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神剑掌”只是中成之法,清微宗中凡是登堂入室的弟子都能学得。
    此掌法的名称中有“神剑”二字,自然是从剑术中得来,出掌凌厉如剑,招数繁复奇幻。虚招可为诱敌扰敌,但到临阵之时,虚招亦可变为实招。或五虚一实,或八虚一实,真如花丛中狂风忽起,万花齐落一般,故而又得“万华”二字。
    这也算是清微宗中为数不多的掌法,只是的确算不得高明,不能与“施无畏印”相比,谁也没想到两人竟然会用此法来一决高下。
    只是到了两人这般境界修为,便是中成之法,也能发挥出不逊于大成之法的威力。所谓的虚实变化更是随心所欲,只在一线之间。
    两人各自上前,斗在一处,只见得掌影纷乱,当真是万花齐落,绚烂缤纷,让人眼花缭乱,不过这些所谓的掌影其实只是虚招,真正的实招是掌中蕴藏的剑气。
    李玄都的剑气可谓是千变万化,有“北斗三十六剑诀”的“元一初始剑气”,有“太阴十三剑”的“玄阴剑气”和“太阴剑气”,也有“慈航普度剑典”的“无字卷”之剑气,更有“逆天劫”剑气,常常是一招之间变化两三种剑气,若是旁人遇到,一种剑气未曾破去,就要面对第二种剑气,顷刻间便要落败。
    可李道虚被誉为“大剑仙”,在剑气一途却是返璞归真,任凭你千变万化,我只一路去,便是“北斗三十六剑诀”的“元一初始剑气”。
    师徒两人,道路各有不同,李玄都是博览众家之长,自繁而简,以千机化虚无。李道虚是自创一家,由简入繁,以一元化万象。
    只是李玄都怀有千机,却未能归于虚无,李道虚倒是已经一元化作万象,故而两人境界修为分出高下,任凭李玄都的掌中剑气如何变化,始终奈何不得李道虚的一路剑气。
    李玄都自己也是心知肚明,想要以剑道堂堂正正胜过授业恩师,实在是千难万难,非要出奇制胜不可。
    于是李玄都不再用剑气,用出了地师绝学“逍遥六虚劫”,同时在六劫之中还暗藏与之对应的六咒,威力奇大。
    只可惜那日在“玄都紫府”之中,李道虚已经在徐无鬼的手中见识过此法,故而也有防备。
    两人双掌一交,李道虚立时感觉六劫之力涌入体内,却毫不慌乱。
    李玄都催运六劫之力进入李道虚的体内,欲要同化李道虚体内气机,使其六气紊乱,自相残杀,以彼之力攻伐彼身。只是六劫之力进入李道虚体内之后,却发现李道虚体内空空如也,一身气机不知去向。
    李玄都这一惊非同小可,对方修为精深,气机凝聚,六劫之力无功而返,那不稀奇,当初他对上青鹤居士的“浩然气”便是如此情况,但没有气机,或是找不到气机,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若是六劫之力无功,其中的六咒也难以发挥作用,毕竟六咒是出了名的“欺软怕硬”,修为不如对手,便威力大减。
    正当李玄都惊疑不定的时候,李道虚体内突然涌出一股浩荡剑气,直冲李玄都的六劫之力。
    这一冲当真是非同小可,李玄都的六劫之力顿时溃不成军。
    李玄都立时明白其中根由,却是自己棋差一招。
    先前白绣裳送了李玄都“慈航普度剑典”中的“无字卷”,其中关键便是将自己一身气机转化为剑气,使二者可以自如转化,不可谓不精妙。李道虚是为天下剑道之大成者,如何不懂此类手段?故而在六劫之力入体之后,立刻将自己的一身气机化作剑气,潜藏一处,让李玄都寻觅不到,然后在李玄都进退不定之际,一身剑气反冲而出,凭借修为高出一筹,又占据自己体内的地利优势,硬是破去李玄都的六劫之力。
    李玄都被李道虚破了“逍遥六虚劫”,攻势顿缓,李道虚趁此时机反守为攻,一掌拍来,无俦劲气扑面而至。李玄都翻掌一挡,两人掌力相交,李道虚陡占上风,李玄都闷哼一声,只觉得体内气血翻腾,五脏俱震,只得向后退去。
    不过李玄都的心态始终平和,并未心浮气躁,这倒是出乎李道虚的意料之外。
    李道虚可以不在意此战得失,是因为他年老之后心思逐渐不在人间,这大概是他在人间的最后一战,胜了固然好,就算输了,也不至于万劫不复。可李玄都还很年轻,在人间的路还很长远,这一战的胜负直接关系到他的所谋所求,如何能不在意?
