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进驻临安
皇帝使者带了来如此好的消息,石斌等人岂能不欣喜若狂?有了总督京师兵马的权力,赵刚手下两千人马、临安城外三千人马以及大营中两万石斌嫡系,这两万五千兵马就足以保证石斌在临安城内高枕无忧了。
为了不让人觉得自己言而无信,石斌当即命令放了赵葵,让皇帝放心。在赵葵就要骑马离去时,王三却突然命士卒关上营门,不许他离开。这让赵葵愤怒不已,石斌见此情况也感觉有些疑惑和尴尬。
明白王三绝不是要陷自己于无信无义之地,其中肯定有些缘故,所以石斌便去询问缘由。
“贤弟,你这是为何?让赵葵快点离去也好安了皇帝的心,如果皇帝食言而肥不顾赵葵安危,我们这不就白忙了?”
“大哥,我命士卒关上营门正是要让咱们不白忙。”王三连忙解释道。
王三的话让石斌懵懂不解,为了让事情快点解决不横生枝节,石斌立刻问道:“贤弟此言何意?为何不使赵葵离去才是不让咱们白忙一场?”
“大哥,你也是久在官场,难道不觉得少了什么?”王三笑道。
在石斌看来,皇帝使者已经将消息传来,自己只要先去谢恩再去领取官服和官印就好。
见石斌还是懵懂不知,王三只得叹了口气道:“大哥,皇帝如今只是要那使者带来了口谕但是并无任命文书、无官服、无官印,连圣旨也没有,这可当不得真。若是皇帝是要再次将大哥赚入临安城中加害呢?”
虽然感觉皇帝不会出尔反尔,但是没有任命公文、官服和官印作保障只有口谕的确不太稳妥。于是石斌便对那使者说要皇帝遣钦差前来宣旨,并将任命公文、官服和官印一起带来,自己才会放了赵葵。
听了使者带来的消息后,理宗不由感叹石斌思维缜密,连这都考虑到了。不过为了赵葵的安全,理宗也只好依石斌所说,派钦差前去石斌营中宣旨、并将任命公文、官服和官员一起带去。
收到这些象征身份的东西后,石斌自然不会食言,立刻就将赵葵给放了。并带了一千兵马进临安‘谢恩’去了。
一进城,石斌便将侍卫亲军步军指挥使司控制的几个城门换成了自己的人,以保证自己能随时安全出城。并且命赵刚时刻留意殿前司军队的调动情况,防止自己在进宫后被暗害。
这种安排让皇帝即使有除掉石斌的心思却无处下手,石斌自然放心不少,可以安然入睡了。
石斌可以安然入睡,理宗却不行,他害怕石斌哪天热血上头率两万兵马杀入皇宫前来寻仇,要废了他。甚至和他祖先赵匡胤一样来个陈桥兵变干脆黄袍加身。
担心无用,理宗需要能臣谋士解决这棘手问题,于是立刻将被放回的赵葵召来相见。却发现赵葵手上并无伤痕,明白受到欺骗的理宗大怒,一个不小心竟然真的气晕过去。过了足足一个时辰理宗才醒过来,但仍旧气若游丝,眼中满是悔恨。
此时的理宗对石斌更是欲杀之而后快,于是询问赵葵有何办法。但赵葵却连连摇头表示暂时只能忍耐。因为如今石斌仍旧十分警惕,临安城内外足足两万多嫡系人马,一个不小心理宗就会性命不保。
深知保命要紧的理宗接受了赵葵的建议,决定蛰伏下来,打算慢慢寻求机会铲除石斌。因为赵葵的这句话,石斌倒是过了几天还舒畅的日子。
