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与出版界人士和传统作家圈人士座谈的时候,总会有人感叹一句:现在我们的读者啊!每每和网络原创界人士聊天的时候,也总会有人说:读者就喜欢这种小白文,小爽文,写深刻了不好,没人看。
中国的读者群虽然庞大到数以亿计,但却总体被定义到一个非常浅薄的阅读层次。这也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中国人的休闲时间非常之少,在世界范围看来,更是少得有点儿可怜。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年仅仅5天带薪假期。每天的休闲时间,据最新的调研报告来看(本文写于2012年底),中国所有人群,整体每天的休闲时间(请注意,休闲时间不是休息睡眠时间)不到两个小时。这样少的时间,除了走亲访友们,几乎再无任何时间干别的事情,何况看书乎?
第二,中国考试得分教育无孔不入,相当夸张。中国的教育本质上毫无兴趣可言,除了死记硬背,还是千篇一律。这样不重视个人兴趣和特长的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人,如果还喜欢读书,那简直就是奇迹。教育唯知识论,这几年在扼杀购书和阅读人群上,真是功不可没。
第三,读书时间的严重减少。由于前两个原因的导致,中国人的读书时间,都被压缩到了上下班或上下学途中。不用说,上下班和上下学途中,顶天了有三个小时,而且还是昏昏欲睡的三个小时,也就翻翻手机pad。这样的三个小时,也就能够读一读小白文、看一看视频吧?
但这种低层次的阅读现状,近来因各种因素的累积,开始出现了量变到质变的发展。也就是笔者在题目中说的:深度阅读时代即将到来。这个到来,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原有的出版体系、作家体系、杂志报刊、网络原创小说体系、移动端阅读体系,如果准备不足,那可就白白错过了一次亿万读者的巨大机会,被后来者追上并超越。
深度阅读时代的到来,已经呈现出了几多征兆:
首先,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极大的提振了经典文学(也有人称纯文学、传统文学)的中国信心。通过莫言和诺贝尔文学奖效应,培养起了一批能够延续5-10年阅读热情的读者。毫无疑问,这个读者数量,至少是以千万级来计算的。
第二,国家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决心,会施放一大批出版和写作需求。毫无疑问,跟世界趋势略有区别,中国将赢来一个长达8-12年的出版黄金周期,用百花齐放来形容,毫不为过。
第三,人们收入的提高。国家明确到2015年前(本文写于2012年底),要让全国人民收入增长一倍(注:这个目标,目标已经超额实现,现在是2020年结束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让全体中国人,达成完全小康生活水平)。人们手中钱多了,所谓饱暖后思想活跃,精神世界的追求也就跟之而来。而捧着一本散发墨香的书阅读,则是精神之极致了。当然,你也可以捧着手机和pad阅读。
第三,带薪休假制度建立和工作时间调整。这两个问题是未来十年的重中之重,中国人的假期和每日休闲时间必然会比现在增长一倍不止。休闲时间的延长,也给深度文学阅读提供了最强有力的保障。人们没有阅读时间,一切都等于白谈。而现在,这个时间慢慢变得长,而且成为常态了。
当然,也有人会说。有闲余时间了,我会去旅游、聚会等等。但请注意,每个群体的选择,都是不同的。而在中国,就算是一个小群体,也是数以千万计的。只要服务好一个小群体,你就会成为一个巨型的世界级公司。
最后,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成功大卖,打破了中国电影观众欣赏素质低的说法。就像现在中国人出门旅游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跟团,而是开始自由行、个性化旅游一样。对电影欣赏也是这样,越来越有高度和口味度。
这样的结果,将导致网络文学和传统经典文学将逐步合流,而且,合流产生的新市场,将持续放大,并成为阅读主流,甚至强势影响到网络文学写作者和传统文学写作者两方面。最终形成网络文学和传统经典文学合二为一的状态。这虽然可能是一些当前受益者所不愿意看到的情形,但却是对中国文学大有利的事情。
这篇文章的结尾,我要用一个说法和呼吁来结尾。
一个说法:有一次一个老北京出租车司机对我说,这个世界有三个民族特别让人尊敬:第一个是日耳曼民族,也就是德国人;第二个是俄罗斯民族,也就是现在俄国人;第三个就是大和民族,也就是日本人。原因无他,就是这三个国家,文化文学特别发达,最终导致科技也非常发达。中国这一点儿,还是欠缺,文化文学,没有跟着经济一起发展起来,总感觉缺少了一些东西。
但我感觉,从现在开始,这种情况要开始大变化了,尤其是中国网络文学的崛起,让世界文学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中国文学。我也真心希望,中华民族,逐渐成为那第四个特别受人尊敬的民族。
董江波网络文学评论专著《网络文学十六讲》,欢迎收藏阅读,以及投推荐票。
中国的读者群虽然庞大到数以亿计,但却总体被定义到一个非常浅薄的阅读层次。这也是由三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中国人的休闲时间非常之少,在世界范围看来,更是少得有点儿可怜。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年仅仅5天带薪假期。每天的休闲时间,据最新的调研报告来看(本文写于2012年底),中国所有人群,整体每天的休闲时间(请注意,休闲时间不是休息睡眠时间)不到两个小时。这样少的时间,除了走亲访友们,几乎再无任何时间干别的事情,何况看书乎?
