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
新的一天到来了。
朱慈烺睡眼惺忪的起身,低头看了一眼身边的佳人,轻手轻脚的起了床。却不料,一见朱慈烺这边有动静,那边的皇后便立刻醒了,也不顾朱慈烺的劝,浅笑着此后起了朱慈烺沐浴更衣。
一番洗漱折腾,朱慈烺在小厅里用了早膳,目光落到一个宫女的身上。
当然不是这宫女清秀的容貌,而是宫女一双芊芊素手将日历撕开。
大明二七七六月一日。
这个后世的儿童节在这里单纯无比,没有任何特殊的节日意味。当然,对于朱慈烺这个身份的人而言。身为帝国皇帝,他已经不是去过节的人了。
相反,他要是有足够的兴趣,完全可以创立一系列的节日。
比如说,日历上便写着朱慈烺今日的安排:京师大学堂开学典礼。
“京师大学堂要开了啊。”朱慈烺喃喃的说着。
大明此前早已有国子监,是整个帝国的最高学府,也是朱慈烺手底下一批从龙之臣的母校。两年多前,朱慈烺在国子监借力,完成了对户部胥吏的清理。其后就是南下河南,一样也从国子监拉起了队伍,带走了许多学子,充实了朱慈烺的文职官僚体系。
有了足够的技术官僚,便让朱慈烺在一系列的行动之中都可以发挥相当强悍的执行能力。
还只是太子的时候朱慈烺便已经注重储备人才,注重人才的梯队建设,而今成了大明皇帝,自然不会错过这些。
毕竟,朱慈烺手中要建立的崭新帝国可不是过去那种沉暮的旧帝国。
无论是新的工坊带来经济生态的变革,还是火器化军队让帝国军界焕然一新,亦或者财税改革下需要天文数字数量的技术官僚,都需要更加足够的人才去填补。
大明不缺人,缺的,从来都是可用之才。
朱慈烺眼中可用的人才显然不是眼前南北国子监,以及南京师范学校与陆军学校可以填补的。同样,那些举子进士里头就是全部拿去充数,也填补不了,更别提里头有多少可以用的人才了。
在这样一系列的背景之下,京师大学堂便应运而生了。
说起来,也有些颇为恶趣味的意思。名字显然便与后世北京大学前身的京师大学堂一般无二。
作为高等教育体系里的第一个开端,朱慈烺自然是无论如何也不会错过。
日历上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过朱慈烺还是将京师大学堂的开学排到了第一。
早膳用毕,宫中的车马也准备妥当。一路轻车简从出了皇城。
出人意料的是,京师大学堂的地方并不在内城。
车队往北出了皇城的北安门以后,便一路直抵钟楼,拐道西北方在斜街上一路直去,从德胜门里出了城。
城墙上,早已有禁卫军的将领换了关防,迅速而利落的打开城门。
出了京城,外间却是依旧热闹万分。
靠近城墙边角上,无数新房矗立。车队的速度一下子慢了下来,悄然间,又有一个车队出现在了朱慈烺的视线里。
不同于皇室车队的低调,丝毫不起眼,只是安保严密,不着痕迹间便有无数人将各个要点严控,生人想要靠近半步都不得。这一个车队,却是好生喧嚣热闹。不仅那车队的马车具是高大华丽,就连驽马也是比起寻常的马更加的健壮。看起来一看就是豪门家的打扮。
现今的豪门不知何时已然有一个风潮,最是喜爱在马车上标记上自家的家徽。有眼力劲的人一看便知,就如同后世汽车的品牌一样。
只不过,只要看了这一队车队上的标志,便可以看得出来,这不是任何一个什么大家豪族的。
“陛下,这是匠作大院的车队。”一旁,随行的宁威认了出来
朱慈烺略一沉吟,却是下了马车,果然在人群里听到了不少议论声。
“一群匠户,今日看倒是发家了……”
“今时不同往日呐,往日的匠户那当然是凄惨难言。可现在,谁不想攀上匠作大院的高枝。前几日,我还听我那三叔念叨着,就因为他家的工坊因是没有拿到匠作大院的一个技术,便生生被一个新来的福建佬开的工坊抢光了生意。你说都是开工坊卖火捻子的,怎么还有那么多讲究?”
