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新一师的官兵都以为杀俘之事已经过去,不在那么提心吊胆的时候,一道公文传来,彻底惹得军心动荡。
都察院将王闯擅自杀俘一案,上告到北方行在军事法庭。
王闯由拘留,砖被为逮捕。不过新一师毕竟是徐梁自己带出来的部队,就算是军心略有动荡,但却不会出任何乱子。
要知道,军队要有军队的规矩。一支强悍军队,必须保证必须有一个思想。
在这件事情,徐梁可以保证自己没有任何私心。
他要将这一切都变成一个良性的规矩,为后世做典范。
这也是军事法庭第一次审判大校级别的案件,从徐梁、高燕,到王闯手下的亲兵,都出席旁听。
尤其是军事法庭,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要知道像是从王闯这种新一师的大校,八成是从配军营走出来的军官,到现在还活着的军官,不论是个人的军事素养,还是人脉关系系,都不是这些后来人可以比拟的。
这边儿还没开庭,后方和前线便有源源不断的信件和行文抵达,虽然每个人都说的是要求公平、公正,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发生这种事情,换做旁人或许早就怒了。可徐梁却保持着少有的冷静。
面对山头主义的雏形,徐梁竟然有几分兴奋。军队哪能没有山头啊,不过哪座山头比得过自己呢?
所以军方该写信写信,审判照常进行。
军中的审判模式属于传统大陆法系。
这种审判方式能够最大限度保证案件的公平性,不至于因为法官的个人法学修养而有太大的高下偏差。实际上华夏从三皇五帝时代就已经有了成文法习惯,要想走普通法系的路数简直是离经叛道。
而且儒家礼法对社会的浸淫程度过高,道德、法律夹杂的情况太过普遍,如果采用普通法系,势必从正义审判变成道德审判。这对徐梁而言是柄双刃剑,索性还是不要去碰为妙。
军事法院还没有任命大法官,王粲作为徐梁从法政学院亲手带出来新一代法官,坐在审判席上,心情忐忑。
王粲一拍惊堂木。下面书记高声喊道:“开庭,兴,礼。”
这次行礼是所有人对法官和法律的尊重,即便是徐梁也不能例外。在这次行礼之后,王粲单独起身对旁听席上的徐梁行礼。这也是沿袭日讲的礼制,他可以坦然受礼,但对于国主,还是得有必须的尊重。
“公诉人入席。带被告人。”王粲进入了状态,渐渐镇定下来。这个案子的卷宗他早已经看过了无数次,对于王闯大校的身份十分重视。
王闯被带上了法庭,站在被告人席上。出于徐梁的习惯,以及防患于未然,被告人席是一个木栅栏拦成的无顶囚笼。不过对于王闯或许没有必要,因为他自始至终都十分冷静。
“被告人姓名,军衔。曾任军职。”王粲望向王闯,开始进入第一道验明正身的程序。
王闯已经被停职待勘,一一作答。旋即道:“我认罪。”
王粲没有管他,该走的程序一道都不能遗落,这是陛下几次三番强调的基本原则。他继续问道:“是何时被羁押,何时被刑事拘留,何时被逮捕?”这三个阶段各有自己的法定期间,考虑到这个时代的技术因素。期限都要比徐梁前世长了五、七天不等。
王闯又一一做了答复。
“侦察、检察阶段可有对你用刑?”
“没有。我认罪。”王闯又说了一遍。
王粲仍旧没有理会后面的“认罪”,继续问道:“可收到了起诉书副本?”
