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铜峡城上的战况越来越激烈。
总体来说,大皇子一派的人手占据了上风,因为大皇子一派所有的人都集中在西面城墙。
而二皇子的人却是分散在四面城墙,想要从各出城墙到西城墙支援,需要不少的一段时间,而且,南面因为三皇子的存在,并不能把兵力全部调空。
毕竟,二皇子也无法判断老三会不会突然再杀个回马枪再重新杀回来。
现在的西面城墙上,大皇子的人马已经逐渐控制了这边的广大区域,从城下攀登上来的军士越来越多,而二皇子一边的人马也在源源不断地赶来。
很快,他这边的劣势也在逐渐扳回,双方的战斗陷入了白热化阶段。
彼此之间都有了不少的死伤,许多尸体堆积在城墙上,厮杀正热。
小山上,三皇子看着城中的这一幕,拳头紧紧握着。
他在判断着,什么时候出手,更能容易控制住局势,制止这场冲突,而又能够让那些军士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厌恶大夏的内部战争。
让他们能够在停下战斗之后,去思索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从而心里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皇子之所以临时决定不赶回颍州城去救援赵二虎的小队,又能够提前预判铜峡县城上发生的这场战争,原因便是他得到了唐僧的神念传音。
但是,唐僧所说的内容并不多,也仅限他现在所知道的这些。
至于更多的战况,唐僧都没有说。
唐僧要给三皇子独立思考并自主决策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由自己来主导这场局面。
包括唐僧在内的很多人都清楚,想要重建富强的大夏,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想要不流血牺牲是绝对不可能的。
问题的关键便是,流多少血,牺牲多少人。
毕竟大皇子和二皇子一派,为了最终争夺大夏的江山,已经做了多年的布局,想要那些人改变主意,光是凭借施行仁政是不可能的。
即便大皇子和二皇子死了,也会有四皇子、五皇子被强行推出来,毕竟先皇还是比较能生的,光是儿子就生了二十八个。
这已经不仅仅是大皇子和二、三皇子之间的争夺,而是几大利益集团之间的争夺。
之所以最初他们选择了大皇子和二皇子,只是因为他们具有更大的优势,甚至连亲情一类的东西,都是次要的。
而三皇子的优势最小,所以支持三皇帝力量最弱,人数也最少。
但是现在不同了,支持三皇子的人中,有了唐僧。
这就是绝对的优势。
但是,唐僧并不想让三皇子成为一个傀儡一般的皇帝,毕竟他总是要离开这个小世界的。
所以,从现在开始,唐僧就试着松手,尽量减少他在这一场大夏国主之争中的影响。
他要让三皇子尽可能多地凭借着自身的实力,完全控制住大夏的局势。
他所能做的的,最多也就是给三皇子提供一些消息,然后在重要的节点上给予一些决策。
当年仅仅是这些帮助,对三皇子来说也绝对相当大的助力了。
三皇子的身边,林阔海等人也在关注着城中的状况。
甚至小山下的人,也反应过来,从小山上三皇子这边的情况,他们判断出来,肯定城中出现了什么变故,才引起三皇子等人的关注。
这些人知道军纪的严明,没有得到命令,他们是不可能贸然登上小山的。
他们只是在山下留意关注着山上的情况,默默地注视着三皇子等人的动静。
毕竟,从他们所在的位置,是看不到铜峡城中的情况的。
又过了半柱香的时间,始终在小山上观望的三皇子突然转身,快步向山下走去。
“全部集合!攻打铜峡城!”
一边走,一边大声下令。
“是,遵大帅令!”
林阔海立刻答应了一声,随即向山下喊道:“全部集合,上马,准备攻打铜峡城!”
听到这个命令,青川营和敢死营中的弟兄们立刻精神一震,纷纷上马,很快就整队完毕。
三皇子快步下了小山,直接来到自己的坐骑前,同样翻身上满,从腰间抽出了宝剑,向铜峡县城方向一指,喝道:“全速出击,攻打铜峡县城!”
