要一直没闲着,侦骑四出,斥侯遍布,不为别的,就为寻找自己的下落,寻长与并州军决战的机会,想要诱敌深入,自己不露面肯定是不成的。
所以曹亮在壶关现身,相信过不了多久,司马军的斥侯就会将这个消息传到丹河司马军大营那儿,曹亮相信,司马懿肯定不会无动于衷的,因为他等这个机会已经等了两个多月,所以司马懿一定会北上攻打壶关的。
事实上,曹亮在现身壶关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战略布署,计划在半路上伏击司马军。
当然,一口将司马懿的十万大军全部吞掉曹亮还没那个胃口,曹亮的目标,就是司马懿一字长蛇的那个尾巴。
司马懿排出了这个一字长蛇阵,就是为了防备曹亮的各个击破,大阵彼此首尾相顾,无论并州军攻击那一个部分,都会遭到其反击,所以司马懿根本就不惧怕并州军来攻击。
但一字长蛇阵就真得无解吗?那当然也不是,任何阵法都是有利有弊的,破解一字长蛇阵,最重要的就是扼制其机动能力,令其首尾不得相顾,其阵不攻自破。
当然这种破阵方法是建立在己方兵力大于敌方之上的,三路兵马齐出,同时攻击其首腹尾,长蛇阵三处要害皆遇敌袭,自顾不睱,又焉能相援。
但现在并州军可没有那么多的人马,想要同时攻击长蛇阵的三处要害,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兵力。
所以曹亮只能是另想办法,利用地形地势来扼制长蛇阵的机动能力,卡住其头其腹,硬生生地将其尾给断下来。
曹亮这一招确实有虎口拨牙的味道,他将战场选择在了虎峪口,这里是高都通往壶关的必经之处,地形险要,峪口处只有几丈的宽度,两边悬崖耸立,笔直陡峭,并州军如果在这里设伏,将司马军的前部和中军放过,直接将后队人马给截下来,围而歼之,此时蛇首蛇腹被卡在虎峪口不得转身,一字长蛇阵自然失去了作用。
如果是正常的作战,司马军的一阵长蛇阵必然十分的紧凑,队伍之间的间隔很小,但如果是行军状态,整个长蛇阵就要比平常拉长数倍,首尾之间的距离自然也增大不少,只要并州军充分地利用地形地势,破解一字长蛇阵也不算什么难事。
针对破解这个一字长蛇阵,曹亮还真是费了不少心思,光是和桓范裴秀他们做沙盘推演,就不下十数次,而且曹亮还亲自亲往虎峪口,实地考察过这里的地势,最终制定出了一个详实的作战方案。
这个方案虽然有一定的冒险性,但谁打仗也不可能十拿九稳,该冒险的时候还得冒,相比于其他的方案,这个方案可以说是最佳的一个,桓范等人也都出言献策,进一步完善了这个计划。
为了确保此次虎峪口伏击战的成功,曹亮几乎调动了手上能调动的所有军事力量,并在十余天之前,就陆续地将各营各部人马秘密地调往了虎峪口进行了蛰伏,到日前,所有部队全部到位,并州军枕戈待旦,就等司马军入坑了。
这场战斗,将会是决定并州命运的重要一战,曹亮要求各营各部,全力以赴,争取打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仗。
现在司马懿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寻找曹亮的并州军主力,只有打垮了并州军的主力部队或者是擒杀了曹亮之后,才能彻底地扭转现在被动局面。
至于多占少占一两座城池,对司马懿而言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可想要找到曹亮和并州主力的去向,这群山茫茫的,又谈何容易?
