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崇仔细看了看面前这国字脸,剑眉星目的帅哥。
“小爷认得你了,花灯之夜要你命。”
嘴上却是哈哈一笑,“朱大人,彦崇一定来贵府聆听教诲...”
大宋六贼,已见其五,唯一没见过就是号称“媪相”的童贯。
而最麻烦的似乎也是这个童贯。
中间夹杂两位爷爷和一众西军好兄弟,这让彦崇没想好怎么对付这个阉人。
童贯这厮,保持了几项全国纪录,前无古人,后面肯定也没有来者。
华夏历史上握兵时间最长的宦官;
华夏历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宦官;
华夏历史上获得爵位最高的宦官;
华夏历史上第一位代表国家出使的宦官;
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册封为王的宦官。
彦崇一直觉得这厮和某本书中的小桂子一样,是个假太监,因为他有胡子。
出身医生世家的彦宗很肯定这厮绝对有问题,又想到赵佶那八十个创纪录的儿女。
这皇家之事,很乱啊!
还在想阉人之事,阉人就来了。
就见梁师成快步走来,对着彦崇甜甜一笑,“官家书房有请。”
......
彦崇想到童贯之时,在白虎节堂的这个阉人也正说到彦崇。
东京白虎节堂,帅座中那人身材高大魁梧,皮骨强劲如铁,双目炯炯有神,面色黢黑,鄂下生着胡须,一眼望去阳刚之气十足。
此人正是掌控西军二十年,号称媪阳的童贯,主管枢密院事,领陕西、两河宣抚使。
说到大宋武将中最高级别,人们大多想到那位殿帅高俅。
高俅和童贯比较起来,犹如莹火之比皓月,实在不是一个档次。
堂下站了三人,分别是姚古、杨可世、刘延庆。
“姚总管,听你这么说来,这个种彦崇武艺超群,在西军首屈一指,为何我执掌西军二十年,从未听闻?”童贯那一对神目闪着精光。
“回殿帅话,不光殿帅从未听闻,我等在西军几十年也未曾知道种经略有如此优秀的孙子,我还记得以前和种经略开玩笑,他就这么一个宝贝孙子,总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听了姚古回话,童贯摸了摸胡须,沉吟不语。
“大人,这种彦崇被提拔成西军指挥,不曾经过大人之手,这种家可是越权行事。”
一旁刘延庆提醒了一句。
“官家为了笼络老种,特地给了他这个权利,副将之下职务他均可以自行处理。”
童贯没好气的说道。
“但是这种彦崇一路上未曾见到人影,现在部队在城外驻扎也没见到种彦崇。”姚古也接上话。
“临行之时这种彦崇就因为误了时辰被老种打了八十军棍,没想到他军纪依旧散漫,又跑的不见了踪影。”刘延庆仿佛自言自语地说道。
童贯眼中精光一闪,摸了摸胡须。
虽然自己是官家心腹,但官家在西军中对老种却非常重视,个中理由对常年在宦海中沉浮的童贯并不难理解。
老种是西军的一个另类,只有他一个人敢违抗自己命令,而自己却无处置他的权利。
用钱帛收买西军人心,让自己博得了仗义疏财的好名声,整整二十年,自己在西军中使尽了浑身解数,成果虽然不错,但是老种却不卖帐。
金银分文不收,美人如数退还。
自己早就想找个机会治治这个种师道,也许他这个娇生惯养,不知军法为何物的孙子是一个机会。
收拾了他孙子,以他七十高龄,能承受绝后的痛苦吗?
“通知城外全部指挥以上的将领,明早卯时白虎节堂聚将,不得以任何理由迟到,三通不至者。斩!”
听到童太尉下达如此严峻的军令,杨可世张嘴刚想说些什么,却听姚古和刘延庆大声应了两个字。
“得令。”
嘴巴张了几下,杨可世什么话也没说出来。
......
