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的冬天一向来得早,今年亦不例外,霜降便落初雪,从封冻结冰的沧河再到并州城外为雪白头的青山,短短几月便将色彩斑斓的大地抹平成一张无限展开的空白画轴,前望无尽,后望无穷,雪色满目,亦空空如也,数月如此,直至来年春来。
而今日,叶寒站在巍峨城楼之上,低头望着城门前突然而归的东征大军,黑甲劲旅延绵数十里,仿若一滴误溅落在白卷上的浓墨,本想拭去擦干却没曾想越擦越多,似一条黑色蛟龙蜿蜒绵长至天地雪色中,极望不尽。
这一幕不禁让叶寒想起了数月前送青川出征时的情景,两者何其相似,只可惜寒风退暑热,绿肥化作雪白,夏终不是冬,归来的亦不是她心里一直惦记的那个人,叶寒把打量的视线从跪在城门前的领兵将领身上收回,心下轻声一叹,天地苍凉亦抵不过她的满心怅然失望。
“属下魏达拜见王妃。”
风雪初停天地寂静,城门下粗犷洪亮之声响起,震得城墙边沿上的积雪簌簌直落,站在巍峨城楼之上的人亦不由自主将目光纷纷聚焦在城门前说话的此人身上。
魏达!
此人叶寒并不陌生,当年后褚围城而陆知率领的援军迟迟未到,他多次以寡敌众抵抗住了后褚的偷袭与强攻,屡立战功,可算是忠勇有谋,是一员猛将,随后也多次入王府议事,她见过多次自是熟悉。而这次青川东征长安,因魏达是京城人士熟悉城内情况,便将他一同带上随行去了长安,但现下魏达率大军突然而归,定是与青川有关。
叶寒忍不住心中焦急,挥手拒了他人陪同,径直上前走向女墙边缘处,俯首望向正跪立于城门前的魏达,却清眸沉凝片刻才让身旁传令官传话问道:“魏将军数月前随王爷东征长安,今日怎会突然率部回来,可是王爷出了何事?”
魏达面露喜色,欣喜回之,“王妃多虑了。王爷作战英勇乃当世战神,锐不可当,长安城的各路宵小又怎能奈何得了王爷。王爷早于本月月初便攻下了长安城,拿下了叛乱的吴越二王,入主皇宫,魏达今日回来便是奉了王爷之令,特来接王妃与世子前往长安相聚。”
并州城里多是留守的将士和东征将士家眷,揪心不安几月,今忽然听到东征之军大胜的好消息,不一会儿便传遍了整个并州城,城上城下、城内城外皆呈一片欢腾之象。
叶寒听到青川安好的消息自是也欣喜不已,但倏然一阵凛冽寒风刮过,冻得她不禁浑身颤栗,刚落在心头的欢喜也莫名消失不见,只剩下茫茫空荡一片,像极了这天地间望不尽的白与空。
叶寒说不清此时骤然转变的心境,也不知是好是坏,亦来不及细探深想,城楼下魏达粗旷响亮的声音继续传来,说着,“属下离开长安之前,王爷特修书一封让属下亲自交与王妃,以报平安。”
边说着,魏达从怀中掏出一路小心护好的书信,双手呈于头上,正前处坚固高大的城门纹丝不动没有开启,只有门旁一侧开了一扇小门,然后一勇军(敢死队)之士前来取走了书信,然后小门又瞬间关闭,城门依旧是如顽石,牢不可破。
战场刀剑拼杀但亦有尔虞我诈,常常敌我难分,有此防备亦属正常,魏达理解并未生有不悦,倒是一同随他而回的将领,东征长安九死一生不说,又一路艰辛跋涉而归,如今眼见家在前却回不得,仅有一墙之隔却不能与亲人相见,现在还被自己人这般似贼防备,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满,难免嘴里会吐出几句牢骚,但好在魏达治军有方颇有军威,回头一记眼神便让身后众将领失了声,低头静待城门后的回复。
信从城楼之下送了上来,很快便到了叶寒手中,可中途却先经过了随行药童冬青之手,细作检查无毒之后才敢放心递与她。
这也是青川不放心她,为她做的万千安排之一。
冬青是解白一手□□出来的弟子,医术得其真传,青川离去之前本意让解白留下而带冬青便好,可长安那是什么地界,其中凶险比她在并州不知千百倍,青川挨不住她又哭又劝,最好只好依了她的意将冬青留在并州保护她们母子,让解白随他一起东征长安。
书信轻薄,比手掌略大,叶寒伸手接过并未着急打开,指尖顺着信封上正中红框内的熟悉字迹轻轻抚摸着,心下若天地般的苍白空洞里又恍然升起无尽怅然若失。
见信似汝来,终归不是君!
