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兄,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赵构瞪大着眼睛惊疑的看着赵有恭,他是真的没有看明白。
赵有恭看见赵构如此模样,怔怔不语,愣了半晌才回道:“你是在跟我开玩笑吗?”
赵构严肃地说道:“堂兄,你觉得我会跟你开玩笑吗?”
赵有恭信了,摇摇头否定道:“好吧!……你没有看出这首诗中有你的名讳吗?”赵构再次看了半晌,还是没有瞧出端倪,赵有恭无奈的叹息一声:“你的名讳乃是德基,这事你自己都不知道吗?”
“德基?”赵构想了想,猛地想起了这件事,他的确是字德基,赵有恭没说错。只不过赵构还未加冠根本就不会有字,而他想起来也不过是后世之中得知的,并非现在想起。
换言之,赵构一直被人喊大人、郡王、将军等称呼,从未有人喊过自己‘德基’。若不是赵有恭提及,他自己都忘记了。只是这件事根本不是现在称呼的,又怎么会出现在上面。
“你不记得这也不怨你,那个时候你还小,那里记得住这些事呢!”赵有恭见赵构呆滞的目光,傻愣着站在那里一言不发,不由得摇摇头,解释道:“那个时候你出生百日,父皇在宫中为你摆宴,在你还未抱出来之前就当着群臣为你取字‘德基’。”
“父皇曾说,你尚未加冠,这个字便待你加冠后再用。那个时候你只有百日那里记得清楚以前的事情,恰好那时我也在受邀之列,故而知道当时的情景。这首诗出现摆明了就是针对你,而你这个当事人居然毫不知情,真是不知如何说你才好。”
赵构讪然一笑,尴尬不已,他的确是不知道那个时候发生的事情。之后朝中大臣就连赵有恭都未曾喊他‘德基’,只是喊他九弟或是郡王等其它称谓,让他忘记了还有这茬。
赵有恭还想再说什么却听见外面有人禀报:“少主,皇上传来圣旨,让您尽快进宫!”
“糟了!”赵有恭暗自叫了一声,他收到消息便立即赶来,还是晚了一步,这件事仍然被皇上知道了,低声细语道:“只怕这件事皇上已经知道了,待会前去务必据实相告!”
赵构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赵有恭想了想也便与赵构一起进宫了。一路上他们两人都面无表情,因为他们的心中都认定此次入宫准没好事。虽然这件事情并非赵构指使,还是与他脱不了干系。
与此同时,宋徽宗面带微笑,饶有兴致地看着桌案上的诗句,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身旁的侍奉的太监猜不透他心中所念,只觉得接下来这件事事情不妙了,在他们看来定然有人倒霉了。
宋徽宗批阅奏章便发现了这首诗,其中朝中的一位官吏什么都没写,就在纸上写下了这首诗,还有将民间流传的情况如实相告。当时,宋徽宗并未在意,直到吟诵一遍后才看出来端倪。
“德基?德基?……”作为业内大行家,宋徽宗赵佶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这首诗看了一遍便知道他是藏字诗,又看了奏章写的意思,大致猜到到底是怎么回事,淡然一笑道:“居然是这样的结果!……”
于是,宋徽宗便命人传召赵构进宫。
赵构、赵有恭二人大步流星的进宫,仔细观察发现御林军的布防更加严谨,比之前的要快很多。他们二人面面相觑,心下奇怪,却又不说什么,压下心中的好奇来到了御书房。
“儿臣赵构见过皇上!”
“微臣见过皇上!”
宋徽宗淡淡的笑道:“免礼!”
赵构开门见山地问道:“父皇,您匆忙召见儿臣所为何事?”
“你不知道吗?”宋徽宗见赵构走进一眼便看见自己手中的奏章,还有自己抄写的诗句,心里明白了大半。赵佶猜到赵构已经明白,还装着糊涂,这让哭笑不得,寻思道:“凭你那点道行,也好意思在朕面前显摆,待会再收拾你!”
