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和等人欺负人没底线,他们说朱厚熜在祭祀的时候,还必须对其亲生父母自称“侄皇帝”(亲儿子成了侄子了)。另以益王次子崇仁王朱厚炫为兴献王之嗣(再给找个便宜弟弟),主奉兴王之祀9延续你们家的香火)。
这乱七八糟的事情,虽然把朱厚照跟不风流打了个措手不及,可他们怎么会答应这么奇葩的要求呢?因此五月初七,礼部尚书毛澄和文武群臣60余人,再次将此议上奏皇帝,并声称朝臣中“有异议者即奸邪,当斩”。
对朱厚熜而言,这绝对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双方就产生了僵持。年方十五岁的朱厚熜试图优抚杨廷和,并向毛澄厚赠黄金,欲使其改变主意。但是杨廷和两人都不为所动,即便朱厚熜几次下诏尊加其父徽号,也被杨廷和等大臣封还了。
最后,毛澄亦终于有些松动了,他提出一个意见说,认为将来朱厚熜有子时,可以用第二子取代朱厚炫成为兴王,继承其父亲的王统(这也行?)。
在接连失利之后,不风流迅速稳下心神,开始用他那刚刚成型的新势力大象,统合资源绝地反击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正德十六年七月初三,新科进士张璁突然上疏支持世宗,认为朱厚熜即位是继承皇统,而非继承皇嗣,即所谓“继统不继嗣”。
这个新科进士张璁的意思其实就是说,皇统不一定非得父子相继,而且汉定陶王、宋濮王都是预先立为太子,养在宫中,实际上已经是过继给汉成帝和宋仁宗,“其为人后之义甚明”。
经过这好一通的讲事实摆道理,张璁建议朱厚熜完全可以仍以生父为考,在北京别立兴献王庙。朱厚熜见此奏章后大喜,称“我父子得以保全了”。
可就在不风流自以为得计,朱厚熜也以为好事不远的时候,他们的政治顾问杨一清来泼冷水了。又是一番讲事实摆道理,杨一清掰开了揉碎了的给两人上了一堂具体生动的政治课,这才让不风流跟朱厚熜首次摸着了政治的真正衣角。
政治不是比武也不是考试,这玩意不求生死胜败,甚至是不求眼前利益立竿见影,这玩意其实求的就是一个平衡!说白了,政治其实就是一项妥协的艺术,就看身处政治漩涡中的人,谁能审时度势,在妥协中抢占更大的利益和优势了。
因此在不风流和朱厚熜高兴过后,冷静下来,才发现这张璁一人出头确实是人单势孤,难以动众,世宗审时度势唯有先行妥协。
但是政治本就是个漩涡,这玩意随时都在搅动变化,甚至是随时都在厮杀。朱厚熜和不风流这边刚刚妥协,这口恶气还没喘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杨廷和与他的文官集团再次强势进逼。
在奉迎生母蒋妃入京的礼仪上,朱厚熜大怒欲狂,他再次力排众议坚持行以迎皇太后之礼。而朱厚熜的这个反应,当然都在杨廷和的预料之中了,因此一家人再次苦口婆心的劝说,也就是再次猛烈的反对。
朱厚熜万念俱灰痛哭流涕,直接表示愿意辞位,奉母返回安陆。这个皇帝俺不干了还不行吗,这当个皇帝连妈都当没了,这还是人干的事吗,还当个什么劲啊?!在朱厚熜的以退为进之下,杨廷和无奈只得让步。当年十月,朱厚熜以皇太后礼迎母亲入宫。
在双方犬牙交错的争锋相对之中,朱厚熜迅速的成长起来,已经慢慢的扳回劣势,慢慢的与文官集团打成了平手。而在这其中,不风流居功甚伟,但是当朱厚熜想给他加官进爵,让他走到前台来的时候,唐寅唐伯虎却很委婉也很坚决的拒绝了。
