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后期解放战争各部队陆续编成纵队、旅一级的合成作战单位不同。此时的十八集团军,大多数还是以团一级为基本作战单位。也就是说在分散游击的情况之下,各个部队实际是以团为基础独立作战单位的。
    但也正是这些在一些正规军眼中的所谓野路子,却来了一个乱拳打死老师傅。让受到严格训练的日军军官,在华北的山地战之中受到了极大的损失。虽然因为装备和训练无法改变战局,却也拖住了大量的日军无法南下。
    关内部队装备差,一个团如果能有五挺重机枪,一个排能有上一挺轻机枪,就算是绝对主力团了。要是有那么一两门迫击炮,那就是整个大军区的王牌了。在机枪少、弹药奇缺,重火器更少,至于炮想都别去想的情况之下,平时就是想搞一些步机协同训练或是步炮协同训练,也搞不起来。
    原因很简单,没有那个本钱搞。眼下尽管装备上来了,但是由于时间过于紧迫,部队训练水平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各级指挥员的能力,与实际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就表现在对炮兵运用的不熟练、不掌握,甚至连机枪配置和运用也很难做到运用自如。
    大多数的时候,机枪的任务就是那里人多往那里打。至于火力压制和封锁,没有那么多的子弹浪费,也没有那个必要。而且,没有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营以下干部,大部分人也不知道怎么去部署机枪火力重点。
    各级干部在指挥作战的时候大多数的情况之下,还是以各自在长期战争期间磨练出来的野路子为主。在战场上指挥,也更多凭借的是各自多年积累的经验。也就是让很多人引以自豪的战争大学毕业生。
    尽管各个部队的高级首长,也多次想加强对基层干部,尤其是军事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各师在东渡黄河的时候,都组建了自己的随营学校。但受制条件的限制,让大部分的干部教育还只能停留在最初阶段。中高级干部,除了少数进入抗大之外,更多还是在战场上学习。
    这也是在建国之后,中央立即成立了高等军事学院和大量的步兵学校,对各个部队从高级指挥员到基层指挥员进行轮训的原因。甚至这种培训,就连抗美援朝战争打的最激烈,最需要军事干部的情况之下,也没有停下来。
    而长期磨练形成的独有军事理论,又让出关部队中的很大一部分指挥员,脑海之中都形成了根深蒂固还是只相信自己那一套的理念。对于抗联调过来的干部提出的那些方案,在他们看来是不错,也很好。但关键的是,那不适合自己的部队。
    当然对于自己部队战术水平的提高,他们还是很愿意看到的。毕竟没有一个指挥员,愿意见到自己的部队,在战斗之中因为自己部队战术运用而伤亡过大。战场上学习虽说进步大,但伤亡也更大。
    老兵无论是对于处于正面战场的国军部队,还是对于活动在敌后的十八集团军来说,都是一样的重要。所以对于自己部队的战术水平提高,这些指挥员还是很乐观其成的。但是战场上的指挥,还是敬谢不敏了。
    对于那些什么对战斗进展的分析、判断,提出多种计划等什么参谋业务来说,他们更相信自己在战场上的判断和嗅觉。在他们看来,要是指挥员的工作参谋都能做了,还要指挥员干什么?还不如将部队交给一帮参谋指挥。
    这次先头旅在遇袭之前,林志强曾经多次建议部队最好相互靠拢。如果不想相互靠拢到一处,那么这三个团最好应该形成交叉、品字形部署。一旦遭遇到日伪军的偷袭,各部队可以相互策应。
    同时要求各团都要组织以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组成的值班火力,旅里面也要以山炮连为基础,组建值班火力。各个团驻地周边的情况,要事先标设好标尺。一旦遭遇到日军的袭击,可以立即进行火力压制。
    各个团在选择驻地的时候,最好要控制周边的制高点,以及设置简易的防御工事。各个部队在休整的时候,也尽量不要选择村庄。团一级的部队,要做到绝对的收拢在一起,不能出现分散驻防的情况。
    但他的这些建议,被先头旅长毫不犹豫的直接拒绝了。原因在先头旅长看来很简单:“一旦日军真的前来偷袭,以日军的火力配置,如果三个团靠拢的话,一发炮弹下来,部队伤亡会相当的重。部队现在的装备水平虽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跟日军相比,还是相差太多。”
    至于其他的建议,除了尽可能的控制周边制高点之外,也基本没有被采纳。选择村庄作为休整地,一旦遭遇敌情,可以有一个相对稳固的阵地可依托。至于值班火力,对于关内部队来说太浪费弹药了。
    即便遭遇到强敌合围,也可以依托村落坚持到天黑之后脱险。即便是部队被打散了,也可以在老百姓的掩护之下脱险。这是关内部队,在敌后战场上屡试不爽的办法。值班火力,根本用不到。有哪些弹药,还不如在战场上使用更好。
    在这些指挥员看来,夜战才是我们的强项吗。只要依靠村落坚持到天黑,就算日伪军来的再多也不怕。有了村落可以作为现成的工事依托,又何必去露宿野外?还费那么大的力气,去做什么简易的防御工事?
