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担当《杜拉拉升职记》编剧而一炮走红的张巍,携执编《马文的战争》的陈彤,本周三(指2013年上)一同出席了天涯文学和北京精典博维主办的第七届41°文化论坛。
面对当前中国国内甚嚣尘上、但又疲惫频现的网络小说现状,张巍和陈彤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
一、小说创作比剧本创作更讨巧,小说家(网络文学作家)转行编剧需要专业学习
董江波:张巍、陈彤两位老师好,我是天涯文学的董江波,我想先问你们一个问题:中国现在有上万名网络小说作家,或者叫写手,甚至有人说成是十万,几十万。但在这么多写手里,能够靠网络小说写作赚钱成名的,简直屈指可数;能够做到混口饭吃的,也为数不多。于是,很多网络小说写手想往其他行业转,编剧这个行业尤其受欢迎。
我想请两位谈谈,由一个成熟的网络小说写手,或者说网络文学作家,假设他写作功底比较强的话。如果他想转行做编剧,基本上他需要做一些什么?
张巍:他需要上北京电影学院学习。这个不是开玩笑,是这样的,实际上我个人觉得他的转行有一个问题,他有题材选择和判断的问题。我认为,不是所有小说都能够畅销卖,我的小说一定也不是畅销小说,除非有一天这个小说改成电视剧红了,但也不会达到像《步步惊心》的那种销量。不可能,我也不会去想。这个和读者群有很大关系,和阅读方式有很大关系。
我觉得,你所说这些写作功底很强的作者,他们的月收入应该不低。如果他们像你所说的,真要做影视编剧的话,他们已经红的那些小说,不一定部部都能改成影视作品。现在,我们看到很多畅销的网络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作品粉丝的抵制,或者是有些小说,被影视公司买了,却可能改编不了。首先,因为这个题材就会有问题,比如现在对穿越、盗墓、恐怖、涉案的题材,有一定的规避,改编这些小说作品都会出现题材限制的问题。但如果这些你都规避了,你能够写的剧本,也就是我们这种类型的了,这就得和我们抢市场了(笑)。
董江波:那他们就执著了,就非抢不可了?
张巍:我觉得这个比较困难,转写小说类型,这些网络小说家,在保持他们有新的亮点的同时,还要保持他们的粉丝群还是庞大的,这些粉丝不会因为他们转型而离他而去,不再关注他。我觉得,他们转型的阻碍,一大部分原因还是来自读者。并且,转型做编剧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考验,从小说作者转型到编剧,可以说是从自由的文学创作立刻变得规范化、正式化和职业化;同时,还有结构的问题,我和陈彤老师讨论过这个问题,怎么写故事大纲,写小说和写剧本简直是完全不同的习惯。陈彤老师是小说作者转行做的编剧,我是职业编剧写小说的;刚开始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同样的一本书,陈彤老师觉得是一个剧本,但我看了,就觉得,这不就是一部小说吗?
陈彤:(笑)对,我那个剧本,所谓的剧本,给张巍老师看,说这不是小说嘛。
张巍:陈彤老师和我的习惯会完全不同,但肯定是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对于很多写小说出身的,这个过程有可能比较辛苦。所以,我觉得对这些想做编剧的作者来说,你上一下我们学校的进修班,专业培训一学期,对于转型做编剧,会有一些专业层面上的帮助。
陈彤:我觉得你是受正规的教育,相对比较容易。但是,我毕竟是和王海鸰老师一起写的,我写的时候,他会校正我很多习惯。我觉得,跟一个前辈,是会收获很多的。我把第一集写出来时,王海鸰老师说这个还是小说,我当时就不知道小说和剧本有什么差别,后来他把他的《中国式离婚》剧本和小说分别交给我看,让我对比一下。我一对比,当时就知道了,一个非常可笑的地方是,原来剧本得换场,小说是不换场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小说里可以说多年以后,剧本你怎么写多年以后,这个多年以后,就是下一场戏了。
