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闻言向李世民行了礼便默默地转身离开了,这一次他是真的被打击到了,他感觉他是百口莫辩。
    本来他以为那么简单的道理,满朝都是聪明人他们会不明白?
    但是现在看来要改变他们思想真的还是很难,很难……
    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如果这些唐朝人都能理解这个道理,那么今后一千多年间中国就不一直走在治乱兴衰的怪圈子里了。
    这些人支持李承乾做皇太子,难道就不支持李世民做皇帝,皇帝还经常被他们骂呢,何况是一个太子?
    李承乾走出两仪殿站在站在丹陛上举目远眺,看着前面的宏伟的太极殿,太极殿顶上是淡蓝色的天空,几朵淡淡的白云在天上如散絮子一样丝丝缕缕地飘在天边。
    看看了会儿,他心胸开阔了不少,那种挫败感也漫漫从他的心头散去,回头看一眼身后的两仪殿,眯了眯眼睛转头继续往前走。
    李承乾一边想着这十天他要做的事情,一边扶着老鬼一步步走下丹陛,然后坐着步辇回到东宫的丽政殿。
    “明日传人到崇教殿。”到了丽政殿李承乾坐在书案后面,淡淡地吩咐道。
    老鬼忙低声应就下去吩咐,李承乾提起笔在纸上写下了“第一个大唐朝廷十年规划纲要。”
    ……
    ……
    第二天一早,崇教殿前。
    薛仁贵身穿一套耀日生辉的明光铠,披着大红的披风,双目炯炯手扶着腰间宝剑,威风凛凛地站在崇教殿前的丹陛上。
    在他身后一排排东宫护卫也都是盔明甲亮,站的如同标枪一样,立在崇教殿廊下。
    另外领右卫率李大亮,左卫率苏定方、左庶子马周、右庶子苏勖和高季辅,少詹事张行成,太子宾客褚遂良,还其他的崇教殿大学士,崇贤馆学士等几百人肃穆立于丹陛下。
    这里面有昨天在两仪殿顶了撞了李承乾的人,知道李承乾无故搞这么阵杖肯定是要报复他们,心里不由苦笑。
    不久皇太子全副仪仗浩浩荡荡地来到崇教殿前,李承乾身着太子冕服在老鬼和程务挺一左一右的护卫下缓缓走下玉辂,然后走进崇教殿。
    马周心里暗道:这让不知道的人见了还以为李世民让他监国了呢?
    待李承乾在崇教殿里的宝座上坐好,示意老鬼宣召外面的人进殿,站在丹陛下的一众东宫文武,按照官位排队走进崇教殿里向李承乾行朝见大礼。
    李承乾看着这些大臣在他面前一丝不苟地行礼高呼拜见,真有那么一点朝圣的味道,心里非常满意。
    暗道:难圣叫历代的中央最高机构‘朝廷’,这里面就包含着朝圣的意思,这些人行这么一遍礼节心里杂念应该过虑不少了吧?
    当然他也就是穿越成唐朝的皇太子,哪怕是再往后几十年皇太子就再没有这份的尊荣了。
    自从武则天的儿子孝敬皇帝李宏以后唐朝的皇太子就成皇帝的防范的对象,只能跟着皇帝住在皇宫里,没有了独立的宫殿和办事机构,皇太子还没有一个亲王自由。
    “今日孤王召诸卿来崇教殿是有一事要诸卿与孤王分忧。”
    “请太子殿下明示”李大亮出列道,他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
    李承乾微一点头,摆手示意他退下道:“这事就是昨日孤王在太极宫两仪殿与几个大臣辩论谷贱伤农,所以不能降低粮价,有几个死脑子的大臣非跟孤王争论……”
    李承乾说到这里下面几个死脑子的大臣,都是尴尬不已,诸遂良很想站出来顶撞李承乾几句。
    可是他们昨天是以朝廷大臣的身份在讨论朝政,今天是以东宫属臣的身份侍奉皇太子,这个时候跳出打断太子讲话等于君前失仪。
    李承乾也不看他们的脸难看,依旧不紧不慢地道:“孤王想着总是跟他们逞口舌之利不是办法,所以就告诉他们十天之内孤王会说服他们。
    今日诸位卿家就替孤王想想办法,怎么在十天内说服他们。”李承乾说到这里顿了顿,扫视一圈下面的大臣,见诸位大臣没有一个敢出来说话的,心里冷笑便淡淡开口道:“马庶子你一向足智多谋,你就先说说孤王该怎么才能说服他们?”
    马周和其他大臣闻言都是一怔,但是也早有心里准备,让李承乾骂他们一顿出出气也就算了。
    所以马周很老实地走出班列,向李承乾行了一礼道:“启奏太子殿下臣才疏学浅,实在想不出一定要涨粮价的理由。”然后便躬身行礼,不再言语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李承乾心里好笑却不理他,直接道:“高庶子你说说怎么办?”
    高季辅很想顶李承乾几句但是看见马周珠玉在前,便也有样学样,心说:让你出了气也就是了。
    李承乾看他们都是如此就又道:“诸学士你说说吧!”
    ……
    ……
    李承乾见他们一个个都不说话,缓缓站起身声音平和地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是朝廷的大事却少有提前预备下来的。
    孤王今日召诸位来就是要为我大唐朝廷的未来十年做一个规划,我们可以想一想以后十年我大唐应该变成一个什么样子。
    然后朝廷上下一心往这个方向走,诸位以为如何?”
    李承乾此言一出整个大殿里的大臣都是一怔,做一个十年的规划?
    等明白过来李承乾说的是什么意思后众臣都是苦笑不已,心道:这皇太子怎么想起一出是一出啊?