    关键军事理念上的分歧,让林志强这个参谋长当的很憋屈,至少他自己认为是这样。但作为军人,他知道作为军人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尽管因为理念不同,建议有极少被接受的时候。但他依旧秉承着一个军人最基本的道德,兢兢业业的做好本职工作。只是工作归工作,但心里这个憋屈劲就别提了。
    第987章 丑话说到前面
    在那场让先头旅损失惨重的战斗之中,林志强亲自坐镇正面防御阵地,指挥二团留在阵地上的那个营仅剩半个连的兵力,死死的卡住旅部前的两个制高点,才保证旅部没有让日伪军给端了。
    在最危险的时候,他甚至亲自指挥旅警卫连,在仅有的两挺九六式轻机枪的掩护之下。利用装备的大量手榴弹加上旅警卫连手中的二十多支冲锋枪和十余支快慢机、驳壳枪,采取靠近了打的办法,硬生生的将渗透进阵地,甚至打到距离旅部已经不足一百米的一个日军中队给赶了出去。
    如果不是他在担任先头旅参谋长期间,因为工作安排的原因抽出五天的时间,按照抗联的战术要求,专门对这个警卫连进行了加强训练。并想尽办法为这个警卫连抽调了一批冲锋枪,加上关内部队警卫员配备了大量快慢机等速射武器的惯例。
    按照日军当时的攻势来看,在仅有的一个完整的团已经用到侧翼。正面的部队基本上已经溃不成军,而且部队因为疲劳与饥饿,基本上已经丧失机动能力的情况之下,先头旅的指挥所还真的很可能被日军给连锅端了。
    要知道,当时的情况已经危及到旅长、政委都已经操枪准备上一线阵地,各种文件已经开始销魂,甚至电台已经准备炸掉。旅部的轻伤员、马夫、参谋,甚至连炊事班的人员,都已经分发了武器,准备进入最后的战斗。
    一旦旅部都被人家给端了,也就意味着先头旅被彻底的打垮,那么也就意味着此次战斗打的会更加糟糕。而先头旅被打垮了,更是会影响全局的发展。对整个出关部队今后在热河境内的战事,也将会更加的不利,损失也将会更大。毕竟出关部队全部都加在内,总兵力也不过十个旅不到。
    鉴于这次战斗中暴露出来的很多问题,以及部队上下对日伪军,尤其是伪满军普遍轻视的心理状态。这次接应抗联部队的部署,他实在忍不住有些话要说了。要是到散了会再说,回去又没有人听了。有些丑话虽然是会让一部分人不舒服,但还是先提出来为好。
    关内部队除了少数冀东军分区部队之外,大部分人与伪满军作战的经验基本上等于没有。热北的地形和民情,与关内的那些老根据地也是远远无法相比的。更何况在这里,日伪统治严密的可不仅仅是城镇,乡村也一样严密。
    如果还在按照关内的经验,与这些伪满军警作战,就像先头旅一样非得还吃大亏不可。热河境内的日伪军这次在出来,恐怕就不是像上回那么简单了。还有周围的蒙疆驻屯军、华北方面军,还有部署在锦州、奉天的关东军,都很有可能会投入到热河战场。
    第一次战斗双方就像两个拳击手比赛的时候那样,在互相试探。日伪军虽然已经全体出动了一次,但是并没有尽全力。第二次,双方的战斗也只不过是拉开了架势,但日军高级指挥层次自身判断上出现失误,却是只打成了一个虎头蛇尾。
    此战之中热河境内的日伪军虽说倾巢出动,但大部分的重武器没有出动,仍旧算的上轻步兵。其作为主力的热河第九独立守备队的炮兵,也只来了一个山炮中队、两个步兵炮小队,以及伪满军的部分迫击炮、步兵炮、平射炮。
    至于其装备的一个一零五榴弹炮中队和野炮中队,都没有出动。驻扎在赤峰机场上的日军航空兵,也只是出动了几架侦察机,其十余架的九八式轻轰炸机并未参战。配属部队也只出动了部分的骑兵,装甲车中队也没有出动。
    而且此次作战,日伪军依旧是以伪满军为主。更多的日军部队,只是充当预备队和督战。最多也就是充当部分作战骨干。先头旅的这次败仗,几乎可以说是败仗了有日军督战的伪满军手中。
    不过在这一战之中,虽说日伪军利用偷袭战术和先头旅自身在部署上的失误,重创了先头旅的一个团,打垮了两个营。不过对于有三个团建制的先头旅来说,这样的伤亡最多也只算伤了元气,全旅的老底子却是还在。
    但下次再来,恐怕就不会这么简单了。作为沟通关内外,以及绥东、察北战略重地的热河不安宁,对于无论是关东军来说,还是日军华北方面军,甚至是蒙疆驻屯军来说,都是如鲠在喉。
