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偶尔,也是会发生的,只是动手的人太少,没有多少意义。”宁玄机想了想,还是想起了有人动手扑杀蝗虫的。
李有信默默的点点头,知道人们对蝗灾的敬畏还是很厉害的,原来的历史上直到徐光启写了《农政全书》,上面对蝗灾进行了研究,封建统治者才开始对蝗灾有了正确的认识。
而这之前,就只有姚崇一个人对蝗灾进行了灭杀。
姚崇是唐玄宗的心腹,是最先反对“天罚论”的高级官员,当时山东出现蝗灾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和宁玄机说的一样,用“祈福祭天”的办法来对待蝗灾。
只有姚崇坚决反对,希望唐玄宗同意他扑杀蝗虫的建议,那时候的唐玄宗还没有老糊涂,同意了姚崇的正确建议,最终成功扑灭了蝗灾。
这一次灭蝗的成功,挽救了无数的山东百姓,姚崇也被山东百姓当成了活神仙,收获了无数的感激和民望。
然而姚崇的运气很差,蝗灾在第二年居然又复发了!而且规模更大,“天罚论”的支持者再一次嚣张起来,认为姚崇的灭蝗行为得罪了蝗神,得罪了神灵,导致了这次更大的报复。
原本支持姚崇的百姓也转了向,认为是姚崇得罪了蝗神,导致他们受到了连累,曾经被百姓当成活神仙的姚崇,突然间就变成了惹的民怨沸腾的反派官员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很讽刺的事情。
姚崇虽然是唐玄宗的心腹,此时的唐玄宗也没有像后来那么魂淡,最后也采纳了再次灭杀蝗虫的建议,但是唐玄宗也不得不将姚崇贬职,来平息事态。
姚崇的官运,也就是这几年出现了动荡,别的时候,都是非常平稳的,一次蝗灾,能让唐玄宗都很器重的姚崇受到如此的不公待遇,可想而知当时的顽固势力有多么庞大。
更糟糕的是,姚崇遭遇的不公被很多官员看在眼里,以后遇到的大规模蝗灾,再也没有官员敢于组织人力灭杀了,反而去求助于巫婆神汉,求助于那些虚无缥缈的蝗神。
宁玄机听到李有信的问话,知道这位大王是下定决心灭蝗了,就想参与进去,毕竟他到现在也没有得到实际职务,颇为不甘心,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罢了。
“阿郎,要是灭蝗的话,需要有军队的威慑,还望阿郎早做准备啊!”宁玄机开口道。
李有信听了很诧异,疑问道:“灭蝗而已,难道有人武装反抗不成?蝗神庙的那些人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吧?”
阿福和费长流也觉得匪夷所思,虽然他们也有点担心蝗神的问题,但是却不认为有人见到蝗虫被灭就会刀剑相向?这怎么可能啊?
宁玄机看了看左右,看到人不多,压低声音说道:“蝗神庙的人自然没这么大的胆子,但是那些乡绅耆老会,阿郎可能不知道,蝗灾要是不予理睬,必然会造成大规模的流民,他们的地不就变成无主之物了吗?
那些乡绅耆老却有余粮,可以扛过去,等有人被迫离开家乡的时候,那些乡绅耆老就会将流民的地据为己有,这可不是小利益,绝对会有人铤而走险,做出平时不会做出的疯狂举动来。”
李有信觉得宁玄机说的很有道理,他虽然对历史知道的不多,但也知道黑心地主也是很疯狂的,当下便说道:“费光,你马上通知我们和皇廷边境的队伍,让他们派兵在各个乡镇巡逻!”
“是!卑职这就去办!”费光答应一声,转身走了。
李有信听到这些东西,暗暗头痛,这些地主比起契丹人、吐蕃人、突厥人、回纥人都要难对付多了!