“收到了。法官大人,我真的认罪。”王闯无奈,只好继续道。
王粲用炭笔轻轻在走完的程序上打了个勾,继续下面的步骤,告知被告人有权申请法官回避,有权提交新的证据,有权要求增加新的证人,可以自己辩护、或是请有资质的律师进行辩护。
当然,后者不存在。因为徐梁手里的人全部充入检察官、法官系统都还不够用,实在没有流入民间的可能性。照他的计划,律师最好是民间自发产生,经过司法资格考试便可以出任。
虽然没有,但说总是要说一句,看似呆板,但形成制度之后就不能改变。
王闯一一确认之后,还想快些认罪。王粲却不管不顾,让公诉人裴宣宣读起诉书。在确认了起诉书与副本一致之后,由公诉方出示证据,让王闯确认了证据,在确定没有疑议的情况下才让王闯做了被告人陈述。
王闯早已经觉得不耐烦了,最后陈述只有三个字:“我认罪。”
徐梁坐在旁听席上,知道王闯是生怕牵连到高燕和参谋长,心中难免五味交杂。他敬佩这种对朋友守义的品行,但又希望麾下能够一心秉公,对他绝对忠诚。这种看似矛盾的心情,实则也是枭雄和普通人的区分。
真正的枭雄是不可能有这样的矛盾,对他们而言,所有人理所当然地必须效忠自己。
“经本庭审理,听取被告人王闯的供述、辩解以及最后陈述,公诉人提请出庭的证人当庭做证,公诉人向法庭当庭宣读、出示了有关的证据材料。控辩双方对证据进行了质证,并在法庭辩论阶段,充分地阐述了各自的辩论意见。本庭认为,证人当庭所说的证言及公诉人员当庭出示宣读的证据材料,形式来源合法,内容相互印证,能作为本案的定案依据。本庭予以承认,下面对本案进行宣判。”
王粲照本宣科,很不习惯这种庄严肃穆的场合说这种大白话。不过陛下要求庭审公开,要让所有没读过书的人都能听懂、看懂,所以非但审理过程用大白话,就连最后的审判书都必须以白话的形式出具。
总算在法庭结案文本里可以用文言文,也算留些体面。
“本庭认为:王闯擅杀俘虏一案,案情明晰,被告人供认不讳。本庭判定其罪名成立。”王粲道:“鉴于被告人认罪态度较好,着实有悔过之心,本庭酌情轻罚,判处如下:褫夺王闯一切公职爵衔,流放东江镇旅顺堡充军服刑,服刑期限五年,期间不得担任任何公职!本判决为口头判决,判决书将在五日内送达被告人,被告人可在十五日内提请上诉。”王粲一拍醒木,朗声道:“退庭!”
书记官起身呼礼,堂上堂下行礼之后方才在法警的指引下循序而退。
王闯被法警带离的时候,忍不住望向席间的高燕和自己的参谋长,强扯开嘴角,想留下一个微笑,却变成了苦笑。
高燕微微垂下头,眼泪滴落在地上,没有在脸上留下痕迹。
那天陛下赦免了他和高材生参谋的乱军之罪,本以为王闯也会得到宽宥,谁知最后却是由他一人担当了所有罪责。谁都知道进了苦役营九死一生,而自己能做的只有常派人去探视,送些吃穿用度,还不敢让陈德知道。
——这比惩治我还心痛。
高燕觉得心里憋得发闷。
“跟我来。”
徐梁起身离开,临走时让高燕跟上。
不过徐梁却没有搭理高燕,而是走到王闯近前。
王闯下意识的想要下跪,徐梁伸手实打实的搀扶住了王闯。拳头在王闯的胸膛锤了锤。
“这个胸膛给朕当过冷箭的。”
说着,徐梁的眼角竟然少有的出了泪痕。
王闯也是涕泗横流,哭的如同孩童一般,“陛下,罪将能像在配军营一般给您一个拥抱吗?”
