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让皇长孙燕王殿下跟随萧铣护送南下留守江都的讯息,虽然并不如直接宣布迁都那么轰动;但是对于朝中那些政治嗅觉颇敏感的文武大臣来说,依然引起了不小的暗中波澜。
听说东都留守樊子盖就很是言辞恳切地力谏了一番,试图劝说杨广安下心来在东都好好住几年,别再折腾了。樊子盖还对杨广晓之以理:若是杨广继续一意孤行南下的话,固然朝廷中枢可以保持安全稳定,但是必然会导致将来朝廷偏安东南一隅,再也无法成为真正控制整个天下的朝廷,北方地区将会陷入彻底的糜烂,再非朝廷所有。
可惜的是,樊子盖终究不够了解杨广。杨广是一个生命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扬州渡过的人,只是出生在北方而已。事实上从杨广说吴语作那些抒情派的古风诗词来看,他对于北方根本没什么感情。樊子盖这样的劝说,反而加重了杨广迁都的信心。因为他其实已经有些心灰意冷,想等北方被折腾穷的州郡自生自灭。反正只要切断漕运,北方乱贼没有粮食可以抢劫了之后,自己都会饿死一大半,让那些乱贼在争夺生存空间的过程中自相残杀掉一大部分,他杨广再回来收拾杀干净杀清爽之后的摊子,岂不是好?
当然,除了樊子盖这些代表北方派利益尤其是在东都颇有产业的权贵利益的朝臣之外,也还着实有一些原本出身南方的官员,也出于为整个天下考虑的公心劝说杨广的。比如已经因为两年前三征高句丽的时候为杨广背了哪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黑锅而罢官在家养老的前任军中巨擘来护儿来大将军。来护儿就是扬州本地人出身,按说杨广要迁都到扬州的话,来护儿本该是最欢欣鼓舞的才对。然而来护儿也不顾自己如今没有职位,托关系给杨广上密奏。言辞恳切地劝说杨广以整个天下全局为重,千万不可以起那些暂时舍弃贼乱区人民的念头。
历史上的来护儿也是这么劝谏杨广的,可是没有效果。如今这一番密奏,换来的当然也是杨广怒其不争地训斥:“是非卿所当言崽!”回复得和历史上一模一样。
杨广这句话隐含的是什么意思呢?无非是:别人是北方人,家里屯的房子屯的地都在东都大兴,爷南迁国都了,那些人的房地产自然因为利空消息贬值了,记得跳脚也就罢了。你丫的来护儿世世代代扬州人,在扬州那么多产业,朕给你利好消息你不抢着内幕交易也就罢了。还出来劝阻?你知不知道好歹?
其实吧,历来所谓迁都,各方劝说的人真正对于政治考量的理由固然是有的。但那真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置喙之人,无非还是庸俗的既得利益派之争而已。这样的认识在杨广的脑中看得很清晰,但是正因为过于清晰,让杨广产生了一种思维惯性:凡是劝阻自己不要迁都的,都是在旧都置办产业太多的。或者有别的经济利益的。这种思维惯性让他不相信全部朝臣的劝谏动机。所以别人说再多道理也没卵用了。
……
朝中为这事儿闹腾地暗流涌动的同时,当事人之一的萧铣却好像没事儿人一样。按部就班带着自己的内侄儿兼理论上的未来女婿燕王杨倓南下了。当然,因为杨义臣此前受杨广猜忌在先这件事情的铺垫。所以萧铣很是乐于看到他如今做的一切并没有拉到朝臣们的仇恨值,也就是说并没有朝中要员觉得萧铣在杨广预谋迁都这件事情里面出了力或者推波助澜了。