    而且热河地区出现大量的十八集团军部队,再加上整个西线对关东军已经有些不利的战局,很有可能关东军会从部署在伪满锦州省和奉天省的其他师团之中抽调部队。在两面夹击之下,单凭一个有六个守备步兵大队、一个炮兵大队外加几个骑兵中队和一个装甲车中队的独立混成旅团规模的独立守备队,是无法守住热河这个四省通恒之地的。
    一旦战事拖延,有出现对日军不利的局面,关东军势必要抽调主力师团参战。这个结论,几乎是一个必然的结果。现在不针对敌情的变化做好相应的准备,真的到了战场上那损失可就大了。敌变我不变,那倒霉的只能是自己。
    正是因为想到这些,他才不惜打断两位挺进军最高首长的谈话。提出自己有一些补充意见,要提出来。这么做虽说多少有些不礼貌,而且有表功的嫌疑,但是眼下的林志强已经顾不上别的了。
    当然若是论起来这种几万人的大兵团作战排兵布阵来说,几十个他也比不上这位现任挺进军司令员,曾经三次担任红军总参谋长,十八集团军三大主力师之一的一二九师师长的老帅。也远不如担任过红一军团政委、晋察冀军区司令员的政委。
    就是与现任挺进军副司令员的那位当年红军主力军团长、三大方面军之一的方面军副总指挥,也远远的比不上。还有几个纵队司令员,他也相差太多。他能做的只是根据自己这几年在东北,与关东军以及伪满军警作战得出来的经验,对司令员的部署进行一些补充。
    司令员、政委等挺进军统帅,虽然实战经验丰富,对大部队指挥经验也是他远远无法相比的。但是关内外的环境不同,作战对象不同,在整体部署上很有可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漏洞。而这些漏洞,是很容易被在热河已经盘踞了数年的日伪军钻了空子的。
    对于他来说,怎么能尽可能堵上这些漏洞,避免部队遭受无谓的损失才是他现在最该做的,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听到司令员大度的让自己到前面去讲,林志强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那身总是洗的干干净净的十八集团军军装,没有丝毫迟疑的走到地图前面。
    在顺手接过总部作战参谋递过来的指挥棒的同时,还要过一支红蓝铅笔和三角板、圆规等图上作业工具放到自己面前之后,才指着地图道:“以我相当有限的能力来看,司令员的整体部署还极为缜密的。”
    “不过,司令员、政委,还有各位首长。我们只考虑到我们在山地作战之中的长处,但各位首长有没有想过日伪军在这方面,是不是真的弱于我们?司令员、政委,热河的伪满军警与关内的伪军的差别,我想通过这两战,包括副司令员在老挺进军的时候,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体会。”
    “这些伪满军警,是日军一手训练、装备起来的。甚至很多的军官,都是所谓的伪满皇族。其战斗力和装备,不仅都极强。而且可以说是死心塌地为日本人效力,这一点是关内伪军无法相比的。”
    “很多人在战斗之中,已经被我们按到地上,还在那儿拼死挣扎和你拼命。甚至有打死都不缴枪的现象出现,这在关内伪军身上根本就见不到。而且这些伪满军中的实权,大部分也都操纵在日本人的手中,其无论是作战风格,还是武器装备,都可以说是日军的影子。”
    “在先头旅与日伪军两次作战的时候,都发生过伪满军的一个班在战斗之中,能拖住我军一个连的战例。与我军死战到底,直到全部被击毙才停止抵抗。当然这与我军在战斗之中火力配置不合理不无关系,战术运用错误,只会死打硬拼不无关系。但也从侧面说明了其顽强性和战斗力之强。”
    “这些伪满军甚至有一部分人,还参加过当年的淞沪会战,与国民政府正规军发生过正面作战。其在战斗之中的表现,日本人对其评价很高。从其有限的战例来看,国民政府军队的杂牌部队基本上不是他们的对手。”
    “现在的中国伪军系统虽多,数量也不少。但能让日军对其有这种评价的,我看还是不多见的。而且像伪满军这种全套日式装备,受过严格的日式训练,甚至可以说是关东军一手训练出来的伪军,至少在关内的伪军之中我没有听说过。”