周围的亲卫担心徐梁的安全,邵一峰下意识的就要上前阻拦。
徐梁却摇头阻拦,对着王闯说道:“你是我兄弟,有何不可。”
王闯给徐梁来了一个结实的虎抱,若是在朝堂之上,被大人们知道,一定要弹劾王闯,顺道给徐梁念经,让他们分清楚君君臣臣。
可是在这里,这里是军队,王闯虽然犯了错,依然是个军人。
他们曾经有最诚挚的袍泽情义。
王闯在徐梁耳边小声说道:“陛下,罪将此次杀俘,与高燕将军他们没啥关系,我纯粹是看不惯这群狗日的鞑子,他们害苦了我们,害苦了天下的百姓。”
徐梁拍着王闯的肩膀,控制着眼角的泪水,“行了,一把年纪了,都做过大校了,怎么跟个孩子似得。好好去服役,服役期满,自己考军校,老子不信当初手把手教你,现在考不上军校。”
王闯心里感激,与徐梁分别的时候,小声说道:“陛下,莫要拆了新一师啊,这是老兄弟的家,若是要拆,也等我们这群家伙都进了坟再拆,求求您了陛下。”
徐梁再次泪目。
配军营、游击军、虎豹骑的弟兄们,往昔的一幕幕在自己的脑海里闪现。
再次拍了拍王闯的肩膀说道:“去吧。”
高燕跟着徐梁回了公事房,城外适时地响起了东虏的进攻鼓号声。这些日子东虏的进攻越来越应付差事,就算折损了一个巴牙喇营,也没能激起他们为同胞报仇的怒火。高燕听着这鼓号声,心中暗暗盘算:能否以军情紧急为由,把王闯留下戴罪立功呢?
徐梁也听到了城外传来的战鼓,却没有停下脚步,径直回了公事房。他坐定之后,也没有赐高燕坐,直截了当问道:“第一团团副补了么?”
“回陛下,现由一营长暂代,还没补。”高燕连忙应道,心中暗道:有戏。
“挑一个配军营出身的补上,别动其他心思了。”徐梁道:“这不是信不过你,是保全你。你害了王闯,别再害了你自己。”
高燕垂下头,手指甲几乎刺进了掌心。
“你们在我面再放肆都没关系,但是敢坏我的规矩,别怪我翻脸无情。”徐梁冷着脸道:“我身为一国之主,你见我坏过自己定的规矩么!”
“陛下,末将知罪。”高燕心跳不由加速,终于忍不住道:“陛下,这回的事,其实也就只是差道手令罢了。末将回头就补上,罪责让末将一体承担吧。”
“当时为什么不出这份军令?”徐梁冷笑一声:“现在想起义气来了?”
“陛下!”高燕被激得嘴唇翕张却发不出声音来,良久捋顺了舌头,道:“当时不出手令,是因为师部开会时有所争议,怕耽误了军机。”
徐梁闻言倒是略感欣慰,因为一些参谋坚持拒绝无端杀俘,这才导致师部拿不出军令,逼得高燕让参谋长去跟王闯私下说话。这说明第一师内部对主将不理智的命令还是有辨别能力的,关键时刻也能遏制主将“乱来”。
徐梁喝问道:“整个计划就是参谋长和你私自定下的,算他本事大,计划奏效,但为什么不能光明正大通过参谋部?”
“怕消息走漏。”高燕道。
“你信不过你的袍泽,怎能让他们信得过你?”徐梁闻言不悦:“消息若是会走漏,平日的反谍、政训工作做到哪里去了?我看你一师问题大得很啊!如此怎敢让你们‘近卫’!”
“陛下息怒!”高燕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跪倒在地:“我师绝无问题,只是末将疑神疑鬼自己闹出来的事,请陛下处置。”
徐梁既然已经决定不临阵换将,自然不会再追究高燕的责任。
整件事说起来其实就是参谋长本着小书生思想利用了左守义,顺便达成自己吸引鞑虏仇恨的目的。
如果说开了这个口子,这帮人以后就会串联谋反——徐梁觉得实在有些荒谬。不过第一师的根底的确不如第二师纯粹,本想着给老兄弟留个念想,但现在看来旧式军队与新军存在着不可弥合的代差。
“整顿军心,贯彻制度,这是你部当务之急。”徐梁看了看跪在地上的高燕:“你的参谋长几次三番要辞去训导官之职,是我懈怠了。我会让总训导部安排训导官。第一团的参谋部、训导部要进行更换,现在地方上缺少通军事的长官,拟个名单上来,交由吏部安置。”
高燕心中叹了口气,却恨自己的确犯了错,应声道:“末将明白。”
“你还想着要跟徐敬业一争长短,你看徐敬业何曾有过这样的大错!”徐梁恨铁不成钢,咬牙训了一句,旋即醒悟过来:这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么?作为父母若是这么说,很容易伤害子女的自尊心。
但是话已经出口,徐梁只好找补道:“以后做事想想清楚,别让我失望。”
高燕忍住心头委屈,点头应诺,声音中已经有了哭腔。
“退下吧。”徐梁也不多留,自己还有事要办,这件事也就算彻底完结了。
高燕出了皇帝的公事房,见参谋长就在外面不远处候着。两人沉默地走了一段路。参谋长问道:“陛下说了什么?”