    摆这么大的阵仗,召来这么多大臣,就为说这么一句话,从来没有见过哪朝哪代哪个帝王将相敢作一个十年的规划啊!
    半晌李承乾见众臣都不说话,不悦道:“怎么孤王说到正事你们都哑吧了?”
    “太子殿下,这朝廷做十年的规划,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颜师古走出为难地道。
    李承乾当然知道唐朝以前没有人做过十年规划这样的事,仍然故意问一句道:“从来都没有人给朝廷做过十年规划?”
    “从来没有过。”众臣异口同声道。
    李承乾闻言点点头,众臣看着松了口气,不想李承乾突然大声道:“今天孤王这里做一个,以后不就有了吗?”
    “啊!”
    ……
    ……
    李承乾看着下面众人一副吃屎的样子,便不再与这些人磨叽了,直接朝老鬼一挥手,老鬼连忙从身后拿出一个盒子,里面是李承乾写的‘第一个大唐朝廷十年规划纲要’,这是连夜让人刻印出来的,老鬼亲自托着盒子走下去一份一份分发下去。
    众人一见封皮都惊异地打开看起来。
    李承乾的这份纲要内容十分简单,第一条就提出以粮为纲,朝廷要稳定并提高粮价,使百姓积极种粮。
    第二条则是关于兵部的,兵部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今后十年大**队建设的规划,这部分所有人都可以看见。
    主要内容是东宫建立军政学院,明确提出要培养年轻有军功的士兵,经过在军政学院学习考核合格的可安排为地方官吏和中低阶军官。
    一部只有李大亮和苏定方可以看,是对外作战的规划,里面明确写着在两年内要北上灭掉薛延陀,西灭吐谷浑,十年内东灭高句丽,修通关中到西川道路准备攻灭吐蕃……。
    两人看得心惊不已,灭吐可是连李世民都不敢想的事情,不禁抬头看着坐在宝座上的李承乾。
    暗道:太子殿下如此雄心壮志,不知有没有与之相应的才华去实现,但是他们看到李承乾提出培养年轻军官的设想,对此也就没有多少怀疑了,因为此令一出李承乾将得到全大唐将士的效死之心,只是陛下……
    高季辅看着李承乾提出提高粮价,朝廷大量储藏粮食,各地统一建立一炼钢厂,全面改善农具,多与北方草原交易牛羊……
    心里打豉不已,暗道:这才一天怎么就想出来这么多主意?
    与此同时在太极宫两仪殿里李世民也正带着几个宰相看这份纲要。
    这是今天一早李承乾派人送来的,刚才李世民随看拿起来一翻,觉得除了口气有些大其他的都还好。所以就忍不住想要在人前得瑟一下,把几个宰相重臣都召来,把李承乾‘纲要’拿给他们看。
    李承乾这份纲要是前所未有的,里涉及到今后十年大唐民生,行政,军事,工业等等发展的规划内容。
    而且十分精确地论证了各各项内容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如果大唐按照这上面的内容发展,不说达到孔子所提的天下大同,哪怕达到小康这满殿的君臣就可死而无怨了。
    所以大家一翻开一看,就象这本书的读者翻开这本书以后一样,不看完根本抬不起头来。
    半晌李世绩抬起头来道:“陛下,太子殿下对于大**卫的规划很合适,只是要十年之内连灭三部,还要准备征灭吐蕃是不是有些为难了?”
    同为军方大佬的侯君集和李道宗闻言却是微笑着摇头,显然对于李承乾的规划十分有信心。
    李世民闻言眼里含笑看着李世绩问道:“东宫的军训之法我们都见过,若是能把诸卫都训练成东宫十率那样的强军,按太子的规划布局难道也不能吗?”
    旁边的侯君集也兴奋地道:“陛下所甚是,懋功你可别忘了现在大唐有霹雳弹,那可是攻城略地的神器。”
    李世绩闻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或可一试!”
    李世民刚才虽然兴奋但是到底还有些不确定,此时见他倚重三个军方大佬皆认可李承乾的规划,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
    不禁地站起身在大殿里来回走两圈,毫无顾忌地道:“朕怎么着也能再活个十多年,等朕把大唐周边的威胁都替他清除了,老百姓也能过上有吃有穿,小孩子还有书念的日子,朕就泰山封禅,然后禅位把天让都给他……”
    殿里众臣看着李世民的言行都被吓了一跳,过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忙起身行礼道:“陛下圣寿无疆!”
    李世民闻言喜的哈哈大笑。
    “陛下这里面可还涉及很多农桑百工内治之事,太子殿下写的清楚须得全面推开内治,才能对外用兵……”杨师道忍不住提醒道。
    李世民闻言呵呵一笑道:“那些就交太子去办吧!”
    高仕廉拿着这份纲要看了半天,又见李世民如此高兴,最后只得深深地叹一口气,起身整整衣冠郑重地向李世民一拜道:“启奏陛下,臣老已年介七十精力不济,且常有病痛加身,再无能力承担的起尚书省的政务,望陛下看在老臣曾为陛下效过犬马之劳赐臣回家养老……”说到这儿高仕廉眼泪都出来。
    ------------------
    李承乾看着下面的大臣都看的差不多了,淡淡地开口道:“孤王这一份纲要只是一个简单的规划,详细的内容还要诸卿与孤王一起共同草拟,然后再征求相关官员和大唐父老的意见,最后交给陛下审阅。”
    “啊!”殿里的众臣闻言都是一怔,这计划还怎么写的详细?