三年之后,朱厚熜的地位已稳固,于是他就试图为父母的封号再加个“皇”字。而这时已被贬至南京刑部主事的张璁,与他的同僚桂萼等人不再用不风流提点,就立刻自己揣测帝意,纷纷上书重提旧事。还真是下等人用棒打,中等人用话教,上等人很自觉啊,不风流觉得自己已经可以退出了。
张璁桂萼两人因此得以宣诏入京,委为翰林学士,专负责礼仪事项。朱厚熜此举,就是以张璁和桂萼为中心,在朝廷中形成支持自己奉迎皇帝的“议礼派”。朱厚熜这时已经是个熟的不能再熟的政治家了,他将议礼当作起家的政治资本,在酝酿了一段时间后,重新在这个主场挑起了议礼之争。
当初湖广总督席书曾草拟奏疏,附和张璁、霍韬的意见,称兴献帝宜定号皇考兴献帝,吏部员外郎方献夫也上疏,提出“继统不继嗣”之论。但两封奏疏都没能上呈。
嘉靖三年(1524年)正月,世宗将席书和方献夫二人的奏疏交付群臣再次集议。杨廷和见世宗有意变更前议,上疏请求致仕(退休),他眼见朱厚熜羽翼已丰,想及早出身以保完全——这小皇帝太厉害了,我害怕了,不陪你们完了,不陪你们死了。
而此时的朱厚熜地位早就已经稳固了,并且他也早就厌恶杨廷和的跋扈难制了,因此嘉靖皇帝就顺水推舟,同意杨廷和致仕归里。文官集团少了杨廷和,就好像老虎没了牙,但是早就深谙政治险恶的不风流唇亡齿寒,也紧跟着请求再回山林。
文官集团这头大象没了骑象人,而朱厚熜又一门心思的想把他们这块肥肉吞到嘴里,不风流岂能不知?但是朱厚熜想抢占别人这头大象的骑象人的位置,他首先得是自己这头大象的骑象人,所以不风流就知道自己是时候该让位了。这个小皇帝朱厚熜已经羽翼已丰了,他不再需要不风流这把挡在头上的阴暗的大伞了。
但是很可惜的是,虽然杨廷和与不风流两人都看的很清楚,其他人可就没有这样高超的眼光了。杨廷和为了能够全身而退,他甚至连儿子都没敢说的太明白了,他连儿子都留下来给他当了盾牌。
杨廷和一去,颇感群龙无首的礼部尚书汪俊,还有吏部尚书乔宇等人,竟然都不知天高地厚的想取而代之,继位这个骑象人的位置。一家人苦心经营,都在酝酿再一起集体谏诤。
适逢主事侯廷训据宗法作《大礼辨》,吏部尚书乔宇等人遂据此率群臣近两百五十人一同进言,反对朱厚熜以兴献王为皇考。
朱厚熜虽然早有准备,但是他还是不悦,下令让更多的官员参与到了这场议论中来。于是,给事中张翀等三十有二人,御史郑本公等三十有一人,以及邹守益等,也都加入战斗抗章力论。
状元唐皋上疏说:“陛下宜考所后以别正统,隆所生以备尊称。”
这小子不愧是状元,他表面上是在调停,实际上却是倾向于反对。与此同时,那个王阳明的大弟子邹守益,虽然表面看上去光明正大,但是话里话外也觉得朱厚熜有点没事找事。也是的,这大明朝的国家大事皇帝不关心,却成天在这大礼议事件上加缠不清,真是有点没事找抽啊。
邹守益有王守仁的面子在,而唐皋也是前朝状元,两人在朝中都属于影响较大的文臣,朱厚熜因此恼羞成怒,对此次进言之人均以斥责、罚俸甚至罢黜进行惩罚。
在这场抗章力论的最后,汪俊代表文官集团只好妥协:“于兴献帝、兴国太后止各加一‘皇’字,以备尊称。”
三月,朱厚熜勉强同意称父亲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母亲为“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尊封祖母邵氏(明宪宗贵妃)为寿安皇太后,孝宗皇后张氏为昭圣慈寿皇太后,武宗皇后夏氏为庄肃皇后。