小小一封书信怎能解得了她数月见不到的思念成疾,可也是这小小一封书信却治好了她数月难愈的不安,只要青川在长安一切安好,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哪怕她此时思念成疾入膏肓命不久矣,她亦可心满意足含笑而去。
信封被利索撕开,薄薄信纸一张随风展开,白纸黑字密密麻麻瞬间映入眼帘,可叶寒却只觉心头忽生一悸,情绪变得有些慌乱,但还是故作镇定将信中内容一字一字认真看完,然后才缓缓抬起头来,对站在身旁的常嬷嬷吩咐道:“快去请朱老夫子过来。”
朱老夫子因年事已高,不便随大军长途跋涉直奔长安,便留守并州帮衬她一二,今日东征大军归来,这么大的事情他自是也一同随行,只是方才城楼高寒正值雪大,叶寒便请他静坐谯楼内暂避风雪。
信件未合,转眼便入了朱老夫子手中,朱老夫子再三确认才敢言道:“这信上字迹确实是青川亲手所写无疑,看来此次长安之行青川是胜了。”
薄薄一张信纸再次回了叶寒手中,与朱老夫子欣慰喜色相比,叶寒却显得十分沉默,低着头仔细凝视着白纸之上那一排排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字,一回又一回,一遍又一遍,好似这信中藏有什么惊天宝藏线索非要把它找出来不可。
云拢天暗,风起雪落,并州冬日里的天一向变化得就是这么快,阴晴不定让人琢磨不透,像极了女人藏在海底针的心。
朔日里的寒风是带着一根根尖锐的冰针,扎在脸上一划拉便是如皮肉被硬生生割开般的疼,人是血肉做成的凡身俗胎,即便是久经沙场的魁梧将士在寒冬风雪里也挨不上几刻,而递进去的书信也至少快有半个钟头了,却如石沉大海般没有个回音,眼前的城门也丝毫没有打开的迹象,饥寒交迫下东归大军中方才被压下的怒气又慢慢死灰复燃,若瘟疫般很快蔓延至整个大军,牢骚抗议渐起。
这次东归大军首领魏达也起不了丝毫作用,临近家门却被拒于门外,有家而不得归,将士们有此不满乃人之常情,他亦拦不住,只不过他为臣,君在上,他亦只有在漫天风雪严寒中俯首听命的份儿。
城楼巍峨,而城楼之上的戍楼犹如高山之巅,叶寒站在此处低头望着下方高得可吓软脚的悬空无物,边沿上无任何遮拦之物,若一不小心踏错跌落下去,下场便是死无葬身之地的万劫不复,叶寒不由心悸一慌连忙退后几步,沉默无声望着风雪弥漫中望不见头的东归大军,双眸渐渐凝了心神,然后由常嬷嬷扶着下了戍楼。
谯楼外,等待叶寒命令的众将领正等得焦急,见她一回来便立刻围拢过来,正准备开口就被叶寒先抢了先,让传令官复述着她的话,平静说着,“魏将军随王爷东征长安,现又奉王爷之命回并州护我母子二人去长安与王爷团聚,实乃劳苦功高,幸苦不易,本王妃感激不尽。本应设下筵席为将军还有众将士接风洗尘,可无奈并州今年冬寒凛冽远胜往年,以致城内突发时疫,已有数月未见好转,实在是不敢开城门迎大军回城,还请魏将军率大军在城外近郊驻扎几日,待城内时疫得以消解无碍后,本王妃自当亲临城门下迎众将士回城,设盛宴以赔罪,还请魏将军还有众将士海涵。”
此番话若惊雷落下,诧异的何止是城楼下一路长途跋涉回来的东归大军,就连围在叶寒周遭的将领也多有愕然,纷纷议论着城内何时起了时疫,他们怎么不知。
有人藏着心思不敢当面质问叶寒,当然也有心粗直爽之人问出了口,叶寒平静如常,慢悠悠由常嬷嬷扶着坐回席上,然后才抬起头来慢条斯理回着,“今年冬寒极恶,入冬开始便断断续续出现过几例疫症,但为免城内百姓慌乱引起骚动不安,便一直隐着未发只暗中派医者控制疫情,各位将军不知道也是自然。可现下天越发冷,感染的人也越来越多,方才来的路上并州太守就已将时疫爆发之事禀告于我,如今又临东征大军归来,若贸然将众将士迎回城中,只怕到时时疫凶恶如兽,我并州大好男儿未败倒在战场上,反而却折在这一场时疫中,岂不可惜?”
此话在情在理,可话中内容却真假难分,而叶寒所说这番话的意图更让在场众将领难以领悟通透,皆不知这位甚少见面的端王妃心里究竟到底打的什么主意,可城楼之下,长途跋涉归来还跪在雪地上的魏达,那可是他们一起并肩作战多年的生死之交,甚至还多次救过在场几位将领的性命,如今被王妃以一道不知真假的时疫之症阻拦在外,不得进城,委实让在场大多数将领心有不解,更是不满,但碍于君贵臣微,到底是谁也不敢冲撞行犯上之事。
城内城外哗然一片,质疑不满之声良久不消,而这样的结果叶寒在心中酝酿此番话时便已料想到,眼前众将领的沉默不言便已说明一切。叶寒也是无奈才出此下策,只不过她有她的顾虑和苦衷,让她既说不出口更不能与他人好生解释一二,所以只能以王妃之尊压众人不得不服从,听她命令行事。
有坚固巍峨的城墙为障,城外如何喧哗吵闹叶寒皆可暂时不管,她现在要的是这一城墙之后的安定,而最重要的是并州城内的人心一致,首先的就是眼前这些面服心不服的将领。
“传我令,”叶寒清幽平平的柔缓女声再次响起,虽不如传令官之声嘹亮如钟震空落雪,可话中突起的凌厉之势也让在场众将领立即心噤了半身寒,“城中时疫严重,不可轻怠,若谁敢放城外一人进来,或私自与城外大军联系,以致时疫扩散蔓延,皆以叛国通敌罪论处,还烦请众位将军亲自传令于各营,莫让手下将士以身犯险,因私情而平白丢了性命还连累全家。”
叶寒言下之意众将领已然明了:她对突然而归的东征大军心存怀疑,不信!