    这可是比孔子在哀公问政里说的清楚多了。
    李承乾看众人没有理解他的意思不禁翻个白眼,也赖得再跟他们解释,正要直接给他们分派任务时。
    却见高季辅站出来朝李承乾郑重行一礼道:“太子殿下规划出一个大同世界,真是在圣人在世……只是这个提高粮价真的能让百姓家给人足吗?”
    李承乾看着高季辅连做了几个深呼吸,才淡淡地开口道:“提高粮价只是为了让种粮的百姓日子好过一些,然后愿意种更多的粮,这样才能收获更多的粮食,粮食多了自然就能够家给人足。
    孤王这样说你能听得懂吗?”
    高季辅前面听着都还好,可是最后听见李承乾问他能不能听得懂,脸一下就僵住了。
    李承乾说罢也不管高季辅的脸色,直接看向众人道:“这事虽然由孤王主导,但是最终将有无数参与讨论。
    而且今天在大殿上的诸卿只要你们愿意都将参与我大唐的“第一个十年规划”的起草,难道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
    马周闻言连忙躬身道:“臣等谨遵太子殿下吩咐。”
    只要是聪明一点的人都知道,这份由李承乾推动的“第一个十年规划”有多重要,能参与这份文件的起草,以后前程还用说吗?而且如果十年以后这份纲要完成了,那么这就是一个千年未有之壮举。
    ---------------------
    在北方草原上大地才刚刚泛青,身材高大的契苾何力正骑着他心爱的战马巡视他们部族的草场。虽然长安城已经进入初夏时分,但是碛北草原上的冰雪才刚刚化完依然寒风凛冽,而且此时草原上虽然视野开阔,除了漫天飞尘实在没有什么好看的。
    但是这一切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现在又不能长期留在此地的契苾何力来说实在是看不够啊!
    正在契苾何力恋恋的游目草原时突然听见背后有马蹄声响。
    “大哥大哥……”远处一骑快马正朝这边飞驰而来,马上骑士是契苾何力的弟弟契苾沙门,此时一边骑马飞奔一边大声呼喊着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扭看见是契苾沙门亦调转马头迎了过去。
    “大哥不好了!”契苾沙门一走近契苾何力就焦急地大声道。
    契苾何力定力倒比契苾沙门强上许多,淡定地摆摆手道:“慢慢说!”
    可是契苾沙门却不受他的影响,依旧急切地道:“大哥,天可汗准了夷男的求婚,要把大唐公主下嫁给他呢!”
    “什么?”契苾何力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天可汗要把大唐公主下嫁给夷男了!”契苾沙门再次重复一遍。
    “你怎么知道的?”契苾何力终于反应过来了。
    “夷男已经开始在各部征收要送给天可汗的聘礼了,只是没有找我部征讨……”
    契苾何力确认李世民真的要嫁公主给夷男,后面的话就没有听了打马的声音。
    “这写的是什么啊?”李承乾拈着手里的几页纸大声问高季辅道。
    不待高季辅说话就接着道:“孤王说得很清楚,朝廷以前只****不打造兵器,将士们使用的兵器都是自己买的良莠不齐。
    现在朝廷能炼出最好的钢铁这些好的刚铁要用来打造兵器,原来民间打造兵器的作坊要整合一下让他们打造农具卖给农户。
    但是朝廷也必须有一部分冶铁作坊打造农具,怎么到了你这朝廷打造农具的部分就给弄没了呢?”
    高季辅闻言颇不以为然地道:“太子殿下,朝廷打造兵器还说得过去,要是朝廷还打农具卖给农户,那朝廷不就成了商贾吗?”
    他这几天也是被李承乾煅练出来了,无论李承乾怎么发火都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李承乾闻言就气不打一处来,直接走到高季辅面前道:“你懂什么?
    朝廷要是一点农具都不打造,那农具的定价权就在那些铁匠铺子的掌柜手里,他们几家一联手说是什么价格就是什么价格。
    只有朝廷打造出更好的农具并且把价格定出来,才能控制他们打造的农具的价格。
    你有没有想过,要是农具价格居高不下,朝廷计划的那么多开垦任务怎么办?”
    说着就把他呈上来文件狠狠地甩在他怀里道:“回去重新写。”
    高季辅见此垂头丧气地向李承乾行了一礼然后就走了。
    “太子殿下息怒!”李承乾一回头看见是站在边上看戏的李世绩,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你们这样做事就是想气死孤王吧?”
    “……”李世绩比高季辅滑头多了,闻言忙低头不语。
    可是李承乾却不能放过他,回手拿起一叠文件,举到他面前道:“军政学院部分裴行俭和薛仁贵草拟的孤王已修改定稿了,谁让你们改的?”
    李世绩见问连忙抱拳躬身道“臣等以为裴行俭和薛仁贵年轻所以修改了几个地方,实在不知道太子殿下您已经定稿了,而且臣等修改以后还请陛下御览过,陛下也觉得很好。”
    李承乾闻言冷笑一声道:“哼,看他们年轻,是看孤王年轻吧?而且孤王现在只是个太子,凡事还可以拿陛下压着孤王!”
    “臣不敢!”
    李承乾看着李世绩胸口起伏几下道:“不敢,你们有什么不敢的?
    我大唐朝廷国子学只招收三品以上官员家的子弟,太学只招收五品以上官员家的子弟,四门学只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家的子弟,此外的郡县学堂也多是招收当地官员家的子弟。
    各府在籍兵丁是要世代为兵的,现在办军政学院就是要给他们一条上升的路径,如果连这条路也不给他们再过几十年谁还愿意从军打仗保家卫国?”