二、剧本节奏更快,信息含量更大,对情境化呈现要求很高
张巍:我觉得写小说可以很讨巧。比如,小说里面写我的心里面翻江倒海,大家一看就明白了。剧本呢?你怎么翻江倒海,演员要怎么演才能表现出他心里正在翻江倒海。
陈彤:还有一个特别简单的例子,写小说说他是一个乏味的人,大家一看就理解了。但你写剧本,你让演员怎么演乏味。
我记得写另外一个剧本,当时我就跟作者说,主人公是个乏味的人,所以他的家庭生活很沉闷很沉闷,她就离开他了,你要这么写你会把自己难死。为什么会难死?你怎么写他乏味?作者说,主人公每天回家就看报纸,然后看新闻节目,新闻节目完了以后就是看晚间新闻节目,然后就关电视上床睡觉。咱先不说怎么拍的问题,你要这么写观众会理解差错,观众会理解为这个男人爱学习,每天会看报纸爱学习,一个女人离开这样一个男人,是这个女人自己的损失。小说可以用很抽象的语言,但是剧本得把所有抽象的语言变成经典的情境。
张巍:台词和动作。
陈彤:对,就是你这个东西,能外化。
张巍:可以被表现能被理解的。
陈彤:能经典的,就是说出来都能理解的,所以这点儿讲,写喜剧要比写悲剧难,什么生死别离,眼泪就下来了,可是你说写喜剧,你的笑点和我们的笑点不一;最难的是写悲喜剧,这就更难。这个东西是戏剧上的东西,它和写小说不一样,写小说你可以渲染,你可以写那些形容词,让大家伤感,写剧本就不成了。
三、以“新概念”为代表的庞大描述性语言不适用于剧本创作
董江波:两位老师,能不能举一个这种“渲染”的实际的例子。
张巍:我特别有经验,有一年,我的班上来了一个学生,据说当年在新概念拿了大奖。其实,我很怕新概念的获奖学生了,他的学生特别能渲染。这个学生,写一个早晨的薄雾的场景,用了3000字来描述,可能对于编剧来讲,连十几个字也用不了。
他就写:一个骑单车的少年,在凌晨四点薄雾的海边。然后告诉我,要用王家卫那样的感觉去拍,要抽真,要深,要特别蓝,各种蓝,然后写的是各种明媚忧伤,你懂的,就是那个,我说不出那种词。
陈彤:写小说的语言和电影电视剧的语言是完全不同的;写小说,就是有这种情绪描写,一个情绪你可能就要写3000字,那个叫文字好;但做剧本,你就得把文字好变成影视语言。
张巍:这个情绪渲染在影视语言里没用。
陈彤:当时,王海鸰老师跟我说,写剧本,你就是要写干货,一件事情接一件事情,或者一波未平另一波又起。如果是小说,他不抒情两千字是不可能的。
张巍:我刚开始接触小说是,确实觉得小说好写,因为对我来说,小说不用改就是一气呵成,没有那种推翻重来的苦恼。
陈彤:剧本经常推翻重来。
张巍:然后一场对话,要好几千字过去了。在剧本上比较难处理,吵架我们可以写三五分钟,如果没有亮点,观众就会觉得闷觉得无聊。现在很多编剧他不能解决说话的问题,吵架,然后就是揪头发,互相扇耳光,然后大喊:你还我男人。各种诱惑。
陈彤:那是韩剧。
张巍:就是把我的男人还给我,看到各种,然后就开始踹他踢他,很多情节纠葛,感情纠葛,很多东西,这个很难的,确实不容易。
陈彤:我这样来讲,写出一本好的小说可能容易,但就算写出一个差的剧本,也是很不容易的。
张巍:我们的经验,改编小说成为剧本,不偏移了,字数就多了,比如我这本《太太万岁》,这样字数的小说要改编(董江波注:太太万岁约20万字),正常情况,只够五集电视剧的量;如果我是一个单纯写小说的,我怎么样把他变成三十集;就算对编剧来说,也是非常巨大的考验,不光是拓展,不光是丰富。
陈彤:整个结构都要改。
张巍:整个全盘的考虑,能保留什么,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其实是好小说难改,坏小说好改,改的好的电视剧都是坏小说改出来的,大部分(笑),这是实话。当然,好与坏是相对的,没有绝对。
四、国产剧丰富和转型需要培养观众
董江波:像我这个年纪的中国观众,我84年生人,尤其是女性观众特别喜欢美剧,两位老师以后会不会尝试这方面的创作,张巍老师的风格跟一些美剧还挺像的。
张巍:你喜欢那种美剧?