害怕时间久了,石斌身处高位,皇帝又在掌中他变得懈怠,王三、贾玲和赛西施于是劝石斌不要沉溺在胜利的喜悦中,应尽快经营两浙扎下根基。好在石斌没有因为这次的胜利而失去理智,接受三人的意见很快思考起来。
“诸位,那么你们说我现在该干什么?”石斌问道。
“该干什么?”贾玲听了石斌的话后噗嗤一笑,说道:“当然是干该干的事情,继续扩大影响加固根基。”
当然不能傻乎乎的问‘扩大哪里的影响加固哪里的根基’,只不过一时间石斌头脑尚未清晰,确实想不出答案。只能假模假式的点着头,表示赞同。
见石斌迟迟不说话,贾玲有些急躁,她又开口道:“夫君之前担心被四面围困出不得临安,所以首要之事就是将两浙路控制在手。父亲又掌握淮南两路,这样一来,即使事情有变,咱们也可以从容应对。”
贾玲的意思很明白,如果理宗想要平乱,就会从江南两路和福建路调兵,只有掌握了两浙路石斌才能进行有效的抵抗。而淮南两路是在岳父贾似道手中,河南路以及京东西路在石斌手中,若要调兵救援只是一份公文的事情。而贾似道必不会故意阻拦石斌南下两浙路的援兵。所以只要将两浙路掌握在手,一切就好万无一失。
“小玲的话极是,是得先将两浙路掌握在手,你们认为任命谁为两浙路的制置使比较好?”石斌问道。
“自然得是嫡系人马。如今李超掌管荆湖两路分不开身,王三这四川总领更不可能。刘霄是京东西路安抚使,易俊是河南路转运使,李旭是河南路安抚使,谢强兵是武安军统制。这样一算,能抽出身来去当这两浙路制置使的就只有李旭、易俊或者谢强兵了。河南路留一个人就够,小弟看留易俊合适。李旭做事细心才适合做两浙制置使。同时也该给谢强兵一个转运使或者安抚使当地,总是当统制也不好,恐他有怨言。”王三立刻说道。
“经你们这一说,我心中安稳不少。不过又让我想起一件事来。”石斌沉吟道,“我虽当了两年沿河制置使,但是根基其实主要在陕西,河东根基并不深,河北西路更是没什么根基。如今沿河制置使被吴潜夺去,时间一长,我虽得了两浙路却丢了河东与河北西路岂不是得不偿失?”
“夫君说得很对,咱们还得派人去当这沿河制置使,守住地盘。”赛西施说道。
“似乎人手不够···”石斌惆怅的说道:“赵刚、谢强兵才能不足,李曾伯与程元凤忠心不足,汪立信更不用提。这该如何是好?”
“大人,按卑职的做法或许可能摆脱这尴尬局面。”许风说道。
“哦?说说看。”贾玲抢过话头催促道。
“四川与荆湖两路乃大人根本,荆湖两路与四川皆经营多年,其实只要派人守住即可,不必让有大才之人困在那里。赵大人确实不适合治理地方,谢大人虽然能力不足但是替大人守土还是可以了。所以卑职认为这沿河制置使之职应用王三大人,谢大人就去当那四川总领。大人只要叮嘱谢大人小心行事,并命李超大人从旁监督就好。还有就是请大人不要忘了赛子龙大人,他也是有大才,让他当河东路安抚使就不错。再就是那个王驿,他是多年京官,升任他做吏部尚书应该不错。”
这不得不说是一次大调动,但确实让石斌手下大将王三抽出身来,众人听后无不高兴,都夸许风聪明。
于是石斌便决定表奏李旭为两浙路制置使,王三为沿河制置使,王驿为吏部尚书,让吴潜再去当他的京东东路安抚使。
看到奏折的理宗怒极反笑,大骂石斌是乱臣贼子贪心不足,是真的要学曹阿瞒挟天子以令诸侯。