一声令下,他自己率先拍马朝着铜峡县城方向疾驰而去。
大队人马紧随在三皇子的身后奋勇争先,近五千骑气势汹汹向铜峡县城方向狂奔而去。
很快,队伍已经距离宽阔的护城河外。
“射!”
三皇子大喝一声,青川营和敢死营的军士,手中长枪向城头上爆射而去。
这一片的城头上,也就有两三千左右的敌军,其余人都已经离开这里,前往西城支援去了。
这里的兵力就显得极为薄弱!
长枪爆射而来,城墙上的军士被吓得急忙蹲在城墙垛口下,只敢从缝隙中朝下方看去,却是不敢露头攻击。
哪怕是射箭这样的大幅度动作,他们也不敢做出。
因为下方的的长枪太过凶猛了,射出一箭两箭丝毫不解决什么问题,反而会使自己置身于危险的境地。
“破吊桥!”
看看城头上的守军已经被压制住,三皇子再次大喊一声。
随着他的命令,立刻数十柄长长向吊桥上悬挂的钢索爆射而去。
咔咔咔几声清脆的响声,钢索的铁环无法禁得住长枪的爆射,两根铁索先后在一串串火花中折断,吊桥失去控制,轰然落在了护城河上。
“架枪桥!”
铜峡县城的大门极其坚固,这一点,三皇子是非常清楚的。
他这里没有大型的攻城器械,想要撞开厚重的城门,绝对不是短时间内办到的。
三皇子依然是选择从城墙上攀爬而上。
随着他的这一道喊声,再一次许多柄长枪爆射而出,射向了城墙的青石。
咔咔咔……
无数道清脆的声音再次连续发出。
原本光滑的石墙上立刻如从刺猬一般,射中了许多长枪。
这就是所为的枪桥。
长枪从城根处一直延伸到城头,中间是一大片垂直扎在城墙上的枪杆。
有军士已经借助着枪杆,开始快速地向上攀爬了。
总体来说,大皇子一派的人手占据了上风,因为大皇子一派所有的人都集中在西面城墙。
而二皇子的人却是分散在四面城墙,想要从各出城墙到西城墙支援,需要不少的一段时间,而且,南面因为三皇子的存在,并不能把兵力全部调空。
毕竟,二皇子也无法判断老三会不会突然再杀个回马枪再重新杀回来。
现在的西面城墙上,大皇子的人马已经逐渐控制了这边的广大区域,从城下攀登上来的军士越来越多,而二皇子一边的人马也在源源不断地赶来。
很快,他这边的劣势也在逐渐扳回,双方的战斗陷入了白热化阶段。
彼此之间都有了不少的死伤,许多尸体堆积在城墙上,厮杀正热。
小山上,三皇子看着城中的这一幕,拳头紧紧握着。
他在判断着,什么时候出手,更能容易控制住局势,制止这场冲突,而又能够让那些军士在这场残酷的战斗中厌恶大夏的内部战争。
让他们能够在停下战斗之后,去思索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从而心里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皇子之所以临时决定不赶回颍州城去救援赵二虎的小队,又能够提前预判铜峡县城上发生的这场战争,原因便是他得到了唐僧的神念传音。
但是,唐僧所说的内容并不多,也仅限他现在所知道的这些。
至于更多的战况,唐僧都没有说。
唐僧要给三皇子独立思考并自主决策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由自己来主导这场局面。
包括唐僧在内的很多人都清楚,想要重建富强的大夏,绝对不是简单的事情,想要不流血牺牲是绝对不可能的。
问题的关键便是,流多少血,牺牲多少人。
毕竟大皇子和二皇子一派,为了最终争夺大夏的江山,已经做了多年的布局,想要那些人改变主意,光是凭借施行仁政是不可能的。
