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思念
    在给彭定杰发完了这封高达两千字的电报后,杨震又给中央发了一封密电。敦促中央加快动员关内部分科学家来东北工作的进度。同时杨震在电报上将美国人此次提供的援助目的,以及数量和规模向中央做了一个详细的汇报。
    中央在接到杨震的电报的三天之后,由中央领袖亲自回电,希望杨震能够前往延安亲自汇报此次会战的概要以及今后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同时中央希望杨震能代表中央前往大后方,代表抗联做一次宣传工作。
    正在东北局开会的杨震,接到中央来电后,心思不由的一动。他突然想到按照自己所熟知的历史,眼下关内的局势可谓是相当复杂。国共两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出现了不少的裂痕。双方虽然还没有公开的撕破脸皮,但是私下的摩擦接连不断。
    华北的十八集团军,华中的新编第四军,与周边的国民政府驻军多次展开激战。甚至就连陕甘宁边区,也遭到国军的进攻。中央此次急招自己赶赴延安,应该是与关内目前的形势有关。尤其是华中方面,局势已经相当的恶劣。
    想到明年开春的那一场震惊世界的大敌当前形势下的同室抄戈,杨震没有丝毫的犹豫,马上给中央回电,将在十月末或是十一月初飞往延安。同时杨震表示,对延安的空运将会继续。东北局以及吉东军区将会继续为中央以及关内部队空运武器装备以及弹药。
    由于接到中央电报的时间紧迫,杨震在与总指挥以及李延禄将自己对工业发展的思路谈完,以及商定将东北局迁往军区现驻地佳木斯后。马上带着袁芷若赶回佳木斯,准备在临去中央之前去一次哈尔滨。将自己那个策划已久的计划与袁芷若的父亲深谈一次。然后从哈尔滨直接飞往延安。
    这次杨震决定不走原来大部分的路线都经过苏联境内的老路,而是决定从哈尔滨转道外蒙加油后,直接飞往延安。这么做一是节省时间,二杨震多少有些担心苏联人现在因为自己与美国人走的很近,而暗中下手除掉自己。走这条路线,自己可以带上护航的战斗机。
    p三十九战斗机加挂副油箱后,可以直接从齐齐哈尔飞抵预定的加油备降点。从那个位于蒙古中部的苏军野战机场,加满油后可以直接取直线,经山西上空直接飞到延安。这样可以节省一半的航程。
    不过在去哈尔滨之前,杨震还有一件事情要办。在从萝北东北局驻地出来后,杨震没有返回佳木斯,而是先去了日军兴山要塞群的原军区驻地。汽车一路在萝北到兴山的公路上奔驰,杨震却是望着车窗外的群山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在他身边的袁芷若看着脸色忽明忽暗,不知道再想着什么的杨震。心里面却是多少惊讶,明明这位首长在与东北局两位领导谈话完毕之后,心情还是很舒畅的。怎么到了老军区驻地,这脸色却变得有些异样?
    而更让袁芷若有些诧异的是,在抵达这个原本的军区司令部驻地,现在已经成为后勤部油料储备库后。车队却没有停下来,而是一拐向着山后一条路驶去。直到路的尽头,车子才停下来。
    车队停下来后,杨震转过身对着车里的袁芷若道:“小袁,你和司机、还有警卫排在这里等我一下,我和张子雄过去就可以了。有什么电报,只要不是加急的就不要打搅我。另外,如果军区来电催促,你就说我这里。”说罢,杨震不待袁芷若拒绝,自己带着新任警卫员张子雄,迈步向山上走去。
    见到杨震只带了一个警卫员上山,袁芷若急忙的正要带着警卫排跟上的时候,却被已经跟了杨震有一段时间的司机给拦住了。看着一副焦急模样的袁芷若,这个跟着杨震已经十多个月的司机道:“袁秘书,一号这是有特殊情况,你就别跟过去了。”
    说罢,司机看了看眼前这座郁郁葱葱的山头,点上一根烟,深吸了一口后摇了摇头轻叹一声道:“袁秘书,一号的未婚妻,原来的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军医处长张婷牺牲后,就埋在这座山上。”
    “去年张副部长牺牲时,正是秋季战役正酣的时候,连张副部长下葬一号都没有能参加。等秋季战役结束后,一号又是勘察地形,又是遇袭负伤住院,又是出国,一直没有来看过张副部长。”
    “今天难得趁着去萝北开会的机会来看看,也是了了一番心愿。他不让你跟着上山,还是想和张副部长单独待一会。这座山上除了张副部长之外,还有咱们去年秋季战役牺牲的烈士。这里又处在后勤部的警卫范围之内,安全的很。”
    听到司机说起杨震的未婚妻张婷牺牲后,就埋在眼前这座山上,袁芷若收住了想要追上的脚步。而是就站在山下,看着这座眼前的这座山头和山上杨震越来越小的背影发呆,不知道再想着什么。
