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的妥协是意料之中,群臣隐隐觉得,这汴京,怕是要变天了!
工部的人很快有所动作,景帝随同容瑾笙和曲蓁等人前往寿康宫那日,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他们留在殿外,只有景帝一人独自入内。
宫婢和侍卫等都很识相的远远退避,留下容瑾笙和曲蓁两人并肩而立。
“听风愁说,鹰司着手在查那日天雷劈棺的事?”
曲蓁压低声音道。
容瑾笙点头,“让他们去查,倘若是那日或许还有痕迹,如今,不过白费功夫罢了!”
“郭朝义的死……”
她思索了下,迟疑着问道,“是怎么回事?”
“换尸骨是假,但他的确受太后收买,在母妃棺柩动了手脚,他也的确是自尽身亡,此事一旦泄露,必是满门株连的死罪,留下那封遗书是为了卖好给宸王府,换他妻儿活命!”
这结果与曲蓁推测的相差无几。
她凝视着容瑾笙,“那你怎么想?”
容瑾笙沉吟片刻,轻道:“郭家富贵日子是不可能再过了,以后,就离开汴京做个寻常百姓吧!”
言下之意,就是不再追究!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视线不自觉的望向那内殿,曲蓁凝眸深思,也不知此刻,里面究竟是何种场面!
寝殿内。
太后跪在蒲团上,手持佛珠,对着桌案上供奉的那樽玉佛念念有词。
景帝缓步入内,站在门边凝望她良久,撩起龙袍,默不作声的跪倒在地。
“啪!”
佛珠的线断了,珠子‘噼里啪啦’的掉了一地,太后手在半空中僵滞许久,才缓缓垂落在身侧,声音苍凉。
“有结果了?”
景帝垂眸,不敢直视她的眼睛,沉声道:“大势所趋,改不得这变数!工部的人,已经在外等着了!”
话音落,殿内死寂良久。
太后盯着那樽玉佛,干枯的面皮上露出抹沉重的神色,“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景帝道:“儿子无能!”
“你不是无能,你是执念太深!”
知子莫若母,太后一针见血,戳破了两人这些年互不干扰的默契,她头也不回的道:“你为了曲漪,放过了在汴京为质的离墨淞,又不许哀家对那丫头动手,如今,她愿意为了你这番情谊而退让半分吗?她不会!”
“眼下局面,就算她肯放手,小九也不会答应。”
景帝叹了口气,他万没有想到此事过了二十年,会以这样的形式被翻出,不留半点回旋的余地。
难道,真是天意难违?
“事到如今,你还在替贱种开脱!越儿,那女人到底给了灌了什么迷魂汤,人都死了这么些年,你还是对她念念不忘!”
太后声音顿沉,再维持不住表面的平和,回首怒视着他!
面对如此质问,景帝缓缓抬眼,话音冷意莫名,“是啊,人都死了这么多年,母后究竟还这般恨她?当年要不是你在背后出谋划策,黎氏岂能避开我的眼线,将她送出皇宫!她又岂会惨死在外,一去十七年!”
“你果然知道!”
太后眸光幽深,藏着万般痛色,“你回宫后不顾黎家势大,不畏社稷动荡,将黎氏迁居软禁,褫夺尊号,甚至连黎言东宫太子的颜面都不顾及,使得他多年来在朝堂举步维艰,你为了那女人连亲儿子都不在乎,为何放过了哀家?”
“您是儿臣的母后!”
景帝迎着她的视线,冷道:“儿臣这一身骨血皆是受您恩赐,再伤再痛,也不会对您动手!”
“呵!”
太后自嘲的笑了声,转而怒视着他:“你为了那女人豁出性命和尊严,冷落原配正妻,比起将哀家千刀万剐更令我心痛!越儿,事到如今,你还记得当年为何你我母子分明是正宫嫡出,在宫里依旧活得艰难坎坷吗?”
“你还记得那些伏低做小,忍辱偷生的岁月吗?”
“你当真想让黎言也走上你的老路吗!”
一连串的质问使得景帝出现了瞬间的恍惚,他隐约想起那些细碎却遥远的事,朝臣的质疑,先帝的漫骂和失望,旁人的冷嘲热讽!