书房中有一股墨香在飘荡,翰墨书香是彦崇很喜欢的味道,但看到赵佶这老帅哥,熟悉的气味竟然感觉变了味道。
“彦崇你来。”赵佶很愉快的招呼着少年。
走近一看,官家正用董其昌的字体在写他自己新作的一首词,那笔透纸背、力显千钧,饶是再不喜欢赵佶,彦崇也必须承认在字画艺术上官家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
皇家天才,都死的很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后主婉约第一人,还不是被赵佶的祖先用牵机散毒死,死状极惨。
“怎么样?”
赵佶笑着问少年。这书房就两个人,显得安静无比,估计除了门外站了一个梁师成,周围再无它人。
梁师成肯定尖着耳朵在偷听,想到这里,彦宗心中对内侍的感触又多了一分,幸好自己进门前塞了一千贯给这个隐相。
“陛下的字自然是天下第一。”
这个不算拍马屁,反正在彦崇眼中,赵佶、蔡京、米芾是本朝书法三大高手,这三人至于谁强谁弱,就不是自己这个水平所能知晓。
“彦崇,联要批评你几句,你可听的进去?”
赵佶这口气是把自己当子侄辈来提点了,少年心中瞬间涌上了一丝感动。
人看来都是有感情的动物,自己和这几个人要保持距离,以免让感情影响到后续计划。
想想靖康之难那几十万冤魂,想想国库那几千万两黄金白银拱手送人,自己心肠一定要硬。
“还请陛下指点。”
“彦崇,你这字体是极好的,应该不是你能写出来,是不是你那老神仙教授于你。”
还以为赵佶要说什么呢,原来是他的老本行。彦崇知道在这方面双方造诣差的太远,于是语气上也显得非常谦逊。
“陛下英明,正是受过老神仙指点。”
“你写的字,联仔细看了,只得其形,不得其神,初看一团锦锈,细思一团乱麻,实在不上台面啊!”
一席话说的彦崇满脸通红,无法做声。
赵佶看少年那模样,哪里还有上午举鼎时的风采,那头都快低到下巴上了。
孺子可教,赵佶满意地点点头。
“这种字体,脱胎于二王,中间又学习了颜体,然后...”
“小爷认得你了,花灯之夜要你命。”
嘴上却是哈哈一笑,“朱大人,彦崇一定来贵府聆听教诲...”
大宋六贼,已见其五,唯一没见过就是号称“媪相”的童贯。
而最麻烦的似乎也是这个童贯。
中间夹杂两位爷爷和一众西军好兄弟,这让彦崇没想好怎么对付这个阉人。
童贯这厮,保持了几项全国纪录,前无古人,后面肯定也没有来者。
华夏历史上握兵时间最长的宦官;
华夏历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宦官;
华夏历史上获得爵位最高的宦官;
华夏历史上第一位代表国家出使的宦官;
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册封为王的宦官。
彦崇一直觉得这厮和某本书中的小桂子一样,是个假太监,因为他有胡子。
出身医生世家的彦宗很肯定这厮绝对有问题,又想到赵佶那八十个创纪录的儿女。
这皇家之事,很乱啊!
还在想阉人之事,阉人就来了。
就见梁师成快步走来,对着彦崇甜甜一笑,“官家书房有请。”
......