理由很简单,如果萧铣不是害怕朝廷猜忌他拥兵自重而是真心想要割据一方的话。铁定是不愿意朝廷中枢挪到江淮然后被杨广嫡系的骁果军夺取了江淮地区的军事控制权的。因此萧铣在这个问题上被朝臣们广泛看成了是被逼无奈为了自表忠心才不得不如此的,不但没有拉到仇恨值,反而还颇有一些对杨广多疑做派不满的朝臣暗中对萧铣的境遇深感同情。
当然了,如前所述的“既得利益阶级资产贬值和将得利益阶级资产增值”这个理由对于萧铣也是成立的。但是退一万步讲,一个已经手握兵权和地方行政权的封疆大吏,如果为了资产增值就放弃独立自主,那也不过是王翦萧何求田问舍以自污自保的无奈之举罢了。
二月底的时候,萧铣各路人马全部南渡就位,到了扬州地界。他毕恭毕敬地好生安顿了杨倓之后,自己则带着护卫人马继续南下回丹阳,好准备把他自己设计放出来的江西乱贼林士弘给剿灭了。
顺带说一句,杨广只是让燕王杨倓留在江都留守,所以如今朝廷在江淮地区直属的地盘依然只是扬州周边,并没有来得及把触角伸往长江以南,江东七郡和姑孰闽北这些地盘,依然还是萧铣经营数年水泼不进的嫡系地盘。
同时,如今的江都丞依然还是当初的王世充,王世充此前在萧铣军北上勤王救驾的时候也表现得很是积极,听说杨广被围困在雁门的消息后,王世充演足了戏码哭天抢地,简直就是影帝级别的演技。后来还分出一小股人马死缠烂打求着萧铣军搭便船捎上去雁门勤王。
只是王世充军自身原本是不掌管水军的,缺少自己可以调度的海船,所以王世充军“不得不忍痛只派出数千士卒”勤王,还摆出不是他不想让主力全数去勤王只是渡船还要问萧铣借,想多派也运不走的样子。最终王世充军的数千士卒在雁门救驾战役中表现只能算是中规中矩,比李渊那些滑头要卖力一些,但是比萧铣军本部和杨义臣则差不少。但看在王世充这么想方设法都要赶来勤王的诚意上,杨广脱险后对于这人的感官还是好了不少。
杨倓到了江都之后,留守职务当然是杨倓领取,萧铣也顺带给王世充透了个底:杨广需要王世充带着杨倓先熟悉几个月情况。短则半年,最长一年。等到杨广亲自来江都之后,就会把王世充调离去东都,担任辅佐东都留守的军事主将。
如今的王世充虽然已经有了些野心,可是终究自身实力还没强大到那个份儿上,直接挑战朝廷的事情他是做不出来的,听说杨广愿意让他将来到东都之后继续独当一面,王世充心中还是非常欣喜的。因为在江淮如今已经不太施展得开了,南面有萧铣这么一股庞大的势力压着,王世充根本不像历史上那样有发展的空间——历史上,刘元进之乱就是王世充剿灭的。王世充可是靠着屠杀江南的农民军着实捞了很大一票起家的军事和钱粮资本,练出了军队也搜刮到了一笔积蓄,而如今这个时空这些东西都是影子都没有。早被萧铣的势力截胡了。
如此一来,北方虽然乱一些,但是四面都是可以剿灭吸收的农民军,对于王世充来说反而有了一个刷经验练级扩充实力的空间,不用花太多精力在应付朝廷高层掣肘上头。
这也算是一个至今为止都皆大欢喜的局面,人人都在调动中得到了或多或少想要的东西。
……
“主公。您可算是收心回来了!听说勤王军回到国内都快两个月了。如今才赶回江东整军平乱,再拖下去。林士弘可就要南下岭南西占荆楚了!到时候可怎么了局!”
