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肃清杀戮,从晚杀到早,偌大的地陵一角旷场,鲜血都可没过脚背。血腥之气弥漫着,让人闻之作呕。当然那群刽子手官兵,最后的下场也不会比他们好上多少。”
“随着“轰隆隆”的震耳闹心的巨响发出。那断龙石被放下,这意味着,地宫与外界的联系彻底断绝。从此此地与世隔绝,自成一方世界。当他确定没有了官兵,才从血地里爬起,此时他浑身浴着同伴的血,惨状可怖。”
“经他叫唤,自己队里原本上千人,能活下来逃过魔爪的,仅剩百余人。他又带领着百余人,在数十万尸堆里寻找能侥幸活下来的。结果寻了好久,都是伤势过重无救,只有几个命大的活了下来。”
“数十万人的性命,一夕之间,死存百人。放眼望去,血流成河,尸首垒成山高。众人又的抱首哭泣,有的擗踊拊心。都放声号啕,尽情宣泄心中的恐惧。”
“伤心了好一阵,还是蔺贵仲先缓过神来,勉励安抚众人,经他一顿开导。众人在绝望中又看到了希望,他是溺水者们最后的一叶扁舟,他领着众人来到一个偏僻的角落,同这几人将地上砂石拨开,露出一个粗陋的木盖板子,将木板子拿开,现出一个能容一人身子的幽洞。”
“内中几个知情的倒还镇定,那些不知情的,两眼发光一般,结舌道“这是?这是?”大家是瞎子吃汤圆,心里有数,也不声张说明。”
“蔺贵仲开始安排工作,唤了几人取来地宫中那用东海鲛人油膏做成的长明灯,一起下到洞里头,地道并未挖通,所有的开凿工具都被收缴,众人只能接力分班,徒手挖掘。”
“这一挖就是数个时辰,百余人十指俱都破损,血淋淋的,肉和砂石糊在一块,却没人吭一声,喊一声痛。劳作了不知多久,众人都又累又乏,整日滴米未尽,饿的全身无力。”
“旷场上虽有残羹剩饭,却都有毒不能食用。那些饥不择食,心肠较狠的提议,这里遍地死尸,只要敢食,还是能保住性命的。”
“蔺贵仲闻言,怒斥众人,要他们保有人性,守住伦理纲常,道德品行。众人被训斥得赧颜汗下,低头不语。大家只能忍受饥饿,又挖了不知多少日子。已有同伴开始休克奄奄一息。旷场上的尸体已发出恶臭,蛆虫已生。”
“道德与人性究竟是后天形成的,归根到底,人原本是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击溃人性高墙的,或许只是一口水,一顿饭。为了活命,为了能活着看到心爱的人。连蔺贵仲也妥协放弃了,生啖尸肉,口饮尸血。往往小吃一口,要干呕数次才能下咽,之后都是这么熬过。”
他们后来用人骨凿洞,速度又快上不少。可过去很久,仍不见有变化,前途渺渺茫茫,生机像水中月亮。
有人提议每人各写遗书,若有生者,代交于家人。这群人多出生穷苦人家,目不识丁,这重任落在了蔺贵仲身上。
他们用血作墨,本就衣不遮体的他们,用人皮作纸。遗书上没有浓墨重彩的话语,没有感人肺腑的煽情话。
每个人都有许多话想对亲人说,奈何粗布劣简,人数又众,时间紧迫,不能全耗在这上。人们总想一世长,话知有尽才恨少。
各人只能把姓名,所寄之人的住址标注上,遗言却少。把这万一的准备做完,众人继续又忙起逃生大计。
地宫之中无日月,这计算天时,还是众人凭直觉所猜。又过数日,众人彻底绝望了。原来始皇帝陵墓设计之严密,建造之玄奇,已是巧夺天工,集当时古今之智慧。
为防范盗墓,那精密的布施和构造,简直神奇不已。蔺贵仲万万没有想到,连他这名有份参与设计建造的人员,都被瞒了过去,暗中又有部署。
众人面前的尽头,是一堵坚墙,并且敲打其上,发出沉闷的回响。凭着蔺贵仲资深老道的阅历,这面前的,恐怕是一个连成一片的大石墩,坚硬又厚实。
大家大眼瞪小眼,双眼已是泪两行。顽石当前,即便有工具,没有个半载一年,也难凿开。更让人意想不到的,他们赫然发现,旷场上的尸骨忽然少了。
甚至留下一些被某种生物啃食过留下的残渣碎骨,断肢残体。旷场内的尸体越来越少,有一次,他们发现,竟是一种人形会爬行的狰狞生物在啃食这些尸体。