现在反而是新占领的地盘上,这种问题少的多,新地盘都是移民过去的大唐居民和平民阶层的原住民,原住民的权贵层都被他收拾掉了,加上工业的发展,新地盘反而容易掌控,想做什么都很容易。
现在李凡依留下的地盘中,矛盾一直在出,让李有信颇为头疼,偏偏这些事情还不好处理,比起打仗来说,只会更难,现在生化兵已经加入了川地的文官队伍,但是时间还短,想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李有信等人到了一些田间观察,虽然有零星的蝗虫在吞食庄稼,但是在田间的百姓都是看着,而没有任何的作为,都用一种麻木的目光看着那些蝗虫。
对于这样的场景,李有信也感到没什么好的办法,对旁边的几个人点头示意:“走吧,我们回去,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是!”
回到王宫之后,李有信把宁玄机叫到了一旁:“玄机,你跟蝗神庙的那些人熟悉吗?不熟悉也没关系,跟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庙熟悉也行,你把他们拉拢过来,说服他们帮我说服百姓灭杀蝗虫,如果你能办成这件事,我让你到外交部去工作。”
“没问题,大王,不过,我需要一支小部队来配合我的行动,人不用多,有一百人就行。”宁玄机说道。
宁玄机感觉到自己的机会来了,这种事情虽然不太好办,牵扯的利益问题不少,但是有李有信的支持,宁玄机相信自己还是可以办到的。
李有信稍微有点犹豫,宁玄机要军队,这是要武力解决?这实在不算什么好主意啊!不过李有信还是决定答应宁玄机,毕竟宁玄机才是“专业人士”,自己作为不专业的,随意插手显然不是什么好的决策。
退一步将,就算宁玄机在办事过程中弄出了死伤,那也是巫婆神汉遭殃,在李有信看来,这些死伤也是可以接受的嘛!
“好,军队的负责人我一会让他找你,别把事情闹的太大了,明白了吗?”李有信说道。
“明白,军队主要是威胁,不会真的动手的,大王放心吧!”宁玄机知道李有信还是比较重视民心的,不让他把事情搞大了,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所以宁玄机把要军队的目的说了出来。
李有信默默的点点头,知道人们对蝗灾的敬畏还是很厉害的,原来的历史上直到徐光启写了《农政全书》,上面对蝗灾进行了研究,封建统治者才开始对蝗灾有了正确的认识。
而这之前,就只有姚崇一个人对蝗灾进行了灭杀。
姚崇是唐玄宗的心腹,是最先反对“天罚论”的高级官员,当时山东出现蝗灾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和宁玄机说的一样,用“祈福祭天”的办法来对待蝗灾。
只有姚崇坚决反对,希望唐玄宗同意他扑杀蝗虫的建议,那时候的唐玄宗还没有老糊涂,同意了姚崇的正确建议,最终成功扑灭了蝗灾。
这一次灭蝗的成功,挽救了无数的山东百姓,姚崇也被山东百姓当成了活神仙,收获了无数的感激和民望。
然而姚崇的运气很差,蝗灾在第二年居然又复发了!而且规模更大,“天罚论”的支持者再一次嚣张起来,认为姚崇的灭蝗行为得罪了蝗神,得罪了神灵,导致了这次更大的报复。
原本支持姚崇的百姓也转了向,认为是姚崇得罪了蝗神,导致他们受到了连累,曾经被百姓当成活神仙的姚崇,突然间就变成了惹的民怨沸腾的反派官员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很讽刺的事情。
姚崇虽然是唐玄宗的心腹,此时的唐玄宗也没有像后来那么魂淡,最后也采纳了再次灭杀蝗虫的建议,但是唐玄宗也不得不将姚崇贬职,来平息事态。
姚崇的官运,也就是这几年出现了动荡,别的时候,都是非常平稳的,一次蝗灾,能让唐玄宗都很器重的姚崇受到如此的不公待遇,可想而知当时的顽固势力有多么庞大。
更糟糕的是,姚崇遭遇的不公被很多官员看在眼里,以后遇到的大规模蝗灾,再也没有官员敢于组织人力灭杀了,反而去求助于巫婆神汉,求助于那些虚无缥缈的蝗神。
宁玄机听到李有信的问话,知道这位大王是下定决心灭蝗了,就想参与进去,毕竟他到现在也没有得到实际职务,颇为不甘心,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罢了。
“阿郎,要是灭蝗的话,需要有军队的威慑,还望阿郎早做准备啊!”宁玄机开口道。
李有信听了很诧异,疑问道:“灭蝗而已,难道有人武装反抗不成?蝗神庙的那些人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吧?”