董江波:比如《欲望都市》。
张巍:好想好想谈恋爱。
董江波:但是,我们完全自己可以写。
张巍:中国有那种类型的,比如《男人帮》嘛。
董江波:但我觉得节奏太慢。
陈彤:它是觉得节奏慢,你看美剧,会觉得它的节奏特别快,除了表面化的东西,他的语速非常快,他的结构推进就会非常快。说实话,美剧一集里面的信息咱们能弄好几集。
张巍:我本人看不了,以及说话语速特别快的人。我曾经尝试一个很大的戏剧创作,那个戏在央视8套播出,播到12点。像我婆婆这样资深电视剧迷,7点钟出门散步,在溜弯,12点以前她肯定要睡了,她不能盯到这么晚。这样的结果是,由于有一集没看,她第二天就完全接不上,并且里边还有点家庭伦理的东西,她得问,怎么回事啊?怎么回事啊?
我也看美剧,我也爱看那个戏,我也觉得主流电视剧慢。但是,咱们主流电视剧慢,主要是因为两低一高,低学历、低收入、高年龄,就是这种叫主流电视剧观众,我也很痛苦,就是我觉得一样的痛苦,我希望快,容量大节奏快,丰富,包括表现事情的尖锐。
我觉得美剧都是,他写的都很尖锐。上面写一个死一个人,主妇们就都开始闹腾。我想,这个可能需要整个中国的电视剧市场的进步繁荣,以及观众们的给力,就是有这样的观众队伍出现,这样的电视剧才会出现;当那些个制片人们发现,这些人已经成为主要收视人群的时候,我们的剧种一定会变得更丰富。但我觉得,这个事目前在电视频道上貌似很困难,网络越来越发达,有各种的在线看,我自己都在线看。这样的国产电视剧转型,我看需要比较长时间的观众培养了。
董江波:谢谢张巍老师,谢谢陈彤老师。我相信,随着中国影视剧市场的发展,随着网络文学进入深度开拓和转型期,这种转变,一定会来。
董江波网络文学评论专著《网络文学十六讲》,欢迎收藏阅读,以及投推荐票。
面对当前中国国内甚嚣尘上、但又疲惫频现的网络小说现状,张巍和陈彤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
一、小说创作比剧本创作更讨巧,小说家(网络文学作家)转行编剧需要专业学习
董江波:张巍、陈彤两位老师好,我是天涯文学的董江波,我想先问你们一个问题:中国现在有上万名网络小说作家,或者叫写手,甚至有人说成是十万,几十万。但在这么多写手里,能够靠网络小说写作赚钱成名的,简直屈指可数;能够做到混口饭吃的,也为数不多。于是,很多网络小说写手想往其他行业转,编剧这个行业尤其受欢迎。
我想请两位谈谈,由一个成熟的网络小说写手,或者说网络文学作家,假设他写作功底比较强的话。如果他想转行做编剧,基本上他需要做一些什么?
张巍:他需要上北京电影学院学习。这个不是开玩笑,是这样的,实际上我个人觉得他的转行有一个问题,他有题材选择和判断的问题。我认为,不是所有小说都能够畅销卖,我的小说一定也不是畅销小说,除非有一天这个小说改成电视剧红了,但也不会达到像《步步惊心》的那种销量。不可能,我也不会去想。这个和读者群有很大关系,和阅读方式有很大关系。
我觉得,你所说这些写作功底很强的作者,他们的月收入应该不低。如果他们像你所说的,真要做影视编剧的话,他们已经红的那些小说,不一定部部都能改成影视作品。现在,我们看到很多畅销的网络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作品粉丝的抵制,或者是有些小说,被影视公司买了,却可能改编不了。首先,因为这个题材就会有问题,比如现在对穿越、盗墓、恐怖、涉案的题材,有一定的规避,改编这些小说作品都会出现题材限制的问题。但如果这些你都规避了,你能够写的剧本,也就是我们这种类型的了,这就得和我们抢市场了(笑)。
董江波:那他们就执著了,就非抢不可了?