    李世绩闻言心里后悔死了,为什么要听侯集的话,修改军政学院的招生条款,只是既然他来了此时也只被李承乾骂了。
    李承乾见他不说话接着道:“第一次招生五百人,竟然要招四百五十个军官子弟,你们这是要在军中结党吗?”
    李世绩闻言不敢不应,急忙再次躬身行礼道:“臣等绝无此意!”
    李承乾闻言依旧面无表情地道:“那就拿回去再修改一二吧。”
    李世绩闻言忙接过文件行礼告辞退出。
    李承乾这才重新坐下,开始翻阅其他的文件,这件事本来李承乾是想由东宫主导,等整个规划都做出来以后再拿给李世民看。
    结果李世民年了纲要一兴奋就给他增加不少助手,是你也来插一手他也来插一手,最厌的还是李世民经常要看进度,因为李承乾是按照现代社会分工的设计,每一个行业每一步发展都是环环相扣具有非常好的实践性,所以李世民很乐意看他们写的半成品。
    这就让那些大臣敢于借李世民的势来压李承乾,好在李世民也知道用人不疑何况李承乾身份特殊。
    因此不管他看的时候说了什么,只要李承乾强烈反对的,他就什么都不说什么了,这也是李承乾敢于直否定李世绩的说法让他回修改。
    但是这也把这些大臣都交给李承乾了,李承乾又不是什么好脾气起初几次还耐着性跟他们解释一下,到后来发现有人就是想跟他过不去,李承乾就对他们毫不客气地训斥。
    “太子殿下,丘神绩求见!”一个内从外面走进来道。
    李承乾头也不抬道:“宣他进来。”
    不一会儿,木着脸的丘神绩走进来向李承乾行礼道:“参见太子殿下。”
    李承乾抬起头来看着丘神绩道:“千叟议政宴准备的怎么样了?”
    “回太子殿下,人选都已经定下了,三百名荣养的老府兵,三百名农夫,二百名士绅,二百名朝廷宿老,老府兵、农夫和士绅由臣负责把他们请进长安,朝廷宿老由许敬宗负责安排。
    这两天都已经开始陆续上路了,预计三天内都能到。”
    李承乾闻言点点头道:“朝廷宿老请一百个就好了,再在长安城及周边加请一百个士绅,这次孤王让士绅降低了佃租要给他们一些荣誉。”
    “遵旨!”丘神绩听了拱手就退出大殿。
    李承乾看着丘神绩走出大殿,眯了眯眼睛,仰起有些发酸的脖子看崇教殿房顶,想道:自己现在应该已经算是说服了高季辅等人。
    但是想到中国文人的臭毛病,以及李世民反复无常的性格,还是要把事情做绝了才好。
    所以他一面紧急让人写“大唐第一个十年规划”,一面又安排丘神绩请人来东宫赴千叟议政宴。
    他主持起草的‘十年规划’如果能得到千叟议政宴的认可,至少可以多加一道光环,让李世民也不敢轻易给他推翻。
    因为李承乾一直掌握着各部分文件起草的节奏,所以文起草完的日子刚好丘神绩请来的九百人也都来到了长安城。
    于是李承乾亲自上疏李世民,东宫要召开千叟议政宴,要向大唐一部分百姓说明大唐近十年的规划,让他们回去以后也代为向百姓宣讲……
    李承乾以为奏疏送上李世民应该感兴趣,宴会当天或许会来看看,没有想到李世民一看完奏疏就来了。
    李世民放下奏疏一边起身往外走一边命人传旨几个重要的大臣前往东宫。
    李承乾写好奏疏,便命人去太医署藏药署传御医准备药物,他要带着这些御医去芙蓉园看看他请来的这些人。
    请来一大堆老头子,先让御医给他们看看身体,有病的让御医给他们开方下药,没病的也让御医给他们把把脉,让他们回去以后也好对乡亲们吹吹牛,他们能不感恩戴德?
    李承乾骑着马刚走到崇教门前,就看见李世民迎面走来。
    李世民不待李承乾下马行礼,就怒气冲冲地大声道:“你要往哪里去!”
    李承乾:这是什么意思?
    你生气干什么看我们的李承乾都蒙了。'何欢笑了。
    崇教殿里。
    李世民坐在李承乾平时做的宝座上,看着桌上简单的摆设一言不发。
    李承乾则坐下首也是一言不发,因为他实在不知又是哪里惹到李老二了。
    刚才在崇教门前李承乾下马向李世民行礼,然后解释要去看看来长安城参加千叟议政宴的人,没想到李世民只是冷哼一声就直接往里走,然后就坐在宝座下沉着脸一句话也不说。
    李世民实在是想不明白李承乾到底要做什么,这么大的事竟然不事先跟他商量一下?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可能会说中国的古代是封建专制社会什么的,但是中国的古人同样非常重视民意,凡事也讲究得民心者得天下。
    李承乾这次办的这个千叟议政宴,在李世民看来这就是一次盛会,后世的史书上会大书特书的(参见汉昭帝时的盐铁会议和康熙时的千叟宴),这样的盛会应该由他这个皇帝来主导,可是李承乾不声不响就把事情办了这让他十分的不爽。
    李世民认为这就是李承乾故意对他权威的冒犯,但是像这样可大可小的过错在皇太子身很难处理,按重了处理可以借此把李承乾幽闭起来,过段时间宣布把他废为亲王。
    从轻处理也就是训斥一顿,毕竟千叟议政宴还没有开。
    但是训斥一顿李世民觉得轻了,而废太子无论是从李世民的心理上还是从大唐朝廷的现况来说都不可取。
    李世民只能一边等大臣,一边生闷气,想着怎么收拾李承乾。
    正在李承乾快被闷死的时候终于来人了,这一次来人阵仗非常大,几乎三省六部的官员都来了。
    高仕廉已经正式回家养老,所以这一次是以中书令杨师道和侍中张成行为首,但是李承乾知道现在真正掌握实权则是尚书丞兼掌平章院的宇文节和中书侍郎马周。
    看着群臣向李世民和自己行礼,李承乾不知道李世民这是要做什么?难道是把人召来宣布废了自己?