    一路疾行上山的他不发这个吧,自然不知道山下袁芷若和司机的这番对话。他健步如飞,一路前行。直到到了山腰处两棵枝繁叶茂的大松树下的一座坟墓前,才停住了脚步。轻轻的拂掉墓碑上的荒草,看着墓碑上的那一行“爱妻张婷之墓,夫杨震立”以及写明墓中人生平的墓碑,杨震却是泪如泉涌。
    唏嘘良久,才平静下来的杨震抚摸着墓碑轻轻道:“张婷,我来晚了。你去年秋天牺牲到如今已经一年了,我这个做丈夫的却直到现在才来看你。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是我的错,接受你的感情太晚了。”
    “现在你我已经是天人永隔,想要说一声我爱你,却是已经太迟了。我知道这个时候说这些已经没有任何的用处,但是今天在这里,我仍旧要向你说一声对不起。是我辜负了你的感情,负了你。”
    “人呐,就是这个样子。在的时候,不知道好好的珍惜。等到失去时候,后悔却是已经迟了。我一直不敢正视我们之间的感情,不敢接受你,伤你伤的那么深。等想要弥补的时候,已经没有机会了。”
    “我现在真的好后悔,为什么没有听总指挥的话,在战役发起之前,我们先结婚,让你能过上几天的幸福生活也好。也不会让你带着那么多的遗憾走。今生我们无缘,如果有下一辈子,我一定将你好好的呵护在手中。”
    自来到张婷的墓地后,杨震轻轻的抚摸着墓碑,就这样与张婷说着话。而一边的张子雄不敢听他的话,又不能呆着。干脆挽起袖子,将张婷坟头上的已经长出的杂草拔掉。
    张子雄人虽然很年轻,心思却很细腻按照东北人祭扫坟墓的习惯,在拔掉了墓地上的荒草后,将墓地上的蒿子留了下来。在除完草后,张子雄又抽出后背上别着的临上山的时候,杨震叮嘱的特地携带的工兵锹,为张婷的陵墓填土。
    做完这一切,张子雄转过身来,站到杨震身后两三米的距离,将手中的快慢机顶上子弹,左手则死死的攥住一枚拧开保险盖的手榴弹,眼睛则警惕的看向周围。周边只要有任何的风吹草动,他手中的快慢机就会在第一时间打响。
    张子雄的警惕性极高,并没有因为这附近就有驻军而有丝毫的大意。在他看来,虽然这里是军区后勤部油料仓库的警戒范围,这座山山势也不高,但是茂盛的植被却可以成为偷袭者一个良好的藏身处。作为一名首长的警卫员,他的职责就是在随时随地的情况之下,杜绝一切可能危害首长安全的危险。
    从密山跟随杨震返回军区后,张子雄在军区社会部除了接受审查之外,还被送到军区直属侦察旅训练基地,专门接受了两个多月的警卫培训。而在与小虎子交接之前,小虎子也将自己的警卫经验倾囊传授。
    而张子雄自幼在土匪窝长大的经历,也告诉他在任何的地方都不能放松警惕。越是在看起来安全的地方,越是要注意。灯下黑的道理,他早就明白。虽说这附近就驻扎有一个营的兵力,山脚下还有一号的一个贴身警卫排。但是在目前一号身边只有自己的情况之下,张子雄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对于张子雄的心思和紧张,杨震却没有理会。说完知心话的他只是静静的看着张婷的墓地发呆,一直到太阳已经开始西下,张子雄不住的催促,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临走时,杨震又仔细打量了一番这处李延平为张婷选择的墓址。
    看着墓地两边有如两个卫兵一样的两棵挺拔的松树,以及上面前那一片开阔地以及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河。虽不明白风水学说,但是杨震也知道这块地方也算的上一个风水宝地。看到面前的景象,杨震不仅暗道:“好一片吉祥之地,老李有心了。”
    离开张婷的墓地,走到山脚下,杨震擦干眼角下残存的泪痕,转过头又看了看布满了整个山坡的以生前所在部队为建制,在去年秋季会战中牺牲烈士的坟墓,杨震立正向山上的烈士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在内心暗自道:“各位兄弟们,我现在还没有能力为你们修起一座哪怕是稍微像样一些的烈士陵园。”
    “不过请你们放心,等将鬼子彻底的赶出东北的那一天,我一定会为你们建立起一座记载着你们功勋的纪念碑。让后世永远都记得,你们为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付出的流血和牺牲。我保证,那将会是一座永远屹立在人世间的丰碑。”
    第652章 也曾和你一样
    尽管很想陪张婷多呆一会,哪怕就是在一晚也好。但是现在已经是分身乏术的杨震,却是连着一晚的时间都没有。留恋的最后看了山上夕阳下张婷的墓地,以及墓两旁那两棵哨兵一样挺拔的松树一眼,杨震咬咬牙还是一狠心的离开。
    杨震终于决定下山,张子雄倒是松了一口气。这里山高林密,一号身边又只有自己。而且一号又极少带枪,就算在军区后勤部警卫营的警戒范围之内,也太过危险了。要是一号的贴身警卫排都在,自己又何必如此担心。
