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瞒天(三)
延禧宫里,孟妃正大发雷霆。
“混账!”
“皇上躺在龙榻上,她一个太子妃,凭什么能号令御林侍卫,封锁后宫!”
一旁的宫人噤若寒蝉,无人敢吭声。平日最得孟妃信任的掌事宫女,此时也垂着头,不敢触孟妃的眉头。
天蒙蒙亮的时候,守门的宫人开了宫门。然后,就见延禧宫外站了一队约百余人的御林侍卫,客客气气地“请”宫人将宫门关上。还说是太子妃娘娘下令,宫中各处皆封锁宫门,任何人不得进出。
孟妃不信这个邪,亲自去了宫门处。好说歹说,御林侍卫们都只一个回应:“末将奉令行事,有得罪之处,请孟妃娘娘见谅。”
总之,孟妃是出不了延禧宫了。
孟妃整整骂了小半个时辰,直到嗓子都骂哑了,才气咻咻地停了下来。
宫人忙奉茶。孟妃气头过了,喝了一盏茶,整个人慢慢冷静下来,心里顿时涌上了一团疑窦。
文华殿里一定出事了!
不然,主事号令之人根本轮不到陆明玉。
就算永嘉帝病重至不能说话了,还有赵太后和乔皇后。怎么会由着陆明玉出这个头?
除非,赵太后和乔皇后也出事了。
这个念头一掠过脑海,孟妃倒抽一口凉气,神色倏忽一变。一颗心忽然跳得飞快。
她不敢再深想,在心中不停安慰自己。一切都是她胡思乱想。好端端地,能有什么事!
相比起孟妃,秦妃的反应就平静了许多。只骂了一盏茶功夫,就住了口。一边喝着清茶吃着点心,一边琢磨着宫里可能会有的变故。
莫非是广平侯野心过盛,即将起兵?
还是荥阳王要谋夺皇位?
至于濮阳侯,一肚子心眼坏水没错。不过,要说起兵~造~反~,他既没这个胆量也没这个能耐。
她也不用太担心。宫外再乱,总乱不到宫里来。宫中有梁大将军和六万御林军,不会有事的。
就是有事,也有赵太后乔皇后太子妃顶在前面。她一个后宫嫔妃,老老实实待在她的寝宫里,等着风平浪息的那一日。
秦妃很快说服自己,安然待在寝宫里。
“母亲!”皮肤白嫩眉眼秀气的小公主依偎着王婕妤,仰着头悄声问道:“宫里是不是出事了?”
宫门忽然被封,连上书房都不准去了。五岁的小公主也惊觉不对劲了。
王婕妤挤出笑容,柔声安慰女儿:“宫里大概是有些事,你乖乖待在寝宫里。我教你读书认字。等过些日子,就能出去了。”
小公主很是乖巧听话,点了点头。然后,小声道:“我很久没见过父皇了。”
王婕妤鼻间一酸,伸手将小公主搂进怀里。
自永嘉帝患卒中后,后宫中唯有赵太后能见到永嘉帝。她也有近两个月没见过永嘉帝了。她对永嘉帝,没什么男女之情。不过,永嘉帝这一倒下,再不能进后宫。她的日子顿时冷清难熬了。
“母亲是不是想父皇了?”小公主伸手,为王婕妤擦拭眼角。
王婕妤定定心神,轻声道:“你父皇在养病,我们母女两个,安安分分地过日子。皇后娘娘和太子妃娘娘都会照拂我们的。”
小公主继续乖乖点头。
东宫里,李珝李瑄也都拧了眉头。
东宫被一并封了。
李琀嚷着要娘:“娘去哪儿了?我现在就要我娘!”
李珝好声好气地哄道:“娘肯定是有事出去了,很快就会回来。你别闹腾。我们陪你去玩竹马。”
李瑄挑眉握拳:“再胡闹,我就揍你。”
李琀顿时不闹腾了,老老实实地跟在哥哥姐姐后面。
“李珝,我心里有些怕。”李瑄悄声对兄长说道:“我总觉得出了大事。”
李珝心中也七上八下地,还得挺直了胸膛给妹妹撑腰打气:“别怕。有娘在,出不了大乱子。”
李瑄扁扁嘴,不吭声了。
……
宫中气氛紧绷沉凝,人人提心吊胆。
文华殿里的气氛,更是沉重。
乔阁老和罗尚书等人,齐聚在偏殿内,一同看奏折处理政事。永嘉帝病倒之后,朝中政事都由他们几个商议处置,遇到悬而不决或极要紧的事,才会禀报由天子决断。
众臣今日格外沉默,谁也没有说话的心情。
“太子妃娘娘驾到!”