    李承乾正想着,只见杨师道上前一步道:“听说太子殿下要召开千叟议政宴?”
    李承乾闻言点点头道:“正是。”
    “如此盛事太子殿下早该向陛下禀明才是!”杨师道闻言故意大惊道。
    李承乾回头看一眼李世民的脸色,李世民见他看过来气得哼一声把头扭向一边了。
    李承乾连忙起身向李世民行一礼道:“启奏父皇,儿臣此次只是想请几个乡贤里老来听听咱们朝廷的新政,儿臣也听听他们意见,以后让他们与朝廷把咱们刚拟定出来的大唐第一个十年规划做好,并没有要举办什么盛会的意思。”
    “太子殿下召来九百人听说还要请一百个朝廷的宿老,这已经是千年未有之盛会了。”马周笑呵呵地接道,见李世民也点点头表示认可他说的话,便继续道:“不过这也怪不得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胸怀广大,连十年规划这种历代未有之事都做出来了,自然对于此事就轻视一些。”
    马周说这里李世民的脸色又阴沉下去,什么意思朕胸怀不广大?
    只是马周没有等李世民冷哼出声,便接着道:“但是朝廷的事哪有小事,何况这种涉及整个关中近千人的盛会,所以太子殿下在这些事情上还是要多多向陛下学习的。”
    “嗯”
    杨师道看着马周一段话说得都满意了,心里佩服不已,暗道刚才若是自己再说下去,两人里非得罪一个不可。
    当下杨师道和马周两人解开了李世民和李承乾两人的心结,殿里立时就热闹起来了。
    李世民一心二心要去泰山封禅,不就因为这是夸耀功绩的盛事吗,历史上也只有秦皇汉武和汉光武做过吗?
    而他现在正在做的也是一件是千古盛事,而且还都是他第一个做的,李世民能不积极吗?
    殿里大臣也都报着这样的心思,对此事都十分重视,但是这样事情一被重视就乱了,因为儒生又开始争论礼仪了。
    李承乾听着他们讲什么汉高祖做了皇帝后怎么与家乡父老宴饮的……
    实在听不下了,直接重重的咳嗽一声,待众人都看着他时,才淡淡地道:“会议的议程孤王已经拟好了,其中礼仪也定下了,还有东宫赏给这些人礼物……”
    说着李承乾走到李世民面前的桌前拿起一份他拟好的会议议程给李世民,李世民接过一看果然是李承乾拟定的会议议程:第一天上午大会开幕,由李承乾致辞,然后分组讨论,每组都会安排东宫的官吏陪同讲解朝廷政策询问民生疾苦,然后记录下来。
    晚上赐宴,并请他们听戏。
    第二天,上午李承乾会向与会的老叟讲一些朝廷新做的十年规划,下午继续让他分组讨论……
    李世民从头看到最后才发现有自己出场的机会,那是最后一天的晚宴上李世民出席并赐酒。
    会议开完则是东宫官吏陪同与会的老叟参观龙首原上开垦的良田和新的炼钢作坊,然后送他们回家。
    会议议程安排的很紧凑也很严密,李世民一时半会找不到漏洞,但是让他在这样的盛会里只出现一次,实在不能接受。
    死死地盯着手里的几页纸看了半天,才抬起头道:“杨卿、马卿你们两个根据这个议程重拟一份。”然后就把这一份会议议程重重地丢在桌上。
    杨师道和马周看完这份会议议程苦笑不已,太子殿下不但只请陛下参加一次,还把满朝大臣都当成陪趁了。
    可是看看脸色已经黑下来的李承乾,他们俩实在也不敢把李承乾放在一边,两人头痛地摇摇头,向李世民行一礼转身去偏殿去商量。
    约计过了一刻钟,杨师道和马周拿着一份新拟的会议议程走回大殿,殿里众人看他们俩回来的如此快都是佩服不已,心道:“难怪人家做宰相,这么为难的事情人家俩个人这么快就拟出来了,真是不容易。
    李世民也伸长了脖子等着呢,他还不确定杨师道和马周有没有理解他的意思。见杨师道呈上来一份新的会议议程,伸手接过便开始看起来。
    而一边李承乾胸口起伏,心想如果敢把我当成摆设咱就掀桌子。
    杨师道看着李世民的脸色越来越来黑,心里有些打豉,而他身后的马周则比他淡定的多。
    “啪!”李世民把会议议程拍在桌上,通过新拟的会议议程李世民非常确定杨师道和马周明白了他的意思,但是既然明白朕的意思,你处处把李承乾提出来干什么?
    如果不是有先后顺序,都不知道谁才大唐的皇帝了?
    “杨卿、马卿你们再去改改。”李世民寒声道,虽然他心里的话不能说出来,但是声音已经表达的十分清楚了。
    马周朝上躬身行一礼道:“陛下,臣以为如此甚好,陛下和太子殿下皆是万民的君父……”
    “嗯?”李世民不可思议地看马周。
    马周见此则不为所动,依旧淡定道:“陛下,储君也是君!”
