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虽然黑压压的一片人,却安静的异常,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人会出声喧闹,哪怕是谁无意发出一点声音,也会立马引来其他人的白眼。
相较于台下的紧张,台上之人却轻松许多,除了一路激战过来的三人彼此敌视,对姚肆和吴世伟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却反而不甚在意。
“看来有人不服气啊!”吴世伟笑呵呵的看着姚肆。
姚肆回以一笑,当然不服气了,换她也难免心里有梗,这后门走的可舒坦,别人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才到最后的位置,他们倒好,凭着一张荐贴就什么都省了。
吴世伟催促掌柄人出题,掌柄人拿棒槌在铜锣上用力一敲,与此同时,挂在正中央的旗帜被人拉开,斗大的“帝权”二字出现在众人视线中。
哗然之声乍响,有人所料,有人恍然。
依照往年惯例,兵法韬略最是被人看重,所以历年来,题目的性质都偏军事,毕竟对一国来说,强有力的军队以及出神入化的作战指挥才能抵抗外国来袭。
但今年却例外,帝权,在大家看来,这是不敢轻易触及的话,谁不知道当今天子被首辅和太尉左右压制,再加上年幼,说话的轻重有时候还抵不过两位大臣。
可知道归知道,没人敢提,先帝驾崩的早,就是为了不让一方独大,才指定首辅和太尉二人协同辅佐新皇,也幸得他思虑深远,比起一方独大,两方势均力敌才更能牵制平衡,新皇也才能在夹缝中求生。
无需掌柄人示意,台下看客已经自行禁了声,他们都在好奇,这话该由谁从何说起。
既已出题,论战随时都可以开始,几人互相道了自己的姓名,姚肆也知道了另外三人分别是蒋英、沈必、吕奇。
五人各占一方,中间设一方案台两名书记,以记录整个过程的所有言语。
吴世伟微微皱着眉,盯着帝权二字沉思,另外三人也同样表情凝重,谁都不愿意轻易开口,毕竟这话题如此敏感,稍不留神,只怕会牵扯甚多,甚至带来灭顶之灾都有可能。
再者,就算斟酌出口,这第一人势必会被其他四人联合攻击,谁愿意把自己当靶子呐。
比起其他四人,姚肆的表情反而轻松许多,倒不是她无所畏惧,只是明白一点,如此敏感的话题,等闲人是不敢冒着杀头之罪轻易拿出来,必定是有授意,不是当今天子,就是天子授命之人。
至于题的目的,从大部分来讲,已经不只是要分出一个胜负,而是巧妙的集合天下人士代帝思考,如何才能真正拥有帝权。
如此胆大又如此孤注一掷,将问题抛在天下人面前,要么是被逼的紧了,要么是已经做好反抗的准备。
那位宁可当着天下人将心思露出来,让人看到帝王的不堪,看到帝王的渴求,甚至是打破首辅和太尉之间的微妙平衡,其中迫切可想而知。
换言之,他就算本人没在现场,也一定会派人前来观看,这时候若还去计较皇室尊严,可就因小失大了。
可吴世伟几人,虽然明白前半部,却要顾虑说出的话对偌大的家族的影响,姚肆与他们不同之处就在于,姚家与皇室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
今日这擂台上说的话,准会一字不落的落入那位的耳中,只要不诋毁,实事求是的讲明自己的观点,并不会惹祸上身。
至于今后是否会被首辅和太尉视为眼中钉,那就不是现在该考虑的问题,眼下才是最要紧的。
许是意识到这样沉默下去也不是办法,沈必见其他人都不敢吭声,不禁嘲讽,一个个胆小鬼,虽说最先开口的稍处劣势,可真正有实力的人,根本不会将这些事放在眼里。
姚肆一直在观察着其他几人,注意到沈必的神色,知道他忍不住了,暗暗揣测沈必会如何说。
虽说题目开放,可沈必这人看着更像明哲保身,他既不会夸夸其谈,亦不会随便敷衍。
话要说的漂亮,又要起到巩固帝权的作用,还要让人无话可说,那还有什么比选择仁君治国更合适的呢。
自古以来仁君治天下就是被人歌颂了无数万遍的佳话,即便观点并不出众,却很保守安全。
果然,沈必一手背在背后,一手弯曲于腰侧位置,笑容自信道:“欲固帝权,当顺其民意,民意顺则天下顺。
是故大盖而容天下,信盖而约天下,仁盖而怀天下,恩盖而保天下,权盖而不失天下。事而不疑,天运不移,时变不迁。”
即便有所猜测准备,姚肆心中还是一阵叫好拍掌,沈必这番为天下政的六者总结,既有其重要性,也让人察觉不出任何错处。
而最重要的,还是它虽看似是帝王之术,却是通俗易懂,文本上皆有,与本国国情实不相符。
若非要她下一个定论,对那位上位者来说,此话中看不中用罢了,可到底说的漂亮,底下已经传来感慨之声,显然对其言论赞叹不已。
沈必本来也是打着这样的算盘,他对自己这番话自信不已,深信无人可以提出意见来,更不会无意得罪了皇室,说白了,这就是冠冕堂皇的话,却很中肯。
姚肆眼里藏着明朗笑意,面上带着几分崇敬几分佩服几分惊讶,礼貌的行文人虚礼,“沈必兄所言极是,有道是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有有道者处之。”
吴世伟倒表现的未必强烈,可蒋英和吕奇却对姚肆非常不喜,她一说话,另外两人自然要反驳。
吕奇率先开口道:“君主亦有道,无避臣民无道,不听君言,不谋君事,又如何处之?