    杨震下山,松了一口气的明显不只是杨震一个人。见到杨震下山,袁芷若连忙走上前将一封电报交给杨震道:“一号,佳木斯来电,你的专机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起飞。政委催促您马上返回,说中央又有新的指示,让您马上回到军区。”
    杨震接过电报仔细的看了一遍后,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微微的摇了摇头,拉开车门直接上车。在返回佳木斯的路上,杨震除了不时的看着车窗外逐渐黑下来的天色之外,一路上都显得很沉默。尽管他原本除了作战和开会之外话就不多,此时却是显得更加沉默。
    看着杨震少见的有些低落的情绪,袁芷若几次想要开口说些什么,却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一路上,车中除了张子雄警惕的看着车窗外,身上的武器碰触到车身时偶尔发出的响动之外,这辆汽车中的气氛显得异常的沉寂。
    当车队一路疾驰,过了汤原县城。距离佳木斯越来越近的情况之下,杨震再也忍受不住内心之中,那股子心力交瘁的感觉。再加上司机将车开的又快又稳,丝毫感觉不到颠簸,有种在摇篮中的感觉。却是靠在车内座椅上缓缓的合上了眼睛,沉沉睡去。
    看着陷入浅眠的杨震脸上掩盖不住的疲劳,以及若隐若现的那一抹哀伤。袁芷若皱了皱小巧的眉毛,将座位边上的那件一直放在杨震车上的日式将校呢大衣打开,轻轻的为杨震盖上后,就在一边仔细的看着沉睡中的杨震。
    与以往在车上只是浅眠不同,杨震这一觉睡的很沉。一直到了佳木斯军区司令部,还没有醒过来。见到已经到了佳木斯军区司令部驻地,知道政委和参谋长都在等一号,袁芷若就算再不情愿,也只得将杨震唤醒。
    当被袁芷若唤醒,看到外边已经天色大亮,自从回到这个时代后,还是第一次睡的如此深沉的杨震猛的一惊。想起身的时候,却是感觉到浑身上下一阵阵的酸疼。身体上还是第一次出现的这种感觉,让杨震吃了一惊;“怎么回事,难道我的身体出现了毛病?”
    见到杨震站起来,又不由自主的坐下,知晓医术的袁芷若自然知道他的身体出现了什么毛病。连忙一把扶住他道:“一号,你之前的身体透支过于严重。现在猛的一放松,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
    “不过今后,您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经常的熬夜。工作要有节制,尽量不要过晨昏颠倒的生活。人家别人晨昏颠倒是晚上睡得晚,但是早上起来的也晚。您是睡的晚,起的却是很早。”
    听到袁芷若的话,在她搀扶之下,勉强下车站直身体的杨震苦笑的摇了摇头道:“小袁,我也知道这种生活习惯对身体危害很大,但是这也不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吗?你以为我想过现在这种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的生活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我也不例外。我虽然不是什么雄心万丈的人,但也知道人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靠的还是自己一步步的脚踏实地去走。当年我们从哈尔滨突围出来,人不过二三百,枪支不过百余支。”
    “当时的情况是粮食、弹药皆无,甚至睡觉连一个被子都没有。可谓是既无补给,又无兵员。因为我们掌握了关东军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日军又派出大量的兵力对我们围追堵截。后有追兵,前有堵截,可谓是九死一生。并没有比你在二路军打游击的时候,好到那里去。”
    “如今部队从当年那几百人,发展到眼下的规模。飞机、坦克、火炮,该有的都有了,还有了自己的兵工厂,打下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根据地。每一步,都需要谨慎加上拼搏。小袁,你不知道,那时候我们也一样为了一件棉衣,为了一口粮食在拼命。”
    “在日伪军重兵环视之下,我们稍有不慎,也许就会立即有全军覆灭的危险。而作为一支部队的最高军事首长,我要是稍微的放松一下,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我们要活下去,并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拼命哪行?”
