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传说中,我却最中意这个,它也是在我们老家大凉山流传最广播的: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六个太阳和七个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晒,晚上有强光照耀,土地荒芜,妖魔横行,世间万物面临灭顶之灾。就在这个时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射杀了五个太阳和六个月亮,并驯服了剩下的最后一个太阳和月亮;接着他治理肆虐的洪水,消灭残害人间的各种妖魔鬼怪。从此以后天下太平,彝族人民安居乐业,过上了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但是,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恩体古孜看到人间繁荣富足,他却心怀不满了。于是他派儿子大力神斯热阿比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天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好端端的人间又被天神恶魔搞得天昏地暗,民不聊生……
后来支格阿龙的故乡出了个彝族英雄叫黑体拉巴,他智慧超人、力大无穷,且英勇无畏。他骑着骏马四处奔走,除暴安良,为部落民众排忧解难。深受大家的爱戴。
一天,黑体拉巴站在高高的山颠引吭高歌,高亢的歌声引来了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姑娘仰慕英雄的事迹,被他的激越豪迈吸引,她爱上了黑体拉巴。那日,他们隔着高山对唱情歌直至黑夜……
早就对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热阿比听说了两人的恋情后,心里即嫉妒又愤恨,他寻找着一切机会欲将黑体拉巴置于死地。
这天,炉火中烧的斯热阿比忍不住下凡挑战黑体拉巴,他们摔跤决斗。结果斯热阿比被黑体拉巴摔死,天神大怒!他放出铺天盖地、大量的天虫(蝗虫)到人间毁灭庄稼。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聪明的姑娘妮璋阿芝翻山越岭,找到一位德高望重的大毕摩,毕摩翻看天书后告诉她:要消除蝗虫,得用火把。于是妮璋阿芝和黑体拉巴带领民众上山扎了三天三夜的蒿杆火把,接着又点燃烧了三天三夜。天虫终于全部被消灭,庄稼保住了。
眼见此景,天神暴跳如雷,他扬手一挥将劳累过度的黑体拉巴变成了一座高山。伤痛欲绝的妮璋阿芝不愿独活,在大毕摩的祈祷声中,她化作满山遍野的马缨花覆盖在黑体拉巴身上……
彝族人民为了纪念他们,把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左右)这天定为节日,这天,人们用传统方式击燧石点燃圣火,举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丁繁茂。人们在火把堆旁载歌载舞,庆贺丰收,歌唱阿体拉巴的英勇和妮璋阿芝的聪明美丽……
彝族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传说总归只是传说,现代城市里的火把节,我觉得更像是为其它都市人们准备的什么节日。因为,作为“本地人”的我们却是不怎么过的(严格意义上讲),即便是穿上民族服装、打扮的花里花哨,而且进而卖力的歌舞,但其实,那几乎都是在本地政府号召下(硬性的)的产物(当然,现在更多考量是所谓旅游经济),于真正意义上的、发自内心载歌载舞的庆祝几乎一点干系也没有。
外地人不远万里来参加这样的节日,我想大部分都是冲着“名号”来的吧——出于好奇。他们来到此处满怀希望寻找着自己心目中的“节日”,单紧跟着的却是饱含失望的铩羽而归。而这些都是必然的:因为它们一个是理想;另外一个是现实……
火把节当日,阿呷一早就没了影——他们都忙着去接待省城下来的各级打着名目繁多的“会议”和“学习班”幌子、实则旅游玩耍的领导和所谓友好单位了。
但是,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恩体古孜看到人间繁荣富足,他却心怀不满了。于是他派儿子大力神斯热阿比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天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好端端的人间又被天神恶魔搞得天昏地暗,民不聊生……
后来支格阿龙的故乡出了个彝族英雄叫黑体拉巴,他智慧超人、力大无穷,且英勇无畏。他骑着骏马四处奔走,除暴安良,为部落民众排忧解难。深受大家的爱戴。
一天,黑体拉巴站在高高的山颠引吭高歌,高亢的歌声引来了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姑娘仰慕英雄的事迹,被他的激越豪迈吸引,她爱上了黑体拉巴。那日,他们隔着高山对唱情歌直至黑夜……
早就对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热阿比听说了两人的恋情后,心里即嫉妒又愤恨,他寻找着一切机会欲将黑体拉巴置于死地。
这天,炉火中烧的斯热阿比忍不住下凡挑战黑体拉巴,他们摔跤决斗。结果斯热阿比被黑体拉巴摔死,天神大怒!他放出铺天盖地、大量的天虫(蝗虫)到人间毁灭庄稼。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聪明的姑娘妮璋阿芝翻山越岭,找到一位德高望重的大毕摩,毕摩翻看天书后告诉她:要消除蝗虫,得用火把。于是妮璋阿芝和黑体拉巴带领民众上山扎了三天三夜的蒿杆火把,接着又点燃烧了三天三夜。天虫终于全部被消灭,庄稼保住了。
眼见此景,天神暴跳如雷,他扬手一挥将劳累过度的黑体拉巴变成了一座高山。伤痛欲绝的妮璋阿芝不愿独活,在大毕摩的祈祷声中,她化作满山遍野的马缨花覆盖在黑体拉巴身上……
彝族人民为了纪念他们,把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左右)这天定为节日,这天,人们用传统方式击燧石点燃圣火,举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丁繁茂。人们在火把堆旁载歌载舞,庆贺丰收,歌唱阿体拉巴的英勇和妮璋阿芝的聪明美丽……
彝族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传说总归只是传说,现代城市里的火把节,我觉得更像是为其它都市人们准备的什么节日。因为,作为“本地人”的我们却是不怎么过的(严格意义上讲),即便是穿上民族服装、打扮的花里花哨,而且进而卖力的歌舞,但其实,那几乎都是在本地政府号召下(硬性的)的产物(当然,现在更多考量是所谓旅游经济),于真正意义上的、发自内心载歌载舞的庆祝几乎一点干系也没有。
外地人不远万里来参加这样的节日,我想大部分都是冲着“名号”来的吧——出于好奇。他们来到此处满怀希望寻找着自己心目中的“节日”,单紧跟着的却是饱含失望的铩羽而归。而这些都是必然的:因为它们一个是理想;另外一个是现实……
火把节当日,阿呷一早就没了影——他们都忙着去接待省城下来的各级打着名目繁多的“会议”和“学习班”幌子、实则旅游玩耍的领导和所谓友好单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