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府这边气氛紧张,离着不远的京城却是一片祥和,歌舞升平。
夏瑞轩跟着廖老一道进京,顿时觉得自己的眼睛都不够用了。
以前他只觉得,京城最多也就只是比东海府繁华一点有限罢了,毕竟东海府是海港,各个方向的商人云集,比一般的府城要富裕许多。
但是进京之后,他才知道自己之前当真是井底之蛙,幸好没有把自己那点儿想法跟别人说过,不然简直是太丢人了。
京城的道路都是以皇城为中心,横平竖直,宽敞的大道都是石板铺路,中间能并排跑得开两辆马车,两边还有专供行人走路的地方。
沿路两边的店铺无论是建筑还是装潢,都不是东海府能比得了的。
两三层楼的高度是最基本的,门口站着的伙计一个个儿穿得干净立正儿,精神头十足,时不时地向路过的人招呼几声,但是并不过分热情,所以即便被绊住了脚,也不会让人生厌,一般有空的人都会顺势进去转上一圈儿。
夏瑞轩正看得目不暇接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甩鞭声。
路边的行人立刻都开始靠边,车夫也将马车赶到一旁。
夏瑞轩扒着车窗,纳闷儿地往后看,问:“师父,这是怎么了?”
廖老早就见怪不怪了,道:“是有急报入京,甩鞭是为了净街,免得产生冲撞。”
果然,鞭子响了片刻之后,几个做官差打扮的人,伏在马背上疾驰而过,背后插着的三支三角旗迎风猎猎作响。
“这是有什么急事儿啊,都跑得这么快了还在拼命打马?”
夏瑞轩从小在乡下长大,坐的也都是牛车,偶尔也坐过驴车。
正经坐马车,还是初味轩生意好起来,薛壮买了马车之后,他才借光第一次坐。
虽然如今出入基本都是坐马车了,但是在他心目中,马还是比牛和驴都要珍贵很多的牲口。
东海府初味轩的那两匹马,店里的人平时都是好好伺候着,夏天还会特意去割新鲜的草来喂马,天暖和的时候,白天还会给马刷毛。
所以见骑马之人这么拼命地用鞭子抽马,夏瑞轩看着都觉得心疼得慌。
廖老爷子闻言也朝外面看了一眼,虽然人都已经跑远了,但是背后的三面旗子还是隐约能看到的。
“这是八百里加急,只有最紧急的军情和消息,才会用到的。”廖老爷子说着脸色也凝重起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出事了。
廖老爷子因为深受先帝器重,所以先帝在是,也经常有人来给他送礼,希望能从他嘴里得到一些消息。
但是他对自己的定位一直很坚定,自己就是一个厨子,只管做好自己手里的菜就是了,从来不参与到其他事情中去。
被人送来的礼,他也从来都没有收过。
廖老爷子不知道先帝有没有派人盯着自己,但是无论如何,先帝晚年疑心越来越重,但是却从来都没有怀疑过他。
其实对于他这样有手艺在身、徒子徒孙满天下的厨师,只要不犯什么砍头的罪过,如今随便找个酒楼当个老供奉,或是找个孝顺的徒弟依靠着养老,再加上他自己这些年攒下的家底儿,都可以过得十分不错。
所以对于他来说,谁做这个皇帝,其实都没什么所谓。
但是比起从先帝在时就各种兴风作浪、陷害贤良的庆王来说,自然还是对今上的观感更好。
虽说是年幼了一些,但是自从登基以来,做的都是正事儿。
当初京城都被庆王和瑞王争权祸害得不成样子了,廖老爷子是眼瞅着小皇帝一点点儿安定了局面,虽然后头肯定有不少是陈瑜白的手笔,可总归是一直向好处发展的。
如今离开这么久再回来,自打进城这一路过来,可以看得出来,京城基本已经恢复到先帝时期最热闹鼎盛的模样。