“儿臣愚笨!”赵构依然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摇摇头,两眼无辜的看着赵构;乍看上去,的确有几分相像,觉得不像是在说谎。
但是,宋徽宗何其人也!知子莫若父,赵构的那些小手段赵佶岂能不知!既然赵构想要装糊涂,赵佶也不着急,不急不慌的说道:“朕偶然得到一首诗,上面居然有你的名讳,还提到你是大宋未来的君主,不知你是否见过?”
“没见过!”赵构信誓旦旦的回道,没有任何的犹豫。
赵有恭看着赵构如此模样,还显得理直气壮,心里早已是被什么堵住似的,愣是震惊的说不出来话。他从未见过有人睁眼说瞎话,今日在赵构身上看见了,着实让他大开眼界。
如果赵有恭没有提及,赵构是真的不知情诗中说的人是自己;如今,赵构说不知道,那不就是胡扯。赵有恭嘴角抽了一下,愣是无话可说,他算是见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厚脸皮。
“既然你不知情,那朕不介意与你说上一说!”赵佶见赵构佯装不知情,他也不捅破,任由他继续装下去,自己也陪着继续演戏,嘴巴微微上扬揶揄道:“这首诗第一句是‘德之愔兮善澹多心’,说的是有人表里不一暗藏异心;第二句是‘营基才了又仓基’,说的是有人势力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暗中隐藏着更大的势力,让朕提防;最后两句说的意思是有人相助入主朝堂,直接登基为帝,这首诗还是藏字诗,道出了那人的名讳,还是你的,朕有些不解了!”
“父皇,这有什么不解的,不就是有人恶意中伤!”赵构脸不红气不喘的气定神闲的看着宋徽宗,仿佛真的与自己无关似的。
宋徽宗被赵构这副模样搞得郁闷不已,猛地拍着桌子,哭笑不得道:“行了,明人不说暗话;跟我直接说了,这件事是不是你做的?”
赵构见装不下去了,也就是如实回道:“不是我做的,儿臣也是刚刚知晓;至于何人所为,想必儿臣不说,父皇心中有数!”
赵有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看着他们二人,总觉得这件事跟自己预想的不一样,仿佛这件事在他们看来根本就无伤大雅。心里好奇不已,整个人都竖起耳朵,上前轻轻走了两步,想要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臭小子!不跟朕装下去了!”宋徽宗笑骂道,他也明白这件事到底是何人所为,只是不愿意提及罢了。若是其他时候提及兴许还影响心情,就算是现在提及都觉得有些别扭,在他看来这件事做得的确有些过分。
不过,赵佶接下来的话却让赵构、赵有恭二人都傻了,“朕倒是希望这首诗是你做出来,要真的是这样的话,岂不是一举两得,也省去很多麻烦。不如这样,咱就一错再错你就直接登基为帝得了,朕也落得清闲,你看如何?”
“父皇,您是在开玩笑吗?”赵构大吃一惊,难以置信地大吼一声;乍听到宋徽宗的话,赵构整个人都呆住了,他真的相信宋徽宗说的话是在玩笑。可是看见赵佶坚定不移的眼神后,赵构闪烁其词,根本不敢看他,生怕他真的直接下道圣旨传位于他,那他真的无话可说了。
赵有恭也是吃惊不已,他知道皇上对赵构与其他皇子不同,不仅仅是宠溺,就连大权都下放了。如今,听到赵佶说的话,他也傻了。并且,赵有恭听得出来赵佶反而有些失落,他相信皇上说的是真的,没有半点掺假。
赵佶没好气地瞪了一眼,气呼呼地说道:“朕在开玩笑吗?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一国之君乃是掌控天下,掌握生杀大权,多少人盼着你居然以为朕再跟你说笑,气煞我也!”
