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桓范的到来,曹亮是喜出望外的,本来他还担忧桓范肯不肯应命,没想到桓范真的来了,还来得是如此地神速,甚至比北军四营都来得快,不得不说同,这确实是出乎曹亮意料的。
现在曹亮的手下,倒是人才济济,不过羊祜杜预是领军之将,裴秀傅玄也只能是充当幕僚,曹亮最为缺乏的,就是郭嘉贾诩诸葛亮这样的顶尖军师人才。
现在扳起指头来数一数,后三国时代虽然也是名臣名将辈出,但似乎缺少“智囊”人物,一支成熟的军队,智囊人物那可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郭嘉,曹操不见得能够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如果没有诸葛亮,刘备更是如丧家之犬,颠沛流离,岂能有割据西南称王称帝的机会。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放声痛哭,别人都纳闷,曹操这般伤心究竟是为什么,曹操很快便道出真心话,孤哭郭奉孝哉,若郭奉孝在,孤岂有此败!
连曹操都意识到了,赤壁之战的败因并不是因为兵力的多寡,也不是因为地利的关系,而是他这边缺少了顶尖的谋士,而刘备则是新得了诸葛亮,孙权有周瑜,在谋略较量之中,双方的实力此消彼长,最终才导致了赤壁的惨败,让曹亮一统天下的梦想灰飞烟灭。
如果郭嘉不是那么早就英年而逝,那么也许三国的这个政治格局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说没有顶尖谋士战略性的眼光纵览全局,身为一方诸侯恐怕是难有做为的。
曹亮自问自己的谋略还没有达到能和司马懿相匹敌的地步,自己之所以战绩斐然,得益之处还是在于自己穿越者的身份,比如说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掌控,这其中有一部分是曹亮的实力所在,有一部分是运气的存在。
但是随着历史的轨迹发生变化,曹亮对未来的把握已经是越来越弱了,在这个平行的世界之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而曹亮的对手,却是一如既往的强大。
所以曹亮一直在物色一个重量级的谋士人物,在这个时代唯一被司马懿视为智囊的,也只有桓范一个人。曹爽的手下谋士众多,但这一帮子人在司马懿的眼里,都不过是一群酒囊饭袋而已,唯有桓范一人,才是受司马懿真正忌惮的。
连司马懿都畏惧的人,那必定是有着大智慧的,所以曹亮对桓范是情有独钟,想方设法把桓范召到他的帐下。
将桓范迎入了府邸内,曹亮给桓范安排的房子可是这座府邸之中最好的,连曹亮现在的住所都无法与之相比。曹亮知道桓范要来,自然事先就把房间给安排好了。
晚上,曹亮又特设接风宴来给桓范接风,宴席的规格自然是最高的,曹亮又将手下的将领谋士以及河东郡四百石以上的官员全部召集过来,其一是为了表示对桓范的尊重,其二也是方便大家认识,以后可以更好的办事。
宴席上,曹亮对桓范的态度是恭敬有加,自然而然,其他人对桓范也是谦恭有礼,整个宴席上,桓范的地位无与伦比,人人争着向桓范敬酒,宴会的气氛也是极为地融洽和谐。
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安邑的桓范,此刻倒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这几年桓范闲赋在家,门可罗雀,让平素极好面子的桓范是极为地失落,此番到了河东,让桓范是又找回了当年在青州兖州任上的感觉,几杯酒下肚,不禁是飘飘然起来了。
这场酒宴宾主尽欢,桓范喝得是酩酊大醉,虽然不似阮籍刘伶那么张狂,但桓范也是放浪形骸,无所拘束。
其实这些年桓范因为负气而闲赋在家,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极为地郁闷的,由于桓范平时绝少朋友,家里的那些姬妾因为他有杀妻的前科而对他敬而远之,让桓范很是孤独。
洛阳虽是繁华之地,但对于桓范而言,却是形同死城。
本来桓范的性格就极为怪僻,因为孤独,性情更为抑郁,而朝廷对他的态度也是放逐,五六年时间都不曾再起用他。
其实曹亮选的时机还是极为的合适,处于人生的低谷中的桓范,对这个突如其来的仕途机会还是很重视的,综合各种考虑,桓范才决定来河东试试,否则让他继续地呆在家里,非憋出病来不可。
初到安邑,曹亮丝毫没有半点上官的架子,对桓范礼待如师长,其他人自然也是恭敬有加的,这让桓范又找回了那曾经的感觉,兴致所至,喝高一点也就不为稀罕了。
曹亮吩咐下人将桓范摸回房休息,夜已深,大家酒足饭饱,各自散去。
到了第二天日上三竿时,桓范还未醒来,曹亮闻听之后也不过是不以为然地笑了笑,他愿意睡,就只管让他睡去吧,现在在河东郡,他们还有些好日子过,等到了并州,打起仗来,想睡个安稳觉恐怕都不成了。
就在此时,曹亮接到了北军四营已经到来的消息。
桓范到了,北军四营也到了,利好的消息可是一桩接着一桩。
曹亮大喜,下令北军四营不必入城,城外就有安好的营寨,他们只需按营入驻就行。
募兵结束之后,曹亮就没有在安邑城中驻兵,毕竟这么的人马如果驻扎在城内的话,势必会有些扰民,还是把他们安排在城外更方便一些,城门地势平坦空旷,也方便军队的操练。
如今越骑营和新募之兵的营帐俱在城外,曹亮在扎营之时,就已经把北军四营的营帐给扎好了,可以说是虚位以待,就等北军四营到来了。
新招募的军队则是统一另立一寨,由邓艾负责来训练,不过这个情况肯定是暂时的,因为曹亮手头的编制只有北军五校五个营的,等其他四个营到齐之后,这些新募的士兵将会分配到各营去。
北军四营的到来,也就意味着曹亮麾下的人马齐至了,接下来,就将是整军出战的时候了。
现在曹亮的手下,倒是人才济济,不过羊祜杜预是领军之将,裴秀傅玄也只能是充当幕僚,曹亮最为缺乏的,就是郭嘉贾诩诸葛亮这样的顶尖军师人才。
现在扳起指头来数一数,后三国时代虽然也是名臣名将辈出,但似乎缺少“智囊”人物,一支成熟的军队,智囊人物那可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郭嘉,曹操不见得能够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如果没有诸葛亮,刘备更是如丧家之犬,颠沛流离,岂能有割据西南称王称帝的机会。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放声痛哭,别人都纳闷,曹操这般伤心究竟是为什么,曹操很快便道出真心话,孤哭郭奉孝哉,若郭奉孝在,孤岂有此败!