张巍:我觉得这个比较困难,转写小说类型,这些网络小说家,在保持他们有新的亮点的同时,还要保持他们的粉丝群还是庞大的,这些粉丝不会因为他们转型而离他而去,不再关注他。我觉得,他们转型的阻碍,一大部分原因还是来自读者。并且,转型做编剧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考验,从小说作者转型到编剧,可以说是从自由的文学创作立刻变得规范化、正式化和职业化;同时,还有结构的问题,我和陈彤老师讨论过这个问题,怎么写故事大纲,写小说和写剧本简直是完全不同的习惯。陈彤老师是小说作者转行做的编剧,我是职业编剧写小说的;刚开始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同样的一本书,陈彤老师觉得是一个剧本,但我看了,就觉得,这不就是一部小说吗?
陈彤:(笑)对,我那个剧本,所谓的剧本,给张巍老师看,说这不是小说嘛。
张巍:陈彤老师和我的习惯会完全不同,但肯定是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对于很多写小说出身的,这个过程有可能比较辛苦。所以,我觉得对这些想做编剧的作者来说,你上一下我们学校的进修班,专业培训一学期,对于转型做编剧,会有一些专业层面上的帮助。
陈彤:我觉得你是受正规的教育,相对比较容易。但是,我毕竟是和王海鸰老师一起写的,我写的时候,他会校正我很多习惯。我觉得,跟一个前辈,是会收获很多的。我把第一集写出来时,王海鸰老师说这个还是小说,我当时就不知道小说和剧本有什么差别,后来他把他的《中国式离婚》剧本和小说分别交给我看,让我对比一下。我一对比,当时就知道了,一个非常可笑的地方是,原来剧本得换场,小说是不换场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小说里可以说多年以后,剧本你怎么写多年以后,这个多年以后,就是下一场戏了。
二、剧本节奏更快,信息含量更大,对情境化呈现要求很高
张巍:我觉得写小说可以很讨巧。比如,小说里面写我的心里面翻江倒海,大家一看就明白了。剧本呢?你怎么翻江倒海,演员要怎么演才能表现出他心里正在翻江倒海。
陈彤:还有一个特别简单的例子,写小说说他是一个乏味的人,大家一看就理解了。但你写剧本,你让演员怎么演乏味。
我记得写另外一个剧本,当时我就跟作者说,主人公是个乏味的人,所以他的家庭生活很沉闷很沉闷,她就离开他了,你要这么写你会把自己难死。为什么会难死?你怎么写他乏味?作者说,主人公每天回家就看报纸,然后看新闻节目,新闻节目完了以后就是看晚间新闻节目,然后就关电视上床睡觉。咱先不说怎么拍的问题,你要这么写观众会理解差错,观众会理解为这个男人爱学习,每天会看报纸爱学习,一个女人离开这样一个男人,是这个女人自己的损失。小说可以用很抽象的语言,但是剧本得把所有抽象的语言变成经典的情境。
张巍:台词和动作。
陈彤:对,就是你这个东西,能外化。
张巍:可以被表现能被理解的。
陈彤:能经典的,就是说出来都能理解的,所以这点儿讲,写喜剧要比写悲剧难,什么生死别离,眼泪就下来了,可是你说写喜剧,你的笑点和我们的笑点不一;最难的是写悲喜剧,这就更难。这个东西是戏剧上的东西,它和写小说不一样,写小说你可以渲染,你可以写那些形容词,让大家伤感,写剧本就不成了。
三、以“新概念”为代表的庞大描述性语言不适用于剧本创作
董江波:两位老师,能不能举一个这种“渲染”的实际的例子。
张巍:我特别有经验,有一年,我的班上来了一个学生,据说当年在新概念拿了大奖。其实,我很怕新概念的获奖学生了,他的学生特别能渲染。这个学生,写一个早晨的薄雾的场景,用了3000字来描述,可能对于编剧来讲,连十几个字也用不了。
他就写:一个骑单车的少年,在凌晨四点薄雾的海边。然后告诉我,要用王家卫那样的感觉去拍,要抽真,要深,要特别蓝,各种蓝,然后写的是各种明媚忧伤,你懂的,就是那个,我说不出那种词。