赵构、赵有恭二人石化了,赵佶的话让他们二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接下去了,只得杵在原地一动不动,直愣愣的看着赵佶。毕竟,这件事他们目前真的没有想过,哪怕是扳倒太子党,赵构也未曾想过登基为帝。
若是按照历史记载,太子赵桓的确是继承大统,成为宋钦宗;至于他自己还是后面一位,理应不可能跳跃。赵构又想起之前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已经超出他对历史的了解,还真的有些说不准宋徽宗会将皇位传给他,苦涩地笑了笑:“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早知如此就该提前制止!唉!……”
九五之尊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步履维艰。若是真的登基为帝,指不定事情繁多。目前来说,赵构的确没有这样的想法。至于以后,那时以后的事情,不愿意去想太多,主要还是解决现在的矛盾才是关键。
当初,王黼放出消息时,赵构便知道了,没有阻止便是看看到底玩什么把戏。不曾想,还没有看见王黼地把戏便看见了自己父皇的,这让他情何以堪。若是他回答想要,指不准宋徽宗真的废黜赵桓另立他为太子;若是不想要,那么他努力为国为民又是为何,这让他不好回答,只得沉默以对。
宋徽宗深深的瞥了一眼赵构,叹息不已,他是真的想另立太子。若非赵构一直没有表现出这样的欲望,赵佶也不至于偶尔逼迫他主动出击。这首诗彻底点燃了赵佶内心的想法,赵构却不愿意接受,这让他笑得有些勉强。
太子赵桓与赵构二人都是他儿子,身为一国之君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从赵构出生以来,所作所为,赵佶一清二楚,更知道他的性子,以他来看日后的大宋江山交托在赵构手中比赵桓要强很多,势必带领大宋强大,这也是他一直坚持的想法,从未动摇过。
不仅仅相信着,赵佶更是付诸行动帮助赵构,不然也不会将琥珀山庄传于他,让他接替山庄庄主之位。赵佶转念一想,沉吟片刻,终究还是放下心中的那份固执,只得顺其自然才行,有些事情硬来会适得其反,不能操之过急。
赵佶叹息一声:“唉!……罢了,这件事就这么说吧!至于后面的事情,你已经做好打算了?”
赵构见赵佶不再纠结传位之事,转移话题,心里也舒了一口气,敏感的话题暂时还不能去说,自信满满地笑道:“一切准备就绪,只要他出击,那便再无后悔机会,这一次倒要看看到底有什么底牌。”
“如此甚好,没什么事你们退下吧!”赵佶紧锁眉头,轻轻地揉了揉太阳穴,然后继续批阅奏章。
赵构、赵有恭二人告退下去,他们走出御书房整个人都变得轻松许多;之前,那个话题二人不约而同的闭口不谈。毕竟,皇位之事太敏感了。赵有恭咋听到也是吓了一跳,不过事后却又会心一笑。
只是赵构一路上都皱着眉头,不知再想些什么,唯有他自己知道。这是他们二人首次一路出宫不苟言笑,一言不发,看得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何事,纷纷猜测起来。
“唉,十三弟他为何不愿意呢?”赵佶有些伤感的摇摇头,他实在是想不通,人人期盼的皇位,只要赵构需要只需要一句话的事情,为何不愿意接受。
赵似苦笑道:“皇兄,你应该知道我为何不愿意与你争夺皇位的原因吧!看似唾手可得,实际上却远隔千山万水;看似一国之君,行事多有顾忌,现在的他不是更好吗?”
赵佶不解的看着赵似,又听到他继续说道:“皇兄,皇位或许是众人梦寐以求的位置,只是这个皇位坐得不安稳,你觉得有谁敢做?现如今大宋局势,你我皆知,他也一清二楚;此时,你提出这个不就给他造成庞大的压力,要是真的答应了,皇兄你又如何想?”
赵佶低头沉思不语,叹息一声:“还是朕操之过急,朕唐突了!”
赵似没有接话,这件事本来就是赵佶太着急,怨不得别人,是有些唐突了。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必定不会说出这番话来。在后面赵似看得一清二楚,赵构的脸色骤变,浑身僵硬,皱着眉头,他便知道赵构被赵佶的话震惊了;抬头看了一眼苦恼的赵佶,无奈的摇摇头。
赵有恭看见赵构如此模样,怔怔不语,愣了半晌才回道:“你是在跟我开玩笑吗?”