这乱七八糟的事情,虽然把朱厚照跟不风流打了个措手不及,可他们怎么会答应这么奇葩的要求呢?因此五月初七,礼部尚书毛澄和文武群臣60余人,再次将此议上奏皇帝,并声称朝臣中“有异议者即奸邪,当斩”。
对朱厚熜而言,这绝对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双方就产生了僵持。年方十五岁的朱厚熜试图优抚杨廷和,并向毛澄厚赠黄金,欲使其改变主意。但是杨廷和两人都不为所动,即便朱厚熜几次下诏尊加其父徽号,也被杨廷和等大臣封还了。
最后,毛澄亦终于有些松动了,他提出一个意见说,认为将来朱厚熜有子时,可以用第二子取代朱厚炫成为兴王,继承其父亲的王统(这也行?)。
在接连失利之后,不风流迅速稳下心神,开始用他那刚刚成型的新势力大象,统合资源绝地反击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正德十六年七月初三,新科进士张璁突然上疏支持世宗,认为朱厚熜即位是继承皇统,而非继承皇嗣,即所谓“继统不继嗣”。
这个新科进士张璁的意思其实就是说,皇统不一定非得父子相继,而且汉定陶王、宋濮王都是预先立为太子,养在宫中,实际上已经是过继给汉成帝和宋仁宗,“其为人后之义甚明”。
经过这好一通的讲事实摆道理,张璁建议朱厚熜完全可以仍以生父为考,在北京别立兴献王庙。朱厚熜见此奏章后大喜,称“我父子得以保全了”。
可就在不风流自以为得计,朱厚熜也以为好事不远的时候,他们的政治顾问杨一清来泼冷水了。又是一番讲事实摆道理,杨一清掰开了揉碎了的给两人上了一堂具体生动的政治课,这才让不风流跟朱厚熜首次摸着了政治的真正衣角。
政治不是比武也不是考试,这玩意不求生死胜败,甚至是不求眼前利益立竿见影,这玩意其实求的就是一个平衡!说白了,政治其实就是一项妥协的艺术,就看身处政治漩涡中的人,谁能审时度势,在妥协中抢占更大的利益和优势了。
因此在不风流和朱厚熜高兴过后,冷静下来,才发现这张璁一人出头确实是人单势孤,难以动众,世宗审时度势唯有先行妥协。
但是政治本就是个漩涡,这玩意随时都在搅动变化,甚至是随时都在厮杀。朱厚熜和不风流这边刚刚妥协,这口恶气还没喘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杨廷和与他的文官集团再次强势进逼。
在奉迎生母蒋妃入京的礼仪上,朱厚熜大怒欲狂,他再次力排众议坚持行以迎皇太后之礼。而朱厚熜的这个反应,当然都在杨廷和的预料之中了,因此一家人再次苦口婆心的劝说,也就是再次猛烈的反对。
朱厚熜万念俱灰痛哭流涕,直接表示愿意辞位,奉母返回安陆。这个皇帝俺不干了还不行吗,这当个皇帝连妈都当没了,这还是人干的事吗,还当个什么劲啊?!在朱厚熜的以退为进之下,杨廷和无奈只得让步。当年十月,朱厚熜以皇太后礼迎母亲入宫。
在双方犬牙交错的争锋相对之中,朱厚熜迅速的成长起来,已经慢慢的扳回劣势,慢慢的与文官集团打成了平手。而在这其中,不风流居功甚伟,但是当朱厚熜想给他加官进爵,让他走到前台来的时候,唐寅唐伯虎却很委婉也很坚决的拒绝了。
三年之后,朱厚熜的地位已稳固,于是他就试图为父母的封号再加个“皇”字。而这时已被贬至南京刑部主事的张璁,与他的同僚桂萼等人不再用不风流提点,就立刻自己揣测帝意,纷纷上书重提旧事。还真是下等人用棒打,中等人用话教,上等人很自觉啊,不风流觉得自己已经可以退出了。