“总训导部要安排一个师训导官。”高燕顿了顿,又道:“第一团的参谋和训导部要换人。现在这些全都转入地方。”
参谋长听了不由心疼。
参谋和训导都是磨合出来的,现在这些人总算已经磨合成了,效率越来越高,军中事务越来越省心,可这说换就换。全都发往地方。这些人到了地方上,无非是做个县尉、管管乡勇,这岂不是大材小用?
“这损失,比咱们这两个月的战损还大。”参谋长忍不住抱怨道。
“说到底这是咱俩的错。”高燕摸着额头的刘海:“可偏偏对咱俩没啥惩处,这……还不如一刀砍了我呢!”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先把这仗打好了,看能不能给闯子求个将功抵过的特赦。”参谋长也是万分无奈,又为自己的未来担忧。补着问了一句:“那,陛下有没有说我的事?”
“那倒没说。”高燕道:“陛下还是爱才的。”
“陛下最爱的是守规矩。”参谋长自嘲道:“可别这一战打完,把我调去总参,我可受不了。”
“那不会。”高燕忍不住道:“陛下肯定不乐意天天看到你这张小白脸。多半是调去总后,这位长官,日后说不得还要照拂我新一师啊!”
参谋长瞪了高燕一眼,半点都不觉得有趣。想到自己万一真被调到总后、总装这种连兵都见不到的地方,那日子还怎么过?
唉。一切都等打完天津之战再说吧。
都察院将王闯擅自杀俘一案,上告到北方行在军事法庭。
王闯由拘留,砖被为逮捕。不过新一师毕竟是徐梁自己带出来的部队,就算是军心略有动荡,但却不会出任何乱子。
要知道,军队要有军队的规矩。一支强悍军队,必须保证必须有一个思想。
在这件事情,徐梁可以保证自己没有任何私心。
他要将这一切都变成一个良性的规矩,为后世做典范。
这也是军事法庭第一次审判大校级别的案件,从徐梁、高燕,到王闯手下的亲兵,都出席旁听。
尤其是军事法庭,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要知道像是从王闯这种新一师的大校,八成是从配军营走出来的军官,到现在还活着的军官,不论是个人的军事素养,还是人脉关系系,都不是这些后来人可以比拟的。
这边儿还没开庭,后方和前线便有源源不断的信件和行文抵达,虽然每个人都说的是要求公平、公正,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发生这种事情,换做旁人或许早就怒了。可徐梁却保持着少有的冷静。
面对山头主义的雏形,徐梁竟然有几分兴奋。军队哪能没有山头啊,不过哪座山头比得过自己呢?