赵构严肃地说道:“堂兄,你觉得我会跟你开玩笑吗?”
赵有恭信了,摇摇头否定道:“好吧!……你没有看出这首诗中有你的名讳吗?”赵构再次看了半晌,还是没有瞧出端倪,赵有恭无奈的叹息一声:“你的名讳乃是德基,这事你自己都不知道吗?”
“德基?”赵构想了想,猛地想起了这件事,他的确是字德基,赵有恭没说错。只不过赵构还未加冠根本就不会有字,而他想起来也不过是后世之中得知的,并非现在想起。
换言之,赵构一直被人喊大人、郡王、将军等称呼,从未有人喊过自己‘德基’。若不是赵有恭提及,他自己都忘记了。只是这件事根本不是现在称呼的,又怎么会出现在上面。
“你不记得这也不怨你,那个时候你还小,那里记得住这些事呢!”赵有恭见赵构呆滞的目光,傻愣着站在那里一言不发,不由得摇摇头,解释道:“那个时候你出生百日,父皇在宫中为你摆宴,在你还未抱出来之前就当着群臣为你取字‘德基’。”
“父皇曾说,你尚未加冠,这个字便待你加冠后再用。那个时候你只有百日那里记得清楚以前的事情,恰好那时我也在受邀之列,故而知道当时的情景。这首诗出现摆明了就是针对你,而你这个当事人居然毫不知情,真是不知如何说你才好。”
赵构讪然一笑,尴尬不已,他的确是不知道那个时候发生的事情。之后朝中大臣就连赵有恭都未曾喊他‘德基’,只是喊他九弟或是郡王等其它称谓,让他忘记了还有这茬。
赵有恭还想再说什么却听见外面有人禀报:“少主,皇上传来圣旨,让您尽快进宫!”
“糟了!”赵有恭暗自叫了一声,他收到消息便立即赶来,还是晚了一步,这件事仍然被皇上知道了,低声细语道:“只怕这件事皇上已经知道了,待会前去务必据实相告!”
赵构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赵有恭想了想也便与赵构一起进宫了。一路上他们两人都面无表情,因为他们的心中都认定此次入宫准没好事。虽然这件事情并非赵构指使,还是与他脱不了干系。
与此同时,宋徽宗面带微笑,饶有兴致地看着桌案上的诗句,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身旁的侍奉的太监猜不透他心中所念,只觉得接下来这件事事情不妙了,在他们看来定然有人倒霉了。
宋徽宗批阅奏章便发现了这首诗,其中朝中的一位官吏什么都没写,就在纸上写下了这首诗,还有将民间流传的情况如实相告。当时,宋徽宗并未在意,直到吟诵一遍后才看出来端倪。
“德基?德基?……”作为业内大行家,宋徽宗赵佶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这首诗看了一遍便知道他是藏字诗,又看了奏章写的意思,大致猜到到底是怎么回事,淡然一笑道:“居然是这样的结果!……”
于是,宋徽宗便命人传召赵构进宫。
赵构、赵有恭二人大步流星的进宫,仔细观察发现御林军的布防更加严谨,比之前的要快很多。他们二人面面相觑,心下奇怪,却又不说什么,压下心中的好奇来到了御书房。
“儿臣赵构见过皇上!”
“微臣见过皇上!”
宋徽宗淡淡的笑道:“免礼!”
赵构开门见山地问道:“父皇,您匆忙召见儿臣所为何事?”
“你不知道吗?”宋徽宗见赵构走进一眼便看见自己手中的奏章,还有自己抄写的诗句,心里明白了大半。赵佶猜到赵构已经明白,还装着糊涂,这让哭笑不得,寻思道:“凭你那点道行,也好意思在朕面前显摆,待会再收拾你!”
