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汉城。
在大明应天府里有一项新政,名曰:办学代税。其含义也十分简单,便是只要办了学校便可以抵扣人丁税。读书的学子家家更是可以依次免除徭役。为此,每个有小学的县衙都新设了一处教育署专司教学事务,接收县衙与上级教育署的双重管辖。
当然,这个新闻能够传到朝鲜,便是因为办学代税也是朝鲜一项大政。在这个时期的朝鲜选拔官吏任人唯贤的制度早已受到破坏,遴选文武官员的考试已变成有权势的官员和当权派手中的工具。与此同时,一大批当权者开始上台后更加追逐财富,让土地兼并日益严厉。同时,两班地主们不登记拥有土地的做法使朝鲜的税赋大量流失。
最关键的,由于一些两班贵族利用免税的书院土地来逃避税收租赋,仅仅在朝鲜的私立书院的数目就增加了三倍。书院增加了,书院的各处书院下所荫庇的文人学士和学生数目也不断增加。权贵们更是通过战争大发国难财,将战时荒废的土地纷纷收入囊中通过书院转为免税的财产。如此一来,朝鲜的财政也就越发无力了。
青松书院藏书阁的外间里,李绻与一干学士说着通过商人口中传来的应天府新闻,又从怀中拿出了一份皱巴巴的报纸,感叹道:“昔日我们的宗主国想不到眼下也走上了我们这样一条道路。开办学校这是有利于士绅的事情,但免税特权却是一道伤口,会将国家的血一点点流失干净。大明这是要完啊!”
“李兄这般说,委实有些违心呐。前些时日,你不还是听说大明跨海东征,跃跃欲试吗?怎的现在听了书院的消息,便是一副大明要完的模样?”这时,恰好门外走进来一个男子,穿着素白道袍,远远就笑声传来。
“看来安贤弟在金起宗那边过得不错呀?今日有闲心来说起我的闲话了。”李绻看着眼前的男子认了出来,这是他的好友,也是当今礼曹的正三品参议,是一员堂上官,也算得上朝鲜精英之辈了。
李氏朝鲜官制多有与大明相似的地方。其官职和官衔称为两班,等级效仿明朝,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九品十八级。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为堂下官或参上官。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
安五伦的礼曹参判便是礼曹的第三把手。
李氏朝鲜有六曹制度,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曹,相当于同时期明朝的六部。其长官称判书(正二品),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尚书;副职称为参判(从二品),相当于中国的侍郎,往下有六曹参议(正三品堂上)、六曹参知(正三品堂上)、六曹正郎(正五品)、六曹佐郎(正六品)。
安五伦虽然看起来也是一个部长级官员,但听李绻的口吻这个安五伦显然过得并不舒心了。
毕竟,任谁的顶头上司要处心积虑与自己做对,谁也不会顺心。
这两人与在藏书阁外间屋内的人都是原党中人,一向主张亲明抗清,是当今国内当权派洛党的眼中钉。
而当今礼曹判书便是安五伦所在原党的对头,洛党中人金起宗。
金起宗是礼曹判书还不算厉害,毕竟六曹再厉害上面也还有官儿。