张璁桂萼两人因此得以宣诏入京,委为翰林学士,专负责礼仪事项。朱厚熜此举,就是以张璁和桂萼为中心,在朝廷中形成支持自己奉迎皇帝的“议礼派”。朱厚熜这时已经是个熟的不能再熟的政治家了,他将议礼当作起家的政治资本,在酝酿了一段时间后,重新在这个主场挑起了议礼之争。
当初湖广总督席书曾草拟奏疏,附和张璁、霍韬的意见,称兴献帝宜定号皇考兴献帝,吏部员外郎方献夫也上疏,提出“继统不继嗣”之论。但两封奏疏都没能上呈。
嘉靖三年(1524年)正月,世宗将席书和方献夫二人的奏疏交付群臣再次集议。杨廷和见世宗有意变更前议,上疏请求致仕(退休),他眼见朱厚熜羽翼已丰,想及早出身以保完全——这小皇帝太厉害了,我害怕了,不陪你们完了,不陪你们死了。
而此时的朱厚熜地位早就已经稳固了,并且他也早就厌恶杨廷和的跋扈难制了,因此嘉靖皇帝就顺水推舟,同意杨廷和致仕归里。文官集团少了杨廷和,就好像老虎没了牙,但是早就深谙政治险恶的不风流唇亡齿寒,也紧跟着请求再回山林。
文官集团这头大象没了骑象人,而朱厚熜又一门心思的想把他们这块肥肉吞到嘴里,不风流岂能不知?但是朱厚熜想抢占别人这头大象的骑象人的位置,他首先得是自己这头大象的骑象人,所以不风流就知道自己是时候该让位了。这个小皇帝朱厚熜已经羽翼已丰了,他不再需要不风流这把挡在头上的阴暗的大伞了。
但是很可惜的是,虽然杨廷和与不风流两人都看的很清楚,其他人可就没有这样高超的眼光了。杨廷和为了能够全身而退,他甚至连儿子都没敢说的太明白了,他连儿子都留下来给他当了盾牌。
杨廷和一去,颇感群龙无首的礼部尚书汪俊,还有吏部尚书乔宇等人,竟然都不知天高地厚的想取而代之,继位这个骑象人的位置。一家人苦心经营,都在酝酿再一起集体谏诤。
适逢主事侯廷训据宗法作《大礼辨》,吏部尚书乔宇等人遂据此率群臣近两百五十人一同进言,反对朱厚熜以兴献王为皇考。
朱厚熜虽然早有准备,但是他还是不悦,下令让更多的官员参与到了这场议论中来。于是,给事中张翀等三十有二人,御史郑本公等三十有一人,以及邹守益等,也都加入战斗抗章力论。
状元唐皋上疏说:“陛下宜考所后以别正统,隆所生以备尊称。”
这小子不愧是状元,他表面上是在调停,实际上却是倾向于反对。与此同时,那个王阳明的大弟子邹守益,虽然表面看上去光明正大,但是话里话外也觉得朱厚熜有点没事找事。也是的,这大明朝的国家大事皇帝不关心,却成天在这大礼议事件上加缠不清,真是有点没事找抽啊。
邹守益有王守仁的面子在,而唐皋也是前朝状元,两人在朝中都属于影响较大的文臣,朱厚熜因此恼羞成怒,对此次进言之人均以斥责、罚俸甚至罢黜进行惩罚。
在这场抗章力论的最后,汪俊代表文官集团只好妥协:“于兴献帝、兴国太后止各加一‘皇’字,以备尊称。”
三月,朱厚熜勉强同意称父亲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母亲为“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尊封祖母邵氏(明宪宗贵妃)为寿安皇太后,孝宗皇后张氏为昭圣慈寿皇太后,武宗皇后夏氏为庄肃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