    “你也是老游击出身,日军的战斗力你也清楚。在敌众我寡,火力悬殊的情况之下,要想取得战斗上的胜利,每一个细节,每一步都要经过反复的思考、掂量。都说熬心血、熬心血,没有处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是不会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的。”
    “从脱出牢笼,独立组建抗日队伍的那天起,我的每一步都走的犹如如履薄冰。作为一名军人,作为一名指挥员,在强敌面前要敢于亮剑。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拔剑的那一刻要是选择不好,等待我们的就将会是满盘皆输。亮剑不要怕,但是要选择好拔剑的时间。”
    与袁芷若说这番话,杨震实际上并不是在变相的夸奖自己,只是借着和袁芷若说话的时候,舒缓一下身体上的酸痛。好在杨震现在这个身体虽然比不上后世艰苦训练换来的那副雄壮的体魄,但是这两年锻炼的也相当的不错。经过短暂的调整,虽然还有些不适,但却是已经基本上缓了过来。
    杨震之所以到了司令部门前,没有抓紧时间进去,是不想李延平和郭邴勋为自己担心。杨震知道,只要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体出现不适,一定会强行停止自己的工作,让自己好好的休息两天。
    只是这几年忙碌下来,已经习惯了繁重工作的杨震,倒是对无所事事出现了不适应。而且,大战过后的忙碌,也让他无法静心的休息。所以他才借着和袁芷若说话的这会功夫,抓紧时间调整一下自己的身体状态。身体舒缓了一些后,杨震挣脱了一直搀扶他的袁芷若,不在犹豫直接走进了军区司令部。
    接到作战参谋通报一号已经返回,李延平与郭邴勋二人急忙的赶到杨震的办公室。见到二人抵达,杨震没有丝毫犹豫的直接开口道:“老李、老郭,中央来电我已经看到,我决定明天就直飞延安。”
    “这次我去中央汇报工作,估计会呆上一阵子,弄不好头年才能返回。中央此次急着召我进关,肯定会有什么异常重要的事情,否则不会这么短的时间之内,连续来电催促我上路。如此一来,想快去快回基本上没有什么可能了。”
    “我走之后,这里的事情就全部压在你们的肩上了。现在有两件事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一是兵员的调整与补充,二是部队的扩编和训练。在两件事情,都是当务之急。部队的扩编与调整,春节之前一定要落实完毕。”
    “还有不要等部队编制调整完毕,再展开全面的训练。要边调整,边训练。完成一个团就开训一个团。总之一句,到明年六月之前,部队训练的时间要越长越好。时间现在对我们来说太紧迫了,每一天都是珍贵的。日军不会甘心他们的失败,一定会反扑。”
    “我们没有日军那么强大的补充能力。关东军此战败了,但是国内补充兵员充足。他们在关内战场之上,还有十几个师团以及大量的守备队。还有朝鲜军和国内军。损失一个人,可以补充十个。”
    “现在从整个抗战形势上来看,中国虽然已经是打的山河破碎,血都快流干了。但是对于还没有展开全国动员的日本人来说,却是只相当于探进了小半个身子。我们要想战胜日本人,就只能在不断的增强自己装备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素质。”
    “这里不是后备兵员充足的关内战场上,拼实力我们不行,就连消耗我们拼不起日本人。唯一能拼的就是双方指挥官的素质,和兵员的质量。训练、训练,在训练,在起点不如日本人的情况之下,我们奋起直追的唯一途径就只有汗水。”
    “另外,部队中的杂色武器全部换装。意大利步枪和杂牌步枪全部转交给各个县区中队。军分区部队以法式武器为主,野战部队以纵队为编制,在全面换装之前,全部使用日式装备和江北转口来的波兰造武器装备。”
    “火箭筒的生产速度要加快,力争新老部队全部按照编制完成配备。五十七毫米无后坐力炮既然已经定型,也要加快生产速度。按照营装备三门的标准,明年六月之前,一定要完成装备。同时每个团要增加一个火焰喷射器连的编制。”
    “同时后勤部要按照总部旅以上干部会议的要求,一定要储备足够的油料、弹药、军工所需钢材。张镇华那里,你们两个一定要多操心。所需要的物力和财力,一定要优先补充。需要多少就补充多少。资金使用上,一定要给予最大的满足。”
    “战局的发展,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了。明年下半年,对于我们来说将会是最艰苦的一年。我们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和物资上的储备。老李、老郭,我不是危言耸听。明年下半年,我们一定要做好对外通道被切断的准备。这也是我为什么要下定决心,明年一定要打通与关内陆地联系。生命线,不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中。”
    第653章 准备迎接最困难的时候
    说到这里,看了看有些疑惑的李延平和郭邴勋。知道他们心里面想着什么的杨震道:“老李、老郭,你们认为几乎已经占领了整个欧洲的德国人,会放过一直被他们视为眼中钉,而又是整个欧洲资源最丰富的苏联吗?”