阿福和费长流也觉得匪夷所思,虽然他们也有点担心蝗神的问题,但是却不认为有人见到蝗虫被灭就会刀剑相向?这怎么可能啊?
宁玄机看了看左右,看到人不多,压低声音说道:“蝗神庙的人自然没这么大的胆子,但是那些乡绅耆老会,阿郎可能不知道,蝗灾要是不予理睬,必然会造成大规模的流民,他们的地不就变成无主之物了吗?
那些乡绅耆老却有余粮,可以扛过去,等有人被迫离开家乡的时候,那些乡绅耆老就会将流民的地据为己有,这可不是小利益,绝对会有人铤而走险,做出平时不会做出的疯狂举动来。”
李有信觉得宁玄机说的很有道理,他虽然对历史知道的不多,但也知道黑心地主也是很疯狂的,当下便说道:“费光,你马上通知我们和皇廷边境的队伍,让他们派兵在各个乡镇巡逻!”
“是!卑职这就去办!”费光答应一声,转身走了。
李有信听到这些东西,暗暗头痛,这些地主比起契丹人、吐蕃人、突厥人、回纥人都要难对付多了!
现在反而是新占领的地盘上,这种问题少的多,新地盘都是移民过去的大唐居民和平民阶层的原住民,原住民的权贵层都被他收拾掉了,加上工业的发展,新地盘反而容易掌控,想做什么都很容易。
现在李凡依留下的地盘中,矛盾一直在出,让李有信颇为头疼,偏偏这些事情还不好处理,比起打仗来说,只会更难,现在生化兵已经加入了川地的文官队伍,但是时间还短,想要解决这些问题,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李有信等人到了一些田间观察,虽然有零星的蝗虫在吞食庄稼,但是在田间的百姓都是看着,而没有任何的作为,都用一种麻木的目光看着那些蝗虫。
对于这样的场景,李有信也感到没什么好的办法,对旁边的几个人点头示意:“走吧,我们回去,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是!”
回到王宫之后,李有信把宁玄机叫到了一旁:“玄机,你跟蝗神庙的那些人熟悉吗?不熟悉也没关系,跟一些影响力较大的庙熟悉也行,你把他们拉拢过来,说服他们帮我说服百姓灭杀蝗虫,如果你能办成这件事,我让你到外交部去工作。”
“没问题,大王,不过,我需要一支小部队来配合我的行动,人不用多,有一百人就行。”宁玄机说道。
宁玄机感觉到自己的机会来了,这种事情虽然不太好办,牵扯的利益问题不少,但是有李有信的支持,宁玄机相信自己还是可以办到的。
李有信稍微有点犹豫,宁玄机要军队,这是要武力解决?这实在不算什么好主意啊!不过李有信还是决定答应宁玄机,毕竟宁玄机才是“专业人士”,自己作为不专业的,随意插手显然不是什么好的决策。
退一步将,就算宁玄机在办事过程中弄出了死伤,那也是巫婆神汉遭殃,在李有信看来,这些死伤也是可以接受的嘛!
“好,军队的负责人我一会让他找你,别把事情闹的太大了,明白了吗?”李有信说道。
“明白,军队主要是威胁,不会真的动手的,大王放心吧!”宁玄机知道李有信还是比较重视民心的,不让他把事情搞大了,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所以宁玄机把要军队的目的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