芳华殿欢声笑语,他们母子枯灯照到明!
真是,恍若隔世!
他收敛心神,似有所感,“所以,母后帮着黎氏对付漪儿,不是什么为了江山社稷,不过是将自己对雪贵妃的恨意,转嫁在了漪儿身上!”
“但您忘了,儿臣不是先帝,他会色令智昏,枉顾纲常,儿臣不会!”
“如果黎氏没有做那些事,她依旧是中宫之主,是朕的原配嫡妻,朕会同她相敬如宾,该有的体面尊贵一样都不会落下,所以,朕登基第一年,就封了太子!”
“是,然后你扶持了容珩与他作对,还有个容瑾笙在旁虎视眈眈!他这个太子,空有其名,危机四伏!”
太后怒不可遏。
但这份怒气,却无法牵动景帝,他冷漠道:“东宫的位置朕给他了,能不能坐得稳,就看他的本事!朕今日能坐在这龙椅上,也是腥风血雨里走过来的,比起朕当年,他已经幸运太多了!”
“说到底,你还是不信他!”
太后艰难的阖上眼,任由眼泪顺着脸颊滑落,凄声道:“如今黎家倒台,黎言那孩子独木难支,你叫他小小年纪,如何斗得过宸王府那贱种!”
“你以为容瑾笙知道她娘尸骨在哀家手里,想起当年那些事,还会选择隐忍吗?哀家倒下,黎言被老三逼至绝境,东宫危急,下一个,又会是谁呢?”
她目光灼灼的盯着景帝,意有所指。
景帝沉默的看着她,良久,才叹了口气,“母后,言儿是朕的嫡长子,朕亲手将他养大,教他诗书和国策,我对他的疼爱,不比您少!”
所以,又何必苦心孤诣,说这些话来提醒他!
闻言,太后面色稍霁,凝声道:“那你答应哀家,不论此次我结果如何,是幽禁还是死,你都要护着那孩子!绝不叫其他人越过东宫的尊贵,轻贱了他!”
殿内沉寂良久,传来景帝沉重的声音,“好!”
工部的人很快有所动作,景帝随同容瑾笙和曲蓁等人前往寿康宫那日,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他们留在殿外,只有景帝一人独自入内。
宫婢和侍卫等都很识相的远远退避,留下容瑾笙和曲蓁两人并肩而立。
“听风愁说,鹰司着手在查那日天雷劈棺的事?”
曲蓁压低声音道。
容瑾笙点头,“让他们去查,倘若是那日或许还有痕迹,如今,不过白费功夫罢了!”
“郭朝义的死……”
她思索了下,迟疑着问道,“是怎么回事?”
“换尸骨是假,但他的确受太后收买,在母妃棺柩动了手脚,他也的确是自尽身亡,此事一旦泄露,必是满门株连的死罪,留下那封遗书是为了卖好给宸王府,换他妻儿活命!”
这结果与曲蓁推测的相差无几。
她凝视着容瑾笙,“那你怎么想?”
容瑾笙沉吟片刻,轻道:“郭家富贵日子是不可能再过了,以后,就离开汴京做个寻常百姓吧!”
言下之意,就是不再追究!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视线不自觉的望向那内殿,曲蓁凝眸深思,也不知此刻,里面究竟是何种场面!
寝殿内。
太后跪在蒲团上,手持佛珠,对着桌案上供奉的那樽玉佛念念有词。
景帝缓步入内,站在门边凝望她良久,撩起龙袍,默不作声的跪倒在地。
“啪!”
佛珠的线断了,珠子‘噼里啪啦’的掉了一地,太后手在半空中僵滞许久,才缓缓垂落在身侧,声音苍凉。
“有结果了?”
景帝垂眸,不敢直视她的眼睛,沉声道:“大势所趋,改不得这变数!工部的人,已经在外等着了!”
话音落,殿内死寂良久。
太后盯着那樽玉佛,干枯的面皮上露出抹沉重的神色,“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景帝道:“儿子无能!”
“你不是无能,你是执念太深!”
