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同意齐国军官团野战的建议,但是依托绥州城防御同等数量的西夏军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原本大家都以为事情就这样发展。
但是突然延安府来了新的命令,命令绥州部队往夏州方向出击,来牵制一部分西夏兵力,为延安府的防守减轻一部分压力。
军官团也接到情报,因为这次火枪兵的主官是童贯的侄子童大方,所以和西北折家和种家都不对付,火枪兵又是在众贪官的关切下训练,所以这次折家和种家故意借这个机会搞一下这支贪官亲军。
这次的军官团里面有西北军出身的鲁智深还有杨志,两人面对昔日同僚,虽然很想帮着种家杀杀这些贪官的嚣张气焰,但是这些士兵是无罪的,何况还是自己带了几个月的士兵,就算不是亲儿子也培养出来感情了。
童大方是相当怕死的,对于这种命令是非常抗拒,但是他也知道自己要是非不去老种和小种一定会一起参他,所以他把一众将领还有军官团的主要将领都叫在一起研究。
研究来研究去,军官团的意见是可以打,童大方还是没有信心,在军官团看来对方三万骑兵,自己这有五万步兵火枪手,虽然做不到齐国军那样无伤亡情况下破敌,但是在承受一定伤亡的情况下击溃敌人还是有可能的。
而且种家给出的情报和齐国的情报都显示,对面的敌军号称三万,实际上确只有一万,不过是虚张声势分散宋军的兵力,所以种家的围魏救赵的办法大家也挑不出毛病来。
鲁智深和杨志对于童大方这种胆小怕死的行为是怎么劝都没有用,干脆一合计建议童大方就在绥州城里遥控指挥,留下一个团和原本绥州的八千士兵一起防御绥州。
这样一来功劳都是童大方的,有了事情责任还可以推到军官团头上,对于这种建议童大方哪里还不会同意,于是经过三天的准备大宋火枪军开始浩浩荡荡的从绥州出发。
原本西夏派出的一万骑兵只是负责监视绥州兵马的动向,所以驻扎在城外三十里的地方,这种监视对于西夏骑兵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因为只要自己的骑兵往这一驻扎,大宋的军队就不敢出来了。
但是现在确出现了变化,看着浩浩荡荡出城而来的宋军,西夏的斥候都愣了一下,看着宋军严整的队形,伺候想着的不是立刻回去汇报,而是想调戏一下对方。
十骑斥候打马嗷嗷叫的朝宋军冲来,他们打算冲到宋军六七十步的时候放几轮箭再走,对此宋军的将领只是冷眼看着,一个营的宋军在在军官的指挥下开始组成一个射击阵型。
一百步,西夏骑兵之嗷嗷嗷的叫着,九十步依旧如此,八十步军官的手抬起,七十步所有士兵的手开始握住扳机,六十步,当西夏骑兵开始准备放箭之后调转马头的时候:“射击!”