即便大皇子和二皇子死了,也会有四皇子、五皇子被强行推出来,毕竟先皇还是比较能生的,光是儿子就生了二十八个。
这已经不仅仅是大皇子和二、三皇子之间的争夺,而是几大利益集团之间的争夺。
之所以最初他们选择了大皇子和二皇子,只是因为他们具有更大的优势,甚至连亲情一类的东西,都是次要的。
而三皇子的优势最小,所以支持三皇帝力量最弱,人数也最少。
但是现在不同了,支持三皇子的人中,有了唐僧。
这就是绝对的优势。
但是,唐僧并不想让三皇子成为一个傀儡一般的皇帝,毕竟他总是要离开这个小世界的。
所以,从现在开始,唐僧就试着松手,尽量减少他在这一场大夏国主之争中的影响。
他要让三皇子尽可能多地凭借着自身的实力,完全控制住大夏的局势。
他所能做的的,最多也就是给三皇子提供一些消息,然后在重要的节点上给予一些决策。
当年仅仅是这些帮助,对三皇子来说也绝对相当大的助力了。
三皇子的身边,林阔海等人也在关注着城中的状况。
甚至小山下的人,也反应过来,从小山上三皇子这边的情况,他们判断出来,肯定城中出现了什么变故,才引起三皇子等人的关注。
这些人知道军纪的严明,没有得到命令,他们是不可能贸然登上小山的。
他们只是在山下留意关注着山上的情况,默默地注视着三皇子等人的动静。
毕竟,从他们所在的位置,是看不到铜峡城中的情况的。
又过了半柱香的时间,始终在小山上观望的三皇子突然转身,快步向山下走去。
“全部集合!攻打铜峡城!”
一边走,一边大声下令。
“是,遵大帅令!”
林阔海立刻答应了一声,随即向山下喊道:“全部集合,上马,准备攻打铜峡城!”
听到这个命令,青川营和敢死营中的弟兄们立刻精神一震,纷纷上马,很快就整队完毕。
三皇子快步下了小山,直接来到自己的坐骑前,同样翻身上满,从腰间抽出了宝剑,向铜峡县城方向一指,喝道:“全速出击,攻打铜峡县城!”
一声令下,他自己率先拍马朝着铜峡县城方向疾驰而去。
大队人马紧随在三皇子的身后奋勇争先,近五千骑气势汹汹向铜峡县城方向狂奔而去。
很快,队伍已经距离宽阔的护城河外。
“射!”
三皇子大喝一声,青川营和敢死营的军士,手中长枪向城头上爆射而去。
这一片的城头上,也就有两三千左右的敌军,其余人都已经离开这里,前往西城支援去了。
这里的兵力就显得极为薄弱!
长枪爆射而来,城墙上的军士被吓得急忙蹲在城墙垛口下,只敢从缝隙中朝下方看去,却是不敢露头攻击。
哪怕是射箭这样的大幅度动作,他们也不敢做出。
因为下方的的长枪太过凶猛了,射出一箭两箭丝毫不解决什么问题,反而会使自己置身于危险的境地。
“破吊桥!”
看看城头上的守军已经被压制住,三皇子再次大喊一声。
随着他的命令,立刻数十柄长长向吊桥上悬挂的钢索爆射而去。
咔咔咔几声清脆的响声,钢索的铁环无法禁得住长枪的爆射,两根铁索先后在一串串火花中折断,吊桥失去控制,轰然落在了护城河上。
“架枪桥!”
铜峡县城的大门极其坚固,这一点,三皇子是非常清楚的。
他这里没有大型的攻城器械,想要撞开厚重的城门,绝对不是短时间内办到的。
三皇子依然是选择从城墙上攀爬而上。
随着他的这一道喊声,再一次许多柄长枪爆射而出,射向了城墙的青石。
咔咔咔……
无数道清脆的声音再次连续发出。
原本光滑的石墙上立刻如从刺猬一般,射中了许多长枪。
这就是所为的枪桥。
长枪从城根处一直延伸到城头,中间是一大片垂直扎在城墙上的枪杆。
有军士已经借助着枪杆,开始快速地向上攀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