知子莫若母,太后一针见血,戳破了两人这些年互不干扰的默契,她头也不回的道:“你为了曲漪,放过了在汴京为质的离墨淞,又不许哀家对那丫头动手,如今,她愿意为了你这番情谊而退让半分吗?她不会!”
“眼下局面,就算她肯放手,小九也不会答应。”
景帝叹了口气,他万没有想到此事过了二十年,会以这样的形式被翻出,不留半点回旋的余地。
难道,真是天意难违?
“事到如今,你还在替贱种开脱!越儿,那女人到底给了灌了什么迷魂汤,人都死了这么些年,你还是对她念念不忘!”
太后声音顿沉,再维持不住表面的平和,回首怒视着他!
面对如此质问,景帝缓缓抬眼,话音冷意莫名,“是啊,人都死了这么多年,母后究竟还这般恨她?当年要不是你在背后出谋划策,黎氏岂能避开我的眼线,将她送出皇宫!她又岂会惨死在外,一去十七年!”
“你果然知道!”
太后眸光幽深,藏着万般痛色,“你回宫后不顾黎家势大,不畏社稷动荡,将黎氏迁居软禁,褫夺尊号,甚至连黎言东宫太子的颜面都不顾及,使得他多年来在朝堂举步维艰,你为了那女人连亲儿子都不在乎,为何放过了哀家?”
“您是儿臣的母后!”
景帝迎着她的视线,冷道:“儿臣这一身骨血皆是受您恩赐,再伤再痛,也不会对您动手!”
“呵!”
太后自嘲的笑了声,转而怒视着他:“你为了那女人豁出性命和尊严,冷落原配正妻,比起将哀家千刀万剐更令我心痛!越儿,事到如今,你还记得当年为何你我母子分明是正宫嫡出,在宫里依旧活得艰难坎坷吗?”
“你还记得那些伏低做小,忍辱偷生的岁月吗?”
“你当真想让黎言也走上你的老路吗!”
一连串的质问使得景帝出现了瞬间的恍惚,他隐约想起那些细碎却遥远的事,朝臣的质疑,先帝的漫骂和失望,旁人的冷嘲热讽!
芳华殿欢声笑语,他们母子枯灯照到明!
真是,恍若隔世!
他收敛心神,似有所感,“所以,母后帮着黎氏对付漪儿,不是什么为了江山社稷,不过是将自己对雪贵妃的恨意,转嫁在了漪儿身上!”
“但您忘了,儿臣不是先帝,他会色令智昏,枉顾纲常,儿臣不会!”
“如果黎氏没有做那些事,她依旧是中宫之主,是朕的原配嫡妻,朕会同她相敬如宾,该有的体面尊贵一样都不会落下,所以,朕登基第一年,就封了太子!”
“是,然后你扶持了容珩与他作对,还有个容瑾笙在旁虎视眈眈!他这个太子,空有其名,危机四伏!”
太后怒不可遏。
但这份怒气,却无法牵动景帝,他冷漠道:“东宫的位置朕给他了,能不能坐得稳,就看他的本事!朕今日能坐在这龙椅上,也是腥风血雨里走过来的,比起朕当年,他已经幸运太多了!”
“说到底,你还是不信他!”
太后艰难的阖上眼,任由眼泪顺着脸颊滑落,凄声道:“如今黎家倒台,黎言那孩子独木难支,你叫他小小年纪,如何斗得过宸王府那贱种!”
“你以为容瑾笙知道她娘尸骨在哀家手里,想起当年那些事,还会选择隐忍吗?哀家倒下,黎言被老三逼至绝境,东宫危急,下一个,又会是谁呢?”
她目光灼灼的盯着景帝,意有所指。
景帝沉默的看着她,良久,才叹了口气,“母后,言儿是朕的嫡长子,朕亲手将他养大,教他诗书和国策,我对他的疼爱,不比您少!”
所以,又何必苦心孤诣,说这些话来提醒他!
闻言,太后面色稍霁,凝声道:“那你答应哀家,不论此次我结果如何,是幽禁还是死,你都要护着那孩子!绝不叫其他人越过东宫的尊贵,轻贱了他!”
殿内沉寂良久,传来景帝沉重的声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