    “而且这些伪满军之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原来关东军为了围剿抗联,而训练出来的伪满森林警察部队。这些人因为受过专业的山地作战训练,山地战的水平很高,甚至可以说并不比我军差很多。”
    “无论是在山地之中长途奔袭,还是山地攻坚与防御,其能力都相当的高。而且敢与我军打夜战、近战,这都是关内伪军无法相比的。我说这些话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这些伪满军的真实战斗力,我们绝对不能等闲视之。”
    第988章 从细节上分析
    说到这里,林志强看了看下面听完自己这番分析之后,表情各异的各级干部,却是笑了笑道:“可能在座的都认为我说的这些是言过其实,夸大这些伪军的战斗力。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些都是事实,也是东北抗联在长期与日伪军作战的时候,用血换来的经验。”
    “现在的伪满军与初创时候的伪满军,早已经今非昔比。原来关东军在九一八事变后,那些由原老东北军投敌部队,日军收罗的土匪武装,甚至是地痞流氓组成的伪满军,早已经被遣散。剩下的都是由日本人重新招兵之后,一手训练出来的。”
    “虽说军官,尤其是高级军官还大多数是那些投敌的东北军军官组成。但这些人并没有实权,真正的权利都掌握在关东军为了控制这支部队,而特地安插进来的所谓日系军官手中。那些所谓的满系军官,不过是一些摇头大老爷而已。”
    “实际上在三八年现任抗联的一号首长重新编组抗联之前,在东北与抗日联军作战的主要就是这些伪满军警以及少量的关东军地方独立守备队。这些人在与抗联多年的游击战之中,积累了丰富的反游击战经验。”
    “最关键的这些伪满军警之中还有不少的抗联叛徒,这些人游击战的水平虽然不一定比得上在座的各位首长,但是水平还是相当高的。与日伪军相比,他们对于山地战和游击战更加熟悉。”
    “这些人的存在有效的填补了日伪军面对游击战时候的,缺乏经验。无论这些人是出于什么原因叛变的,但也正是这些人将抗联差一点没有逼上绝路。我在抗联三路军的时候,多次吃过他们的大亏。”
    “这些人因为出身的问题,一是急于在主子面前表功,二他们也知道,一旦主子倒台他们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所以这些人尤为凶狠,为日军也极为卖命。加上他们本身对于游击战的熟悉,所以他们对我们的威胁也是最大,也更为凶残。”
    “这些是我们在热河作战需要面对敌情和敌人战斗力第一步的分析,只有对敌人的真实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我们才能更为有效,也更有针对性的制定作战计划。另外我就此次战斗敌我表现出来的优缺点方面在说一下,我们眼前这些对手的作战能力。”
    “此次先头旅在战斗之中失利,的确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原因是我们自身在部署上有一定的缺陷,临战之时一些关键问题上处置不当。但日伪军利用山间小路采取远距离机动偷袭,并在攻击时采取正面偷袭与侧翼渗透的作战方式,也是我军事先没有预料到的。”
    “这次先头旅遇袭,从正面防御阵地上与日伪军偷袭行动被我军发现,到两翼阵地多处被日伪军渗透,枪声响起的相差居然不到十五分钟。甚至在该营的右翼,几乎与正面在同一时间之内打响。枪声响起的间距,不足五分钟。”
    “要知道这是在山地战中,更是在夜间。而且从事后俘获的伪满军的俘虏口供来看,他们在发现我军这个营的阵地之后,从行军队列转入展开态势,到各部队运动到位只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
    “即便是我军一向擅长夜战,但是大部分的部队也很难在山地夜间遭遇战做到这个水平。最关键的是这些伪满军,竟然敢与我军打近战、白刃战,和我们拼刺刀。这一点,也是我们之前大部分的指挥员都没有想过的。”
    “我们的轻敌,并不是轻视了日军在山地战和运动战之中的能力,更是对这些伪满军看的太轻了。总觉得他们既然也是伪军,那么与关内伪军一样。只要日军被打垮了,这些伪军也就失去了战斗的决心。只要我们贴上去与他们打近战,就会缴枪。”