“可不是……不过,这些匠户真是抖起来了。就是听说那新开的大学堂,里头也有几个,听说以后是要专门学这匠人们的手艺呢……”
“这可真是不像话,堂堂的读书人,读的是圣贤书,竟然,竟然要去当匠人?不过……我那三叔要是听了,倒是说不定会将庶出的几个孩子送过去……”
“是啊是啊,现在虽然比过往好一些,但要想寻个好生计还是不容易。能当个匠人,跟着匠作大院研习手艺,将来也是一条路子……”
朱慈烺听着百姓们的议论声,忽然眼睛一亮,看到路上徐焕武也是下了马车,好生打量着匠作大院的车队。
说起来,匠作大院的车队规模可真是庞大。一连将近上百辆马车,有的装着人,还有的更是驮着东西,将整个官道占了一半多。引得路边人无不是侧目,也是引得不少人议论纷纷。
那徐焕武,显然也是过来看这热闹的。只不过,徐焕武显然没有想到在这里会遇到朱慈烺。
“陛下……”徐焕武连忙过来见礼。
朱慈烺摆摆手,倒是显得很开心:“何必多礼,且住且住,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来我马车上说吧。”
朱慈烺在宫中也是事务繁忙,每日操心的都是国家大事。徐焕武虽然时不时也能见到,但那个频率是按照月份计算的。
打个比方,哪怕是一栋楼的公司,想要见到其他部门的同事,除非专门找,偶遇起来也是个很低频率的。
故而,朱慈烺见到徐焕武,心情也是不错。
京师大学堂修筑的地方距离京城距离不进,车马行走也得要一些时间,路上有个人说话解闷,也是个乐事。
“徐卿就住这里附近?记得没错的话,城内那里是积水潭吧。”朱慈烺对德胜门附近的情况还是有些印象的。
“陛下圣明,臣的确就住这里。中央银行也在西城鸣玉坊,距离积水潭近。而且,臣家里人口多,住着城内也是有些物价腾空,居京不易之感呀。”徐焕武见朱慈烺是说着闲话解闷,也尽力配合。
“哦?”朱慈烺看了一眼徐焕武,倒是没想到从徐焕武身上听出了一点北漂的气氛。当然,能住积水潭也是不容易。在后世,这可是二环内呢。
话说回来,在这个年代,作为内阁直属部门的一把手,住到积水潭这里的确是偏远了。
说着,徐焕武便也将里头的掌故一一说来:“这两年呐,其实比往常是好许多了。往常呢,许多同仁都得搬去城外寻便宜一些的地方住。现在,地面平静,战事远离,内外城的差距也就小一些了。当然,总的来说,京师地价比往年是全都在涨。毕竟天下平静,京师又为全国首善之地,自然是人人来此,以图生计。好在,同僚们这有了去年一番革新,手头都是宽裕了许多。”
朱慈烺登基一来,京师的房价倒是腾腾腾涨了起来。
一道城墙阻隔,便让内外地价截然不同,差了数个档次。
在内城的,想要寻到一处三进的体面院落,不费个三五百两银子决计寻不到一个好的。但在外城,便是三五个这样的院落也会抢着出手,就怕你不买。
往常,那是因为崇祯年间年年战乱,隔着一堵城墙,差的不仅是每日出入城门的繁琐,更是安危上的天差地别。住在城内,好歹能不被外间的乱军咔嚓了。住在城外,却会被时不时席卷而来的兵祸侵扰,房子再便宜,战火一起,全都被烧了也没出说理不是?
