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施里芬又在1892年和1894年提出了第二、第三号备忘录,这三份备忘录,便是“施里芬计划”的基本雏形。此后,在任期内,施里芬主导进行了对未来战争的无数的演习、沙盘演练与讨论,对备忘录进行了反复的修改。
1905年12月,施里芬完成了最后一份备忘录,并于1906年亲手交给了继任者,老毛奇的侄子小毛奇,至此,完整的“施里芬计划”终于成形。
施里芬计划可以看成是日后的闪电战的雏形,也可以说,施里芬元帅也就是闪电战计划的初步提出者。
施里芬计划的核心是:集中强大兵力于西线,通过防务空虚的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从侧翼包围法军,速战速决打败法国。然后挥师东进,再去对付俄国。战争爆发后,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遵循其前任的计划,仅用11个师的兵力监视俄国,而在西线则集中了7个集团军,共80个师,以梅斯为轴心分为左右两翼。左翼2个集团军,共23个师,守卫梅斯以南法德边境的阿尔萨斯和格林地区的阵地;右翼5个集团军,共55个师,借道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突破法国北部边境。
以严谨闻名于世的德国人在战场上完整地重现了这份作战计划,一切如同计划的那样,德军突然宣战,然后出兵中立国卢森堡,取得了卢森堡的铁路网。
第二天,德国便按照施利芬计划,侵入中立国比利时。
比利时军队是亲英法的,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对法国的那一边完全不设防,后来这点也成了德国人出兵的一个重要借口。
比利时人确实对入侵的德国军队顽强抵抗了,但由于战争提高爆发的关系,比利时完全没做好战争准备,调兵遣将非常仓促,而德国人相对准备充分。
或许这一点不算非常大的优势,毕竟比利时人现在还是占着地利的。
只要他们顽强反抗,哪怕不能阻止德军,只要能延缓德军进攻的速度,只要有5到10天的时间,法国的援军便可以陆续到位,就算德国人牛逼到连法国援军都能干掉,后面还有英军呢。
等德国人穿过比利时,进入法国领土的时候,相信法国和英国的军队已经云集巴黎,并且一路征战,德军就算是铁打的也会极度疲劳,那时多国夹攻,或许便能将德国人一战而定。
谁知德国陆军果然强横,就靠着那么一点点先发制人的优势,一路势如破竹,打得比利时的军队落花流水。
比利时人在沿途设置了重重防御以抵抗德军,但是没有用。
德国人很快就向世界展示了一下为什么他们被称为是‘天下无敌’的德国陆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他们的种族天赋能力——
“进攻强化”!
按照魅力值和能力强度的不同,德国军队中具有“进攻强化”的能力者,能够短时间将体力或者攻击力提高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五不等,均值大概是百分之十差一点点。
并且这种能力能够扩展到所使用的武器之上。
也就是说,哪怕是使用完全相同的装备,德国军队的攻击能力也要高于比利时军队10个百分点左右,并且这种优势会象滚雪球一样的越滚越大,最后成为辗压式的优势。
而且德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和军队素质本就远在比利时军队之上,比利时人打得如此不堪,战场完全一面倒,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之所以在前面的英德海战中,德国一方没怎么发挥出这种“进攻强化”的优势,那是因为英国人也有自己的绝活——“防御强化”!
同样是种族能力,同样是差不多10个百分点,一方是矛,一方是盾,双方打起来半斤八两,也是很正常的事。
也怪不得英德两国世代是仇敌呢,连彼此的能力都是互相克制、敌对的。
此外还有个题外话,英国人自己是海上帝国,不但自己舰队实力强大,造舰能力自然也很高,于是经常高价向其它国家销售战舰。
老牌海上帝国的销售价格当然是死贵死贵了,不过还是有很多自己没有造舰能力的国家趋之若鹜。
然后这些国家买回去之后,便发现英国战舰果然很牛逼,开起来的速度比预计参数总要高出两、三节。
于是他们很高兴,以为自己占了个大便宜。
直到很久以后才知道,原来英国人自己习惯了有百分之10的防御强化,于是在造舰的时候同样习惯地将战舰装甲给减少了百分之10……
装甲轻了那么多,快个一、两节当然是很正常的事。
原本就只是英国国内的造舰习惯,最初对国外销售的时候还注意一下,后来生意好了,忙不过来,于是就习惯成自然了……
哈哈,这是题外话了,还是说回正题。
随后比利时军队又准备在列日要塞阻击德军,但仍然没有什么卵用。
不知道奥匈帝国与德国是德奥联盟吗?奥匈帝国自从得到中国买来的飞艇后,转眼就将这项技术给了德国,德国人研究了不久,很快就生产出了自己的飞艇。
这回德国军队把飞艇投到了比利时战场上,用重炮轰击加上飞艇在天上投掷燃烧弹,很快就将烈日要塞点成了一支大火炬。
为了防止比利时军队延缓德军的攻势,德国人甚至从后方调来了毒气。
不过为都没有轮到用上,比利时人就崩溃了,德国军队只花了一天时间,就攻克了烈日要塞,顺带俘虏了大量的比利时军队。
随后德军右翼集团蜂拥而入,德国飞艇也再次出动,对抵抗的比利时军队进行轰炸和扫射。
比利时军队尽管也顽强的抵抗着,但原本就不是德军的对手,在这种天下地下的组合攻势面前,还是抵抗不住。
因为战场发展太快,此时法国军队还没来得及进入比利时对德作战,比利时自己先失去了反抗德军之力。