所以军方该写信写信,审判照常进行。
军中的审判模式属于传统大陆法系。
这种审判方式能够最大限度保证案件的公平性,不至于因为法官的个人法学修养而有太大的高下偏差。实际上华夏从三皇五帝时代就已经有了成文法习惯,要想走普通法系的路数简直是离经叛道。
而且儒家礼法对社会的浸淫程度过高,道德、法律夹杂的情况太过普遍,如果采用普通法系,势必从正义审判变成道德审判。这对徐梁而言是柄双刃剑,索性还是不要去碰为妙。
军事法院还没有任命大法官,王粲作为徐梁从法政学院亲手带出来新一代法官,坐在审判席上,心情忐忑。
王粲一拍惊堂木。下面书记高声喊道:“开庭,兴,礼。”
这次行礼是所有人对法官和法律的尊重,即便是徐梁也不能例外。在这次行礼之后,王粲单独起身对旁听席上的徐梁行礼。这也是沿袭日讲的礼制,他可以坦然受礼,但对于国主,还是得有必须的尊重。
“公诉人入席。带被告人。”王粲进入了状态,渐渐镇定下来。这个案子的卷宗他早已经看过了无数次,对于王闯大校的身份十分重视。
王闯被带上了法庭,站在被告人席上。出于徐梁的习惯,以及防患于未然,被告人席是一个木栅栏拦成的无顶囚笼。不过对于王闯或许没有必要,因为他自始至终都十分冷静。
“被告人姓名,军衔。曾任军职。”王粲望向王闯,开始进入第一道验明正身的程序。
王闯已经被停职待勘,一一作答。旋即道:“我认罪。”
王粲没有管他,该走的程序一道都不能遗落,这是陛下几次三番强调的基本原则。他继续问道:“是何时被羁押,何时被刑事拘留,何时被逮捕?”这三个阶段各有自己的法定期间,考虑到这个时代的技术因素。期限都要比徐梁前世长了五、七天不等。
王闯又一一做了答复。
“侦察、检察阶段可有对你用刑?”
“没有。我认罪。”王闯又说了一遍。
王粲仍旧没有理会后面的“认罪”,继续问道:“可收到了起诉书副本?”
“收到了。法官大人,我真的认罪。”王闯无奈,只好继续道。
王粲用炭笔轻轻在走完的程序上打了个勾,继续下面的步骤,告知被告人有权申请法官回避,有权提交新的证据,有权要求增加新的证人,可以自己辩护、或是请有资质的律师进行辩护。
当然,后者不存在。因为徐梁手里的人全部充入检察官、法官系统都还不够用,实在没有流入民间的可能性。照他的计划,律师最好是民间自发产生,经过司法资格考试便可以出任。
虽然没有,但说总是要说一句,看似呆板,但形成制度之后就不能改变。
王闯一一确认之后,还想快些认罪。王粲却不管不顾,让公诉人裴宣宣读起诉书。在确认了起诉书与副本一致之后,由公诉方出示证据,让王闯确认了证据,在确定没有疑议的情况下才让王闯做了被告人陈述。
王闯早已经觉得不耐烦了,最后陈述只有三个字:“我认罪。”
徐梁坐在旁听席上,知道王闯是生怕牵连到高燕和参谋长,心中难免五味交杂。他敬佩这种对朋友守义的品行,但又希望麾下能够一心秉公,对他绝对忠诚。这种看似矛盾的心情,实则也是枭雄和普通人的区分。
真正的枭雄是不可能有这样的矛盾,对他们而言,所有人理所当然地必须效忠自己。
“经本庭审理,听取被告人王闯的供述、辩解以及最后陈述,公诉人提请出庭的证人当庭做证,公诉人向法庭当庭宣读、出示了有关的证据材料。控辩双方对证据进行了质证,并在法庭辩论阶段,充分地阐述了各自的辩论意见。本庭认为,证人当庭所说的证言及公诉人员当庭出示宣读的证据材料,形式来源合法,内容相互印证,能作为本案的定案依据。本庭予以承认,下面对本案进行宣判。”
王粲照本宣科,很不习惯这种庄严肃穆的场合说这种大白话。不过陛下要求庭审公开,要让所有没读过书的人都能听懂、看懂,所以非但审理过程用大白话,就连最后的审判书都必须以白话的形式出具。
总算在法庭结案文本里可以用文言文,也算留些体面。
“本庭认为:王闯擅杀俘虏一案,案情明晰,被告人供认不讳。本庭判定其罪名成立。”王粲道:“鉴于被告人认罪态度较好,着实有悔过之心,本庭酌情轻罚,判处如下:褫夺王闯一切公职爵衔,流放东江镇旅顺堡充军服刑,服刑期限五年,期间不得担任任何公职!本判决为口头判决,判决书将在五日内送达被告人,被告人可在十五日内提请上诉。”王粲一拍醒木,朗声道:“退庭!”