不过呀,这两年显然就不一样了。
大明依旧还在打仗,但打仗的地方距离京师却是越来越远了。一开始还直接杀到了通州,到了京师城外,后来就远去了遵化,再后来,便一直推到了辽东,推到了山西北方的蒙古草原上。
京师地面开始平静起来,内城与外城之间的差距也开始缩小。
而这一切,都意味着大明开始从乱世里渐渐解脱。
撇去这些小细节,朱慈烺一路与徐焕武有说有笑地进入了位于京师西北角落里的京师大学堂。
与朱慈烺手中几乎所有的新生物件一样,京师大学堂修筑得距离城内很远,但格局十分巨大,占地万亩,一口气围墙圈的极大。当然,内里还是有些空空荡荡的。
……
“学校真大呀……”穿着一袭素淡百褶裙的吴巧儿看着占地广阔的校园,张着小口,惊讶着说着:“还有这么多的高楼,比起京师看起来还是要厉害几分呢。”
一旁,田英琦微微有些傲然的道:“这可是大明第一学府哩。”
田英琦没有说的是,京师大学堂能够这么快平地里修筑出众多屋舍,其实也有恒信商行的功劳呢。
这些年全国各地都已经渐渐战时平静,开始进入了和平时期。
恒信商行也敏锐抓到商机,建立了众多的建筑公司。这些建筑公司大量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甚至将昂贵的钢铁弄进混凝土里,让建筑强度得以跃升,两层三层的小楼处处可见,五六层的大楼更是不绝于目。
……
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下,除了新技术的应用,自然也有工人的苦力与血汗。
比起其他建筑公司,恒信商行旗下的建筑公司便又多了一桩好处:战俘。
要让满洲建奴亡国灭种,当然也不能搞惨无人道的大屠杀。除了一些能够追查到在战争里犯下屠杀劫掠罪行的将官被列位战犯审判处死以外,大部分的普通士兵还是留下了一条性命。
当然,大明是不会有那么好心每年拨付钱粮去养着的。
监狱里也从来不会养闲人。于是,劳改营就应运而生。鉴于这年头监狱里的管理水平落后。于是很多战俘被审判定罪以后,便要用最短十年,最长二十年的时间进行劳动改造。
满洲战俘都能有这一条活路,在内战里造反的那些顺军战俘自然也有这个机会不至于身死。
比如李岩。
因为在军中名声不错,造反后也并没有做下什么有民愤的罪行,李岩也得到了一个老改十年的审判结果。
十年的时间说短不短,但终究能有一个盼头。
李岩进入了劳改营以后,日子也还算平静,除了每日劳作辛苦也没什么过不下去的。不少战俘里知晓这是李岩,对他甚至还有些关照,让他不至于被战俘里那些拳头大的恶霸欺辱。
熬了几个月,劳改营里见李岩还算安稳,便将其调入了这一回恒信建筑公司里最重视的京师大学堂修筑项目。
于是……
李岩此刻也出现在了京师大学堂里。
他看着矗立起来的一栋栋建筑物,不由有些心神飘忽。
今日是开学的日子,学校里纵然还有一些没有完成的工程也必须停了下来。李岩此刻在一处未完工的楼顶上看着,望着不断进入学校的学生师长,心中禁不住心神飘荡了起来:“想不到,这才区区不到一年的时光。这大明的变化,竟是这般大……能修筑得如此高楼,又能广开学校,这大明的日子,真是越来越过得了……”
办学校向来是个十分需要财政投入的事情,如果国库里没钱,决计是挤不出这些钱粮的。反过来,显然也能说明眼下国势蒸蒸日上。
李岩想得出神,忽然间身边一个苦力扯了扯李岩的袖子,低声道:“那边,好生热闹呢。”
“哦?”李岩顺着工友指的方向看过去,忽然间心底里无数酸楚浮现,那里,无数个年轻书生举起一块巨大的横幅,走在校园之中,一边走,一边欢欣高呼:“王师北定草原,河套已然收复!”
“大明万胜!”
“大明万岁!”