那些发现的几人,都被那生物给掠去吃了。吓的他们抢夺一些尸体作为粮食,退守到洞里不敢再出。每时每刻不停用白骨凿那石墩墙,轮流不停的凿着,即便那面石墙只出现一点白印子。
也不知凿了多久,面对奇异生物的袭扰,面对粮食的短缺,面对开凿无功。其他人都心都成了槁木死灰,一群人中只有蔺贵仲不曾放弃。
当一群人都在那垂头丧气,抱头哭泣时,只有蔺贵仲还在凿着石墩墙,洞里“哒哒哒”的回响着,其实蔺贵仲的内心何尝不绝望,只是他是这群人的精神支柱,若连他也放弃,那就彻底无望了。并且支撑和驱使他身体行动的,是那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团聚的切盼。
旷场上的尸体被那凶残狞恶的生物清扫一空,攻进地洞,袭击他们是迟早的事情。四面楚歌,穷途末路。
也许是蔺贵仲的坚持感动了上苍,或许只是事有凑巧,一股强烈的震动之力,令那块石墩碎裂成碎块。
众人再次看到生机,可那地洞也被震出一个大口,竟与那神秘凶恶生物的地穴相连通。
逃出升天的机会变得争分夺秒,那凶残生物开展疯狂的掠杀。前边要将碎石墩搬开,后边是不断发出的惨叫。
功夫不负苦心人,那碎石墩终于被挪开一道可以容人过去的罅隙。外面透入明亮的阳光,但没人觉得它刺眼。
他们是望得痴了,可后边同伴发出的惨叫声和凶厉生物发出的贪婪声,让他们回到残酷的现实。
因为蔺贵仲就在最前方,这时候不是矫情相让的时候,他先一人侧着身子过了那石墩。其余人也跟着鱼贯而出,顶上不时落下砂砾。
有数十人穿过了石墩缝,还要穿过一条幽深的通道。就在来到那出口时,那余震再次爆发。
在那通道内感受最为深刻,他们的行动都受到影响,东倒西歪。地道顶上的砂砾落得更大,蔺贵仲凭着经验判断,那是防盗用的“流沙积石”。
可那出口与地面相距有一丈来高,单凭个人根本上不去。那群他救出的手下不由分说,都搭起了人梯,示意蔺贵仲踩着他们身体攀上去。
蔺贵仲也不谦让,把感激放在心里头。就在他半个身子越出洞口时,下方的“流沙积石”如塌方一般落下。
里头穿来同伴的叫喊“蔺大哥!一定要将我们遗书带到给我们家人!你的大恩大德,咱们来世做牛做马再相报了!”
当蔺贵仲爬出地洞,里头也被砂砾完全吞没。他惕恐慌乱,用双手猛拨开那黄沙,已是无及。面对昔日同生共死的同伴,他跪在砂砾掩埋的洞口前撕心裂肺的捶胸痛哭。
直至哭得昏倒在地,醒来时已是夜晚,又伤心了一阵,寻了一块木头立在洞口为墓碑,撮土为香,祭拜了一阵才痛心疾首地离去。
后来在外流浪了一个多月,才寻到回家的路。虽然全村人知晓他去修建皇陵,凶多吉少,若回来,必引起轩然大波。
他少小离家老大回,少年人成暮年人。容貌早变,连帮他开门的妻子,都认不出是他。
一家人终于团聚,可他回到家的消息不敢声张,对外只说他是远房的亲戚。熬了多年,苦尽甘来,尽享天伦之乐,含饴弄孙,与妻子戚氏,恩爱如初,故剑情深。
若他从此深居简出,不问世事。若他是个绝情无义,言而无信的人。那么他能安然无恙的安享晚年。
可他不是这种人,安顿后不久,其全副心思又放到了那厚厚一叠的人皮遗书上。他不能忘记那些陪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的托付。
他再次辞别家人,踏上了将一张张遗书送到同伴家人手里的重担。他跋山涉水寻访,足迹踏遍整个华夏大地。不知倦怠,足足用了两年又四个月才将那能访到的送到。
仍有数十张,已寻找不到家人。照说他一番真情实意,情愿肝脑涂地,也要完成死者心愿。应该换来大家的钦佩和爱戴。
但世间好人是多,总有少数别有用心之人在坏事。他身为陵墓修筑管事,既然还能活着。这事若传到朝中,轻的他五马分尸,重的满门抄斩乃至连坐都是有可能的。
一时之间,村里闹得纷纷扬扬,各种传言甚上尘嚣。有说他根本没有去参加修陵,有说他早就逃避修陵,有说他卖友求荣,贪生怕死得以苟且偷生。