陈彤:写小说的语言和电影电视剧的语言是完全不同的;写小说,就是有这种情绪描写,一个情绪你可能就要写3000字,那个叫文字好;但做剧本,你就得把文字好变成影视语言。
张巍:这个情绪渲染在影视语言里没用。
陈彤:当时,王海鸰老师跟我说,写剧本,你就是要写干货,一件事情接一件事情,或者一波未平另一波又起。如果是小说,他不抒情两千字是不可能的。
张巍:我刚开始接触小说是,确实觉得小说好写,因为对我来说,小说不用改就是一气呵成,没有那种推翻重来的苦恼。
陈彤:剧本经常推翻重来。
张巍:然后一场对话,要好几千字过去了。在剧本上比较难处理,吵架我们可以写三五分钟,如果没有亮点,观众就会觉得闷觉得无聊。现在很多编剧他不能解决说话的问题,吵架,然后就是揪头发,互相扇耳光,然后大喊:你还我男人。各种诱惑。
陈彤:那是韩剧。
张巍:就是把我的男人还给我,看到各种,然后就开始踹他踢他,很多情节纠葛,感情纠葛,很多东西,这个很难的,确实不容易。
陈彤:我这样来讲,写出一本好的小说可能容易,但就算写出一个差的剧本,也是很不容易的。
张巍:我们的经验,改编小说成为剧本,不偏移了,字数就多了,比如我这本《太太万岁》,这样字数的小说要改编(董江波注:太太万岁约20万字),正常情况,只够五集电视剧的量;如果我是一个单纯写小说的,我怎么样把他变成三十集;就算对编剧来说,也是非常巨大的考验,不光是拓展,不光是丰富。
陈彤:整个结构都要改。
张巍:整个全盘的考虑,能保留什么,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其实是好小说难改,坏小说好改,改的好的电视剧都是坏小说改出来的,大部分(笑),这是实话。当然,好与坏是相对的,没有绝对。
四、国产剧丰富和转型需要培养观众
董江波:像我这个年纪的中国观众,我84年生人,尤其是女性观众特别喜欢美剧,两位老师以后会不会尝试这方面的创作,张巍老师的风格跟一些美剧还挺像的。
张巍:你喜欢那种美剧?
董江波:比如《欲望都市》。
张巍:好想好想谈恋爱。
董江波:但是,我们完全自己可以写。
张巍:中国有那种类型的,比如《男人帮》嘛。
董江波:但我觉得节奏太慢。
陈彤:它是觉得节奏慢,你看美剧,会觉得它的节奏特别快,除了表面化的东西,他的语速非常快,他的结构推进就会非常快。说实话,美剧一集里面的信息咱们能弄好几集。
张巍:我本人看不了,以及说话语速特别快的人。我曾经尝试一个很大的戏剧创作,那个戏在央视8套播出,播到12点。像我婆婆这样资深电视剧迷,7点钟出门散步,在溜弯,12点以前她肯定要睡了,她不能盯到这么晚。这样的结果是,由于有一集没看,她第二天就完全接不上,并且里边还有点家庭伦理的东西,她得问,怎么回事啊?怎么回事啊?
我也看美剧,我也爱看那个戏,我也觉得主流电视剧慢。但是,咱们主流电视剧慢,主要是因为两低一高,低学历、低收入、高年龄,就是这种叫主流电视剧观众,我也很痛苦,就是我觉得一样的痛苦,我希望快,容量大节奏快,丰富,包括表现事情的尖锐。
我觉得美剧都是,他写的都很尖锐。上面写一个死一个人,主妇们就都开始闹腾。我想,这个可能需要整个中国的电视剧市场的进步繁荣,以及观众们的给力,就是有这样的观众队伍出现,这样的电视剧才会出现;当那些个制片人们发现,这些人已经成为主要收视人群的时候,我们的剧种一定会变得更丰富。但我觉得,这个事目前在电视频道上貌似很困难,网络越来越发达,有各种的在线看,我自己都在线看。这样的国产电视剧转型,我看需要比较长时间的观众培养了。
董江波:谢谢张巍老师,谢谢陈彤老师。我相信,随着中国影视剧市场的发展,随着网络文学进入深度开拓和转型期,这种转变,一定会来。
董江波网络文学评论专著《网络文学十六讲》,欢迎收藏阅读,以及投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