倘若小皇帝真能在陈瑜白的辅佐下剿灭庆王,说不定真的可以超越先帝时期的盛氏,让大齐更上一层楼。
京城乃至于天下动荡的那几年,廖老爷子正好一直都在权利的中心地带。
他还只是个相当于已经致仕的御厨,都已经每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了,更不要说被搅在旋涡当中的官员们了。
陈瑜白拥立小皇帝登基之后,并没有着急以大义之名去讨伐庆王。
除了小皇帝这边还没有完全掌握军权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平稳安定的日子有多么的难得。
如今京中百官和百姓终于又能过上安稳日子,甚至比之前的日子还要好,谁还吃饱了撑的去反对小皇帝,拥护脾气阴晴不定的庆王。
“希望不要出什么事就好。”夏瑞轩经过这一出,也没心思趴在车窗边看热闹了。
前几年的夺嫡之战,虽说并没有牵连到东北四府那么远,甚至像老夏家这种在村里生活的人,根本都不知道京城发生了那么大的事儿。
但是经过这两年的时间,各种该传过去的消息也都差不多传开了。
尤其夏洪庆在永榆县不用为了一家子的生计发愁了,也不用下地干活儿了,天天没事做,手里头的钱儿也宽裕了,便时不时的去茶馆或是澡堂子泡上半天儿,也认识了几个年纪相仿的老头。
茶馆和澡堂子都是各种小道消息传播得最快的地方,对于前两年京城里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儿,自然也是夏洪庆这种——有钱有闲还有点文化的——老头子最爱聊的事儿。
所以他一听夏月初要进宫献宴,就总觉得心里头不踏实,甚至有种可能见不到女儿最后一面的深深担忧。
来的这一路上,夏洪庆闲着没事就念叨什么君心难测、伴君如伴虎、如今朝局尚且不稳之类的话。
夏瑞轩开始并不在意,但是听得多了之后,似乎是在不经意间就有点儿被影响了。
这会儿不过是跟八百里加急的快马擦肩而过,他就紧张得心跳都有些乱了节拍。
(未完待续)
夏瑞轩跟着廖老一道进京,顿时觉得自己的眼睛都不够用了。
以前他只觉得,京城最多也就只是比东海府繁华一点有限罢了,毕竟东海府是海港,各个方向的商人云集,比一般的府城要富裕许多。
但是进京之后,他才知道自己之前当真是井底之蛙,幸好没有把自己那点儿想法跟别人说过,不然简直是太丢人了。
京城的道路都是以皇城为中心,横平竖直,宽敞的大道都是石板铺路,中间能并排跑得开两辆马车,两边还有专供行人走路的地方。
沿路两边的店铺无论是建筑还是装潢,都不是东海府能比得了的。
两三层楼的高度是最基本的,门口站着的伙计一个个儿穿得干净立正儿,精神头十足,时不时地向路过的人招呼几声,但是并不过分热情,所以即便被绊住了脚,也不会让人生厌,一般有空的人都会顺势进去转上一圈儿。
夏瑞轩正看得目不暇接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甩鞭声。
路边的行人立刻都开始靠边,车夫也将马车赶到一旁。
夏瑞轩扒着车窗,纳闷儿地往后看,问:“师父,这是怎么了?”
廖老早就见怪不怪了,道:“是有急报入京,甩鞭是为了净街,免得产生冲撞。”
果然,鞭子响了片刻之后,几个做官差打扮的人,伏在马背上疾驰而过,背后插着的三支三角旗迎风猎猎作响。
“这是有什么急事儿啊,都跑得这么快了还在拼命打马?”