……
无数欢呼声在京师大学堂里响彻,李岩静静的看着,怔住了。
新的一天到来了。
朱慈烺睡眼惺忪的起身,低头看了一眼身边的佳人,轻手轻脚的起了床。却不料,一见朱慈烺这边有动静,那边的皇后便立刻醒了,也不顾朱慈烺的劝,浅笑着此后起了朱慈烺沐浴更衣。
一番洗漱折腾,朱慈烺在小厅里用了早膳,目光落到一个宫女的身上。
当然不是这宫女清秀的容貌,而是宫女一双芊芊素手将日历撕开。
大明二七七六月一日。
这个后世的儿童节在这里单纯无比,没有任何特殊的节日意味。当然,对于朱慈烺这个身份的人而言。身为帝国皇帝,他已经不是去过节的人了。
相反,他要是有足够的兴趣,完全可以创立一系列的节日。
比如说,日历上便写着朱慈烺今日的安排:京师大学堂开学典礼。
“京师大学堂要开了啊。”朱慈烺喃喃的说着。
大明此前早已有国子监,是整个帝国的最高学府,也是朱慈烺手底下一批从龙之臣的母校。两年多前,朱慈烺在国子监借力,完成了对户部胥吏的清理。其后就是南下河南,一样也从国子监拉起了队伍,带走了许多学子,充实了朱慈烺的文职官僚体系。
有了足够的技术官僚,便让朱慈烺在一系列的行动之中都可以发挥相当强悍的执行能力。
还只是太子的时候朱慈烺便已经注重储备人才,注重人才的梯队建设,而今成了大明皇帝,自然不会错过这些。
毕竟,朱慈烺手中要建立的崭新帝国可不是过去那种沉暮的旧帝国。
无论是新的工坊带来经济生态的变革,还是火器化军队让帝国军界焕然一新,亦或者财税改革下需要天文数字数量的技术官僚,都需要更加足够的人才去填补。
大明不缺人,缺的,从来都是可用之才。
朱慈烺眼中可用的人才显然不是眼前南北国子监,以及南京师范学校与陆军学校可以填补的。同样,那些举子进士里头就是全部拿去充数,也填补不了,更别提里头有多少可以用的人才了。
在这样一系列的背景之下,京师大学堂便应运而生了。
说起来,也有些颇为恶趣味的意思。名字显然便与后世北京大学前身的京师大学堂一般无二。
作为高等教育体系里的第一个开端,朱慈烺自然是无论如何也不会错过。
日历上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过朱慈烺还是将京师大学堂的开学排到了第一。
早膳用毕,宫中的车马也准备妥当。一路轻车简从出了皇城。
出人意料的是,京师大学堂的地方并不在内城。
车队往北出了皇城的北安门以后,便一路直抵钟楼,拐道西北方在斜街上一路直去,从德胜门里出了城。
城墙上,早已有禁卫军的将领换了关防,迅速而利落的打开城门。
出了京城,外间却是依旧热闹万分。
靠近城墙边角上,无数新房矗立。车队的速度一下子慢了下来,悄然间,又有一个车队出现在了朱慈烺的视线里。
不同于皇室车队的低调,丝毫不起眼,只是安保严密,不着痕迹间便有无数人将各个要点严控,生人想要靠近半步都不得。这一个车队,却是好生喧嚣热闹。不仅那车队的马车具是高大华丽,就连驽马也是比起寻常的马更加的健壮。看起来一看就是豪门家的打扮。
现今的豪门不知何时已然有一个风潮,最是喜爱在马车上标记上自家的家徽。有眼力劲的人一看便知,就如同后世汽车的品牌一样。
只不过,只要看了这一队车队上的标志,便可以看得出来,这不是任何一个什么大家豪族的。
“陛下,这是匠作大院的车队。”一旁,随行的宁威认了出来
朱慈烺略一沉吟,却是下了马车,果然在人群里听到了不少议论声。
“一群匠户,今日看倒是发家了……”
“今时不同往日呐,往日的匠户那当然是凄惨难言。可现在,谁不想攀上匠作大院的高枝。前几日,我还听我那三叔念叨着,就因为他家的工坊因是没有拿到匠作大院的一个技术,便生生被一个新来的福建佬开的工坊抢光了生意。你说都是开工坊卖火捻子的,怎么还有那么多讲究?”