六曹上面也照比大明有一个辅佐朝鲜国王的机构——议政府,其长官为“领议政”,俗称“领相”,相当于北宋时期的宰相和明朝时期的内阁首辅。领议政之下为左右议政,俗称“左相”和“右相”,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正二品左右参赞。再下有正四品舍人、正五品检详、正八品司录。
金起宗的叔父金自点就是领议政,洛党党魁金自点以及洛党门徒遍布议政府与六曹,权倾朝野,为当今朝鲜得势一党。
“李兄与我出去走走,看看这风云变色,便知晓我心中开怀来自哪里了!终日坐在书院之中,皓首穷经研习学问可找不到这治世妙法啊!”安五伦说完,便拖着李绻的手朝着门外走去。
见此,李绻也没反抗,而是喊了几人一一同出门:“那好,我便要看看变了什么。”
安五伦又道:“说起书院,大明国有些地方却是更利于其国情。虽然都是办学代税,其管控却是殊为严格,天下各处遍布教育署,非是我朝这边。”
此刻他们已然走出了书院,看着门外热热闹闹,街道上商业繁华,书院门口更是尤其多摆摊设点的地方,人来人往,好一派热闹景象。
“官吏多贪腐愚蠢,纵然多设官署又如何?”李绻亦是司宪府执义,相当于大明都察院佥都御史,嘴皮子可不是一般的利索。
“就在于其官吏一新,大多数出于新学校。就比方说一个旧衙门大多数都是些蠢虫,只顾着蝇营狗苟,一团和气,既不做事,又不收手。这样的地方进去一个,便是染黑一个。但……****皇太子不愧是大气魄之人,起一新衙门,充斥新学问,自然是全然一片新气象。这样的地方,又哪里是眼下暮气沉重的我朝能比?”安五伦说到这里道:“我们去城门楼吧。”
“哪个门?崇礼门?”李绻说着,走在拥挤的人群之中,他的身边,几个亲随呵斥着街上的人流。
却不料,李绻却是猛地一把扯住了安五伦,躲到人群之中笑了起来:“看来不必去了。”
此刻,街上猛地一阵慌乱。
“快收摊啊!”
“莫要冲撞到了……”
“莫要挡着我,走开啊……”
……
不大的街道中急切间被清开出一条细小的道路。
随后,一行十数骑带着上百差人冲入人群,一根根鞭子抽出来,将道路吓得更加慌乱,这才打出了一条空路。
其后,十数辆车马驶来,簇拥着一辆四轮大马车入城。
此刻,安五伦指着第一辆帘子被掀开的马车,道:“看看金起宗的脸色,多青啊,多难受啊!”
“明使……来了!”李绻惊喜大叫。
【正版是起点中文网,搜索几字微言、大明最后一个太子都可支持正版。】
在大明应天府里有一项新政,名曰:办学代税。其含义也十分简单,便是只要办了学校便可以抵扣人丁税。读书的学子家家更是可以依次免除徭役。为此,每个有小学的县衙都新设了一处教育署专司教学事务,接收县衙与上级教育署的双重管辖。
当然,这个新闻能够传到朝鲜,便是因为办学代税也是朝鲜一项大政。在这个时期的朝鲜选拔官吏任人唯贤的制度早已受到破坏,遴选文武官员的考试已变成有权势的官员和当权派手中的工具。与此同时,一大批当权者开始上台后更加追逐财富,让土地兼并日益严厉。同时,两班地主们不登记拥有土地的做法使朝鲜的税赋大量流失。
最关键的,由于一些两班贵族利用免税的书院土地来逃避税收租赋,仅仅在朝鲜的私立书院的数目就增加了三倍。书院增加了,书院的各处书院下所荫庇的文人学士和学生数目也不断增加。权贵们更是通过战争大发国难财,将战时荒废的土地纷纷收入囊中通过书院转为免税的财产。如此一来,朝鲜的财政也就越发无力了。
青松书院藏书阁的外间里,李绻与一干学士说着通过商人口中传来的应天府新闻,又从怀中拿出了一份皱巴巴的报纸,感叹道:“昔日我们的宗主国想不到眼下也走上了我们这样一条道路。开办学校这是有利于士绅的事情,但免税特权却是一道伤口,会将国家的血一点点流失干净。大明这是要完啊!”