    “我们忽视了这些伪满军自身独特的特性,以及日军对关内外伪军控制的力度不同,所造成的伪军战斗力也不同。这次战斗失利,我们的战士因为严重缺乏营养和粮食,造成体力不足是一个问题。没有预料到这些伪满军会这么的顽强,疏于对他们的防备,对伪满军战斗力估算不足,才是最关键的原因。”
    “担任侧翼的一个营,之所以在战斗之中伤亡这么大,就是这种原因造成的。这在关内敌后战场上,几乎是很难想象的。有一点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次战斗表面上看关东军热河独立第九守备队是全员出动,但我们在战斗之中实际遭遇的日伪军主力还是伪满军。”
    “也就是说热河境内的这些伪满军,单以实际训练水平和战斗力,尤其是我军一向引以自豪的山地战、夜战方面的能力并不低于我们,至少不会是相差太多。还有一点更为可虑的是,通过审俘我们还得知,这次日伪军事先并未发现先头旅的驻地。”
    “直到距离我军已经不足一千米,才从尖兵的口中得知我们的部队,就在他们行军路线的正前方。他们甚至直到摸到我军阵地之前,还不清楚我们的兵力究竟有多少。也是在战斗真正打响之后,才知道我们的旅部所在位置。”
    “也就是说这次战斗,并不是日伪军已经预谋好的合围战,而最多也只能说是一场夜间遭遇战。与先头旅激战的日伪军只不过是误打误撞,蒙上了我们的驻地。这也说明直到此次战斗之前,日伪军并不清楚我军实际所处的位置。但我们对其后续的反应,则必须要重视。”
    “他们能从在发现敌情之后,如此短的时间便从行军状态转入作战状态,并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部署,其战斗素养之高,至少不低于我军。而且其在如此仓促的时间之内,其整个火力、兵力部署和安排,居然找不到大的纰漏。”
    “在夜间山地敌前运动之中,没有出现大量掉队,甚至跑错路线的情况。各方面的配合,没有出现大的差错。而且在运动之中,居然就在我军眼皮子底下运动没有被发现,没有任何人暴露目标。这对关内伪军来说基本上是做不到的,也说明这些伪满军山地作战水平之高。”
    “反观我们,在这种原本我军擅长的战斗之中,却是出现了大量的错误。三团直属迫击炮连战场运动出现致命错误,一个连未发一弹白白牺牲在敌军炮火。各部队在运动的时候,不注意战术运用,很多的战士白白牺牲在日伪军的火力之下。”
    “还有,各级干部身边的通讯员、警卫员,都是清一色的短枪。各级干部在战场上、扎武装带,也都佩戴短枪。胸口挂着望远镜,不注意隐蔽。在战场上指挥,也不注意使用暗语、旗语,不是大喊大叫,就是派出通讯员跑来跑去。”
    “当面的日伪军,仅仅从这一点上就轻易的判断出我军各级指挥部的位置。二团团部就是因为这种原因被发现,被渗透进来的日伪军合围而损失掉。旅部也差一点被日伪军给打掉,这原本是不应该的损失。”
    “在东北作战,抗联干部除了望远镜是必须带的之外,各级干部上战场一律不得扎武装带、佩戴短枪。身边的警卫员,也不许佩戴短枪。就是因为日军在战场上战术侦察能力极强,而且日军在战场上渗透能力也极强。”
    “还有,我们各级部队已经习惯了在关内作战的时候,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在敌占区,也习惯了就地筹集粮食。在筹粮困难的情况之下,对粮食的使用与分配没有一个统筹的计划。我军武器口径,因为历史的原因比较复杂。”
    “大部分的部队武器口径不统一,甚至有一个团的部队手中的步枪有三五种弹药的情况。后勤部门在前送弹药的时候,尤其在处于混乱的情况之下,也出现弹药送错的事情。先头旅三团在反击的时候机枪弹药消耗过大,后面送上来的弹药口径不符合,严重的影响了战斗进程。”
    “三团装备的是水冷的重机枪,日式九二式重机枪只有一挺。但是该团后勤前送的弹药全部都是日式七七口径机枪弹,水冷重机枪使用的七九子弹一发都没有。三团在战斗之中短时间耗尽了机枪子弹,固然有使用的方法不对,但是也与后勤部门后送弹药口径不合,也有一定的关系。”