人言可畏,众口铄金,流言蜚语是杀人不见的利刃。蔺贵仲迫于各种压力,最后选择上吊自杀,只留下手札一本,希望有朝一日,能开启始皇帝陵墓地宫,将一众昔日同生共死的兄弟遗骸和亡魂超度。
事情并没有因为他的死而得到平息,村里的人更是多方指责,说蔺贵仲贪生怕死,没有带同村中与他一同去的男丁回来。更有甚者,上门胁迫,冷嘲热讽,辱骂打砸。
更有威胁要去举报送官,还是村中耆老看在他蔺氏历代对当地所做贡献,出面调停平息,也因此散尽家财,家道中落,后来秦朝在短短时间内覆亡,后来的事也就无人追究了。
事情看似得到解决,蔺贵仲的遗孀遗孤和一干亲属得以活命。可戚氏深爱丈夫,为人十分贞烈,否则也不会独守空闺二十几年,含辛茹苦一个人拉扯孩子长大,等待丈夫音讯。这一等,黑发人盼成白发人。终于等到丈夫回来,开心的日子没过几天,就落得如斯下场。
她深信丈夫为人和所言所行,绝不会贪生怕死抛弃同伴不顾。尽管她苦口婆心,将丈夫当日回来所说场景事情,挨家挨户地去解释,陈诉,却并未有人肯相信。
她深悉单凭一面之词难以服众,丈夫的遗物那部手札中记录的东西,她更是亲自去寻找过,并没有结果。
为还丈夫清白,一经数年,她始终未曾放弃证明清白的方法。虽然事情过去许久,他们一家仍受村中之人冷眼旁观,鄙夷不屑。
家中之人本打算远走他乡,逃离这是非之地。可戚氏坚持道“若咱们一走了之,是避开了冷言冷语,也等于理亏,坐实了你们父亲爷爷的不白之冤。绝不能逃避,否则蔺公的冤屈怎么平反。”
事情一过许多年,戚氏也没能寻到让丈夫平反冤屈的证据。最后郁郁而终,留下祖训遗言,希望历代子子孙孙平反蔺贵仲的冤屈。
而事情经过经过许多人的讹传和曲解,逐渐被说成是一种诅咒。加之一些不幸的巧合发生在各人身上,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子抄三遍吃死人。连蔺氏的后代也信是一种诅咒,听信了谣言。
“随着“轰隆隆”的震耳闹心的巨响发出。那断龙石被放下,这意味着,地宫与外界的联系彻底断绝。从此此地与世隔绝,自成一方世界。当他确定没有了官兵,才从血地里爬起,此时他浑身浴着同伴的血,惨状可怖。”
“经他叫唤,自己队里原本上千人,能活下来逃过魔爪的,仅剩百余人。他又带领着百余人,在数十万尸堆里寻找能侥幸活下来的。结果寻了好久,都是伤势过重无救,只有几个命大的活了下来。”
“数十万人的性命,一夕之间,死存百人。放眼望去,血流成河,尸首垒成山高。众人又的抱首哭泣,有的擗踊拊心。都放声号啕,尽情宣泄心中的恐惧。”
“伤心了好一阵,还是蔺贵仲先缓过神来,勉励安抚众人,经他一顿开导。众人在绝望中又看到了希望,他是溺水者们最后的一叶扁舟,他领着众人来到一个偏僻的角落,同这几人将地上砂石拨开,露出一个粗陋的木盖板子,将木板子拿开,现出一个能容一人身子的幽洞。”
“内中几个知情的倒还镇定,那些不知情的,两眼发光一般,结舌道“这是?这是?”大家是瞎子吃汤圆,心里有数,也不声张说明。”
“蔺贵仲开始安排工作,唤了几人取来地宫中那用东海鲛人油膏做成的长明灯,一起下到洞里头,地道并未挖通,所有的开凿工具都被收缴,众人只能接力分班,徒手挖掘。”
“这一挖就是数个时辰,百余人十指俱都破损,血淋淋的,肉和砂石糊在一块,却没人吭一声,喊一声痛。劳作了不知多久,众人都又累又乏,整日滴米未尽,饿的全身无力。”
“旷场上虽有残羹剩饭,却都有毒不能食用。那些饥不择食,心肠较狠的提议,这里遍地死尸,只要敢食,还是能保住性命的。”
“蔺贵仲闻言,怒斥众人,要他们保有人性,守住伦理纲常,道德品行。众人被训斥得赧颜汗下,低头不语。大家只能忍受饥饿,又挖了不知多少日子。已有同伴开始休克奄奄一息。旷场上的尸体已发出恶臭,蛆虫已生。”