现在突然听闻到曹亮和桓范的下落,让司马懿顿时精神大振,曹亮现身壶关,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啊,如果能够一举擒杀曹亮,必可以彻底地改变战局形势。
司马懿立即召集诸将,以司马师为先锋,司马懿统率中军,王观来断后,集结起大军,连夜出发,即刻北上,直取壶关。
┄┄┄┄┄┄┄┄┄┄┄┄┄┄┄┄┄┄┄┄┄┄┄┄┄┄┄┄┄┄
曹亮出现在壶关,其实是故意地显露出行藏,让司马军的斥侯所看到,否则司马懿就算是派出一万个斥侯来找上一年,也未必能找得到曹亮的下落。
放弃高都只不过是为了暂避司马军的锋芒,并不意味着曹亮就彻底地放弃了和司马军交手,毕竟和司马懿的十万大军来硬碰硬,是最不明智的选择,想要与敌周旋,就必须继续地采用各个击破的手段。
但司马懿吃一堑长一智,损失了东西两路人马之后,司马懿自然也学聪明了,他集中兵力,屯兵于丹河,自成一营,根本就不给曹亮各个击破的机会。
在打仗方面,司马懿还是极为有耐心的,在没有进军机会的情况下,他能守得住寂寞,在丹河河畔一呆就是二个多月,不分兵,不冒进,稳如狗。
从这一点上,还真没有人能比得了司马懿,当年在雍凉,面对诸葛亮咄咄逼人的攻势,他就用一招深壕高垒高挂免战牌,硬生生地把诸葛亮给拖死了,此次进攻上党,在已经吃了两个大亏的情况下,司马懿当然不会再重蹈覆辙,给曹亮以可乘之机,别说是耗上两个月,就算是耗上两年,司马懿恐怕都不会皱半下眉毛。
曹亮等了两个月,一直也没有什么机会,自然也就不能再这么等下去了,既然没机会,那就自己去创造机会,所以曹亮故意地现身壶关,吸引司马军斥侯的注意。
曹亮知道,司马懿这两个月来要一直没闲着,侦骑四出,斥侯遍布,不为别的,就为寻找自己的下落,寻长与并州军决战的机会,想要诱敌深入,自己不露面肯定是不成的。
所以曹亮在壶关现身,相信过不了多久,司马军的斥侯就会将这个消息传到丹河司马军大营那儿,曹亮相信,司马懿肯定不会无动于衷的,因为他等这个机会已经等了两个多月,所以司马懿一定会北上攻打壶关的。
事实上,曹亮在现身壶关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战略布署,计划在半路上伏击司马军。
当然,一口将司马懿的十万大军全部吞掉曹亮还没那个胃口,曹亮的目标,就是司马懿一字长蛇的那个尾巴。
司马懿排出了这个一字长蛇阵,就是为了防备曹亮的各个击破,大阵彼此首尾相顾,无论并州军攻击那一个部分,都会遭到其反击,所以司马懿根本就不惧怕并州军来攻击。
但一字长蛇阵就真得无解吗?那当然也不是,任何阵法都是有利有弊的,破解一字长蛇阵,最重要的就是扼制其机动能力,令其首尾不得相顾,其阵不攻自破。
当然这种破阵方法是建立在己方兵力大于敌方之上的,三路兵马齐出,同时攻击其首腹尾,长蛇阵三处要害皆遇敌袭,自顾不睱,又焉能相援。
但现在并州军可没有那么多的人马,想要同时攻击长蛇阵的三处要害,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兵力。
所以曹亮只能是另想办法,利用地形地势来扼制长蛇阵的机动能力,卡住其头其腹,硬生生地将其尾给断下来。
曹亮这一招确实有虎口拨牙的味道,他将战场选择在了虎峪口,这里是高都通往壶关的必经之处,地形险要,峪口处只有几丈的宽度,两边悬崖耸立,笔直陡峭,并州军如果在这里设伏,将司马军的前部和中军放过,直接将后队人马给截下来,围而歼之,此时蛇首蛇腹被卡在虎峪口不得转身,一字长蛇阵自然失去了作用。
如果是正常的作战,司马军的一阵长蛇阵必然十分的紧凑,队伍之间的间隔很小,但如果是行军状态,整个长蛇阵就要比平常拉长数倍,首尾之间的距离自然也增大不少,只要并州军充分地利用地形地势,破解一字长蛇阵也不算什么难事。
针对破解这个一字长蛇阵,曹亮还真是费了不少心思,光是和桓范裴秀他们做沙盘推演,就不下十数次,而且曹亮还亲自亲往虎峪口,实地考察过这里的地势,最终制定出了一个详实的作战方案。
这个方案虽然有一定的冒险性,但谁打仗也不可能十拿九稳,该冒险的时候还得冒,相比于其他的方案,这个方案可以说是最佳的一个,桓范等人也都出言献策,进一步完善了这个计划。
为了确保此次虎峪口伏击战的成功,曹亮几乎调动了手上能调动的所有军事力量,并在十余天之前,就陆续地将各营各部人马秘密地调往了虎峪口进行了蛰伏,到日前,所有部队全部到位,并州军枕戈待旦,就等司马军入坑了。
这场战斗,将会是决定并州命运的重要一战,曹亮要求各营各部,全力以赴,争取打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