“儿臣愚笨!”赵构依然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摇摇头,两眼无辜的看着赵构;乍看上去,的确有几分相像,觉得不像是在说谎。
但是,宋徽宗何其人也!知子莫若父,赵构的那些小手段赵佶岂能不知!既然赵构想要装糊涂,赵佶也不着急,不急不慌的说道:“朕偶然得到一首诗,上面居然有你的名讳,还提到你是大宋未来的君主,不知你是否见过?”
“没见过!”赵构信誓旦旦的回道,没有任何的犹豫。
赵有恭看着赵构如此模样,还显得理直气壮,心里早已是被什么堵住似的,愣是震惊的说不出来话。他从未见过有人睁眼说瞎话,今日在赵构身上看见了,着实让他大开眼界。
如果赵有恭没有提及,赵构是真的不知情诗中说的人是自己;如今,赵构说不知道,那不就是胡扯。赵有恭嘴角抽了一下,愣是无话可说,他算是见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厚脸皮。
“既然你不知情,那朕不介意与你说上一说!”赵佶见赵构佯装不知情,他也不捅破,任由他继续装下去,自己也陪着继续演戏,嘴巴微微上扬揶揄道:“这首诗第一句是‘德之愔兮善澹多心’,说的是有人表里不一暗藏异心;第二句是‘营基才了又仓基’,说的是有人势力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暗中隐藏着更大的势力,让朕提防;最后两句说的意思是有人相助入主朝堂,直接登基为帝,这首诗还是藏字诗,道出了那人的名讳,还是你的,朕有些不解了!”
“父皇,这有什么不解的,不就是有人恶意中伤!”赵构脸不红气不喘的气定神闲的看着宋徽宗,仿佛真的与自己无关似的。
宋徽宗被赵构这副模样搞得郁闷不已,猛地拍着桌子,哭笑不得道:“行了,明人不说暗话;跟我直接说了,这件事是不是你做的?”
赵构见装不下去了,也就是如实回道:“不是我做的,儿臣也是刚刚知晓;至于何人所为,想必儿臣不说,父皇心中有数!”
赵有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看着他们二人,总觉得这件事跟自己预想的不一样,仿佛这件事在他们看来根本就无伤大雅。心里好奇不已,整个人都竖起耳朵,上前轻轻走了两步,想要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臭小子!不跟朕装下去了!”宋徽宗笑骂道,他也明白这件事到底是何人所为,只是不愿意提及罢了。若是其他时候提及兴许还影响心情,就算是现在提及都觉得有些别扭,在他看来这件事做得的确有些过分。
不过,赵佶接下来的话却让赵构、赵有恭二人都傻了,“朕倒是希望这首诗是你做出来,要真的是这样的话,岂不是一举两得,也省去很多麻烦。不如这样,咱就一错再错你就直接登基为帝得了,朕也落得清闲,你看如何?”
“父皇,您是在开玩笑吗?”赵构大吃一惊,难以置信地大吼一声;乍听到宋徽宗的话,赵构整个人都呆住了,他真的相信宋徽宗说的话是在玩笑。可是看见赵佶坚定不移的眼神后,赵构闪烁其词,根本不敢看他,生怕他真的直接下道圣旨传位于他,那他真的无话可说了。
赵有恭也是吃惊不已,他知道皇上对赵构与其他皇子不同,不仅仅是宠溺,就连大权都下放了。如今,听到赵佶说的话,他也傻了。并且,赵有恭听得出来赵佶反而有些失落,他相信皇上说的是真的,没有半点掺假。
赵佶没好气地瞪了一眼,气呼呼地说道:“朕在开玩笑吗?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一国之君乃是掌控天下,掌握生杀大权,多少人盼着你居然以为朕再跟你说笑,气煞我也!”