是故卿所言非也,有道者未必处之,尔以智勇仁信以待之,奈何内已废,外必忧,是故先治内再疗外,于西夜当下来看,此才为上道。
况乎今日之题在于帝权,必先虑其权,而权自何处?你我皆知------”
吕奇越说越觉得不对劲,语气渐渐缓下来,将前后话一思考,脸色才微变,又是尴尬又是歉意的看着沈必。
沈必脸色说不出有几分难看,却沉着脸表示了他此时的不愉快。
吕奇适才那番话,虽是在姚肆之后结论,其意也是想反驳姚肆的话,却不知不觉的牵扯到了沈必的理论上,言下之意已经指明了沈必言有所失、言不对题,并且将外治引到了内治的核心上去。
所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大抵就是这种感觉了,其实在姚肆和吴世伟上台之后,蒋、沈、吕三人已经暗中达成一致,先联手对付那半路杀出的二人,再三人行堂堂正正的比试。
可如今却好,这才刚开始,盟约就被打破,三人再无法合纵。
相较于台下的紧张,台上之人却轻松许多,除了一路激战过来的三人彼此敌视,对姚肆和吴世伟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却反而不甚在意。
“看来有人不服气啊!”吴世伟笑呵呵的看着姚肆。
姚肆回以一笑,当然不服气了,换她也难免心里有梗,这后门走的可舒坦,别人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才到最后的位置,他们倒好,凭着一张荐贴就什么都省了。
吴世伟催促掌柄人出题,掌柄人拿棒槌在铜锣上用力一敲,与此同时,挂在正中央的旗帜被人拉开,斗大的“帝权”二字出现在众人视线中。
哗然之声乍响,有人所料,有人恍然。
依照往年惯例,兵法韬略最是被人看重,所以历年来,题目的性质都偏军事,毕竟对一国来说,强有力的军队以及出神入化的作战指挥才能抵抗外国来袭。
但今年却例外,帝权,在大家看来,这是不敢轻易触及的话,谁不知道当今天子被首辅和太尉左右压制,再加上年幼,说话的轻重有时候还抵不过两位大臣。
可知道归知道,没人敢提,先帝驾崩的早,就是为了不让一方独大,才指定首辅和太尉二人协同辅佐新皇,也幸得他思虑深远,比起一方独大,两方势均力敌才更能牵制平衡,新皇也才能在夹缝中求生。
无需掌柄人示意,台下看客已经自行禁了声,他们都在好奇,这话该由谁从何说起。
既已出题,论战随时都可以开始,几人互相道了自己的姓名,姚肆也知道了另外三人分别是蒋英、沈必、吕奇。
五人各占一方,中间设一方案台两名书记,以记录整个过程的所有言语。
吴世伟微微皱着眉,盯着帝权二字沉思,另外三人也同样表情凝重,谁都不愿意轻易开口,毕竟这话题如此敏感,稍不留神,只怕会牵扯甚多,甚至带来灭顶之灾都有可能。
再者,就算斟酌出口,这第一人势必会被其他四人联合攻击,谁愿意把自己当靶子呐。
比起其他四人,姚肆的表情反而轻松许多,倒不是她无所畏惧,只是明白一点,如此敏感的话题,等闲人是不敢冒着杀头之罪轻易拿出来,必定是有授意,不是当今天子,就是天子授命之人。
至于题的目的,从大部分来讲,已经不只是要分出一个胜负,而是巧妙的集合天下人士代帝思考,如何才能真正拥有帝权。
如此胆大又如此孤注一掷,将问题抛在天下人面前,要么是被逼的紧了,要么是已经做好反抗的准备。
那位宁可当着天下人将心思露出来,让人看到帝王的不堪,看到帝王的渴求,甚至是打破首辅和太尉之间的微妙平衡,其中迫切可想而知。
