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正批阅奏折,隐约听到外面有些嘈杂之音,便放下朱笔,微微伸展腰身,对一旁候着的王承恩道:“殿外怎有嘈杂?王伴伴去瞧一瞧。顺便吩咐御膳房备晚膳,朕要在乾清宫用膳。”
“是,陛下。”
王承恩躬身一礼,缓缓退出去,却片刻间又返身冲进来,脚步仓惶凌乱。
崇祯帝正拿起朱笔,闻声抬起头来,还没说话,一眼看到王承恩惊慌的神色,不禁道:“什么事?!”
王承恩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疾呼道:“陛下,田国舅反了!”
崇祯帝露出茫然之色:“什么田国舅反了?”
王承恩道:“田宏遇...”
这时候,急促铿锵的脚步传来,田宏遇顶盔着甲,按刀而入!
崇祯帝一下子就站了起来!
田宏遇顿步,深深的吸了口气,持刀抱拳,亦不跪拜道:“请陛下安坐!”
又道:“来人!”
二十锦衣亲军迅速入内,列于两侧,虎视眈眈。
“护卫陛下,不得有误!若陛下少了一根毫毛,拿命来填!”
“喏!”
崇祯帝此时已浑身颤抖,脸色刷的煞白煞白。
“你...你...”他指着田宏遇,心里一片空白。
到此时,他如何还不懂那句‘田国舅反了’的意思?
剑履上殿,带兵入宫,这不是反了又是什么?
然而崇祯帝怎么也想不明白,作为国舅的田宏遇怎么会造反!
便有两个锦衣卫上前,一人把住崇祯帝一只胳膊,将他按在龙椅上,随后便站在他背后,不动不摇。
而王承恩早被锦衣卫执于一侧,怒骂挣扎,挣脱不得。
田宏遇长长的吐出一口气,道:“令王三平和李无咎速执王德化等太监至此。再传满朝文武至乾清宫,就说陛下有国事相商。”
“喏!”
到这时,可谓大局已定。
田宏遇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一屁股坐在殿上,微微喘气。说来这般容易,但这等大事,心中压力可想而知。如今已执帝王于殿上,整个紫禁城要害宫门皆在掌握之中,他心头一松,便不免生出些乏力感。
听着耳畔王承恩的怒骂,田宏遇心中极为宁静,他摆了摆手:“督公不要白费力气,我已走到现在这一步,不能回头了。”
王承恩骂声戛然而止,披头散发,亦不再挣扎。
这时候,龙椅上崇祯帝缓缓开口了:“国舅今日所为,可谓不智。这天底下反朕的遍地都是,独独国舅不能。朕自忖未曾怠慢国舅,亦宠田妃,国舅反朕,殊无理由。”
田宏遇闻言,不久叹道:“陛下实无迫我之处,反而殊为优容。然则时也命也,如之奈何?”
他缓缓爬起来,站在陛阶之下,与崇祯帝面对面,极为坦然道:“陛下从不曾怠慢国事。然则国势颓废至此,非一朝一夕之害。陛下非雄主,无法扭转乾坤,大势已去。自陛下登基以来,内有流贼为患,屡剿不绝,反而愈发坐大。外有东虏叩关,屡挡不住,任凭鞑虏肆虐,掳掠百姓。满朝文武尸位素餐,文不能治国,武不能作战,还有什么好期望的呢?”
崇祯帝嘴皮颤抖,哪里还说得出话来。
田宏遇叹息连连:“我为皇亲,与国休戚。然正因如此,才愈战战兢兢,生怕哪一日国灭之时,便是九族俱亡之日。陛下,我投我主,非无缘由。盖因我主绝不会怠慢朱室。我主有言,陛下非亡国之君,文武皆亡国之臣。令我封锁紫禁,护卫陛下,务使朱室流离杀戮。”
崇祯帝闻言不禁冷笑起来:“务使流离杀戮?笑话。千载以降,亡国之族哪得好下场。”
说到这里,崇祯帝竟哀求起来:“田国舅,若你尚且记得朕一丝好处,便退出去罢。留下一口刀剑,给朕最后一些尊严。”
“陛下!”
王承恩满面泣涕。
田宏遇道:“陛下!”
