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国库没钱朕有钱
白骨精和猪小能在半空打个招呼,去其他方向收拾那些兴风作乱的小神了。
紫薇天帝频繁搞小动作,大唐天灾连连,一路上听着秦琼两将叙述,李洛心中杀意弥漫,等我在灵山事了,定要与你算算总账。
在君翔殿外落下,正是上朝的时间,道身李洛不在。
李洛隐去身形,想看看道身李洛如何处理朝务。
太极殿内,群臣毕集。
道身李洛仪容威严,端坐在龙椅上。
“陛下,今年天灾频频,微臣以为,当书‘罪己昭’,祭祀泰山,以求国泰民安!”
所谓罪己昭,就是向天陈述为政失德,祈求天庭原谅。
上书的是魏征,附和的臣子不在少数。自汉朝董仲叔提出天人感应,皇帝自命天之子,一切行事都与天息息相关。
如若那年灾害频频,天子都会写罪己昭,祭祀泰山。
道身李洛语气冰冷:“魏征,你在教朕做事?”
魏征装出惶恐不安的样子,辩解道:“陛下,是诸大臣联合商议的结果。一意孤行,必成独夫,伏乞陛下采纳。”
“我再重申一遍,古法不可循。天要与我大唐做对,那大唐就要给天一点颜色看看。凭什么,高高在上的天庭,可主宰大唐的命运?凭什么,他们要大唐遭受天灾?”
掷地有声,穿金裂帛。
李洛暗自点头,有道身李洛在,仙佛拿大唐没办法。
魏征喉结动了几下,退到文臣一列。还想着趁机给天庭捞点功德,谁想李洛油盐不进。
以他的修为,自是看不出大唐皇帝不过是本体的一个分身。
户部尚书戴胄出列:“陛下,顺天者兴,逆天者亡,千古不易的道理。观今大唐,天灾频仍。高州水灾,拨掉白银二十万两;灵州火灾,拨白银三十万两;秦州旱灾,拨白银五十万两……如此种种,国库空虚,始知与天做对,徒劳国力。”
怪不得有这么多人站在魏征一边,原来国库储备白银,如流水价地用来赈灾。
道身李洛听着戴胄的汇报,无法反驳,想来想去,无言以对。诸臣几十双眼睛看着他。
总算国老房玄龄站出来,一锤定音:“陛下有言,大唐得国,有赖太上老君。哪怕是祭祀,也只祭祀老君一人。在这个原则下,我们再行商议应对之策。”
魏征恨恨地瞥了一眼房玄龄,听说前段时间,这老东西都要嗝屁了,怎么又生龙活虎了。
李洛在屏风后传音:“道身,你先转到屏风后面,我解决国库问题。”
道身李洛暗恨地看了魏征一眼:“我先方便一下。”
听说汉高祖上朝,急于方便,经常把臣子的帽子当马桶。尼玛,魏征,迟早有天我也要把你的乌纱当马桶。道身李洛不无恶意地想。
转到屏风后面,李洛撤去隐身,道身李洛溜走。
群臣自是不知,一会儿的功夫,两人偷龙转凤,真正的李洛登场。
李洛继续刚才的话题:“戴爱卿,你说国库不支?”
戴胄点头:“确是如此。”
李洛声色一厉:“国库空虚,就国库空虚,别扯什么顺天而为。”
戴胄被吓出一身冷汗,身体明显地打了个摆子:“臣……”
李洛厌烦地一摆手:“下去。”
戴胄退回朝列。
李洛扫视一眼群臣:“各位,大唐有赖诸位尽心尽力。天灾出现没错,但是有人妖言惑众,怪不得朕的屠刀高高举起。”
特意看了魏征一眼,魏征缩了缩脑袋。神仙在人间为官,做到他这个地步,真憋屈。
“国库没钱,朕有钱啊!不就数百万两银子吗?”
说到银钱,李洛最不缺的就是这东西。
抽奖的五十万两白银,从须弥袋里取出,堆积得有如小山一样。
井龙王数十年积累的珠宝,李洛洗劫一空,再取出来,直接顶到太极殿的房梁了。
这玩意了,海量不说,价值比真金白银贵得多。粗略算下来,怎么也有千万两白银的价值了。
李洛戏谑地看着戴胄:“这些银钱宝物,可够充盈国库?”