虽然能力不足以铲除石斌,但是找人给石斌添堵,与石斌分庭抗礼还是能做到的。故而理宗立刻将赵葵和李芾宣进宫来,与他们商议此事。
二人虽然不同心同德,但是都是大宋的忠臣,故而一看石斌的这封奏折立刻大怒,表示愿意联合门生故吏与皇帝一起否定石斌的要求。
石斌虽然势大,但是多在军事,政治上只有贾似道、李曾伯、程元凤、王驿和汪立信几人和他们的门生故吏支持,远不如久在京师的赵葵和李芾厉害。所以几次努力都没有让石斌达成这个目的。
想着在大殿之上赵葵和李芾那一呼百应的样子,石斌心中充满羡慕嫉妒恨,暗暗后悔怎么没留个能干的人在京师,却留了赵刚这一个没什么智谋的勇夫。
但后悔无用,石斌必须想办法逼迫理宗尽快同意自己的请求,不然迟则生变。不得已,石斌只能再次将王三、贾玲和赛西施几人召集起来商量。
“咱们在政治上根基太浅,影响不足,你们说怎么办?”石斌有些沮丧的问道。
“大哥,这名不正则言不顺,若是大哥能当上宰相一切就都好办了。”王三提醒道。
“宰相?”石斌明白王三的意思,说道:“的确如此,悔不该当初弃了那参知政事,只想着枢密使。”
“大哥勿忧,要得一个宰相之位也不难,只要用些手腕就好。”王三十分自信的笑了笑。
一旦王三这么笑就表示事情的成功率很高,所以石斌也不着急只等王三自己说出。
“大哥,汉唐之时相权过重导致社稷不稳,所以自那之后相权日衰。如今当朝宰辅又只赵葵一人,相权再度加重。赵葵性格刚烈,必然经常与皇帝起争执,所以只要咱们派人在皇帝面前进几句谗言,让皇帝对赵葵起疑心,他便自然想要一个次相来制衡赵葵。到时候,咱们保举王驿当这次相不就好了?当然,在这期间,王驿还是必须要和咱们起‘争执’的。最好是弄到见面就吵的地步。”
这回石斌算是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大笑不止。一旁的贾玲、赛西施和许风也连连表示佩服。
皇帝使者带了来如此好的消息,石斌等人岂能不欣喜若狂?有了总督京师兵马的权力,赵刚手下两千人马、临安城外三千人马以及大营中两万石斌嫡系,这两万五千兵马就足以保证石斌在临安城内高枕无忧了。
为了不让人觉得自己言而无信,石斌当即命令放了赵葵,让皇帝放心。在赵葵就要骑马离去时,王三却突然命士卒关上营门,不许他离开。这让赵葵愤怒不已,石斌见此情况也感觉有些疑惑和尴尬。
明白王三绝不是要陷自己于无信无义之地,其中肯定有些缘故,所以石斌便去询问缘由。
“贤弟,你这是为何?让赵葵快点离去也好安了皇帝的心,如果皇帝食言而肥不顾赵葵安危,我们这不就白忙了?”
“大哥,我命士卒关上营门正是要让咱们不白忙。”王三连忙解释道。
王三的话让石斌懵懂不解,为了让事情快点解决不横生枝节,石斌立刻问道:“贤弟此言何意?为何不使赵葵离去才是不让咱们白忙一场?”
“大哥,你也是久在官场,难道不觉得少了什么?”王三笑道。
在石斌看来,皇帝使者已经将消息传来,自己只要先去谢恩再去领取官服和官印就好。
见石斌还是懵懂不知,王三只得叹了口气道:“大哥,皇帝如今只是要那使者带来了口谕但是并无任命文书、无官服、无官印,连圣旨也没有,这可当不得真。若是皇帝是要再次将大哥赚入临安城中加害呢?”