换言之,他就算本人没在现场,也一定会派人前来观看,这时候若还去计较皇室尊严,可就因小失大了。
可吴世伟几人,虽然明白前半部,却要顾虑说出的话对偌大的家族的影响,姚肆与他们不同之处就在于,姚家与皇室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
今日这擂台上说的话,准会一字不落的落入那位的耳中,只要不诋毁,实事求是的讲明自己的观点,并不会惹祸上身。
至于今后是否会被首辅和太尉视为眼中钉,那就不是现在该考虑的问题,眼下才是最要紧的。
许是意识到这样沉默下去也不是办法,沈必见其他人都不敢吭声,不禁嘲讽,一个个胆小鬼,虽说最先开口的稍处劣势,可真正有实力的人,根本不会将这些事放在眼里。
姚肆一直在观察着其他几人,注意到沈必的神色,知道他忍不住了,暗暗揣测沈必会如何说。
虽说题目开放,可沈必这人看着更像明哲保身,他既不会夸夸其谈,亦不会随便敷衍。
话要说的漂亮,又要起到巩固帝权的作用,还要让人无话可说,那还有什么比选择仁君治国更合适的呢。
自古以来仁君治天下就是被人歌颂了无数万遍的佳话,即便观点并不出众,却很保守安全。
果然,沈必一手背在背后,一手弯曲于腰侧位置,笑容自信道:“欲固帝权,当顺其民意,民意顺则天下顺。
是故大盖而容天下,信盖而约天下,仁盖而怀天下,恩盖而保天下,权盖而不失天下。事而不疑,天运不移,时变不迁。”
即便有所猜测准备,姚肆心中还是一阵叫好拍掌,沈必这番为天下政的六者总结,既有其重要性,也让人察觉不出任何错处。
而最重要的,还是它虽看似是帝王之术,却是通俗易懂,文本上皆有,与本国国情实不相符。
若非要她下一个定论,对那位上位者来说,此话中看不中用罢了,可到底说的漂亮,底下已经传来感慨之声,显然对其言论赞叹不已。
沈必本来也是打着这样的算盘,他对自己这番话自信不已,深信无人可以提出意见来,更不会无意得罪了皇室,说白了,这就是冠冕堂皇的话,却很中肯。
姚肆眼里藏着明朗笑意,面上带着几分崇敬几分佩服几分惊讶,礼貌的行文人虚礼,“沈必兄所言极是,有道是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有有道者处之。”
吴世伟倒表现的未必强烈,可蒋英和吕奇却对姚肆非常不喜,她一说话,另外两人自然要反驳。
吕奇率先开口道:“君主亦有道,无避臣民无道,不听君言,不谋君事,又如何处之?
是故卿所言非也,有道者未必处之,尔以智勇仁信以待之,奈何内已废,外必忧,是故先治内再疗外,于西夜当下来看,此才为上道。
况乎今日之题在于帝权,必先虑其权,而权自何处?你我皆知------”
吕奇越说越觉得不对劲,语气渐渐缓下来,将前后话一思考,脸色才微变,又是尴尬又是歉意的看着沈必。
沈必脸色说不出有几分难看,却沉着脸表示了他此时的不愉快。
吕奇适才那番话,虽是在姚肆之后结论,其意也是想反驳姚肆的话,却不知不觉的牵扯到了沈必的理论上,言下之意已经指明了沈必言有所失、言不对题,并且将外治引到了内治的核心上去。
所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大抵就是这种感觉了,其实在姚肆和吴世伟上台之后,蒋、沈、吕三人已经暗中达成一致,先联手对付那半路杀出的二人,再三人行堂堂正正的比试。
可如今却好,这才刚开始,盟约就被打破,三人再无法合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