群臣目瞪口呆,陛下是真得壕!
戴胄鸡啄米似地点头:“够了,够了。”
“如果再不够的话,大唐的军队是干嘛吃的?”李洛看向武将一列:“没事了,咱们多跟临国走动走动。大唐以武立国,不白养将军。突厥不久前,都打到长安外了。听说突厥黄金珠宝不少,你们就没想着借点儿?”
程咬金当先大笑:“陛下说得是,老程好长时间没打仗,禆部都长肉了。”
李靖道:“就等陛下这句话,我的玄甲军枕戈待旦,迫不急待了。”
李洛说要向邻国借钱的事情,在武将内部轰然响应,这群战争狂人,个个摩拳擦掌。
对,这才是大唐,要得就是武将铁血,对外扩张。整个南赡部洲,大到没边没沿。
李洛目孕笑意,很是满意。
朝会结束之后,把武将聚到一块儿,从系统积分商城里面兑换出一些功法,交给武将。
好比程咬金只会三板斧,那怎么行,一整套下来,叫做天罡三十六斧。
得到完整的天罡三十六斧,程咬金别提有多高兴了。
大将实力提升,唐军的作战力相对也会得到提升。
第一目标,自然是突厥。
李靖不无担忧:“陛下,突厥被称之为马背上的国家,不管是轻骑兵,还是重骑兵,都远在我大唐之上。现下大唐战马与突厥战马,实力相差悬殊。”
找人叫来秦琼:“秦将军,是你为国流血的时候了。”
武将们以为是个比喻,谁知秦琼拿出刀来,割破手掌,滴下半瓦盆的血。
李洛吩咐李靖:“把这些血倒进战马的饮水中,喂它们喝下,效果立见。”
始民血用来喂马,也就李洛想得出来。
李靖不明白李洛的操作,如言照做。第二天,每匹战马都成了千中挑一的汗血宝马。
结束与武将们的商议,李洛来到袁守诚处,他不知忙些什么,不在。
正打算离开,袁守诚回来,抱怨道:“我那侄子袁天罡和徒弟李淳风都是榆木脑袋,怎么教都不会。”
紫薇天帝频繁搞小动作,大唐天灾连连,一路上听着秦琼两将叙述,李洛心中杀意弥漫,等我在灵山事了,定要与你算算总账。
在君翔殿外落下,正是上朝的时间,道身李洛不在。
李洛隐去身形,想看看道身李洛如何处理朝务。
太极殿内,群臣毕集。
道身李洛仪容威严,端坐在龙椅上。
“陛下,今年天灾频频,微臣以为,当书‘罪己昭’,祭祀泰山,以求国泰民安!”
所谓罪己昭,就是向天陈述为政失德,祈求天庭原谅。
上书的是魏征,附和的臣子不在少数。自汉朝董仲叔提出天人感应,皇帝自命天之子,一切行事都与天息息相关。
如若那年灾害频频,天子都会写罪己昭,祭祀泰山。
道身李洛语气冰冷:“魏征,你在教朕做事?”
魏征装出惶恐不安的样子,辩解道:“陛下,是诸大臣联合商议的结果。一意孤行,必成独夫,伏乞陛下采纳。”
“我再重申一遍,古法不可循。天要与我大唐做对,那大唐就要给天一点颜色看看。凭什么,高高在上的天庭,可主宰大唐的命运?凭什么,他们要大唐遭受天灾?”