    “司令员、政委,各位首长,你们看的都是我军在此战之中战术运用上以及整体部署上的毛病。我作为先头旅的参谋长,更需要注重的是部队在细节上的问题。我们自身上,有很大的问题。”
    “我想我作为参谋长,在这里要履行职责再提醒一下各位首长。热河境内目前部署的伪满军是整个伪满军系统的精华,也是整个伪满军中最顽固的一批。也是整个伪满军中战斗力最强,手上的血债最多的一批。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原伪满军中的宪兵改编过来的。”
    “这些人不仅在东北地区清剿抗联的时候,包括调到热河境内参与所谓的清剿和归屯并户,手中欠下了我们大笔的血债。有多少老百姓和抗日志士倒在他们的屠刀之下,恐怕很难算的清楚了。这些人也知道他们手上的血债太多,也是他们在战场上死战不退的原因之一。”
    “对于这种对手,我们必须要打起十二万分的谨慎。即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但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注意,在对待这些伪满军的问题上,必须要按照日军同样重视。而且因为这些人独有的特点,在重视程度上还应该略高于日军正规师团。”
    第989章 林志强的思路
    听罢林志强的这些分析判断,司令员与政委,还有副司令员几个人低头商议了一下之后,点了点林志强道:“你的这些分析来的正是时候,也相当的准确。的确我们在分析这些伪满军的时候,还在按照关内伪军的办法。”
    “这不仅仅是轻敌的原因,还有对关内外的具体区别没有仔细的考虑。继续说下去,把你心中想到的都说出来。利用这个机会,好好的给我们这些人上上课。也是根据你们这么多年来的经验,对上级部署做一个有效的补充。”
    听到司令员这番诚挚的话,林志强微微点了点头道:“先头旅在第一次山地伏击战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一是他们对我们的战术还不了解,并不适应我们的山地运动伏击战。在他们眼中,我们也许只会分散游击。”
    “第二点,也是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在那次伏击战之中,很大一部分是热河本地征集的乱七八糟伪军以及各县的伪警察。也就是说,出动的日伪军并非是热河独立守备队和热河伪满军的主力部队。”
    “这些人战斗力不强,战斗决心也差。那些从东北调来的伪满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他们拖累的。但即便这样,还在被我合围圈的情况之下,突出去三分之一的兵力。虽然丢掉了几乎所有的重装备,但也大致摸清楚了我军的战略战术。”
    “在去年夏季会战,配属关东军作战的伪满军大批溃散、投降之后,关东军将整个伪满境内的伪满军几乎全部缴械。能在这种情况之下,依然被关东军信任,调到热河作战,就说明这个问题了。”
    “最关键的是自三三年热河沦陷到现在,已经整整八年的时间过去了。日伪军对热河地形、民情的掌握远远在我军之上。再加上其多年以来的残酷统治,使得老百姓对我们一向是敬而远之。根本就不敢对我军的行动有任何的帮助。”
    “这一战的结果,我们已经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我们的伤员被丢的到处都是,甚至被用石头砸死后,割掉脑袋去找日伪军领赏,这在关内战场上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不是老百姓没有觉悟,亡国奴的滋味谁都受够了。”

章节目录

抗日之我为战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风雪云中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雪云中路并收藏抗日之我为战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