萧铣回到丹阳的经略府邸,刚刚和家眷叙过别来之情来到正堂办些政务。第一个就看到长孙无忌抱着一堆军情卷宗急匆匆赶来汇报,让原本智珠在握的萧铣都感受到了一丝压迫而来的匆忙。
“怎得?和武士彟一样改口叫主公了?不叫萧大哥了?说说吧,林士弘打到哪里了。”
长孙无忌经过两年历练。如今也是二十出头的人了,自然不能和及冠之前那样不讲礼数,萧铣一说,他略微脸红了一下:“如今主公位高权重,不比当初,属下倒是不怕,就是怕给别人做了不好的榜样,有损主公威严——还是说正事儿吧,昨日西边刚刚传来的军报,林士弘军已经拿下了武昌郡了,不过因为听说我军已经回防到位,所以他们也不敢再往西边进攻,而是拿下武昌郡重镇之后就地转入防守,不让荆楚一带的官军有反扑的机会,而林士弘军主力则立刻转回东进,想要到九江郡与姑孰之间布防,抵御我军随时可能出现的西征讨伐。
而且听说林士弘对于主公的战力还是颇为忌惮的,原本林士弘军攻打武昌郡的进度还没有这么快,还是听说了主公南归回防的行程之后,林士弘为了怕被东西两线夹击,最后三五天里头不计伤亡强攻猛攻,最后还用上了踩尸登城之类的血腥战法,才缩短了破城的时间。听说最终这几天,为了破武昌城林士弘军至少死了三万人之多。”
萧铣听了也是一惊:“这么多?如今的林士弘军究竟有多少兵力,为了多占一个郡的地盘,直接丢三万人命的事情都做得出来?真是可惜了……”
萧铣撇撇嘴,如今可是已经到了隋末了,大隋极盛时期的五千万人口,折腾到如今这个年月,最多只能剩下三千来万——历史上战争还要再持续**年之久,直到唐初武德七年内地汉人之间的内战才彻底平息,然后那时候朝廷统计人口已经一千万都不到了。如今虽然糜烂,好歹才糜烂了五年,所以天下五千万人还能折腾剩下三千万。不过至少人口已经慢慢变成了一种资源,让各方军阀不得不开始重视。江西地区萧铣可是当成自己的囊中之物来看待的,他放出林士弘不过是依靠林士弘把江西地区忠于大隋朝的官僚体系连根拔起,可没希望林士弘把那里的百姓民力都折腾得民穷财尽。所以听说林士弘的行径之后,他自然是心中颇为愤怒的。
长孙无忌对于萧铣的疑问自然是有问必答的:“林士弘被主公放任坐大了大半年之久,整个南方又没有别的乱贼和他争竞地盘人口,所以他如今已经有号称二十万军队了,武昌一战之后至少让其有五万战兵战死或者暂时失去战斗力,不过林士弘还是可以从流民中快速拉丁补足缺额。只是林士弘军的战斗力基本上没法保障,核心战兵也就数万人而已。而且林士弘军如今刚刚久战疲惫,而且短时间内快速强行军回防,定然存在一定的虚弱期。主公如果能够抓住眼下这个契机马上出兵,想来可以有先声夺人之利。”
萧铣微微颔首,觉得长孙无忌这一点说得还是有道理的,他打开舆图看了一下,如今林士弘的地盘也不算小了,东边的九江郡最东端到了后世江西与安徽两省交界的池州,东边的武昌郡则横跨后世湖北省的鄂州黄州武汉。从东到西直线距离就已经有三百多公里了,考虑到长江的蜿蜒曲折,如果沿江行军的话,实际路程万全有一千多里。
而且此前萧铣军虽然对林士弘军采取了放置play的态度任其坐大,可是因为萧铣军水师的绝对强势,林士弘发展再大也只能按照农民军的本色在江南陆地上折腾折腾,长江水师是万全没有的,或者说只有征集的民间小渔船。所以两军开战之后,林士弘连走长江水路顺流而下行军的机会都没有,只能让军队回防的过程依靠士兵们的两条腿跑完这一千里地。所以哪怕林士弘军花十天时间从西面的武昌郡赶到东边的九江郡,都会出现明显的疲惫带来的战斗力下降。如果林士弘把这个行军天数再缩短的话,这种状况就会更明显。
因此,如今出击已是时不我待,萧铣当场拍板,让长孙无忌帮他联络众将,然后点兵出征。
萧铣本人虽然在东都和江都滞留了那么久,可是他的军队毕竟是提前回来了的,尤其是走海路归来的那些人马,比萧铣至少早到了小半个月光景,所以萧铣如今可以很轻松抽调出三五万人休整完备的兵马投入战斗——只要他这个主帅强忍住连续奔波的劳累就行了。
“传令众将,明日丹阳大校场阅兵,而后上船出征九江郡!”