掷地有声,穿金裂帛。
李洛暗自点头,有道身李洛在,仙佛拿大唐没办法。
魏征喉结动了几下,退到文臣一列。还想着趁机给天庭捞点功德,谁想李洛油盐不进。
以他的修为,自是看不出大唐皇帝不过是本体的一个分身。
户部尚书戴胄出列:“陛下,顺天者兴,逆天者亡,千古不易的道理。观今大唐,天灾频仍。高州水灾,拨掉白银二十万两;灵州火灾,拨白银三十万两;秦州旱灾,拨白银五十万两……如此种种,国库空虚,始知与天做对,徒劳国力。”
怪不得有这么多人站在魏征一边,原来国库储备白银,如流水价地用来赈灾。
道身李洛听着戴胄的汇报,无法反驳,想来想去,无言以对。诸臣几十双眼睛看着他。
总算国老房玄龄站出来,一锤定音:“陛下有言,大唐得国,有赖太上老君。哪怕是祭祀,也只祭祀老君一人。在这个原则下,我们再行商议应对之策。”
魏征恨恨地瞥了一眼房玄龄,听说前段时间,这老东西都要嗝屁了,怎么又生龙活虎了。
李洛在屏风后传音:“道身,你先转到屏风后面,我解决国库问题。”
道身李洛暗恨地看了魏征一眼:“我先方便一下。”
听说汉高祖上朝,急于方便,经常把臣子的帽子当马桶。尼玛,魏征,迟早有天我也要把你的乌纱当马桶。道身李洛不无恶意地想。
转到屏风后面,李洛撤去隐身,道身李洛溜走。
群臣自是不知,一会儿的功夫,两人偷龙转凤,真正的李洛登场。
李洛继续刚才的话题:“戴爱卿,你说国库不支?”
戴胄点头:“确是如此。”
李洛声色一厉:“国库空虚,就国库空虚,别扯什么顺天而为。”
戴胄被吓出一身冷汗,身体明显地打了个摆子:“臣……”
李洛厌烦地一摆手:“下去。”
戴胄退回朝列。
李洛扫视一眼群臣:“各位,大唐有赖诸位尽心尽力。天灾出现没错,但是有人妖言惑众,怪不得朕的屠刀高高举起。”
特意看了魏征一眼,魏征缩了缩脑袋。神仙在人间为官,做到他这个地步,真憋屈。
“国库没钱,朕有钱啊!不就数百万两银子吗?”
说到银钱,李洛最不缺的就是这东西。
抽奖的五十万两白银,从须弥袋里取出,堆积得有如小山一样。
井龙王数十年积累的珠宝,李洛洗劫一空,再取出来,直接顶到太极殿的房梁了。
这玩意了,海量不说,价值比真金白银贵得多。粗略算下来,怎么也有千万两白银的价值了。
李洛戏谑地看着戴胄:“这些银钱宝物,可够充盈国库?”
群臣目瞪口呆,陛下是真得壕!
戴胄鸡啄米似地点头:“够了,够了。”
“如果再不够的话,大唐的军队是干嘛吃的?”李洛看向武将一列:“没事了,咱们多跟临国走动走动。大唐以武立国,不白养将军。突厥不久前,都打到长安外了。听说突厥黄金珠宝不少,你们就没想着借点儿?”
程咬金当先大笑:“陛下说得是,老程好长时间没打仗,禆部都长肉了。”
李靖道:“就等陛下这句话,我的玄甲军枕戈待旦,迫不急待了。”
李洛说要向邻国借钱的事情,在武将内部轰然响应,这群战争狂人,个个摩拳擦掌。
对,这才是大唐,要得就是武将铁血,对外扩张。整个南赡部洲,大到没边没沿。
李洛目孕笑意,很是满意。
朝会结束之后,把武将聚到一块儿,从系统积分商城里面兑换出一些功法,交给武将。
好比程咬金只会三板斧,那怎么行,一整套下来,叫做天罡三十六斧。
得到完整的天罡三十六斧,程咬金别提有多高兴了。
大将实力提升,唐军的作战力相对也会得到提升。
第一目标,自然是突厥。
李靖不无担忧:“陛下,突厥被称之为马背上的国家,不管是轻骑兵,还是重骑兵,都远在我大唐之上。现下大唐战马与突厥战马,实力相差悬殊。”
找人叫来秦琼:“秦将军,是你为国流血的时候了。”
武将们以为是个比喻,谁知秦琼拿出刀来,割破手掌,滴下半瓦盆的血。
李洛吩咐李靖:“把这些血倒进战马的饮水中,喂它们喝下,效果立见。”
始民血用来喂马,也就李洛想得出来。
李靖不明白李洛的操作,如言照做。第二天,每匹战马都成了千中挑一的汗血宝马。
结束与武将们的商议,李洛来到袁守诚处,他不知忙些什么,不在。
正打算离开,袁守诚回来,抱怨道:“我那侄子袁天罡和徒弟李淳风都是榆木脑袋,怎么教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