他道:“事已至此,陛下何必如此?明亡实乃天数,非陛下一人可以扭转。陛下就算死在这殿上,于事又有什么补益?莫非以陛下之死,激起江南反抗?”
田宏遇并非愚鲁之辈。
崇祯帝的死活,于如今的形势,大有关碍。若崇祯帝活,江南就无法再立新君,名不正言不顺。若崇祯帝活着且亲口宣布明灭,对嬴翌而言,好处巨大。至少江南之地便没办法借助大明的名器,来反抗嬴翌。
若崇祯帝自戕,死于殿上。各地便有诸多借口,另立新君。
虽然无论如何,对拥有强大军队的嬴翌而言,都不会造成无法跨越的障碍,但于田宏遇而言,自然要做到尽善尽美。如此,才能在嬴翌面前博得更多。
“陛下。”田宏遇吸了口气:“我主兵锋无双。日前已于青山口内歼灭东虏阿巴泰四万大军,并拟筑京观于山海关外,震慑东虏。东虏尚且如此,远非我主敌手。陛下便是再有心思,这天底下,又有什么能抵挡我主君临?千载以降,朝代轮回,乃是天数使然。秦后有汉,汉后有晋,晋后有隋,及至于如今,大明既已无法为天下之主诸夏之长,何不顺应天数?难道真要触怒我主,行杀戮之事不成?”
崇祯帝顿时颓然。
倒是王承恩暗暗舒了口气。
随后便听田宏遇道:“我主最晚明日便会兵临城下,这一夜之间,我须得稳住京师局势。稍后满朝文武将至,还请陛下稍作安抚。”
崇祯帝不言。
田宏遇便让人拉来一个凳子,就坐在殿中,零零碎碎说些连他自己都理不清的言语。
不多时,周皇后、田贵妃等后妃、皇子、公主,皆被执于殿上。
田贵妃怒骂田宏遇,田宏遇只是笑。
田宏遇之事,田贵妃自然不知,然事已至此,除了谩骂,还有什么能为?
又不久,宫中各监的太监亦被执于乾清宫。
宫中二十四衙门,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如司礼监、御马监等,每一监都有一个太监。不是所有宦官都叫太监,有地位,有官职的,才叫太监。
王承恩便是如今司礼监的掌印太监,自曹化淳告老还乡以后,王承恩便是宫中二王之一。另一个,是王德化,御马监的太监。
“是,陛下。”
王承恩躬身一礼,缓缓退出去,却片刻间又返身冲进来,脚步仓惶凌乱。
崇祯帝正拿起朱笔,闻声抬起头来,还没说话,一眼看到王承恩惊慌的神色,不禁道:“什么事?!”
王承恩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疾呼道:“陛下,田国舅反了!”
崇祯帝露出茫然之色:“什么田国舅反了?”
王承恩道:“田宏遇...”
这时候,急促铿锵的脚步传来,田宏遇顶盔着甲,按刀而入!
崇祯帝一下子就站了起来!
田宏遇顿步,深深的吸了口气,持刀抱拳,亦不跪拜道:“请陛下安坐!”
又道:“来人!”
二十锦衣亲军迅速入内,列于两侧,虎视眈眈。
“护卫陛下,不得有误!若陛下少了一根毫毛,拿命来填!”
“喏!”
崇祯帝此时已浑身颤抖,脸色刷的煞白煞白。
“你...你...”他指着田宏遇,心里一片空白。
到此时,他如何还不懂那句‘田国舅反了’的意思?
剑履上殿,带兵入宫,这不是反了又是什么?
然而崇祯帝怎么也想不明白,作为国舅的田宏遇怎么会造反!
便有两个锦衣卫上前,一人把住崇祯帝一只胳膊,将他按在龙椅上,随后便站在他背后,不动不摇。
而王承恩早被锦衣卫执于一侧,怒骂挣扎,挣脱不得。
田宏遇长长的吐出一口气,道:“令王三平和李无咎速执王德化等太监至此。再传满朝文武至乾清宫,就说陛下有国事相商。”
“喏!”