“道德与人性究竟是后天形成的,归根到底,人原本是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击溃人性高墙的,或许只是一口水,一顿饭。为了活命,为了能活着看到心爱的人。连蔺贵仲也妥协放弃了,生啖尸肉,口饮尸血。往往小吃一口,要干呕数次才能下咽,之后都是这么熬过。”
他们后来用人骨凿洞,速度又快上不少。可过去很久,仍不见有变化,前途渺渺茫茫,生机像水中月亮。
有人提议每人各写遗书,若有生者,代交于家人。这群人多出生穷苦人家,目不识丁,这重任落在了蔺贵仲身上。
他们用血作墨,本就衣不遮体的他们,用人皮作纸。遗书上没有浓墨重彩的话语,没有感人肺腑的煽情话。
每个人都有许多话想对亲人说,奈何粗布劣简,人数又众,时间紧迫,不能全耗在这上。人们总想一世长,话知有尽才恨少。
各人只能把姓名,所寄之人的住址标注上,遗言却少。把这万一的准备做完,众人继续又忙起逃生大计。
地宫之中无日月,这计算天时,还是众人凭直觉所猜。又过数日,众人彻底绝望了。原来始皇帝陵墓设计之严密,建造之玄奇,已是巧夺天工,集当时古今之智慧。
为防范盗墓,那精密的布施和构造,简直神奇不已。蔺贵仲万万没有想到,连他这名有份参与设计建造的人员,都被瞒了过去,暗中又有部署。
众人面前的尽头,是一堵坚墙,并且敲打其上,发出沉闷的回响。凭着蔺贵仲资深老道的阅历,这面前的,恐怕是一个连成一片的大石墩,坚硬又厚实。
大家大眼瞪小眼,双眼已是泪两行。顽石当前,即便有工具,没有个半载一年,也难凿开。更让人意想不到的,他们赫然发现,旷场上的尸骨忽然少了。
甚至留下一些被某种生物啃食过留下的残渣碎骨,断肢残体。旷场内的尸体越来越少,有一次,他们发现,竟是一种人形会爬行的狰狞生物在啃食这些尸体。
那些发现的几人,都被那生物给掠去吃了。吓的他们抢夺一些尸体作为粮食,退守到洞里不敢再出。每时每刻不停用白骨凿那石墩墙,轮流不停的凿着,即便那面石墙只出现一点白印子。
也不知凿了多久,面对奇异生物的袭扰,面对粮食的短缺,面对开凿无功。其他人都心都成了槁木死灰,一群人中只有蔺贵仲不曾放弃。
当一群人都在那垂头丧气,抱头哭泣时,只有蔺贵仲还在凿着石墩墙,洞里“哒哒哒”的回响着,其实蔺贵仲的内心何尝不绝望,只是他是这群人的精神支柱,若连他也放弃,那就彻底无望了。并且支撑和驱使他身体行动的,是那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团聚的切盼。
旷场上的尸体被那凶残狞恶的生物清扫一空,攻进地洞,袭击他们是迟早的事情。四面楚歌,穷途末路。
也许是蔺贵仲的坚持感动了上苍,或许只是事有凑巧,一股强烈的震动之力,令那块石墩碎裂成碎块。
众人再次看到生机,可那地洞也被震出一个大口,竟与那神秘凶恶生物的地穴相连通。
逃出升天的机会变得争分夺秒,那凶残生物开展疯狂的掠杀。前边要将碎石墩搬开,后边是不断发出的惨叫。
功夫不负苦心人,那碎石墩终于被挪开一道可以容人过去的罅隙。外面透入明亮的阳光,但没人觉得它刺眼。
他们是望得痴了,可后边同伴发出的惨叫声和凶厉生物发出的贪婪声,让他们回到残酷的现实。
因为蔺贵仲就在最前方,这时候不是矫情相让的时候,他先一人侧着身子过了那石墩。其余人也跟着鱼贯而出,顶上不时落下砂砾。
有数十人穿过了石墩缝,还要穿过一条幽深的通道。就在来到那出口时,那余震再次爆发。
在那通道内感受最为深刻,他们的行动都受到影响,东倒西歪。地道顶上的砂砾落得更大,蔺贵仲凭着经验判断,那是防盗用的“流沙积石”。
可那出口与地面相距有一丈来高,单凭个人根本上不去。那群他救出的手下不由分说,都搭起了人梯,示意蔺贵仲踩着他们身体攀上去。
蔺贵仲也不谦让,把感激放在心里头。就在他半个身子越出洞口时,下方的“流沙积石”如塌方一般落下。
里头穿来同伴的叫喊“蔺大哥!一定要将我们遗书带到给我们家人!你的大恩大德,咱们来世做牛做马再相报了!”