赵构、赵有恭二人石化了,赵佶的话让他们二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接下去了,只得杵在原地一动不动,直愣愣的看着赵佶。毕竟,这件事他们目前真的没有想过,哪怕是扳倒太子党,赵构也未曾想过登基为帝。
若是按照历史记载,太子赵桓的确是继承大统,成为宋钦宗;至于他自己还是后面一位,理应不可能跳跃。赵构又想起之前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已经超出他对历史的了解,还真的有些说不准宋徽宗会将皇位传给他,苦涩地笑了笑:“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早知如此就该提前制止!唉!……”
九五之尊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步履维艰。若是真的登基为帝,指不定事情繁多。目前来说,赵构的确没有这样的想法。至于以后,那时以后的事情,不愿意去想太多,主要还是解决现在的矛盾才是关键。
当初,王黼放出消息时,赵构便知道了,没有阻止便是看看到底玩什么把戏。不曾想,还没有看见王黼地把戏便看见了自己父皇的,这让他情何以堪。若是他回答想要,指不准宋徽宗真的废黜赵桓另立他为太子;若是不想要,那么他努力为国为民又是为何,这让他不好回答,只得沉默以对。
宋徽宗深深的瞥了一眼赵构,叹息不已,他是真的想另立太子。若非赵构一直没有表现出这样的欲望,赵佶也不至于偶尔逼迫他主动出击。这首诗彻底点燃了赵佶内心的想法,赵构却不愿意接受,这让他笑得有些勉强。
太子赵桓与赵构二人都是他儿子,身为一国之君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从赵构出生以来,所作所为,赵佶一清二楚,更知道他的性子,以他来看日后的大宋江山交托在赵构手中比赵桓要强很多,势必带领大宋强大,这也是他一直坚持的想法,从未动摇过。
不仅仅相信着,赵佶更是付诸行动帮助赵构,不然也不会将琥珀山庄传于他,让他接替山庄庄主之位。赵佶转念一想,沉吟片刻,终究还是放下心中的那份固执,只得顺其自然才行,有些事情硬来会适得其反,不能操之过急。
赵佶叹息一声:“唉!……罢了,这件事就这么说吧!至于后面的事情,你已经做好打算了?”
赵构见赵佶不再纠结传位之事,转移话题,心里也舒了一口气,敏感的话题暂时还不能去说,自信满满地笑道:“一切准备就绪,只要他出击,那便再无后悔机会,这一次倒要看看到底有什么底牌。”
“如此甚好,没什么事你们退下吧!”赵佶紧锁眉头,轻轻地揉了揉太阳穴,然后继续批阅奏章。
赵构、赵有恭二人告退下去,他们走出御书房整个人都变得轻松许多;之前,那个话题二人不约而同的闭口不谈。毕竟,皇位之事太敏感了。赵有恭咋听到也是吓了一跳,不过事后却又会心一笑。
只是赵构一路上都皱着眉头,不知再想些什么,唯有他自己知道。这是他们二人首次一路出宫不苟言笑,一言不发,看得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何事,纷纷猜测起来。
“唉,十三弟他为何不愿意呢?”赵佶有些伤感的摇摇头,他实在是想不通,人人期盼的皇位,只要赵构需要只需要一句话的事情,为何不愿意接受。
赵似苦笑道:“皇兄,你应该知道我为何不愿意与你争夺皇位的原因吧!看似唾手可得,实际上却远隔千山万水;看似一国之君,行事多有顾忌,现在的他不是更好吗?”
赵佶不解的看着赵似,又听到他继续说道:“皇兄,皇位或许是众人梦寐以求的位置,只是这个皇位坐得不安稳,你觉得有谁敢做?现如今大宋局势,你我皆知,他也一清二楚;此时,你提出这个不就给他造成庞大的压力,要是真的答应了,皇兄你又如何想?”
赵佶低头沉思不语,叹息一声:“还是朕操之过急,朕唐突了!”
赵似没有接话,这件事本来就是赵佶太着急,怨不得别人,是有些唐突了。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必定不会说出这番话来。在后面赵似看得一清二楚,赵构的脸色骤变,浑身僵硬,皱着眉头,他便知道赵构被赵佶的话震惊了;抬头看了一眼苦恼的赵佶,无奈的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