第二,中国考试得分教育无孔不入,相当夸张。中国的教育本质上毫无兴趣可言,除了死记硬背,还是千篇一律。这样不重视个人兴趣和特长的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人,如果还喜欢读书,那简直就是奇迹。教育唯知识论,这几年在扼杀购书和阅读人群上,真是功不可没。
第三,读书时间的严重减少。由于前两个原因的导致,中国人的读书时间,都被压缩到了上下班或上下学途中。不用说,上下班和上下学途中,顶天了有三个小时,而且还是昏昏欲睡的三个小时,也就翻翻手机pad。这样的三个小时,也就能够读一读小白文、看一看视频吧?
但这种低层次的阅读现状,近来因各种因素的累积,开始出现了量变到质变的发展。也就是笔者在题目中说的:深度阅读时代即将到来。这个到来,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原有的出版体系、作家体系、杂志报刊、网络原创小说体系、移动端阅读体系,如果准备不足,那可就白白错过了一次亿万读者的巨大机会,被后来者追上并超越。
深度阅读时代的到来,已经呈现出了几多征兆:
首先,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极大的提振了经典文学(也有人称纯文学、传统文学)的中国信心。通过莫言和诺贝尔文学奖效应,培养起了一批能够延续5-10年阅读热情的读者。毫无疑问,这个读者数量,至少是以千万级来计算的。
第二,国家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决心,会施放一大批出版和写作需求。毫无疑问,跟世界趋势略有区别,中国将赢来一个长达8-12年的出版黄金周期,用百花齐放来形容,毫不为过。
第三,人们收入的提高。国家明确到2015年前(本文写于2012年底),要让全国人民收入增长一倍(注:这个目标,目标已经超额实现,现在是2020年结束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让全体中国人,达成完全小康生活水平)。人们手中钱多了,所谓饱暖后思想活跃,精神世界的追求也就跟之而来。而捧着一本散发墨香的书阅读,则是精神之极致了。当然,你也可以捧着手机和pad阅读。
第三,带薪休假制度建立和工作时间调整。这两个问题是未来十年的重中之重,中国人的假期和每日休闲时间必然会比现在增长一倍不止。休闲时间的延长,也给深度文学阅读提供了最强有力的保障。人们没有阅读时间,一切都等于白谈。而现在,这个时间慢慢变得长,而且成为常态了。
当然,也有人会说。有闲余时间了,我会去旅游、聚会等等。但请注意,每个群体的选择,都是不同的。而在中国,就算是一个小群体,也是数以千万计的。只要服务好一个小群体,你就会成为一个巨型的世界级公司。
最后,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成功大卖,打破了中国电影观众欣赏素质低的说法。就像现在中国人出门旅游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跟团,而是开始自由行、个性化旅游一样。对电影欣赏也是这样,越来越有高度和口味度。
这样的结果,将导致网络文学和传统经典文学将逐步合流,而且,合流产生的新市场,将持续放大,并成为阅读主流,甚至强势影响到网络文学写作者和传统文学写作者两方面。最终形成网络文学和传统经典文学合二为一的状态。这虽然可能是一些当前受益者所不愿意看到的情形,但却是对中国文学大有利的事情。
这篇文章的结尾,我要用一个说法和呼吁来结尾。
一个说法:有一次一个老北京出租车司机对我说,这个世界有三个民族特别让人尊敬:第一个是日耳曼民族,也就是德国人;第二个是俄罗斯民族,也就是现在俄国人;第三个就是大和民族,也就是日本人。原因无他,就是这三个国家,文化文学特别发达,最终导致科技也非常发达。中国这一点儿,还是欠缺,文化文学,没有跟着经济一起发展起来,总感觉缺少了一些东西。
但我感觉,从现在开始,这种情况要开始大变化了,尤其是中国网络文学的崛起,让世界文学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中国文学。我也真心希望,中华民族,逐渐成为那第四个特别受人尊敬的民族。
董江波网络文学评论专著《网络文学十六讲》,欢迎收藏阅读,以及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