“可不是……不过,这些匠户真是抖起来了。就是听说那新开的大学堂,里头也有几个,听说以后是要专门学这匠人们的手艺呢……”
“这可真是不像话,堂堂的读书人,读的是圣贤书,竟然,竟然要去当匠人?不过……我那三叔要是听了,倒是说不定会将庶出的几个孩子送过去……”
“是啊是啊,现在虽然比过往好一些,但要想寻个好生计还是不容易。能当个匠人,跟着匠作大院研习手艺,将来也是一条路子……”
朱慈烺听着百姓们的议论声,忽然眼睛一亮,看到路上徐焕武也是下了马车,好生打量着匠作大院的车队。
说起来,匠作大院的车队规模可真是庞大。一连将近上百辆马车,有的装着人,还有的更是驮着东西,将整个官道占了一半多。引得路边人无不是侧目,也是引得不少人议论纷纷。
那徐焕武,显然也是过来看这热闹的。只不过,徐焕武显然没有想到在这里会遇到朱慈烺。
“陛下……”徐焕武连忙过来见礼。
朱慈烺摆摆手,倒是显得很开心:“何必多礼,且住且住,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来我马车上说吧。”
朱慈烺在宫中也是事务繁忙,每日操心的都是国家大事。徐焕武虽然时不时也能见到,但那个频率是按照月份计算的。
打个比方,哪怕是一栋楼的公司,想要见到其他部门的同事,除非专门找,偶遇起来也是个很低频率的。
故而,朱慈烺见到徐焕武,心情也是不错。
京师大学堂修筑的地方距离京城距离不进,车马行走也得要一些时间,路上有个人说话解闷,也是个乐事。
“徐卿就住这里附近?记得没错的话,城内那里是积水潭吧。”朱慈烺对德胜门附近的情况还是有些印象的。
“陛下圣明,臣的确就住这里。中央银行也在西城鸣玉坊,距离积水潭近。而且,臣家里人口多,住着城内也是有些物价腾空,居京不易之感呀。”徐焕武见朱慈烺是说着闲话解闷,也尽力配合。
“哦?”朱慈烺看了一眼徐焕武,倒是没想到从徐焕武身上听出了一点北漂的气氛。当然,能住积水潭也是不容易。在后世,这可是二环内呢。
话说回来,在这个年代,作为内阁直属部门的一把手,住到积水潭这里的确是偏远了。
说着,徐焕武便也将里头的掌故一一说来:“这两年呐,其实比往常是好许多了。往常呢,许多同仁都得搬去城外寻便宜一些的地方住。现在,地面平静,战事远离,内外城的差距也就小一些了。当然,总的来说,京师地价比往年是全都在涨。毕竟天下平静,京师又为全国首善之地,自然是人人来此,以图生计。好在,同僚们这有了去年一番革新,手头都是宽裕了许多。”
朱慈烺登基一来,京师的房价倒是腾腾腾涨了起来。
一道城墙阻隔,便让内外地价截然不同,差了数个档次。
在内城的,想要寻到一处三进的体面院落,不费个三五百两银子决计寻不到一个好的。但在外城,便是三五个这样的院落也会抢着出手,就怕你不买。
往常,那是因为崇祯年间年年战乱,隔着一堵城墙,差的不仅是每日出入城门的繁琐,更是安危上的天差地别。住在城内,好歹能不被外间的乱军咔嚓了。住在城外,却会被时不时席卷而来的兵祸侵扰,房子再便宜,战火一起,全都被烧了也没出说理不是?