虽然感觉皇帝不会出尔反尔,但是没有任命公文、官服和官印作保障只有口谕的确不太稳妥。于是石斌便对那使者说要皇帝遣钦差前来宣旨,并将任命公文、官服和官印一起带来,自己才会放了赵葵。
听了使者带来的消息后,理宗不由感叹石斌思维缜密,连这都考虑到了。不过为了赵葵的安全,理宗也只好依石斌所说,派钦差前去石斌营中宣旨、并将任命公文、官服和官员一起带去。
收到这些象征身份的东西后,石斌自然不会食言,立刻就将赵葵给放了。并带了一千兵马进临安‘谢恩’去了。
一进城,石斌便将侍卫亲军步军指挥使司控制的几个城门换成了自己的人,以保证自己能随时安全出城。并且命赵刚时刻留意殿前司军队的调动情况,防止自己在进宫后被暗害。
这种安排让皇帝即使有除掉石斌的心思却无处下手,石斌自然放心不少,可以安然入睡了。
石斌可以安然入睡,理宗却不行,他害怕石斌哪天热血上头率两万兵马杀入皇宫前来寻仇,要废了他。甚至和他祖先赵匡胤一样来个陈桥兵变干脆黄袍加身。
担心无用,理宗需要能臣谋士解决这棘手问题,于是立刻将被放回的赵葵召来相见。却发现赵葵手上并无伤痕,明白受到欺骗的理宗大怒,一个不小心竟然真的气晕过去。过了足足一个时辰理宗才醒过来,但仍旧气若游丝,眼中满是悔恨。
此时的理宗对石斌更是欲杀之而后快,于是询问赵葵有何办法。但赵葵却连连摇头表示暂时只能忍耐。因为如今石斌仍旧十分警惕,临安城内外足足两万多嫡系人马,一个不小心理宗就会性命不保。
深知保命要紧的理宗接受了赵葵的建议,决定蛰伏下来,打算慢慢寻求机会铲除石斌。因为赵葵的这句话,石斌倒是过了几天还舒畅的日子。
害怕时间久了,石斌身处高位,皇帝又在掌中他变得懈怠,王三、贾玲和赛西施于是劝石斌不要沉溺在胜利的喜悦中,应尽快经营两浙扎下根基。好在石斌没有因为这次的胜利而失去理智,接受三人的意见很快思考起来。
“诸位,那么你们说我现在该干什么?”石斌问道。
“该干什么?”贾玲听了石斌的话后噗嗤一笑,说道:“当然是干该干的事情,继续扩大影响加固根基。”
当然不能傻乎乎的问‘扩大哪里的影响加固哪里的根基’,只不过一时间石斌头脑尚未清晰,确实想不出答案。只能假模假式的点着头,表示赞同。
见石斌迟迟不说话,贾玲有些急躁,她又开口道:“夫君之前担心被四面围困出不得临安,所以首要之事就是将两浙路控制在手。父亲又掌握淮南两路,这样一来,即使事情有变,咱们也可以从容应对。”
贾玲的意思很明白,如果理宗想要平乱,就会从江南两路和福建路调兵,只有掌握了两浙路石斌才能进行有效的抵抗。而淮南两路是在岳父贾似道手中,河南路以及京东西路在石斌手中,若要调兵救援只是一份公文的事情。而贾似道必不会故意阻拦石斌南下两浙路的援兵。所以只要将两浙路掌握在手,一切就好万无一失。
“小玲的话极是,是得先将两浙路掌握在手,你们认为任命谁为两浙路的制置使比较好?”石斌问道。
“自然得是嫡系人马。如今李超掌管荆湖两路分不开身,王三这四川总领更不可能。刘霄是京东西路安抚使,易俊是河南路转运使,李旭是河南路安抚使,谢强兵是武安军统制。这样一算,能抽出身来去当这两浙路制置使的就只有李旭、易俊或者谢强兵了。河南路留一个人就够,小弟看留易俊合适。李旭做事细心才适合做两浙制置使。同时也该给谢强兵一个转运使或者安抚使当地,总是当统制也不好,恐他有怨言。”王三立刻说道。
“经你们这一说,我心中安稳不少。不过又让我想起一件事来。”石斌沉吟道,“我虽当了两年沿河制置使,但是根基其实主要在陕西,河东根基并不深,河北西路更是没什么根基。如今沿河制置使被吴潜夺去,时间一长,我虽得了两浙路却丢了河东与河北西路岂不是得不偿失?”