连曹操都意识到了,赤壁之战的败因并不是因为兵力的多寡,也不是因为地利的关系,而是他这边缺少了顶尖的谋士,而刘备则是新得了诸葛亮,孙权有周瑜,在谋略较量之中,双方的实力此消彼长,最终才导致了赤壁的惨败,让曹亮一统天下的梦想灰飞烟灭。
如果郭嘉不是那么早就英年而逝,那么也许三国的这个政治格局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说没有顶尖谋士战略性的眼光纵览全局,身为一方诸侯恐怕是难有做为的。
曹亮自问自己的谋略还没有达到能和司马懿相匹敌的地步,自己之所以战绩斐然,得益之处还是在于自己穿越者的身份,比如说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掌控,这其中有一部分是曹亮的实力所在,有一部分是运气的存在。
但是随着历史的轨迹发生变化,曹亮对未来的把握已经是越来越弱了,在这个平行的世界之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而曹亮的对手,却是一如既往的强大。
所以曹亮一直在物色一个重量级的谋士人物,在这个时代唯一被司马懿视为智囊的,也只有桓范一个人。曹爽的手下谋士众多,但这一帮子人在司马懿的眼里,都不过是一群酒囊饭袋而已,唯有桓范一人,才是受司马懿真正忌惮的。
连司马懿都畏惧的人,那必定是有着大智慧的,所以曹亮对桓范是情有独钟,想方设法把桓范召到他的帐下。
将桓范迎入了府邸内,曹亮给桓范安排的房子可是这座府邸之中最好的,连曹亮现在的住所都无法与之相比。曹亮知道桓范要来,自然事先就把房间给安排好了。
晚上,曹亮又特设接风宴来给桓范接风,宴席的规格自然是最高的,曹亮又将手下的将领谋士以及河东郡四百石以上的官员全部召集过来,其一是为了表示对桓范的尊重,其二也是方便大家认识,以后可以更好的办事。
宴席上,曹亮对桓范的态度是恭敬有加,自然而然,其他人对桓范也是谦恭有礼,整个宴席上,桓范的地位无与伦比,人人争着向桓范敬酒,宴会的气氛也是极为地融洽和谐。
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安邑的桓范,此刻倒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这几年桓范闲赋在家,门可罗雀,让平素极好面子的桓范是极为地失落,此番到了河东,让桓范是又找回了当年在青州兖州任上的感觉,几杯酒下肚,不禁是飘飘然起来了。
这场酒宴宾主尽欢,桓范喝得是酩酊大醉,虽然不似阮籍刘伶那么张狂,但桓范也是放浪形骸,无所拘束。
其实这些年桓范因为负气而闲赋在家,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极为地郁闷的,由于桓范平时绝少朋友,家里的那些姬妾因为他有杀妻的前科而对他敬而远之,让桓范很是孤独。
洛阳虽是繁华之地,但对于桓范而言,却是形同死城。
本来桓范的性格就极为怪僻,因为孤独,性情更为抑郁,而朝廷对他的态度也是放逐,五六年时间都不曾再起用他。
其实曹亮选的时机还是极为的合适,处于人生的低谷中的桓范,对这个突如其来的仕途机会还是很重视的,综合各种考虑,桓范才决定来河东试试,否则让他继续地呆在家里,非憋出病来不可。
初到安邑,曹亮丝毫没有半点上官的架子,对桓范礼待如师长,其他人自然也是恭敬有加的,这让桓范又找回了那曾经的感觉,兴致所至,喝高一点也就不为稀罕了。
曹亮吩咐下人将桓范摸回房休息,夜已深,大家酒足饭饱,各自散去。
到了第二天日上三竿时,桓范还未醒来,曹亮闻听之后也不过是不以为然地笑了笑,他愿意睡,就只管让他睡去吧,现在在河东郡,他们还有些好日子过,等到了并州,打起仗来,想睡个安稳觉恐怕都不成了。
就在此时,曹亮接到了北军四营已经到来的消息。
桓范到了,北军四营也到了,利好的消息可是一桩接着一桩。
曹亮大喜,下令北军四营不必入城,城外就有安好的营寨,他们只需按营入驻就行。
募兵结束之后,曹亮就没有在安邑城中驻兵,毕竟这么的人马如果驻扎在城内的话,势必会有些扰民,还是把他们安排在城外更方便一些,城门地势平坦空旷,也方便军队的操练。
如今越骑营和新募之兵的营帐俱在城外,曹亮在扎营之时,就已经把北军四营的营帐给扎好了,可以说是虚位以待,就等北军四营到来了。
新招募的军队则是统一另立一寨,由邓艾负责来训练,不过这个情况肯定是暂时的,因为曹亮手头的编制只有北军五校五个营的,等其他四个营到齐之后,这些新募的士兵将会分配到各营去。
北军四营的到来,也就意味着曹亮麾下的人马齐至了,接下来,就将是整军出战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