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节前,全家人估计除了秦咏梅,都在思念南方的小伙伴们,还有南方的亲朋好友们。
    白家在南方老家是个很大的宗族。
    每年春节祭祖的时候,各房长子长孙都要来上千号人。
    祭祖后的宴席也要摆50张桌子。
    为了应付祭祖的开销,白家先祖甚至专门留下几亩田地,用田地的收成来补充开销。
    白策是家中长子,也是五大房人中,第三房的长子长孙。
    眼下,白策到了北方,老家的祭祖事宜就得交给白策的二弟白正明操劳了。
    白策上面还有三个姐姐。
    按照老家的称呼习惯,这三个姑姑,白客他们哥儿几个应该叫大爸、二爸、三爸。
    不过,白客他们随妈妈秦咏梅。
    只称呼大姑、二姑、三姑。
    不然叫大爸、二爸、三爸的话,白客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姑父们了。
    眼下,在老家,白客也只剩下三个姑姑了。
    除了三姑外,还有四姑和七姑。
    大姑早年参加蒋经国青年军,跟着国君跑到宝岛去了。
    因为担心受到冲击,上一世白策保守这个秘密直到去世。
    多年以后,直到大姑回来寻亲,白客他们才知道这段往事。
    二姑也是个当兵的,参加的是解放军,后来成了军医,转业后到了桂州。
    秦咏梅之所以能以一个高小文化、服装厂工人的身份当上民警。
    除了刘县长说的她从小比较虎,还跟这些亲戚里道的身份有关。
    比如,秦咏梅的三哥就是铁路警察。
    白策又是转业军人。
    而且,白策的三姐夫是老家当地的公安局长。
    当然,白客他们兄弟几个倒没像他们老爸思乡情那么重。
    他们更思念的是小伙伴们。
    南方人宗族观念比较强,白客他们的堂兄弟堂姐妹和表兄弟表姐妹一大堆,平时在一起十分热络。
    白宗、白宾、白宁他们三个在南方已经读过几年书了,要好的同学小伙伴也是一大堆。
    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不到半年,想重新建立起友谊也不太容易。
    全家人除了白宗擅长交际外,白宾和白宁都有些内向,融入新环境且得些时日。
    尤其白宾,适应环境能力比较差,甚至到了成年几十岁以后,依然有比较浓重的南方口音。
    白宾的老婆叫王慧,在白宾嘴里就变成另一个大明星了,成了大家调侃的一个梗儿。
    当然,大家也思念南方的山山水水。
    毕竟南方的山水跟北方是大不相同的。
    南方一年四季山青水绿,生机勃勃。
    北方有大半年的时间都草木枯萎,一片萧瑟。
    不过,随着春节越来越临近,大家都渐渐被节日的气氛所感染了。
    也渐渐感觉到,北方的春节其实比南方热闹,而且内容丰富。
    拿吃的来说。
    南方也就打一打糍粑,包一包汤圆。
    北方就多了去了。
    烀猪头、炖大鹅等,只是小前奏。
    真正开始的是面食和走油。
    秦咏梅虽然不会做饭,但做这些事情却很拿手。
    先是蒸面食。
    把馒头整成各种形状,有的像鱼,有的像寿桃。
    当地人把这种馒头称作驹,就是象棋里面的那个“車”的发音。
    除了这种奇形怪状的馒头,还有豆包、年糕。
    这个时候没有现成的豆沙,所以豆包馅儿都是用红豆现做的。
    红豆煮熟煮烂了,就兑上白糖用力和一和。
    所以,豆子不会全部碾烂的,吃的时候还会是一个个的囫囵个儿。
    或许是妈妈做得不好吃,这些面食都不是白客特别喜欢的。
    他更喜欢的是走油。
    所谓走油就是各种炸。
    炸麻花、炸鱼、炸丸子。
    白客两辈子也吃不够妈妈炸的这些东西。
    麻花要放进鸡蛋和少许白糖。
    刚炸出来的时候尤其好吃,酥软香甜。
    还有炸蛎黄、炸黄花鱼、炸老板鱼。
    白客最爱吃的还是老妈炸的丸子。
    有萝卜丝丸子和地瓜丸子。
    尤其地瓜丸子,烫嘴的时候好吃,凉了的时候又别有一番味道。
    上一世,白客很早就跟母亲关系恶化了。
    三十多年没吃过母亲炸的东西了。
    这一世他终于回来了,又可以重温那满满的幸福。
    吃着热气腾腾的麻花和丸子,白客忍不住流下眼泪。
    秦咏梅在一旁训斥:“你个好吃儿,就不怕烫死?不能凉了再吃?”
    “真的好烫呢。”白客不免难为情。
    白宗和白宁在一旁,一边帮秦咏梅打下手,一边吃吃地笑起来。
    炸的蒸的都忙活差不多的时候,该白策大显身手了。
    白策搬着桌子椅子,开始在院子里写对联。
    街坊邻居们自己拿着裁剪好的红纸,排着队过来求对联。
    十几年前,会写毛笔字、会写对联的人多了去了。
    连老三届都给撵到乡下去了。
    哪还会有人写毛笔字、写对联了。
    遗憾的是,上一世的时候,白家这兄弟四个都没能继承老爸的本领。
    白客和白宾勉强能写几笔,但跟书法无关,跟老爸那种笔走龙蛇的感觉更是相差甚远。
    这一世,白客也觉得自己没戏,写谁都会,但写得好看却得有天赋。
    而白客在这方面是一丁点都没有。
    白客正看着来来往往的街坊们,卓玛突然跳到他面前,举着红纸:“我要走后门儿!”
    白客故意板起脸:“不行。”
    “坏老对儿!坏老对儿!”卓玛追着白客。
    白客躲到老爸身后。
    “爸,卓玛字写得可好了。”
    “好啊,一会儿练练毛笔字吧。”
    求对联的街坊们渐渐散去后,白策开始教卓玛写毛笔字。
    在白策指点下,卓玛认真写了几笔,白策连连赞叹:“不错,不错,比他们哥儿几个强多了。”
    过年前,秦咏梅带着大家伙忙活着蒸面走油,可真正开始过年后,她自己又没时间陪大家了。
    初二、初四两天她要在单位值班。
    因为过年期间,半大孩子、青少年们玩得都忒狠。
    一般家庭买鞭炮也只能买100响,200响凑合玩一玩。
    有钱人家才玩的起500响,1000响。
    但这个时候的孩子玩鞭炮不是一挂一挂地玩的。
    而是拆开了,一个一个玩。
    你朝我身上扔,我朝你身上扔。
    像白客他们这么大的孩子玩的鞭炮一般是筷子头大小的。
    白宗他们那样半大的孩子玩的鞭炮则是手指头粗细的。
    扔到裸露的皮肤,或者脸上头上,绝对会炸伤人的。
    再猛一点的孩子直接玩水管粗细的二踢脚子。
    互相攻防着,简直就像打仗一般。
    白客一直搞不明白,这个时候的孩子为何那么凶残。
    但玩鞭炮并不是最凶猛的。
    最凶猛的是,这个年代的孩子不论大小都玩枪。

章节目录

重来1976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北冥虾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冥虾米并收藏重来1976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