“夫君说得很对,咱们还得派人去当这沿河制置使,守住地盘。”赛西施说道。
“似乎人手不够···”石斌惆怅的说道:“赵刚、谢强兵才能不足,李曾伯与程元凤忠心不足,汪立信更不用提。这该如何是好?”
“大人,按卑职的做法或许可能摆脱这尴尬局面。”许风说道。
“哦?说说看。”贾玲抢过话头催促道。
“四川与荆湖两路乃大人根本,荆湖两路与四川皆经营多年,其实只要派人守住即可,不必让有大才之人困在那里。赵大人确实不适合治理地方,谢大人虽然能力不足但是替大人守土还是可以了。所以卑职认为这沿河制置使之职应用王三大人,谢大人就去当那四川总领。大人只要叮嘱谢大人小心行事,并命李超大人从旁监督就好。还有就是请大人不要忘了赛子龙大人,他也是有大才,让他当河东路安抚使就不错。再就是那个王驿,他是多年京官,升任他做吏部尚书应该不错。”
这不得不说是一次大调动,但确实让石斌手下大将王三抽出身来,众人听后无不高兴,都夸许风聪明。
于是石斌便决定表奏李旭为两浙路制置使,王三为沿河制置使,王驿为吏部尚书,让吴潜再去当他的京东东路安抚使。
看到奏折的理宗怒极反笑,大骂石斌是乱臣贼子贪心不足,是真的要学曹阿瞒挟天子以令诸侯。
虽然能力不足以铲除石斌,但是找人给石斌添堵,与石斌分庭抗礼还是能做到的。故而理宗立刻将赵葵和李芾宣进宫来,与他们商议此事。
二人虽然不同心同德,但是都是大宋的忠臣,故而一看石斌的这封奏折立刻大怒,表示愿意联合门生故吏与皇帝一起否定石斌的要求。
石斌虽然势大,但是多在军事,政治上只有贾似道、李曾伯、程元凤、王驿和汪立信几人和他们的门生故吏支持,远不如久在京师的赵葵和李芾厉害。所以几次努力都没有让石斌达成这个目的。
想着在大殿之上赵葵和李芾那一呼百应的样子,石斌心中充满羡慕嫉妒恨,暗暗后悔怎么没留个能干的人在京师,却留了赵刚这一个没什么智谋的勇夫。
但后悔无用,石斌必须想办法逼迫理宗尽快同意自己的请求,不然迟则生变。不得已,石斌只能再次将王三、贾玲和赛西施几人召集起来商量。
“咱们在政治上根基太浅,影响不足,你们说怎么办?”石斌有些沮丧的问道。
“大哥,这名不正则言不顺,若是大哥能当上宰相一切就都好办了。”王三提醒道。
“宰相?”石斌明白王三的意思,说道:“的确如此,悔不该当初弃了那参知政事,只想着枢密使。”
“大哥勿忧,要得一个宰相之位也不难,只要用些手腕就好。”王三十分自信的笑了笑。
一旦王三这么笑就表示事情的成功率很高,所以石斌也不着急只等王三自己说出。
“大哥,汉唐之时相权过重导致社稷不稳,所以自那之后相权日衰。如今当朝宰辅又只赵葵一人,相权再度加重。赵葵性格刚烈,必然经常与皇帝起争执,所以只要咱们派人在皇帝面前进几句谗言,让皇帝对赵葵起疑心,他便自然想要一个次相来制衡赵葵。到时候,咱们保举王驿当这次相不就好了?当然,在这期间,王驿还是必须要和咱们起‘争执’的。最好是弄到见面就吵的地步。”
这回石斌算是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大笑不止。一旁的贾玲、赛西施和许风也连连表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