听说东都留守樊子盖就很是言辞恳切地力谏了一番,试图劝说杨广安下心来在东都好好住几年,别再折腾了。樊子盖还对杨广晓之以理:若是杨广继续一意孤行南下的话,固然朝廷中枢可以保持安全稳定,但是必然会导致将来朝廷偏安东南一隅,再也无法成为真正控制整个天下的朝廷,北方地区将会陷入彻底的糜烂,再非朝廷所有。
可惜的是,樊子盖终究不够了解杨广。杨广是一个生命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扬州渡过的人,只是出生在北方而已。事实上从杨广说吴语作那些抒情派的古风诗词来看,他对于北方根本没什么感情。樊子盖这样的劝说,反而加重了杨广迁都的信心。因为他其实已经有些心灰意冷,想等北方被折腾穷的州郡自生自灭。反正只要切断漕运,北方乱贼没有粮食可以抢劫了之后,自己都会饿死一大半,让那些乱贼在争夺生存空间的过程中自相残杀掉一大部分,他杨广再回来收拾杀干净杀清爽之后的摊子,岂不是好?
当然,除了樊子盖这些代表北方派利益尤其是在东都颇有产业的权贵利益的朝臣之外,也还着实有一些原本出身南方的官员,也出于为整个天下考虑的公心劝说杨广的。比如已经因为两年前三征高句丽的时候为杨广背了哪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黑锅而罢官在家养老的前任军中巨擘来护儿来大将军。来护儿就是扬州本地人出身,按说杨广要迁都到扬州的话,来护儿本该是最欢欣鼓舞的才对。然而来护儿也不顾自己如今没有职位,托关系给杨广上密奏。言辞恳切地劝说杨广以整个天下全局为重,千万不可以起那些暂时舍弃贼乱区人民的念头。
历史上的来护儿也是这么劝谏杨广的,可是没有效果。如今这一番密奏,换来的当然也是杨广怒其不争地训斥:“是非卿所当言崽!”回复得和历史上一模一样。
杨广这句话隐含的是什么意思呢?无非是:别人是北方人,家里屯的房子屯的地都在东都大兴,爷南迁国都了,那些人的房地产自然因为利空消息贬值了,记得跳脚也就罢了。你丫的来护儿世世代代扬州人,在扬州那么多产业,朕给你利好消息你不抢着内幕交易也就罢了。还出来劝阻?你知不知道好歹?
其实吧,历来所谓迁都,各方劝说的人真正对于政治考量的理由固然是有的。但那真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置喙之人,无非还是庸俗的既得利益派之争而已。这样的认识在杨广的脑中看得很清晰,但是正因为过于清晰,让杨广产生了一种思维惯性:凡是劝阻自己不要迁都的,都是在旧都置办产业太多的。或者有别的经济利益的。这种思维惯性让他不相信全部朝臣的劝谏动机。所以别人说再多道理也没卵用了。
……
朝中为这事儿闹腾地暗流涌动的同时,当事人之一的萧铣却好像没事儿人一样。按部就班带着自己的内侄儿兼理论上的未来女婿燕王杨倓南下了。当然,因为杨义臣此前受杨广猜忌在先这件事情的铺垫。所以萧铣很是乐于看到他如今做的一切并没有拉到朝臣们的仇恨值,也就是说并没有朝中要员觉得萧铣在杨广预谋迁都这件事情里面出了力或者推波助澜了。