书记官起身呼礼,堂上堂下行礼之后方才在法警的指引下循序而退。
王闯被法警带离的时候,忍不住望向席间的高燕和自己的参谋长,强扯开嘴角,想留下一个微笑,却变成了苦笑。
高燕微微垂下头,眼泪滴落在地上,没有在脸上留下痕迹。
那天陛下赦免了他和高材生参谋的乱军之罪,本以为王闯也会得到宽宥,谁知最后却是由他一人担当了所有罪责。谁都知道进了苦役营九死一生,而自己能做的只有常派人去探视,送些吃穿用度,还不敢让陈德知道。
——这比惩治我还心痛。
高燕觉得心里憋得发闷。
“跟我来。”
徐梁起身离开,临走时让高燕跟上。
不过徐梁却没有搭理高燕,而是走到王闯近前。
王闯下意识的想要下跪,徐梁伸手实打实的搀扶住了王闯。拳头在王闯的胸膛锤了锤。
“这个胸膛给朕当过冷箭的。”
说着,徐梁的眼角竟然少有的出了泪痕。
王闯也是涕泗横流,哭的如同孩童一般,“陛下,罪将能像在配军营一般给您一个拥抱吗?”
周围的亲卫担心徐梁的安全,邵一峰下意识的就要上前阻拦。
徐梁却摇头阻拦,对着王闯说道:“你是我兄弟,有何不可。”
王闯给徐梁来了一个结实的虎抱,若是在朝堂之上,被大人们知道,一定要弹劾王闯,顺道给徐梁念经,让他们分清楚君君臣臣。
可是在这里,这里是军队,王闯虽然犯了错,依然是个军人。
他们曾经有最诚挚的袍泽情义。
王闯在徐梁耳边小声说道:“陛下,罪将此次杀俘,与高燕将军他们没啥关系,我纯粹是看不惯这群狗日的鞑子,他们害苦了我们,害苦了天下的百姓。”
徐梁拍着王闯的肩膀,控制着眼角的泪水,“行了,一把年纪了,都做过大校了,怎么跟个孩子似得。好好去服役,服役期满,自己考军校,老子不信当初手把手教你,现在考不上军校。”
王闯心里感激,与徐梁分别的时候,小声说道:“陛下,莫要拆了新一师啊,这是老兄弟的家,若是要拆,也等我们这群家伙都进了坟再拆,求求您了陛下。”
徐梁再次泪目。
配军营、游击军、虎豹骑的弟兄们,往昔的一幕幕在自己的脑海里闪现。
再次拍了拍王闯的肩膀说道:“去吧。”
高燕跟着徐梁回了公事房,城外适时地响起了东虏的进攻鼓号声。这些日子东虏的进攻越来越应付差事,就算折损了一个巴牙喇营,也没能激起他们为同胞报仇的怒火。高燕听着这鼓号声,心中暗暗盘算:能否以军情紧急为由,把王闯留下戴罪立功呢?
徐梁也听到了城外传来的战鼓,却没有停下脚步,径直回了公事房。他坐定之后,也没有赐高燕坐,直截了当问道:“第一团团副补了么?”
“回陛下,现由一营长暂代,还没补。”高燕连忙应道,心中暗道:有戏。
“挑一个配军营出身的补上,别动其他心思了。”徐梁道:“这不是信不过你,是保全你。你害了王闯,别再害了你自己。”
高燕垂下头,手指甲几乎刺进了掌心。
“你们在我面再放肆都没关系,但是敢坏我的规矩,别怪我翻脸无情。”徐梁冷着脸道:“我身为一国之主,你见我坏过自己定的规矩么!”
“陛下,末将知罪。”高燕心跳不由加速,终于忍不住道:“陛下,这回的事,其实也就只是差道手令罢了。末将回头就补上,罪责让末将一体承担吧。”
“当时为什么不出这份军令?”徐梁冷笑一声:“现在想起义气来了?”