    看到两个人都摇头,杨震叹息了一声道:“德国军队有着世界上最优秀的参谋部,也有着世界上最优秀的军官和士兵。这一点,在其横扫整个欧洲的战役中,已经体现了出来。他们对于战略战术运用,几乎已经达到了一支军队能够达到的巅峰。”
    “而苏军的真正战斗力,通过去年的诺门罕战役和苏联进攻芬兰的战役已经体现出来。其军官的素质,尤其是指挥军官和参谋军官的素质,与德国人相比简直差的太多了。面对一个区区人口不过百余万,现役军队不足数万的军队,损兵折将几十万。”
    “以德国人精准的战术眼光,不会看不出其中蕴含的意义。肃反究竟是不是真的纯洁了苏军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这种乱杀一气的做法,对一支军队的危害平时也许看不出来,但是其后果到了战场上却相当的严重。”
    “虽说苏军依靠苏联的国土面积和庞大的人力资源,也许会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是我感觉到苏军在苏德战争爆发的初期,大溃败是绝对必不可免的。一支被砸碎了大脑的军队,重新走向成熟是需要时间的。”
    “改变斯大林性格中的刚愎自用,苏军将领从稚嫩走向成熟都需要时间。而这个时间,也许不会太长,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段时间却是一个相当严峻的考验。自顾不暇的苏军,很有可能会顾及不到我们的感受。”
    “所以,我们要做好苏德战争初期,外援通道的被切断的准备。甚至要应对苏联人在东部所谓的沿海边疆区都处在日本海军攻击范围之内的情况之下,不想面对腹背受敌的战略局面,而主动切断我们的对外通道。”
    “到时候,美国人想继续援助我们。但是没有了交通线,那些物资怎么运进来?不仅仅我们,就算关内战场也要面对同样的局面。而且在美国人还不准备彻底与日本人翻脸的时候,他们能支援我们的也是有限,规模也会有所控制。至少在两国真正打响之前,他们对我们的援助也只会是停留在较低的层面上。”
    “我们真正的机会,不在现在,而是在美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一旦日本人和美国人进入全面战争,为了能使我们减轻日军的压力,他们才会真正的全力援助我们。而现在不过是希望我们能够牵制住日军南下的势头,分散日军的实力,以减轻美英两国在东南亚的压力而已。”
    杨震的话音落下,对于他的这番分析,李延平和郭邴勋二人没有反驳。对于国际形势,也许李延平了解的不太清楚。但是对于主管情报的郭邴勋来说,他很赞同杨震的这番话。日美两国看似矛盾现在很大,但是还没有完全的激化。
    不过在郭邴勋看来,只要日军一天不停止南下扩张,彻底的打消南下的势头,两国就很难真的坐下来谈判。美国如今已经开始对日本采取石油禁运。而作为岛国,以海军建国的日本,又是一天都离不开石油这种现代军事的机器的武器。
    除非他们甘心按照美国人的要求,从中国大陆撤军。但是这个条件对于一向贪得无厌,吃下肚子的东西从不肯吐出来的日本,属实难以接受。而对于主要消耗石油以及制品供应都来自美国的日本来说,美国人的石油禁运可谓是致命一刀。没有了石油以及其制品,日本的现代化装备就是废铁一堆。
    在面临石油供应即将中断,本土以及其占领区除了苏联在库页岛上的那个小油田之外,没有任何石油资源。为了夺取石油蕴藏量丰富的东南亚,日本南下的势头根本就不可能终止。除非美国人终止其对日石油禁运。
    只有傻子才会相信,日本人仅占越南北部,就是单纯的为了切断中国外援的通道。越南从海防到中国广西的外援通道虽然很重要,但是却只是其中的一条,而且由于广西距离日军占领区广东极近,滇越铁路很大一部分都在日本轰炸机的轰炸范围之内。
    这条路线,虽然也很重要,但是在滇缅公路已经通车的情况之下,重要性已经有所下降。日军要想彻底的切断中国外部物资通道,不仅需要占领越南北部。除非他们与英国彻底的翻脸,攻占缅甸。否则,他们想要彻底的切断中国外援通道,根本就不可能。