不过呀,这两年显然就不一样了。
大明依旧还在打仗,但打仗的地方距离京师却是越来越远了。一开始还直接杀到了通州,到了京师城外,后来就远去了遵化,再后来,便一直推到了辽东,推到了山西北方的蒙古草原上。
京师地面开始平静起来,内城与外城之间的差距也开始缩小。
而这一切,都意味着大明开始从乱世里渐渐解脱。
撇去这些小细节,朱慈烺一路与徐焕武有说有笑地进入了位于京师西北角落里的京师大学堂。
与朱慈烺手中几乎所有的新生物件一样,京师大学堂修筑得距离城内很远,但格局十分巨大,占地万亩,一口气围墙圈的极大。当然,内里还是有些空空荡荡的。
……
“学校真大呀……”穿着一袭素淡百褶裙的吴巧儿看着占地广阔的校园,张着小口,惊讶着说着:“还有这么多的高楼,比起京师看起来还是要厉害几分呢。”
一旁,田英琦微微有些傲然的道:“这可是大明第一学府哩。”
田英琦没有说的是,京师大学堂能够这么快平地里修筑出众多屋舍,其实也有恒信商行的功劳呢。
这些年全国各地都已经渐渐战时平静,开始进入了和平时期。
恒信商行也敏锐抓到商机,建立了众多的建筑公司。这些建筑公司大量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甚至将昂贵的钢铁弄进混凝土里,让建筑强度得以跃升,两层三层的小楼处处可见,五六层的大楼更是不绝于目。
……
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下,除了新技术的应用,自然也有工人的苦力与血汗。
比起其他建筑公司,恒信商行旗下的建筑公司便又多了一桩好处:战俘。
要让满洲建奴亡国灭种,当然也不能搞惨无人道的大屠杀。除了一些能够追查到在战争里犯下屠杀劫掠罪行的将官被列位战犯审判处死以外,大部分的普通士兵还是留下了一条性命。
当然,大明是不会有那么好心每年拨付钱粮去养着的。
监狱里也从来不会养闲人。于是,劳改营就应运而生。鉴于这年头监狱里的管理水平落后。于是很多战俘被审判定罪以后,便要用最短十年,最长二十年的时间进行劳动改造。
满洲战俘都能有这一条活路,在内战里造反的那些顺军战俘自然也有这个机会不至于身死。
比如李岩。
因为在军中名声不错,造反后也并没有做下什么有民愤的罪行,李岩也得到了一个老改十年的审判结果。
十年的时间说短不短,但终究能有一个盼头。
李岩进入了劳改营以后,日子也还算平静,除了每日劳作辛苦也没什么过不下去的。不少战俘里知晓这是李岩,对他甚至还有些关照,让他不至于被战俘里那些拳头大的恶霸欺辱。
熬了几个月,劳改营里见李岩还算安稳,便将其调入了这一回恒信建筑公司里最重视的京师大学堂修筑项目。
于是……
李岩此刻也出现在了京师大学堂里。
他看着矗立起来的一栋栋建筑物,不由有些心神飘忽。
今日是开学的日子,学校里纵然还有一些没有完成的工程也必须停了下来。李岩此刻在一处未完工的楼顶上看着,望着不断进入学校的学生师长,心中禁不住心神飘荡了起来:“想不到,这才区区不到一年的时光。这大明的变化,竟是这般大……能修筑得如此高楼,又能广开学校,这大明的日子,真是越来越过得了……”
办学校向来是个十分需要财政投入的事情,如果国库里没钱,决计是挤不出这些钱粮的。反过来,显然也能说明眼下国势蒸蒸日上。
李岩想得出神,忽然间身边一个苦力扯了扯李岩的袖子,低声道:“那边,好生热闹呢。”
“哦?”李岩顺着工友指的方向看过去,忽然间心底里无数酸楚浮现,那里,无数个年轻书生举起一块巨大的横幅,走在校园之中,一边走,一边欢欣高呼:“王师北定草原,河套已然收复!”
“大明万胜!”
“大明万岁!”
……
无数欢呼声在京师大学堂里响彻,李岩静静的看着,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