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走了一趟各个飞机制造企业的常辅国,在9月5日回到了汕美城区,向黄修远和林百杰汇报了一些具体情况。
    听完常辅国的汇报,黄修远思考了一会,又拿起那几个公司的飞机项目。
    目前而言,大型运输机、超音速战机和商业运输机,已经开始步入变革阶段。
    他翻到西飞的冲压火箭混合动力飞机计划,倒是有些诧异,其实这个计划在之前就有了,主要是用途是发展空天飞机。
    有了n20高能燃料后,西飞在这方面,确实做了非常多研究工作。
    但是对于空天飞机的未来,黄修远并不太看好,主要是定位太尴尬了,有种不上不下的无奈。
    特别是随着近些年来,卫星和地面监控系统的完善,以及近地轨道打击武器的出现,可以进入近地轨道的空天飞机,也不具备什么压倒性优势。
    当年赤露西亚也搞过空天飞机,后来发现这玩意,在大气层内打不过普通战斗机;而在近地轨道上,又不如战略导弹,便对空天飞机失去了兴趣。
    在黄修远看来,发展空天飞机,还不如建造轨道母舰,利用目前国内强大又便宜的运载火箭,将模块化的零配件发射到外太空,组装一批几百吨的轨道母舰。
    在轨道母舰上面,可以搭载导弹、成熟的激光炮、战斗卫星,对地面形成居高临下的压制。
    不过轨道母舰,同样存在不少缺点,比如轨道相对固定,容易被对方锁定和集火。
    比如马斯克的星链卫星,在必要的时候,就可以转变成为自杀卫星,用于撞击轨道母舰、空间站和其他卫星。
    除非有成熟的激光炮和防御系统,可以保证轨道母舰的生存能力,不然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不过黄修远倒是没有完全否定空天飞机,因为空天飞机还是有一些用途的,但不是用在战斗上,而是应用在侦察上。
    普通的大气层侦察机,只能在自己的领空和国际航空区飞行,不能随便进入其他地区的领空。
    而侦察卫星,最低都在三百五十公里以上,或者利用大椭圆轨道,可以在近地点的位置,逼近蓝星220公里附近,例如米国的锁眼卫星,就有一部分是采用大椭圆轨道的。
    就算是这样,加上高精度的光学设备,卫星拍摄的影像精度,最高在0.1~0.35米左右;民用的精度就更加低了,通常在1~10米左右。
    那为什么不将卫星,布置在100~2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
    最主要的因素,是空气阻力和星球引力。
    虽然卡门线是100公里,但是在100~350公里的近地轨道区域,仍然拥有相对密集的气体分子存在。
    如果卫星的轨道低于350公里,由于气体阻力的存在,飞行速度会不断下降,低轨道卫星是依靠飞行速度,来抵抗星球引力的,一旦速度下降,就会被引力拉下大气层。
    就算是采用大椭圆轨道,近地点也不能低于200公里,不然就有被拉下大气层的危险。
    其实位于405公里轨道的国际空间站、位于452公里管道的天宫空间站,每天都在向下跌落着,只是下降的高度不明显,可以通过定期启动辅助发动机,提高空间站的轨道高度,来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低层近地轨道的空气阻力问题,一直是各个航天机构头疼的事情。
    而空天飞机恰好可以在一百多公里的卡门线附近飞行,作为间谍卫星使用,可以将观测精度提升到5厘米的极限。
    同时空天飞机还相对灵活一些,可以快速机动变轨,甚至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地区的上空。
    由于国际法规定,领空的上限就是100公里的卡门线,超过卡门线的区域,属于国际公共空间。
    空天飞机可以专门飞在一百多公里的高度,故意恶心那些对手,直接大摇大摆的拍照,对方还拿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黄修远放下手上的西飞空天飞机计划,又拿起那份飞鹏二型的设计方案,有些诧异的问道:“订了两艘?”
    “是的,大连造船厂的报价是18.8亿一艘。”常辅国也没想到空军会真采购。
    不太了解军用运输机的林百杰,笑着说道:“这种大家伙,做后勤投送还挺不错的。”
    常辅国无奈的摊摊手:“就是要掌握制空权,不然很容易被摧毁,毕竟目标太明显了。”
    “其实也可以用来当轰炸机,或者武库机,就是速度太慢了,辅国,你可以和西飞沟通一下,研发一款载重1000吨的型号。”黄修远提议道。
    常辅国摩挲着刺手的胡茬:“1000吨?这个可以考虑一下,如果速度可以达到亚音速,高度达到平流层附近,确实有装备的可能。”
    想起一件事的黄修远,开口问道:“对了!上一次我吩咐你们研发的吸波材料,现在进度如何?”
    “董事长,您上次给的三个配方,我都让人尝试了一遍,其中三号配方的吸波效果最好。”常辅国说回答后,又提起一个问题:
    “虽然吸波材料效果非常好,但是发动机喷口的红外泄露,仍然难以掩盖,很容易被卫星的红外探测器锁定。”
    对于这个问题,黄修远也无能为力,毕竟发动机需要燃烧做功,必然要向外部喷射尾焰和废气,这其中的红外热源很难掩盖下来。
    他和常辅国讨论一会,了解目前蜗牛工业的各个项目进度。
    常辅国离开后,蒋海霖走了进来,笑着说道:“修远,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可能是航线的事情。”林百杰猜测道。
    蒋海霖点了点头:“就是航线的事情,吕宋、暹罗、高棉、大马和洪沙瓦底,同意了我们的地效运输船进入其海域。”
    “克拉地峡呢?”黄修远眯着眼问道。
    蒋海霖笑容满面的回道:“暹罗同意了,允许我们的地效运输船,可以飞过克拉地峡,进入锡兰洋。”
    “看来秀一秀肌肉,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家伙现在可老实了,还是加特林菩萨的物理超度,更容易以理服人。”林百杰也跟着笑起来。
    “哈哈哈……”黄修远也轻笑着。
    其实今年的中南半岛,国内也进行了不少的安排。
    比如租借高棉的戈公岛、洪沙瓦底的科科群岛,和暹罗合作开发宋卡—攀牙地区。
    这三个开发区,布置着卫星通信站、电子监控站、雷达探测站,以及补给基地。
    另外还有几个团驻扎在这些基地中。
    随着实力逐渐崛起,这些自古以来的传统势力范围,也在逐步回到华国的圈子里面。
    亚太地区的大洗牌,正缓缓拉开序幕。
    国内企业的国际业务,也发展得越发得心应手,这就是拥有一个强大后盾的好处。
    比如燧人系这一次谋求的地效航线,如果放在以前,对方要么爱搭不理,要么狮子大开口,哪里会这么好说话。

章节目录

纳米崛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岭南仨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岭南仨人并收藏纳米崛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