“陛下!”高燕被激得嘴唇翕张却发不出声音来,良久捋顺了舌头,道:“当时不出手令,是因为师部开会时有所争议,怕耽误了军机。”
徐梁闻言倒是略感欣慰,因为一些参谋坚持拒绝无端杀俘,这才导致师部拿不出军令,逼得高燕让参谋长去跟王闯私下说话。这说明第一师内部对主将不理智的命令还是有辨别能力的,关键时刻也能遏制主将“乱来”。
徐梁喝问道:“整个计划就是参谋长和你私自定下的,算他本事大,计划奏效,但为什么不能光明正大通过参谋部?”
“怕消息走漏。”高燕道。
“你信不过你的袍泽,怎能让他们信得过你?”徐梁闻言不悦:“消息若是会走漏,平日的反谍、政训工作做到哪里去了?我看你一师问题大得很啊!如此怎敢让你们‘近卫’!”
“陛下息怒!”高燕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跪倒在地:“我师绝无问题,只是末将疑神疑鬼自己闹出来的事,请陛下处置。”
徐梁既然已经决定不临阵换将,自然不会再追究高燕的责任。
整件事说起来其实就是参谋长本着小书生思想利用了左守义,顺便达成自己吸引鞑虏仇恨的目的。
如果说开了这个口子,这帮人以后就会串联谋反——徐梁觉得实在有些荒谬。不过第一师的根底的确不如第二师纯粹,本想着给老兄弟留个念想,但现在看来旧式军队与新军存在着不可弥合的代差。
“整顿军心,贯彻制度,这是你部当务之急。”徐梁看了看跪在地上的高燕:“你的参谋长几次三番要辞去训导官之职,是我懈怠了。我会让总训导部安排训导官。第一团的参谋部、训导部要进行更换,现在地方上缺少通军事的长官,拟个名单上来,交由吏部安置。”
高燕心中叹了口气,却恨自己的确犯了错,应声道:“末将明白。”
“你还想着要跟徐敬业一争长短,你看徐敬业何曾有过这样的大错!”徐梁恨铁不成钢,咬牙训了一句,旋即醒悟过来:这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么?作为父母若是这么说,很容易伤害子女的自尊心。
但是话已经出口,徐梁只好找补道:“以后做事想想清楚,别让我失望。”
高燕忍住心头委屈,点头应诺,声音中已经有了哭腔。
“退下吧。”徐梁也不多留,自己还有事要办,这件事也就算彻底完结了。
高燕出了皇帝的公事房,见参谋长就在外面不远处候着。两人沉默地走了一段路。参谋长问道:“陛下说了什么?”
“总训导部要安排一个师训导官。”高燕顿了顿,又道:“第一团的参谋和训导部要换人。现在这些全都转入地方。”
参谋长听了不由心疼。
参谋和训导都是磨合出来的,现在这些人总算已经磨合成了,效率越来越高,军中事务越来越省心,可这说换就换。全都发往地方。这些人到了地方上,无非是做个县尉、管管乡勇,这岂不是大材小用?
“这损失,比咱们这两个月的战损还大。”参谋长忍不住抱怨道。
“说到底这是咱俩的错。”高燕摸着额头的刘海:“可偏偏对咱俩没啥惩处,这……还不如一刀砍了我呢!”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先把这仗打好了,看能不能给闯子求个将功抵过的特赦。”参谋长也是万分无奈,又为自己的未来担忧。补着问了一句:“那,陛下有没有说我的事?”
“那倒没说。”高燕道:“陛下还是爱才的。”
“陛下最爱的是守规矩。”参谋长自嘲道:“可别这一战打完,把我调去总参,我可受不了。”
“那不会。”高燕忍不住道:“陛下肯定不乐意天天看到你这张小白脸。多半是调去总后,这位长官,日后说不得还要照拂我新一师啊!”
参谋长瞪了高燕一眼,半点都不觉得有趣。想到自己万一真被调到总后、总装这种连兵都见不到的地方,那日子还怎么过?
唉。一切都等打完天津之战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