理由很简单,如果萧铣不是害怕朝廷猜忌他拥兵自重而是真心想要割据一方的话。铁定是不愿意朝廷中枢挪到江淮然后被杨广嫡系的骁果军夺取了江淮地区的军事控制权的。因此萧铣在这个问题上被朝臣们广泛看成了是被逼无奈为了自表忠心才不得不如此的,不但没有拉到仇恨值,反而还颇有一些对杨广多疑做派不满的朝臣暗中对萧铣的境遇深感同情。
当然了,如前所述的“既得利益阶级资产贬值和将得利益阶级资产增值”这个理由对于萧铣也是成立的。但是退一万步讲,一个已经手握兵权和地方行政权的封疆大吏,如果为了资产增值就放弃独立自主,那也不过是王翦萧何求田问舍以自污自保的无奈之举罢了。
二月底的时候,萧铣各路人马全部南渡就位,到了扬州地界。他毕恭毕敬地好生安顿了杨倓之后,自己则带着护卫人马继续南下回丹阳,好准备把他自己设计放出来的江西乱贼林士弘给剿灭了。
顺带说一句,杨广只是让燕王杨倓留在江都留守,所以如今朝廷在江淮地区直属的地盘依然只是扬州周边,并没有来得及把触角伸往长江以南,江东七郡和姑孰闽北这些地盘,依然还是萧铣经营数年水泼不进的嫡系地盘。
同时,如今的江都丞依然还是当初的王世充,王世充此前在萧铣军北上勤王救驾的时候也表现得很是积极,听说杨广被围困在雁门的消息后,王世充演足了戏码哭天抢地,简直就是影帝级别的演技。后来还分出一小股人马死缠烂打求着萧铣军搭便船捎上去雁门勤王。
只是王世充军自身原本是不掌管水军的,缺少自己可以调度的海船,所以王世充军“不得不忍痛只派出数千士卒”勤王,还摆出不是他不想让主力全数去勤王只是渡船还要问萧铣借,想多派也运不走的样子。最终王世充军的数千士卒在雁门救驾战役中表现只能算是中规中矩,比李渊那些滑头要卖力一些,但是比萧铣军本部和杨义臣则差不少。但看在王世充这么想方设法都要赶来勤王的诚意上,杨广脱险后对于这人的感官还是好了不少。
杨倓到了江都之后,留守职务当然是杨倓领取,萧铣也顺带给王世充透了个底:杨广需要王世充带着杨倓先熟悉几个月情况。短则半年,最长一年。等到杨广亲自来江都之后,就会把王世充调离去东都,担任辅佐东都留守的军事主将。
如今的王世充虽然已经有了些野心,可是终究自身实力还没强大到那个份儿上,直接挑战朝廷的事情他是做不出来的,听说杨广愿意让他将来到东都之后继续独当一面,王世充心中还是非常欣喜的。因为在江淮如今已经不太施展得开了,南面有萧铣这么一股庞大的势力压着,王世充根本不像历史上那样有发展的空间——历史上,刘元进之乱就是王世充剿灭的。王世充可是靠着屠杀江南的农民军着实捞了很大一票起家的军事和钱粮资本,练出了军队也搜刮到了一笔积蓄,而如今这个时空这些东西都是影子都没有。早被萧铣的势力截胡了。
如此一来,北方虽然乱一些,但是四面都是可以剿灭吸收的农民军,对于王世充来说反而有了一个刷经验练级扩充实力的空间,不用花太多精力在应付朝廷高层掣肘上头。
这也算是一个至今为止都皆大欢喜的局面,人人都在调动中得到了或多或少想要的东西。
……
“主公。您可算是收心回来了!听说勤王军回到国内都快两个月了。如今才赶回江东整军平乱,再拖下去。林士弘可就要南下岭南西占荆楚了!到时候可怎么了局!”