众臣立刻起身相迎。乔阁老第一个拱手行礼:“老臣见过太子妃!”
“臣见过太子妃!”
陆明玉一夜未眠,目中有些血丝,面上却不见疲色:“诸位大人请起。”顿了顿又道:“你们继续忙,我没什么事,就是过来看看。”
然后,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后宫不得干政,这是宫中规矩。
此时,陆明玉前来偏殿看文臣们处理政事,一派坦荡从容。文臣们按捺下心里的复杂情绪,各自应了。
陆明玉说看看,就真的只是袖手旁观。既未看奏折,也没插过嘴。
不过,她在一旁待着,本身就是无言的威慑。
乔阁老和罗尚书偶尔对视一眼,不知该为太子殿下庆幸还是该苦笑。
太子妃这般强硬厉害,能为太子殿下震住朝臣,自是一桩好事。就只怕,手伸得长了,野心过盛,为日后种下祸端。
“启禀娘娘,”金尚书过来了:“皇陵一直在修缮,是不是该派人前去皇陵看看修缮进度?”
毕竟,过些日子就派上大用场了。
陆明玉略一点头:“请金尚书写一份手书,再去请母后动用玉玺,盖上御印!”
金尚书拱手应下。
其余诸事,也照此办理。
大半日下来,一切有条不紊。
众臣心头这口气还没完全松懈,梁二郎便面色凝重地来了。
“启禀太子妃娘娘,”短短一夜之间经历丧父之痛,梁二郎连悲恸哭泣的时候都没有,一直忙碌到现在。此时满目血丝,声音嘶哑:“大事不好,广平侯领着孟家军直扑京城来了。城门的守城官见势不妙,关了城门,拼死抵挡。”
“广平侯便令人在城下高呼,说皇上已经驾崩,宫中被小人把持。他领兵是为皇上报仇!”
“混账!”
“皇上躺在龙榻上,她一个太子妃,凭什么能号令御林侍卫,封锁后宫!”
一旁的宫人噤若寒蝉,无人敢吭声。平日最得孟妃信任的掌事宫女,此时也垂着头,不敢触孟妃的眉头。
天蒙蒙亮的时候,守门的宫人开了宫门。然后,就见延禧宫外站了一队约百余人的御林侍卫,客客气气地“请”宫人将宫门关上。还说是太子妃娘娘下令,宫中各处皆封锁宫门,任何人不得进出。
孟妃不信这个邪,亲自去了宫门处。好说歹说,御林侍卫们都只一个回应:“末将奉令行事,有得罪之处,请孟妃娘娘见谅。”
总之,孟妃是出不了延禧宫了。
孟妃整整骂了小半个时辰,直到嗓子都骂哑了,才气咻咻地停了下来。
宫人忙奉茶。孟妃气头过了,喝了一盏茶,整个人慢慢冷静下来,心里顿时涌上了一团疑窦。
文华殿里一定出事了!
不然,主事号令之人根本轮不到陆明玉。
就算永嘉帝病重至不能说话了,还有赵太后和乔皇后。怎么会由着陆明玉出这个头?
除非,赵太后和乔皇后也出事了。
这个念头一掠过脑海,孟妃倒抽一口凉气,神色倏忽一变。一颗心忽然跳得飞快。
她不敢再深想,在心中不停安慰自己。一切都是她胡思乱想。好端端地,能有什么事!
相比起孟妃,秦妃的反应就平静了许多。只骂了一盏茶功夫,就住了口。一边喝着清茶吃着点心,一边琢磨着宫里可能会有的变故。
莫非是广平侯野心过盛,即将起兵?
还是荥阳王要谋夺皇位?