“李兄这般说,委实有些违心呐。前些时日,你不还是听说大明跨海东征,跃跃欲试吗?怎的现在听了书院的消息,便是一副大明要完的模样?”这时,恰好门外走进来一个男子,穿着素白道袍,远远就笑声传来。
“看来安贤弟在金起宗那边过得不错呀?今日有闲心来说起我的闲话了。”李绻看着眼前的男子认了出来,这是他的好友,也是当今礼曹的正三品参议,是一员堂上官,也算得上朝鲜精英之辈了。
李氏朝鲜官制多有与大明相似的地方。其官职和官衔称为两班,等级效仿明朝,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九品十八级。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为堂下官或参上官。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
安五伦的礼曹参判便是礼曹的第三把手。
李氏朝鲜有六曹制度,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曹,相当于同时期明朝的六部。其长官称判书(正二品),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尚书;副职称为参判(从二品),相当于中国的侍郎,往下有六曹参议(正三品堂上)、六曹参知(正三品堂上)、六曹正郎(正五品)、六曹佐郎(正六品)。
安五伦虽然看起来也是一个部长级官员,但听李绻的口吻这个安五伦显然过得并不舒心了。
毕竟,任谁的顶头上司要处心积虑与自己做对,谁也不会顺心。
这两人与在藏书阁外间屋内的人都是原党中人,一向主张亲明抗清,是当今国内当权派洛党的眼中钉。
而当今礼曹判书便是安五伦所在原党的对头,洛党中人金起宗。
金起宗是礼曹判书还不算厉害,毕竟六曹再厉害上面也还有官儿。
六曹上面也照比大明有一个辅佐朝鲜国王的机构——议政府,其长官为“领议政”,俗称“领相”,相当于北宋时期的宰相和明朝时期的内阁首辅。领议政之下为左右议政,俗称“左相”和“右相”,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正二品左右参赞。再下有正四品舍人、正五品检详、正八品司录。
金起宗的叔父金自点就是领议政,洛党党魁金自点以及洛党门徒遍布议政府与六曹,权倾朝野,为当今朝鲜得势一党。
“李兄与我出去走走,看看这风云变色,便知晓我心中开怀来自哪里了!终日坐在书院之中,皓首穷经研习学问可找不到这治世妙法啊!”安五伦说完,便拖着李绻的手朝着门外走去。
见此,李绻也没反抗,而是喊了几人一一同出门:“那好,我便要看看变了什么。”
安五伦又道:“说起书院,大明国有些地方却是更利于其国情。虽然都是办学代税,其管控却是殊为严格,天下各处遍布教育署,非是我朝这边。”
此刻他们已然走出了书院,看着门外热热闹闹,街道上商业繁华,书院门口更是尤其多摆摊设点的地方,人来人往,好一派热闹景象。
“官吏多贪腐愚蠢,纵然多设官署又如何?”李绻亦是司宪府执义,相当于大明都察院佥都御史,嘴皮子可不是一般的利索。
“就在于其官吏一新,大多数出于新学校。就比方说一个旧衙门大多数都是些蠢虫,只顾着蝇营狗苟,一团和气,既不做事,又不收手。这样的地方进去一个,便是染黑一个。但……****皇太子不愧是大气魄之人,起一新衙门,充斥新学问,自然是全然一片新气象。这样的地方,又哪里是眼下暮气沉重的我朝能比?”安五伦说到这里道:“我们去城门楼吧。”
“哪个门?崇礼门?”李绻说着,走在拥挤的人群之中,他的身边,几个亲随呵斥着街上的人流。
却不料,李绻却是猛地一把扯住了安五伦,躲到人群之中笑了起来:“看来不必去了。”
此刻,街上猛地一阵慌乱。
“快收摊啊!”
“莫要冲撞到了……”
“莫要挡着我,走开啊……”
……
不大的街道中急切间被清开出一条细小的道路。
随后,一行十数骑带着上百差人冲入人群,一根根鞭子抽出来,将道路吓得更加慌乱,这才打出了一条空路。
其后,十数辆车马驶来,簇拥着一辆四轮大马车入城。
此刻,安五伦指着第一辆帘子被掀开的马车,道:“看看金起宗的脸色,多青啊,多难受啊!”
“明使……来了!”李绻惊喜大叫。
【正版是起点中文网,搜索几字微言、大明最后一个太子都可支持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