“呯!呯!呯!”枪声杂乱而又有序,乱的是射击的先后,有序的是都在三秒内射出自己的子弹,淡淡的烟雾散去,前面一片安静,十个骑兵面对六百把火枪的射击,即使命中率再低,六十步这十个骑兵每人都至少被击中了十枪。
宋军平静之后,一阵小小的骚动,然后再次归于平静,这一场小小的遭遇战,似乎给予了宋军一种别样的自信,部队再次向前,大家心里似乎都有了一种不同的东西,火枪手不停的看着自己手里的枪,原来这个东西真的有用。
十名斥候的死亡导致西夏骑兵的反应速度降低了十里,第二波西夏骑兵还是比较靠谱,没有在挑衅二十打算回营报告,等到西夏骑兵得到消息并开始整队出营之后,宋军已经列好队形前进了十里。
双方在距离城墙十四里处相遇,西夏将领赫连山城知道自己的使命,那就是拖住这支宋军,现在宋军大规模出城,赫连山城觉得只要自己沿着对面的军阵冲锋几遍,然后射上几轮箭对方就会乖乖的退去。
甚至赫连山城还觉得,说不定运气好这支宋军比较弱,几轮箭雨之后,对方阵型动摇自己还可以一战破敌呢,至于那十个斥候,赫连山城根本就没有收到消息。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只是对面的宋军先是在自己面前的空地上摆了一排木蒺藜,然后组成一个大方阵等待着敌人骑兵的靠近。
这次尽管军官团极力争取,宋军也只给他们配备了三千人的骑兵,这支骑兵被保卫在阵地中央,看着寂静的宋军军阵,赫连山城决定不看了,先绕几圈再说。
西夏骑兵开始绕圈冲锋,宋军开始骚动,但是很快就被控制,西夏骑兵先是在一百步外绕,然后在绕圈的过程中接近,双方接近到七十步的时候,西夏骑兵开始射箭。
只是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箭支到了七十步打在盾阵上,偶尔有打到火枪阵的也没有了什么威力,赫连山城一看开始继续前进,当部队进入六十步的时候,宋军的火枪手开始上前进入射击队形。
一阵呯呯呯的射击,西夏骑兵以每秒钟几十的速度相继坠马,赫连山城正在开心的射箭,至于后面的骑兵太多谁落马了他也看不到啊。
转了一圈之后,赫连山城看到自己面前落马的骑兵尸体才反应过来,自己的手下正经受着重大伤亡,连忙后撤,最后检点一下人数发现这一圈下来已经伤亡了两千多骑。
如此损失不仅没有让赫连山城平静或者害怕,反而激起了他的凶性,集结起剩余的七千多骑兵组成冲锋队形,准备报仇!
宋军那边原本还有点紧张,但是赫连山城这种绕圈战术简直就是给他们送移动靶,所以大家射击一轮之后,发现紧张的心情都平复了不少。
看到敌军并没有退去,反而要组成冲锋阵型,立刻宋军就乐了,要说西夏骑兵要是想跑,宋军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但是现在敌军作死继续进攻,大家就知道,立功的机会来了。
但是突然延安府来了新的命令,命令绥州部队往夏州方向出击,来牵制一部分西夏兵力,为延安府的防守减轻一部分压力。
军官团也接到情报,因为这次火枪兵的主官是童贯的侄子童大方,所以和西北折家和种家都不对付,火枪兵又是在众贪官的关切下训练,所以这次折家和种家故意借这个机会搞一下这支贪官亲军。
这次的军官团里面有西北军出身的鲁智深还有杨志,两人面对昔日同僚,虽然很想帮着种家杀杀这些贪官的嚣张气焰,但是这些士兵是无罪的,何况还是自己带了几个月的士兵,就算不是亲儿子也培养出来感情了。
童大方是相当怕死的,对于这种命令是非常抗拒,但是他也知道自己要是非不去老种和小种一定会一起参他,所以他把一众将领还有军官团的主要将领都叫在一起研究。
研究来研究去,军官团的意见是可以打,童大方还是没有信心,在军官团看来对方三万骑兵,自己这有五万步兵火枪手,虽然做不到齐国军那样无伤亡情况下破敌,但是在承受一定伤亡的情况下击溃敌人还是有可能的。
而且种家给出的情报和齐国的情报都显示,对面的敌军号称三万,实际上确只有一万,不过是虚张声势分散宋军的兵力,所以种家的围魏救赵的办法大家也挑不出毛病来。
鲁智深和杨志对于童大方这种胆小怕死的行为是怎么劝都没有用,干脆一合计建议童大方就在绥州城里遥控指挥,留下一个团和原本绥州的八千士兵一起防御绥州。
这样一来功劳都是童大方的,有了事情责任还可以推到军官团头上,对于这种建议童大方哪里还不会同意,于是经过三天的准备大宋火枪军开始浩浩荡荡的从绥州出发。
原本西夏派出的一万骑兵只是负责监视绥州兵马的动向,所以驻扎在城外三十里的地方,这种监视对于西夏骑兵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因为只要自己的骑兵往这一驻扎,大宋的军队就不敢出来了。
但是现在确出现了变化,看着浩浩荡荡出城而来的宋军,西夏的斥候都愣了一下,看着宋军严整的队形,伺候想着的不是立刻回去汇报,而是想调戏一下对方。
十骑斥候打马嗷嗷叫的朝宋军冲来,他们打算冲到宋军六七十步的时候放几轮箭再走,对此宋军的将领只是冷眼看着,一个营的宋军在在军官的指挥下开始组成一个射击阵型。
一百步,西夏骑兵之嗷嗷嗷的叫着,九十步依旧如此,八十步军官的手抬起,七十步所有士兵的手开始握住扳机,六十步,当西夏骑兵开始准备放箭之后调转马头的时候:“射击!”