至于濮阳侯,一肚子心眼坏水没错。不过,要说起兵~造~反~,他既没这个胆量也没这个能耐。
她也不用太担心。宫外再乱,总乱不到宫里来。宫中有梁大将军和六万御林军,不会有事的。
就是有事,也有赵太后乔皇后太子妃顶在前面。她一个后宫嫔妃,老老实实待在她的寝宫里,等着风平浪息的那一日。
秦妃很快说服自己,安然待在寝宫里。
“母亲!”皮肤白嫩眉眼秀气的小公主依偎着王婕妤,仰着头悄声问道:“宫里是不是出事了?”
宫门忽然被封,连上书房都不准去了。五岁的小公主也惊觉不对劲了。
王婕妤挤出笑容,柔声安慰女儿:“宫里大概是有些事,你乖乖待在寝宫里。我教你读书认字。等过些日子,就能出去了。”
小公主很是乖巧听话,点了点头。然后,小声道:“我很久没见过父皇了。”
王婕妤鼻间一酸,伸手将小公主搂进怀里。
自永嘉帝患卒中后,后宫中唯有赵太后能见到永嘉帝。她也有近两个月没见过永嘉帝了。她对永嘉帝,没什么男女之情。不过,永嘉帝这一倒下,再不能进后宫。她的日子顿时冷清难熬了。
“母亲是不是想父皇了?”小公主伸手,为王婕妤擦拭眼角。
王婕妤定定心神,轻声道:“你父皇在养病,我们母女两个,安安分分地过日子。皇后娘娘和太子妃娘娘都会照拂我们的。”
小公主继续乖乖点头。
东宫里,李珝李瑄也都拧了眉头。
东宫被一并封了。
李琀嚷着要娘:“娘去哪儿了?我现在就要我娘!”
李珝好声好气地哄道:“娘肯定是有事出去了,很快就会回来。你别闹腾。我们陪你去玩竹马。”
李瑄挑眉握拳:“再胡闹,我就揍你。”
李琀顿时不闹腾了,老老实实地跟在哥哥姐姐后面。
“李珝,我心里有些怕。”李瑄悄声对兄长说道:“我总觉得出了大事。”
李珝心中也七上八下地,还得挺直了胸膛给妹妹撑腰打气:“别怕。有娘在,出不了大乱子。”
李瑄扁扁嘴,不吭声了。
……
宫中气氛紧绷沉凝,人人提心吊胆。
文华殿里的气氛,更是沉重。
乔阁老和罗尚书等人,齐聚在偏殿内,一同看奏折处理政事。永嘉帝病倒之后,朝中政事都由他们几个商议处置,遇到悬而不决或极要紧的事,才会禀报由天子决断。
众臣今日格外沉默,谁也没有说话的心情。
“太子妃娘娘驾到!”
众臣立刻起身相迎。乔阁老第一个拱手行礼:“老臣见过太子妃!”
“臣见过太子妃!”
陆明玉一夜未眠,目中有些血丝,面上却不见疲色:“诸位大人请起。”顿了顿又道:“你们继续忙,我没什么事,就是过来看看。”
然后,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后宫不得干政,这是宫中规矩。
此时,陆明玉前来偏殿看文臣们处理政事,一派坦荡从容。文臣们按捺下心里的复杂情绪,各自应了。
陆明玉说看看,就真的只是袖手旁观。既未看奏折,也没插过嘴。
不过,她在一旁待着,本身就是无言的威慑。
乔阁老和罗尚书偶尔对视一眼,不知该为太子殿下庆幸还是该苦笑。
太子妃这般强硬厉害,能为太子殿下震住朝臣,自是一桩好事。就只怕,手伸得长了,野心过盛,为日后种下祸端。
“启禀娘娘,”金尚书过来了:“皇陵一直在修缮,是不是该派人前去皇陵看看修缮进度?”
毕竟,过些日子就派上大用场了。
陆明玉略一点头:“请金尚书写一份手书,再去请母后动用玉玺,盖上御印!”
金尚书拱手应下。
其余诸事,也照此办理。
大半日下来,一切有条不紊。
众臣心头这口气还没完全松懈,梁二郎便面色凝重地来了。
“启禀太子妃娘娘,”短短一夜之间经历丧父之痛,梁二郎连悲恸哭泣的时候都没有,一直忙碌到现在。此时满目血丝,声音嘶哑:“大事不好,广平侯领着孟家军直扑京城来了。城门的守城官见势不妙,关了城门,拼死抵挡。”
“广平侯便令人在城下高呼,说皇上已经驾崩,宫中被小人把持。他领兵是为皇上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