夏瑞轩从小在乡下长大,坐的也都是牛车,偶尔也坐过驴车。
正经坐马车,还是初味轩生意好起来,薛壮买了马车之后,他才借光第一次坐。
虽然如今出入基本都是坐马车了,但是在他心目中,马还是比牛和驴都要珍贵很多的牲口。
东海府初味轩的那两匹马,店里的人平时都是好好伺候着,夏天还会特意去割新鲜的草来喂马,天暖和的时候,白天还会给马刷毛。
所以见骑马之人这么拼命地用鞭子抽马,夏瑞轩看着都觉得心疼得慌。
廖老爷子闻言也朝外面看了一眼,虽然人都已经跑远了,但是背后的三面旗子还是隐约能看到的。
“这是八百里加急,只有最紧急的军情和消息,才会用到的。”廖老爷子说着脸色也凝重起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出事了。
廖老爷子因为深受先帝器重,所以先帝在是,也经常有人来给他送礼,希望能从他嘴里得到一些消息。
但是他对自己的定位一直很坚定,自己就是一个厨子,只管做好自己手里的菜就是了,从来不参与到其他事情中去。
被人送来的礼,他也从来都没有收过。
廖老爷子不知道先帝有没有派人盯着自己,但是无论如何,先帝晚年疑心越来越重,但是却从来都没有怀疑过他。
其实对于他这样有手艺在身、徒子徒孙满天下的厨师,只要不犯什么砍头的罪过,如今随便找个酒楼当个老供奉,或是找个孝顺的徒弟依靠着养老,再加上他自己这些年攒下的家底儿,都可以过得十分不错。
所以对于他来说,谁做这个皇帝,其实都没什么所谓。
但是比起从先帝在时就各种兴风作浪、陷害贤良的庆王来说,自然还是对今上的观感更好。
虽说是年幼了一些,但是自从登基以来,做的都是正事儿。
当初京城都被庆王和瑞王争权祸害得不成样子了,廖老爷子是眼瞅着小皇帝一点点儿安定了局面,虽然后头肯定有不少是陈瑜白的手笔,可总归是一直向好处发展的。
如今离开这么久再回来,自打进城这一路过来,可以看得出来,京城基本已经恢复到先帝时期最热闹鼎盛的模样。
倘若小皇帝真能在陈瑜白的辅佐下剿灭庆王,说不定真的可以超越先帝时期的盛氏,让大齐更上一层楼。
京城乃至于天下动荡的那几年,廖老爷子正好一直都在权利的中心地带。
他还只是个相当于已经致仕的御厨,都已经每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了,更不要说被搅在旋涡当中的官员们了。
陈瑜白拥立小皇帝登基之后,并没有着急以大义之名去讨伐庆王。
除了小皇帝这边还没有完全掌握军权之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平稳安定的日子有多么的难得。
如今京中百官和百姓终于又能过上安稳日子,甚至比之前的日子还要好,谁还吃饱了撑的去反对小皇帝,拥护脾气阴晴不定的庆王。
“希望不要出什么事就好。”夏瑞轩经过这一出,也没心思趴在车窗边看热闹了。
前几年的夺嫡之战,虽说并没有牵连到东北四府那么远,甚至像老夏家这种在村里生活的人,根本都不知道京城发生了那么大的事儿。
但是经过这两年的时间,各种该传过去的消息也都差不多传开了。
尤其夏洪庆在永榆县不用为了一家子的生计发愁了,也不用下地干活儿了,天天没事做,手里头的钱儿也宽裕了,便时不时的去茶馆或是澡堂子泡上半天儿,也认识了几个年纪相仿的老头。
茶馆和澡堂子都是各种小道消息传播得最快的地方,对于前两年京城里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儿,自然也是夏洪庆这种——有钱有闲还有点文化的——老头子最爱聊的事儿。
所以他一听夏月初要进宫献宴,就总觉得心里头不踏实,甚至有种可能见不到女儿最后一面的深深担忧。
来的这一路上,夏洪庆闲着没事就念叨什么君心难测、伴君如伴虎、如今朝局尚且不稳之类的话。
夏瑞轩开始并不在意,但是听得多了之后,似乎是在不经意间就有点儿被影响了。
这会儿不过是跟八百里加急的快马擦肩而过,他就紧张得心跳都有些乱了节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