“呯!呯!呯!”枪声杂乱而又有序,乱的是射击的先后,有序的是都在三秒内射出自己的子弹,淡淡的烟雾散去,前面一片安静,十个骑兵面对六百把火枪的射击,即使命中率再低,六十步这十个骑兵每人都至少被击中了十枪。
宋军平静之后,一阵小小的骚动,然后再次归于平静,这一场小小的遭遇战,似乎给予了宋军一种别样的自信,部队再次向前,大家心里似乎都有了一种不同的东西,火枪手不停的看着自己手里的枪,原来这个东西真的有用。
十名斥候的死亡导致西夏骑兵的反应速度降低了十里,第二波西夏骑兵还是比较靠谱,没有在挑衅二十打算回营报告,等到西夏骑兵得到消息并开始整队出营之后,宋军已经列好队形前进了十里。
双方在距离城墙十四里处相遇,西夏将领赫连山城知道自己的使命,那就是拖住这支宋军,现在宋军大规模出城,赫连山城觉得只要自己沿着对面的军阵冲锋几遍,然后射上几轮箭对方就会乖乖的退去。
甚至赫连山城还觉得,说不定运气好这支宋军比较弱,几轮箭雨之后,对方阵型动摇自己还可以一战破敌呢,至于那十个斥候,赫连山城根本就没有收到消息。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只是对面的宋军先是在自己面前的空地上摆了一排木蒺藜,然后组成一个大方阵等待着敌人骑兵的靠近。
这次尽管军官团极力争取,宋军也只给他们配备了三千人的骑兵,这支骑兵被保卫在阵地中央,看着寂静的宋军军阵,赫连山城决定不看了,先绕几圈再说。
西夏骑兵开始绕圈冲锋,宋军开始骚动,但是很快就被控制,西夏骑兵先是在一百步外绕,然后在绕圈的过程中接近,双方接近到七十步的时候,西夏骑兵开始射箭。
只是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箭支到了七十步打在盾阵上,偶尔有打到火枪阵的也没有了什么威力,赫连山城一看开始继续前进,当部队进入六十步的时候,宋军的火枪手开始上前进入射击队形。
一阵呯呯呯的射击,西夏骑兵以每秒钟几十的速度相继坠马,赫连山城正在开心的射箭,至于后面的骑兵太多谁落马了他也看不到啊。
转了一圈之后,赫连山城看到自己面前落马的骑兵尸体才反应过来,自己的手下正经受着重大伤亡,连忙后撤,最后检点一下人数发现这一圈下来已经伤亡了两千多骑。
如此损失不仅没有让赫连山城平静或者害怕,反而激起了他的凶性,集结起剩余的七千多骑兵组成冲锋队形,准备报仇!
宋军那边原本还有点紧张,但是赫连山城这种绕圈战术简直就是给他们送移动靶,所以大家射击一轮之后,发现紧张的心情都平复了不少。
看到敌军并没有退去,反而要组成冲锋阵型,立刻宋军就乐了,要说西夏骑兵要是想跑,宋军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但是现在敌军作死继续进攻,大家就知道,立功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