当蔺贵仲爬出地洞,里头也被砂砾完全吞没。他惕恐慌乱,用双手猛拨开那黄沙,已是无及。面对昔日同生共死的同伴,他跪在砂砾掩埋的洞口前撕心裂肺的捶胸痛哭。
直至哭得昏倒在地,醒来时已是夜晚,又伤心了一阵,寻了一块木头立在洞口为墓碑,撮土为香,祭拜了一阵才痛心疾首地离去。
后来在外流浪了一个多月,才寻到回家的路。虽然全村人知晓他去修建皇陵,凶多吉少,若回来,必引起轩然大波。
他少小离家老大回,少年人成暮年人。容貌早变,连帮他开门的妻子,都认不出是他。
一家人终于团聚,可他回到家的消息不敢声张,对外只说他是远房的亲戚。熬了多年,苦尽甘来,尽享天伦之乐,含饴弄孙,与妻子戚氏,恩爱如初,故剑情深。
若他从此深居简出,不问世事。若他是个绝情无义,言而无信的人。那么他能安然无恙的安享晚年。
可他不是这种人,安顿后不久,其全副心思又放到了那厚厚一叠的人皮遗书上。他不能忘记那些陪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的托付。
他再次辞别家人,踏上了将一张张遗书送到同伴家人手里的重担。他跋山涉水寻访,足迹踏遍整个华夏大地。不知倦怠,足足用了两年又四个月才将那能访到的送到。
仍有数十张,已寻找不到家人。照说他一番真情实意,情愿肝脑涂地,也要完成死者心愿。应该换来大家的钦佩和爱戴。
但世间好人是多,总有少数别有用心之人在坏事。他身为陵墓修筑管事,既然还能活着。这事若传到朝中,轻的他五马分尸,重的满门抄斩乃至连坐都是有可能的。
一时之间,村里闹得纷纷扬扬,各种传言甚上尘嚣。有说他根本没有去参加修陵,有说他早就逃避修陵,有说他卖友求荣,贪生怕死得以苟且偷生。
人言可畏,众口铄金,流言蜚语是杀人不见的利刃。蔺贵仲迫于各种压力,最后选择上吊自杀,只留下手札一本,希望有朝一日,能开启始皇帝陵墓地宫,将一众昔日同生共死的兄弟遗骸和亡魂超度。
事情并没有因为他的死而得到平息,村里的人更是多方指责,说蔺贵仲贪生怕死,没有带同村中与他一同去的男丁回来。更有甚者,上门胁迫,冷嘲热讽,辱骂打砸。
更有威胁要去举报送官,还是村中耆老看在他蔺氏历代对当地所做贡献,出面调停平息,也因此散尽家财,家道中落,后来秦朝在短短时间内覆亡,后来的事也就无人追究了。
事情看似得到解决,蔺贵仲的遗孀遗孤和一干亲属得以活命。可戚氏深爱丈夫,为人十分贞烈,否则也不会独守空闺二十几年,含辛茹苦一个人拉扯孩子长大,等待丈夫音讯。这一等,黑发人盼成白发人。终于等到丈夫回来,开心的日子没过几天,就落得如斯下场。
她深信丈夫为人和所言所行,绝不会贪生怕死抛弃同伴不顾。尽管她苦口婆心,将丈夫当日回来所说场景事情,挨家挨户地去解释,陈诉,却并未有人肯相信。
她深悉单凭一面之词难以服众,丈夫的遗物那部手札中记录的东西,她更是亲自去寻找过,并没有结果。
为还丈夫清白,一经数年,她始终未曾放弃证明清白的方法。虽然事情过去许久,他们一家仍受村中之人冷眼旁观,鄙夷不屑。
家中之人本打算远走他乡,逃离这是非之地。可戚氏坚持道“若咱们一走了之,是避开了冷言冷语,也等于理亏,坐实了你们父亲爷爷的不白之冤。绝不能逃避,否则蔺公的冤屈怎么平反。”
事情一过许多年,戚氏也没能寻到让丈夫平反冤屈的证据。最后郁郁而终,留下祖训遗言,希望历代子子孙孙平反蔺贵仲的冤屈。
而事情经过经过许多人的讹传和曲解,逐渐被说成是一种诅咒。加之一些不幸的巧合发生在各人身上,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子抄三遍吃死人。连蔺氏的后代也信是一种诅咒,听信了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