萧铣回到丹阳的经略府邸,刚刚和家眷叙过别来之情来到正堂办些政务。第一个就看到长孙无忌抱着一堆军情卷宗急匆匆赶来汇报,让原本智珠在握的萧铣都感受到了一丝压迫而来的匆忙。
“怎得?和武士彟一样改口叫主公了?不叫萧大哥了?说说吧,林士弘打到哪里了。”
长孙无忌经过两年历练。如今也是二十出头的人了,自然不能和及冠之前那样不讲礼数,萧铣一说,他略微脸红了一下:“如今主公位高权重,不比当初,属下倒是不怕,就是怕给别人做了不好的榜样,有损主公威严——还是说正事儿吧,昨日西边刚刚传来的军报,林士弘军已经拿下了武昌郡了,不过因为听说我军已经回防到位,所以他们也不敢再往西边进攻,而是拿下武昌郡重镇之后就地转入防守,不让荆楚一带的官军有反扑的机会,而林士弘军主力则立刻转回东进,想要到九江郡与姑孰之间布防,抵御我军随时可能出现的西征讨伐。
而且听说林士弘对于主公的战力还是颇为忌惮的,原本林士弘军攻打武昌郡的进度还没有这么快,还是听说了主公南归回防的行程之后,林士弘为了怕被东西两线夹击,最后三五天里头不计伤亡强攻猛攻,最后还用上了踩尸登城之类的血腥战法,才缩短了破城的时间。听说最终这几天,为了破武昌城林士弘军至少死了三万人之多。”
萧铣听了也是一惊:“这么多?如今的林士弘军究竟有多少兵力,为了多占一个郡的地盘,直接丢三万人命的事情都做得出来?真是可惜了……”
萧铣撇撇嘴,如今可是已经到了隋末了,大隋极盛时期的五千万人口,折腾到如今这个年月,最多只能剩下三千来万——历史上战争还要再持续**年之久,直到唐初武德七年内地汉人之间的内战才彻底平息,然后那时候朝廷统计人口已经一千万都不到了。如今虽然糜烂,好歹才糜烂了五年,所以天下五千万人还能折腾剩下三千万。不过至少人口已经慢慢变成了一种资源,让各方军阀不得不开始重视。江西地区萧铣可是当成自己的囊中之物来看待的,他放出林士弘不过是依靠林士弘把江西地区忠于大隋朝的官僚体系连根拔起,可没希望林士弘把那里的百姓民力都折腾得民穷财尽。所以听说林士弘的行径之后,他自然是心中颇为愤怒的。
长孙无忌对于萧铣的疑问自然是有问必答的:“林士弘被主公放任坐大了大半年之久,整个南方又没有别的乱贼和他争竞地盘人口,所以他如今已经有号称二十万军队了,武昌一战之后至少让其有五万战兵战死或者暂时失去战斗力,不过林士弘还是可以从流民中快速拉丁补足缺额。只是林士弘军的战斗力基本上没法保障,核心战兵也就数万人而已。而且林士弘军如今刚刚久战疲惫,而且短时间内快速强行军回防,定然存在一定的虚弱期。主公如果能够抓住眼下这个契机马上出兵,想来可以有先声夺人之利。”
萧铣微微颔首,觉得长孙无忌这一点说得还是有道理的,他打开舆图看了一下,如今林士弘的地盘也不算小了,东边的九江郡最东端到了后世江西与安徽两省交界的池州,东边的武昌郡则横跨后世湖北省的鄂州黄州武汉。从东到西直线距离就已经有三百多公里了,考虑到长江的蜿蜒曲折,如果沿江行军的话,实际路程万全有一千多里。
而且此前萧铣军虽然对林士弘军采取了放置play的态度任其坐大,可是因为萧铣军水师的绝对强势,林士弘发展再大也只能按照农民军的本色在江南陆地上折腾折腾,长江水师是万全没有的,或者说只有征集的民间小渔船。所以两军开战之后,林士弘连走长江水路顺流而下行军的机会都没有,只能让军队回防的过程依靠士兵们的两条腿跑完这一千里地。所以哪怕林士弘军花十天时间从西面的武昌郡赶到东边的九江郡,都会出现明显的疲惫带来的战斗力下降。如果林士弘把这个行军天数再缩短的话,这种状况就会更明显。
因此,如今出击已是时不我待,萧铣当场拍板,让长孙无忌帮他联络众将,然后点兵出征。
萧铣本人虽然在东都和江都滞留了那么久,可是他的军队毕竟是提前回来了的,尤其是走海路归来的那些人马,比萧铣至少早到了小半个月光景,所以萧铣如今可以很轻松抽调出三五万人休整完备的兵马投入战斗——只要他这个主帅强忍住连续奔波的劳累就行了。
“传令众将,明日丹阳大校场阅兵,而后上船出征九江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