    李世民闻言勉强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臣和杨大人都认为,太子殿下富于春秋,天下百姓还有很多人不识的他的德行。
    所以太子殿下全程陪着陛下,陛下致辞后再由太子殿下致辞,这样会让天下百姓看到天家父的慈子孝,二圣和睦实为天下万民的楷模……”马周拍起马屁也是一流的。
    “二圣?”李世民看着马周道。
    “陛下,太子殿下亦是臣等与万民之少主,自然也是圣人。”马周连忙道。
    李世民看一眼李承乾,过了一会才点点头表示认可了马周的说法。
    “会议议程就用新的吧!”李世民声音里带着些疲惫,说罢起身就走了。
    待李世民走出崇教殿,李承乾拿起杨师道和马周重新拟的会议议程一看,发现只是把每次皇太子致辞前面加上一个皇帝致辞,其他都没有改。
    李承乾看着这份会议议程直接笑了。
    要面子的李世民。'何欢心里说道。
    初夏时的芙蓉园处处都是绿色。
    站在曲江池岸边,透过几簇在风里软软地摇摆着的翠柳条,看见江里近岸处新生的莆草,漾漾的清波上飘着几叶浮萍随着水波悠悠荡动。
    还有初生的嫩嫩的荷叶,露出一点尖角,静静地对着水里倒影,好似是临水理妆的美人。
    李承带着来长安参加千叟议政宴的人,沿着曲江曲岸慢慢地走着,目光在江面上游动欣赏着曲江怡人的风光。
    忍不住吟道:“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好诗,好诗……哈哈……”
    李承乾回头看见一众站在他身后的士绅满脸媚笑着称赞,再看看拉在远处百无聊赖的老兵和农夫,尴尬地笑笑继续往前走。
    芙蓉园自从李泰造反就空出来了,前几天李承乾让御史上疏请李治搬出太极宫住进芙蓉园,奏疏刚上去不要脸的李治就跑到李世民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哀求。
    李世民虽然那几天对李治很不满意,但是想到李承乾更加气人,加之已经赐死了于志宁流放长孙无忌罢免的崔敦礼等人。
    所以李世民只是沉着脸警告李治以后不可与外臣勾结,然后就把上疏的御史贬到台州当别驾去了。
    这一次来长安城参加千叟议政宴的人都安排在了曲江池,本来昨天李承乾就要来看看这些他请来的客人,只是当时被李世民和文武大臣拦住了。
    今天李世民就带着文武百官和李承乾一起在芙蓉园设宴招待这些人,只是不管李世民如何表现他亲民的一面,无论是士绅还是农夫甚至是荣养的将士都不敢靠近他。
    最后李世民只能郁闷地看着李承乾领着这些人游曲江池。
    其实李承乾也很难跟这些人也说不上话,这些人把皇帝和皇太子想得太神圣了。
    所以才有了李承乾对着曲江出神吟诗的事,既然走不到一起了,李承乾也就直接让御医给他把脉检查身体,然后会有人带着他们看看戏,安排这些李承乾也直接回东宫了。
    李承乾只能了解民情的希望寄托在明天下午的分组讨论会上,东宫的书史能问出一点有用的东西了。
    第二天,是千叟议政宴的第一天,李世民和整个朝廷都很重视,李世民甚至想把这次议政宴搬到太极宫去举行,但是因为时间紧人员多,太极宫没有准备,而东宫早就做好也各项准备,李世民才只得罢休。
    只是让李承乾没有想到的是,当日寅时李世民就摆驾到东宫嘉德殿,竟然直接在嘉德殿举行了朝会。
    李世民坐在李承乾平时坐的宝座上,李承乾只能按照太极殿的规制,临时给自己加一个小宝座。
    李世民坐在宝座上看着下面一样兴奋不已的大臣们道:“前汉孝昭皇帝时曾召开过盐铁之议,请贤良文学士进京与朝廷大臣共议国是,辩明了治国的是非这才有了后来汉孝宣皇帝中兴。
    朕自登基以来北灭突厥西平高昌,夙兴夜寐未偿有一日清闲,现在大唐于内钱粮丰盈百姓安居乐业,于外四夷宾服具朝天朝。”李世民说到这里十分兴奋,就差大声对群臣道:四夷都称朕为天可汗了。
    下面群臣自然凑趣,都忙躬身道:“大唐能有今日全赖苍天保佑和陛下英明!”
    李世民闻言哈哈大笑,过了一会儿才矜持地摆摆手道:“虽然如此,但是朕仍然时常忧心如此国泰民安文恬武嬉时间一长必生祸乱,所以特准太子所请在东宫召开千叟议政宴,广请百姓父老来朝廷共议国是。
    今日第一天开宴,望诸卿与朕共同听一听百姓的声音,朕与诸卿同心协力办成这千古盛事。”
    群臣再次躬身道:“陛下圣明!”
    李承乾算是看出来了,李世民和这一帮大臣这么积极要办理千叟议政宴,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夸耀他们的功绩。
    李世民这几年一直想去泰山封禅可是一直没有去成,这次有这么一个机会他是一定是要大夸特夸他的功绩的。
    但是李承乾召开这么个会议是有实际目的,不能让李世民和这帮大臣把这个会议办成了一个康熙千叟宴式的礼仪过场。
    待李世民兴奋的稍告一段落时,李承乾缓缓站起身来,面无表情地看着大殿里的群臣道:“昨天安排的大会书史在哪里?”
    许敬宗忙走出班列道:“回太子殿下,大会书史此时都侯在殿外等待大会开始。”
    “宣进来!”
    “遵旨!”