    既然在意,又如何能心境平和?
    李道虚倒是觉得这个弟子有些陌生了。也许是这些年来,自己与这位弟子的确是太过疏远,能知其心中所想,又不能尽知。
    李玄都之所以心境平和,是因为他所图者甚大,所谋者甚远,才能不过分在意此一战之得失,就算此战败了,李玄都也不觉得就是满盘皆输,正如他自己所说,大势在我。李道虚纵然是天下第一人,又如何忤逆大势所趋?一人之力,如何抗拒千万人的民心所向?
    李玄都轻声道:“天下之人不直大魏朝廷久矣。”
    话音未落,李玄都所用的各种功法骤然一收,改为儒门的“正气歌诀”。
    当初宁奇夜见李玄都,便送了他一部上成之法“正气歌诀”,此法乃是前朝最后一位大丞相所留,与亚圣的“浩然气”合称为“浩然正气”。那位大丞相也是修为通天,可惜死在了金帐众多高手围攻之下。
    李玄都从来都是博采众家之长,自然来者不拒,也潜心修炼此法。只是此法初时不见成效,不管李玄都如何修炼,也养不出浩然之气,李玄都便暂且搁置一旁。直到李玄都来到这象征江山社稷的社稷坛中,才在一朝之间有感而成,可谓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
    儒释道三家各有所长。佛门长于神道,许下各种大宏愿,收集香火愿力铸就佛国金身;道门长于天道,追求天人合一之道,驾驭天下万物为己用;儒门长于人道,所以注重入世出仕,讲究教化万民,治理天下,儒门之气运与人道气运息息相关。
    人道昌隆,儒门便圣贤辈出,如前朝和本朝气运鼎盛时,便先后有理学圣人和心学圣人出世,横压当世。只是天下大乱时,儒门便青黄不接,正如眼下此时。这也是儒门自心学圣人之后便盛极而衰的缘故,时至今日,只剩下龙老人一个长生之人独力支撑,大祭酒们也个个须发皆白,垂垂老矣,倒像是儒门悬着的最后一口气。
    李玄都弃自己精通的各种功法不用,改用儒门功法,实在是有些出乎李道虚的意料之外,只是李道虚也一直用“玄微真术”这门上成之法,倒也不曾小觑了李玄都。
    改用“正气歌诀”的李玄都气态浑然一变。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香火愿力终有消亡衰败之时,可天地万世不灭,人道长存。
    人道有兴衰。
    于儒门而言,人道衰落。可是放眼天下,关外辽东却是“勃勃生机”,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兴盛?
    李玄都支持辽东取代大魏,不是因为他与辽东之间有亲谊,不是因为他娶了秦家的女儿。他曾经亲自去过辽东,将三州之地大致走了一遍,从屯田到马场,再到山林渔猎、作坊、海贸,都完整看了个遍,也与普通百姓交谈过。
    同时,他也走遍了关内中原江南西北等地,看过了那里的风土民生。
    李玄都不像地师思虑深远,要从术上求突破,要让天下之土地能养得起天下之人;也不似司空道玄、白鹿先生等人,在人心、国运上不停打转。
    他想得未必周到,却看得明白,中原大地,流民遍地,饿殍遍野,赤地千里,乃至于西北等地,易子而食,人相食。可辽东却能做到衣食足,无冻饿之虞,居者有其房,耕者有其田,孰高孰下,孰优孰劣,又何必去辩?
    于是他来到帝京,他要日月换新天,求天下太平。
    儒门丢了的人道大势,李玄都替儒门捡起来。
    儒门此时是运去英雄不自由,李玄都如今却是时来天地皆同力。
    李玄都一掌平平推出,“正气歌诀”生出磅礴巨力。
    这股巨力并非来自于李玄都本人,而是来自于人道大势,就如佛门驾驭香火愿力,神仙驾驭神力,皆是外力之故,只要外力足够,神仙也可抗衡天仙。
    李玄都运转“正气歌诀”,掌中蕴含的不再是剑气,而是儒门的“浩然正气”,比起诸位隐士和大祭酒的“浩然气”多了一个“正”字。
    “正气歌诀”本就脱胎于“浩然气”,修炼到最后也是“浩然正气”,所不同的是,“浩然正气”并非养成,而是自人道大势得来,近乎于佛道两家的神道之法,只是并非假托鬼神佛陀,而是人心可用。
    李道虚对上这一掌,浑身巨震,竟是向后倒滑出去,面皮上涌起一抹潮红之色,七窍血流。
    谁也不曾想到,自徐无鬼飞升之后便是天下第一人的李道虚,竟然被李玄都从正面一掌击退。

章节目录

太平客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莫问江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莫问江湖并收藏太平客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