两天之后,德军攻陷比利时,布鲁塞尔被德军占领,比利时王室背井离乡,逃亡荷兰。
1905年12月,施里芬完成了最后一份备忘录,并于1906年亲手交给了继任者,老毛奇的侄子小毛奇,至此,完整的“施里芬计划”终于成形。
施里芬计划可以看成是日后的闪电战的雏形,也可以说,施里芬元帅也就是闪电战计划的初步提出者。
施里芬计划的核心是:集中强大兵力于西线,通过防务空虚的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从侧翼包围法军,速战速决打败法国。然后挥师东进,再去对付俄国。战争爆发后,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遵循其前任的计划,仅用11个师的兵力监视俄国,而在西线则集中了7个集团军,共80个师,以梅斯为轴心分为左右两翼。左翼2个集团军,共23个师,守卫梅斯以南法德边境的阿尔萨斯和格林地区的阵地;右翼5个集团军,共55个师,借道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突破法国北部边境。
以严谨闻名于世的德国人在战场上完整地重现了这份作战计划,一切如同计划的那样,德军突然宣战,然后出兵中立国卢森堡,取得了卢森堡的铁路网。
第二天,德国便按照施利芬计划,侵入中立国比利时。
比利时军队是亲英法的,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对法国的那一边完全不设防,后来这点也成了德国人出兵的一个重要借口。
比利时人确实对入侵的德国军队顽强抵抗了,但由于战争提高爆发的关系,比利时完全没做好战争准备,调兵遣将非常仓促,而德国人相对准备充分。
或许这一点不算非常大的优势,毕竟比利时人现在还是占着地利的。
只要他们顽强反抗,哪怕不能阻止德军,只要能延缓德军进攻的速度,只要有5到10天的时间,法国的援军便可以陆续到位,就算德国人牛逼到连法国援军都能干掉,后面还有英军呢。
等德国人穿过比利时,进入法国领土的时候,相信法国和英国的军队已经云集巴黎,并且一路征战,德军就算是铁打的也会极度疲劳,那时多国夹攻,或许便能将德国人一战而定。
谁知德国陆军果然强横,就靠着那么一点点先发制人的优势,一路势如破竹,打得比利时的军队落花流水。
比利时人在沿途设置了重重防御以抵抗德军,但是没有用。
德国人很快就向世界展示了一下为什么他们被称为是‘天下无敌’的德国陆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他们的种族天赋能力——
“进攻强化”!
按照魅力值和能力强度的不同,德国军队中具有“进攻强化”的能力者,能够短时间将体力或者攻击力提高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五不等,均值大概是百分之十差一点点。
并且这种能力能够扩展到所使用的武器之上。
也就是说,哪怕是使用完全相同的装备,德国军队的攻击能力也要高于比利时军队10个百分点左右,并且这种优势会象滚雪球一样的越滚越大,最后成为辗压式的优势。
而且德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和军队素质本就远在比利时军队之上,比利时人打得如此不堪,战场完全一面倒,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之所以在前面的英德海战中,德国一方没怎么发挥出这种“进攻强化”的优势,那是因为英国人也有自己的绝活——“防御强化”!
同样是种族能力,同样是差不多10个百分点,一方是矛,一方是盾,双方打起来半斤八两,也是很正常的事。
也怪不得英德两国世代是仇敌呢,连彼此的能力都是互相克制、敌对的。
此外还有个题外话,英国人自己是海上帝国,不但自己舰队实力强大,造舰能力自然也很高,于是经常高价向其它国家销售战舰。
老牌海上帝国的销售价格当然是死贵死贵了,不过还是有很多自己没有造舰能力的国家趋之若鹜。
然后这些国家买回去之后,便发现英国战舰果然很牛逼,开起来的速度比预计参数总要高出两、三节。
于是他们很高兴,以为自己占了个大便宜。
直到很久以后才知道,原来英国人自己习惯了有百分之10的防御强化,于是在造舰的时候同样习惯地将战舰装甲给减少了百分之10……
装甲轻了那么多,快个一、两节当然是很正常的事。
原本就只是英国国内的造舰习惯,最初对国外销售的时候还注意一下,后来生意好了,忙不过来,于是就习惯成自然了……
哈哈,这是题外话了,还是说回正题。
随后比利时军队又准备在列日要塞阻击德军,但仍然没有什么卵用。
不知道奥匈帝国与德国是德奥联盟吗?奥匈帝国自从得到中国买来的飞艇后,转眼就将这项技术给了德国,德国人研究了不久,很快就生产出了自己的飞艇。
这回德国军队把飞艇投到了比利时战场上,用重炮轰击加上飞艇在天上投掷燃烧弹,很快就将烈日要塞点成了一支大火炬。
为了防止比利时军队延缓德军的攻势,德国人甚至从后方调来了毒气。
不过为都没有轮到用上,比利时人就崩溃了,德国军队只花了一天时间,就攻克了烈日要塞,顺带俘虏了大量的比利时军队。
随后德军右翼集团蜂拥而入,德国飞艇也再次出动,对抵抗的比利时军队进行轰炸和扫射。
比利时军队尽管也顽强的抵抗着,但原本就不是德军的对手,在这种天下地下的组合攻势面前,还是抵抗不住。
因为战场发展太快,此时法国军队还没来得及进入比利时对德作战,比利时自己先失去了反抗德军之力。
两天之后,德军攻陷比利时,布鲁塞尔被德军占领,比利时王室背井离乡,逃亡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