    而且日本人也没有那么多的轰炸机,来切断这条大后方的生命线。虽然日军已经占领了海防,彻底的切断了滇越铁路,但是滇缅公路上那近两万辆卡车,依旧维持着中国抗战的局势。支撑着中国打下去的决心。
    占领现在几乎已经成为无主之地的东南亚,既可以获取那里丰富的石油、锡矿等日军急需的战略资源,又可以彻底的切断中国的生命线。对于日军来说诱惑力明显比向北进攻苏联,占领西伯利亚那一片除了木头,什么都没有的蛮荒之地要强烈的多。
    对于美国人来说,东南亚除了菲律宾是自己的殖民地之外,其余的都是英法荷三国的殖民地。丢不丢,对自己的危害没有那么大。但是美国人却是绝对不会容忍日本人获取那里丰富的战略资源的。
    没有人愿意给一只已经呲着牙的狼,在递上一把尖刀的。精明的美国人,更不会做这种蠢事。所以美国人一直将日本人的南下势头,看成对自己的威胁。尤其是在西欧战局对其传统盟国英国,已经是很不利的情况之下。
    如果日本人进占目前还是一片不毛之地,除了冰雪之外,就只有森林的西伯利亚,相信美国人不仅不会给自己援助,反倒是绝对会乐见其成。因为美国对苏联人的好感还不如日本,这只自己与英国人扶植起来的饿狼。
    当然,此时的郭邴勋,包括苏联人自己还都不知道,在西西伯利亚的鄂毕河流域,蕴藏着后世最大的油田,也是苏联最大的油田之一的秋明油田。其最高年产达到四亿吨的规模,远远超过苏联现在外高加索地区的巴库油田。如果秋明油田提前发现的话,恐怕一贯习惯趁火打劫的日本人不会介意,在苏联最艰难的时候背后捅上一刀的。
    所以郭邴勋在这一点上,与杨震的判断很一致。都认为在日本人南下势头已经很明显的情况之下,除非日军放弃对于日军来说,几乎是唾手可得的东南亚的资源。否则美日两国开战必不可免。
    尤其对于留学法国的郭邴勋来说,他认为在日德已经缔结所谓的协约,已经成为盟国的情况之下。美日之间的战争,更会是必不可免。原因很简单,美国人的地理位置虽然在美洲大陆,但是他们的根在欧洲。美国虽然是多民族国家,但是他们却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而且其占据上层社会的主流人物,都来自欧洲大陆。
    独立后在历史上与英国虽然也曾经有过不愉快,但是对于一向现实的美国人来说,英国却始终是其传统的盟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现在,两国既斗争又合作。在国际关系上,合作却是远远的大于斗争。
    美国人绝对不会坐视英国战败,因为一个强大的、统一的欧洲出现,这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在欧洲战场上,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一样,美国参战是早晚的。对于美国人的这种心态,德国人很清楚。所以就算日本人不想得罪美国,他们的盟友也早晚会逼迫他们参战。
    郭邴勋很清楚,在美国人早晚与日本人有一战的情况之下,只要自己的部队还有实力,还能战胜日本人。在国际关系上,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惯例,美国人一定会加大对自己的援助。以分散日本人的压力。
    对于杨震的这些话,虽然不见得认为苏德两国会真的打起来。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关系还是很密切的,江北转过来的那些德制二手轰炸机,就是一个证据。但两年多的共同战斗生活,让郭邴勋知道,面前这位年轻的司令员在某些事情上的眼光还是相当精准的。

章节目录

抗日之我为战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风雪云中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雪云中路并收藏抗日之我为战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