    不一时李承乾从七八百个东宫收留的进士中,挑出来的两百个书史排队走进了大殿。
    李承乾看着这些人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刚才陛下说要与这满殿公卿共同听一听百姓的声音,但是通过昨天的事,孤王知道这百姓的声音是不容易听见。”
    李世民坐在宝座上脸色阴晴不定,不知道李承乾这副声调又要说什么,下面的大臣闻言也有些不知所措。
    李承乾没有理他们顿一顿只是为了给下面这两百书史一点反应的时间,然后接着道:“他们很多人不敢说话或者是怕自己说不好,甚至是看见这金壁辉煌的宫殿直接吓的什么都不敢说了……”李承乾说到这里下面有些大臣都忍不住点头,十分认同李承乾的说法,只是不知李承乾打算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
    “所以你们跟他们说话时要有耐心不要憔躁,不要瞧不起他们。
    孤王知道你们都是读书人,有些读书人读了几句书横在心里,整日里胡弹乱奏,好像陛下和孤王都没有读过书似的。”李承乾不由借题发挥道,高季辅等几个大臣脸色立即不自然了。
    李承乾看他们一眼不动声色地道:“有人要上疏劝谏干预朝政,首先就要知道我大唐百姓是怎么过日子的,只有知道了大唐百姓的日子是怎么过的,你才能知道朝廷应该怎么做?
    但是问题是很多人不会跟老百姓打交道,老百姓坐在他对面他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孤王要教你们怎么从老百姓嘴里问出他们的真实想法。”
    李承乾说这里停顿一下就见李义府走出来道:“臣等愚钝,还请太子殿下赐教。”
    那两百个正听得怔怔的书史闻言也忙躬身道:“请太子殿下指教。”
    李承乾看着李义府十分满意,正要说话就听见宝座上的李世民哼一声,余光一扫发现李世民已经把脸调向那边了。
    李承乾懒得理他直接再往前走两步看着下面的大臣和书史大声道:“你们有两百个人,参与千叟议政宴的有一千人,所以你们每人可以分到五个人,孤王已经命人把这里的偏殿都收拾出来,介时你们就每人领着五个人找一张桌子坐下。
    刚开始的时候你们要先告诉他们你们叫什么,是谁派你们去的,然后跟他们说说家常。
    问问他们怎么称呼,家里有几口人,都是什么……
    等他渐渐放松了不再怕你了,再问他们地方的上的事情,官吏好坏,士绅好坏,风土民情……
    等把这些也问清楚了,就可以跟他们讲一讲了朝廷的‘第一个十年规划’了。”
    李世民虽然坐在李承乾后面了但是依然是离李承乾最近的人,听李承乾说的如此详细,不禁也有些吃惊。
    李世民是带兵打仗出身的,自然知道主将该怎么跟士兵交流,虽然没有李承乾说的那么系统但也差不多。
    但越是如此李世民的就越感到惊讶,这几月来他虽然对李承乾刮目相看,但是更多是看到李承乾把自己的聪明才智都用在了对付大臣上。这一度让他十分担心李承乾走上隋炀帝的老路,会因为太聪明而亡国。
    可是今日听李承乾对百姓如耐心……
    正想着李世民又听见李承乾的声音道。
    “孤王说得你们都听清楚了吗?在后面的人如果没有清楚的可以问一问前面的人,然后找到纸笔把孤王说的话都记下来,到时候就按着这个顺序一步一步来。”
    “臣等谢太子殿下赐教!”大殿里的众臣和书史都朝李承乾躬身行礼道。
    东宫崇教殿
    李世民坐在主位上李承乾坐在侧面两人一张桌子,各拿着一叠文件看。
    下面大殿两侧则坐着李靖、高仕廉和几个宰相以及尉迟恭、刘弘基、侯君集、李世绩、李道宗、张士贵、李大亮、苏定方等将领,他们后面一排则是高季辅等尚书、中书、门下的官员,这些人手里也都拿着文件在看。
    现在正是人间四月天不热不冷,非常适宜工作的时候,宰相和将军们看着“大唐第一个十年规划”都看得十分认真,一边看着还不时地抚抚胡子神情甚是愉悦。
    后面的高季辅等人则是在整理李承乾和李世民刚刚批阅的东宫书史呈上来的会议记录。
    看着李承乾仅是通过一些表面的回答,就找出了其中关键所在,也是佩服不已,因此工作的也十分投入。
    众人里面反而是李世民,坐上面看看着一些家长里短的记录十分不耐烦,但是他也知道这里面是有很多关于民生的事情,所以依然皱着眉头往下看去。
    李承乾看完手里的一叠文件整理好放在桌上,老鬼忙拿起来递一个小内侍送到高季辅他们桌上。
    李承乾抬起头来活动活动发酸的脖子,端起桌上的茶杯一口气把杯子里的茶水喝完,放下茶杯对老鬼道:“去问问许敬宗和李义府,他们那边开始向参与千叟议政宴的百姓宣讲‘大唐第一个十年规划’了吗?”
    “遵旨!”老鬼闻言慌忙出去。
    李世民此时也抬起头叹口气道:“这连年丰收百姓家竟然不存粮食,这可如何是好啊?”
    此言一出大殿里众臣都放下手里的文件抬头看着李世民,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发此感叹。
    只有李承乾闻言看一眼高季辅,而高季辅此时也愕然地看着李承乾,见李承乾的眼光看来,便起身问道:“陛下何以有此感叹?”
    李承乾忍不住翻个白眼低声道:“真是多此一问!”
    高季辅的脸色立时变得十分尴尬。
    好在李世民总要表现的比李承乾宽厚大度所以闻言并不以忤,拿起桌上的一叠文件向众人道:“朕看书史呈上的问话的记录,发现在很多百姓家里只存一年的粮食,就是有粮食也是贱卖掉,有时候一斗还卖不了一个钱呢!”