彦崇想到童贯之时,在白虎节堂的这个阉人也正说到彦崇。
东京白虎节堂,帅座中那人身材高大魁梧,皮骨强劲如铁,双目炯炯有神,面色黢黑,鄂下生着胡须,一眼望去阳刚之气十足。
此人正是掌控西军二十年,号称媪阳的童贯,主管枢密院事,领陕西、两河宣抚使。
说到大宋武将中最高级别,人们大多想到那位殿帅高俅。
高俅和童贯比较起来,犹如莹火之比皓月,实在不是一个档次。
堂下站了三人,分别是姚古、杨可世、刘延庆。
“姚总管,听你这么说来,这个种彦崇武艺超群,在西军首屈一指,为何我执掌西军二十年,从未听闻?”童贯那一对神目闪着精光。
“回殿帅话,不光殿帅从未听闻,我等在西军几十年也未曾知道种经略有如此优秀的孙子,我还记得以前和种经略开玩笑,他就这么一个宝贝孙子,总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听了姚古回话,童贯摸了摸胡须,沉吟不语。
“大人,这种彦崇被提拔成西军指挥,不曾经过大人之手,这种家可是越权行事。”
一旁刘延庆提醒了一句。
“官家为了笼络老种,特地给了他这个权利,副将之下职务他均可以自行处理。”
童贯没好气的说道。
“但是这种彦崇一路上未曾见到人影,现在部队在城外驻扎也没见到种彦崇。”姚古也接上话。
“临行之时这种彦崇就因为误了时辰被老种打了八十军棍,没想到他军纪依旧散漫,又跑的不见了踪影。”刘延庆仿佛自言自语地说道。
童贯眼中精光一闪,摸了摸胡须。
虽然自己是官家心腹,但官家在西军中对老种却非常重视,个中理由对常年在宦海中沉浮的童贯并不难理解。
老种是西军的一个另类,只有他一个人敢违抗自己命令,而自己却无处置他的权利。
用钱帛收买西军人心,让自己博得了仗义疏财的好名声,整整二十年,自己在西军中使尽了浑身解数,成果虽然不错,但是老种却不卖帐。
金银分文不收,美人如数退还。
自己早就想找个机会治治这个种师道,也许他这个娇生惯养,不知军法为何物的孙子是一个机会。
收拾了他孙子,以他七十高龄,能承受绝后的痛苦吗?
“通知城外全部指挥以上的将领,明早卯时白虎节堂聚将,不得以任何理由迟到,三通不至者。斩!”
听到童太尉下达如此严峻的军令,杨可世张嘴刚想说些什么,却听姚古和刘延庆大声应了两个字。
“得令。”
嘴巴张了几下,杨可世什么话也没说出来。
......
书房中有一股墨香在飘荡,翰墨书香是彦崇很喜欢的味道,但看到赵佶这老帅哥,熟悉的气味竟然感觉变了味道。
“彦崇你来。”赵佶很愉快的招呼着少年。
走近一看,官家正用董其昌的字体在写他自己新作的一首词,那笔透纸背、力显千钧,饶是再不喜欢赵佶,彦崇也必须承认在字画艺术上官家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
皇家天才,都死的很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后主婉约第一人,还不是被赵佶的祖先用牵机散毒死,死状极惨。
“怎么样?”
赵佶笑着问少年。这书房就两个人,显得安静无比,估计除了门外站了一个梁师成,周围再无它人。
梁师成肯定尖着耳朵在偷听,想到这里,彦宗心中对内侍的感触又多了一分,幸好自己进门前塞了一千贯给这个隐相。
“陛下的字自然是天下第一。”
这个不算拍马屁,反正在彦崇眼中,赵佶、蔡京、米芾是本朝书法三大高手,这三人至于谁强谁弱,就不是自己这个水平所能知晓。
“彦崇,联要批评你几句,你可听的进去?”
赵佶这口气是把自己当子侄辈来提点了,少年心中瞬间涌上了一丝感动。
人看来都是有感情的动物,自己和这几个人要保持距离,以免让感情影响到后续计划。
想想靖康之难那几十万冤魂,想想国库那几千万两黄金白银拱手送人,自己心肠一定要硬。
“还请陛下指点。”
“彦崇,你这字体是极好的,应该不是你能写出来,是不是你那老神仙教授于你。”
还以为赵佶要说什么呢,原来是他的老本行。彦崇知道在这方面双方造诣差的太远,于是语气上也显得非常谦逊。
“陛下英明,正是受过老神仙指点。”
“你写的字,联仔细看了,只得其形,不得其神,初看一团锦锈,细思一团乱麻,实在不上台面啊!”
一席话说的彦崇满脸通红,无法做声。
赵佶看少年那模样,哪里还有上午举鼎时的风采,那头都快低到下巴上了。
孺子可教,赵佶满意地点点头。
“这种字体,脱胎于二王,中间又学习了颜体,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