到这时,可谓大局已定。
田宏遇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一屁股坐在殿上,微微喘气。说来这般容易,但这等大事,心中压力可想而知。如今已执帝王于殿上,整个紫禁城要害宫门皆在掌握之中,他心头一松,便不免生出些乏力感。
听着耳畔王承恩的怒骂,田宏遇心中极为宁静,他摆了摆手:“督公不要白费力气,我已走到现在这一步,不能回头了。”
王承恩骂声戛然而止,披头散发,亦不再挣扎。
这时候,龙椅上崇祯帝缓缓开口了:“国舅今日所为,可谓不智。这天底下反朕的遍地都是,独独国舅不能。朕自忖未曾怠慢国舅,亦宠田妃,国舅反朕,殊无理由。”
田宏遇闻言,不久叹道:“陛下实无迫我之处,反而殊为优容。然则时也命也,如之奈何?”
他缓缓爬起来,站在陛阶之下,与崇祯帝面对面,极为坦然道:“陛下从不曾怠慢国事。然则国势颓废至此,非一朝一夕之害。陛下非雄主,无法扭转乾坤,大势已去。自陛下登基以来,内有流贼为患,屡剿不绝,反而愈发坐大。外有东虏叩关,屡挡不住,任凭鞑虏肆虐,掳掠百姓。满朝文武尸位素餐,文不能治国,武不能作战,还有什么好期望的呢?”
崇祯帝嘴皮颤抖,哪里还说得出话来。
田宏遇叹息连连:“我为皇亲,与国休戚。然正因如此,才愈战战兢兢,生怕哪一日国灭之时,便是九族俱亡之日。陛下,我投我主,非无缘由。盖因我主绝不会怠慢朱室。我主有言,陛下非亡国之君,文武皆亡国之臣。令我封锁紫禁,护卫陛下,务使朱室流离杀戮。”
崇祯帝闻言不禁冷笑起来:“务使流离杀戮?笑话。千载以降,亡国之族哪得好下场。”
说到这里,崇祯帝竟哀求起来:“田国舅,若你尚且记得朕一丝好处,便退出去罢。留下一口刀剑,给朕最后一些尊严。”
“陛下!”
王承恩满面泣涕。
田宏遇道:“陛下!”
他道:“事已至此,陛下何必如此?明亡实乃天数,非陛下一人可以扭转。陛下就算死在这殿上,于事又有什么补益?莫非以陛下之死,激起江南反抗?”
田宏遇并非愚鲁之辈。
崇祯帝的死活,于如今的形势,大有关碍。若崇祯帝活,江南就无法再立新君,名不正言不顺。若崇祯帝活着且亲口宣布明灭,对嬴翌而言,好处巨大。至少江南之地便没办法借助大明的名器,来反抗嬴翌。
若崇祯帝自戕,死于殿上。各地便有诸多借口,另立新君。
虽然无论如何,对拥有强大军队的嬴翌而言,都不会造成无法跨越的障碍,但于田宏遇而言,自然要做到尽善尽美。如此,才能在嬴翌面前博得更多。
“陛下。”田宏遇吸了口气:“我主兵锋无双。日前已于青山口内歼灭东虏阿巴泰四万大军,并拟筑京观于山海关外,震慑东虏。东虏尚且如此,远非我主敌手。陛下便是再有心思,这天底下,又有什么能抵挡我主君临?千载以降,朝代轮回,乃是天数使然。秦后有汉,汉后有晋,晋后有隋,及至于如今,大明既已无法为天下之主诸夏之长,何不顺应天数?难道真要触怒我主,行杀戮之事不成?”
崇祯帝顿时颓然。
倒是王承恩暗暗舒了口气。
随后便听田宏遇道:“我主最晚明日便会兵临城下,这一夜之间,我须得稳住京师局势。稍后满朝文武将至,还请陛下稍作安抚。”
崇祯帝不言。
田宏遇便让人拉来一个凳子,就坐在殿中,零零碎碎说些连他自己都理不清的言语。
不多时,周皇后、田贵妃等后妃、皇子、公主,皆被执于殿上。
田贵妃怒骂田宏遇,田宏遇只是笑。
田宏遇之事,田贵妃自然不知,然事已至此,除了谩骂,还有什么能为?
又不久,宫中各监的太监亦被执于乾清宫。
宫中二十四衙门,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如司礼监、御马监等,每一监都有一个太监。不是所有宦官都叫太监,有地位,有官职的,才叫太监。
王承恩便是如今司礼监的掌印太监,自曹化淳告老还乡以后,王承恩便是宫中二王之一。另一个,是王德化,御马监的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