    诸遂闻言大立即站起来大声道:“这些黑心的奸商竟然如此坑害百姓,还请陛下降旨严惩这些奸商才是啊!”
    李承乾闻言摇摇头道:“这也是胡说了,商人图利无可厚非,再说这几年长安城东西两市一斗粮也才卖三四个钱,他们收贵了岂不是要赔钱进去?”
    “太子殿下说得虽然有理,可是那些奸商也不能赚两三倍的钱啊?”中书舍人来济也站出来道。
    李承乾毫不客气地道:“来中书你说的两三倍也不过两三钱而已,但是你要知道商人收了粮食运粮要花钱、建仓库要花钱,在东西两市要交税,顾掌柜伙计还要花钱,如果储存不当,霉了烂了还要赔钱。”
    殿里众臣听了,认真想一想觉得还真是李承乾说的那么回事。
    不由都看向李承乾,李世民见此便对李承乾道:“太子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吧?”
    “启奏父皇,儿臣已经命薛卿家在龙首原上新建一处大仓库,等到秋朝廷出钱收粮把那里填满也就是了。”
    李世民闻言想了一下,正要点头时,却见高季辅再次躬身道:“陛下我大唐奉行藏富于民之策,臣还请陛下降旨百姓自行修建仓库储存粮食。”
    大殿里除了马周看着高季辅微一摇头,大部分人则是看着李世民等他作决定,但李承乾竟然看见还有几个人脸上现出意动之色似是认为高季辅此法可行。
    李承乾见此沉下脸正要训斥高季辅却听见李世民苦笑道:“高卿此言差矣,若是百姓能自行修建仓库储粮,朕又何必有此感叹?
    高卿需知很多百姓家里住的房子尚且只是几间茅草房子,哪里有能力修建仓库?”
    “啊?”高季辅彻底怔住。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高卿家昨日孤王就说过,不能读些书横在肚子里就胡弹乱谏,说得就是你这样的人!”李承乾毫不客气地道。
    高季辅闻言额头出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世民见此不满地看一眼李承乾道:“太子怎么如此刻薄?高卿也是怕你行差踏错并无恶意,你即便不听他的谏言也不能如此斥责。”这是李世民总结的为君之道。
    高季辅闻言脸色稍好,想了一下道:“臣才疏学浅以致使屡出昏悖之言,误会了太子殿下的深谋远虑情愿受罚。”说着一躬到地不再起身。
    李承乾想到高季辅毕竟是一直支持自己做太子的,见他如此心里叹一口气道:“父皇你容儿臣把话说完。”说着起身一瘸一点地走到高季辅面前把他扶起来,双手抓着他胳膊,看着他的眼道:“并非是孤王刻薄有意斥责高卿家,孤王只说实话实说,高卿读的经书都是先秦时的书,著书的时代与大唐相去甚远其间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实难再一成照搬下来。”高季辅闻言满面通红地点点头。
    李承乾见此松开他,又殿中走两步,扫视一圈众人道:“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治国治民当行仁政,只要这一条国策是对天下大多数百姓有好处的,那就可以推行,反之则不可行。”众人闻言都点点头表示认可。
    “太子殿下,那怎么才能知道,朝廷所推行的国策是否有利于百姓呢?”苏定方起身给李承乾递话道。
    李承乾闻言点点头示意他坐下,然后才大声道:“至于怎么才算是对天下大多数老百姓有好处,那就要根据各个时期的不同而不同了,这是需要当政者要知道老百姓想什么,老百姓需要什么……”
    李承乾说了这么一大堆话,李世民和殿里的大臣都听的一愣一愣的,站在他们自己的立场上实在不知道为什么朝廷做事要根据老百姓的想法去做,但是又觉得李承乾说的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就在殿里一片安静之时,诸遂良皱着眉头站起来道:“太子殿下朝廷不是应该以教万民为先吗?”
    李承乾闻言冷笑一声道:“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这是《论语》里的一段话,孔子告诉他的学生,这个地人口已经十分稠密了,他的学生问他既然人口稠密了,那下步应该怎么办呢?
    孔子说:要使他们富裕。
    他的学生再问:富裕以后呢。
    孔子说:教化他们。
    诸遂良和高季辅等人一听李承乾背出这一段《论语》脸色立时变白了,连忙撩袍跪下,低下头一句话也不说出来。
    李世民和大殿上的群臣见此都是大惊,高季辅也就算了,那诸遂良可是除了魏征之外大唐朝廷的第一谏臣,如今竟然被李承乾三言两语说服了,这实在太不可思议了。
    李承乾不理会众人想法,看着诸遂良与高季辅不依不饶地道:“你们也别跪着了,起来回去每人把《论语》抄几遍,然后写一篇关于此篇文章。”
    “臣遵旨!”两人闻言起身像是听话小学生。
    ---------------------
    当天夜里,甘露殿灯火通明,却又安静的落针可闻。
    李世民坐罗汉床上沉默不语,下面坐着高仕廉、李靖、李世绩和李道宗,几人也都是面无表情地坐着,一动不动等着李世民开口。
    半晌李世民幽幽开口道:“诸卿皆朕肱骨,今日之言务必具实以奏。”
    众人听的心头一凛,知道李世民要说的话十分重要,连忙起身**一礼道:“臣等遵旨。”
    李世民见此抬起双手让几人坐下,待见几人都坐好了,才郑重道:“诸卿以为太子如何?”

章节目录

爆炸吧思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欧阳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欧阳乐并收藏爆炸吧思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