即便领军之人是与他们共经生死的患难兄弟,即便他带回来王爷的亲笔书信,即便王爷的亲笔书信都已被朱老夫子证实无假,可王妃依旧不信。许是女人天生多疑,众人对眼前这个不懂军务的妇人下达的命令多是无奈大过气怒,但谁让她是王妃,身为军人他们也只能服从。
“还有,”众人低头拜别领命欲走,临行前叶寒突然想起什么补充道,“王爷东征长安,让本王妃留守并州,还让众位将军左右辅佐,与本王妃一同守好北齐西境,还望众位将军各司其职,莫辜负了王爷期望。”
青川临走前特意当着留守并州的将领下达过军令:北齐西境之事,无论大小皆听她一人之命行事,若有不服不从者,皆以悖逆犯上之罪论处。青川一向治军甚严,即便人不在并州,军威犹在,众将领对他下达的军令自是不敢忘记,更不敢违逆,现在再经她这么特意一提醒,叶寒有十足的信心这城内时疫定不会蔓延到城外大军。
风雪掩人间,人声渐成无,城内城外又恢复了最初时的安静,天地白茫无尽里,空空如也,众人退去的谯楼内亦空空似无人,只有一微红发凉的炭盆烧着怎么也烧不尽的四下寒冷。
“王妃其实方才不必多次一举,即便您不提青川,凭众位将领的忠心与战场经验,也自会听命行事,助您守好并州城。”
朱老夫子一直静坐谯楼左席之上,方才叶寒与众将领争执的那一幕他在一旁看了个从始至终,他自是清楚叶寒此番这般咄咄压人的良苦用心:青川不在,将西境三州皆交在她一柔弱女人身上,她若不强势几分,这一群只尊强者的战场粗人又怎会将她一女人放在眼里,又怎会听她令行事,助她守好北齐西境以保青川后方无忧。只不过她方才之言威严过盛恩施欠缺,实在太过逼人,多有些考虑不周,以后还得多作历练。
谯楼无他人,叶寒也不需要再做强势,无奈道:“我知道这些将领都是多年来跟着青川东征西讨打下西境的忠臣良将,青川既然选择让他们留守并州,自然其忠心与能力自是不用多说,我也本该不应怀疑。只不过人心易变,有时候硬得能抵挡得住千军万马,可有时也会变得很软,我真怕众将领之中有人会因一时念及与魏达的同袍之情、救命之恩放了城外大军进来,到时祸水入城木成舟,再做任何措施都无济于事,还不如在最开始时就把其中利害后果都说清楚。军令如山,有了这道死命令压着,再加上青川的军威,我相信众位将军心里自有掂量,不会因一时糊涂而犯下大错。”
“王妃这么说,可是已有十足把握确定这魏达是敌非友?”朱老夫子老脸凝重,很是不信,“这魏达可是随青川一同出征的,他若非友,那青川,岂不危险?”
叶寒倒是没这么担心,冷静分析回道:“依青川的本事,我相信就算是有十个魏达都伤不到他半根毫毛,也许青川东征长安选魏达同行,也是对他心存怀疑所以才没有让他留守并州,不过现在青川不在,这一切都是我的个人猜想罢了,但有一点我可以确定,这魏达绝不是奉青川之命回来接我母子的。”
“王妃何以这般肯定?”朱老夫子立即问道。
叶寒低头将方才送进城中的书信从袖中拿了出来,平摊在案,白纸黑字若墨梅朵朵尽数绽放着,熟悉,却又陌生得吓人,就像是见到一个与青川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而实际上却是一个从不相识的陌生人冒充青川突然出现在你面前,这可不吓人。
朱老夫子起身走近案边,弯腰低着头再仔细看了几遍,仍不解难开,疑惑着,“这信上字迹确实是青川亲笔无疑,老夫即便再老眼昏花也不会将青川的字迹认错。”这点自信朱老夫子还是有的,青川毕竟是他一手教出来的爱徒,他又怎会不识他的字迹。
“字迹很像,就连信中青川说话的语气都模仿得栩栩如生,伪造这封信的人应是下了十足的功夫,可惜……假的终究是假的,模仿再像也只不过是一封骗人的假货罢了。”
叶寒仔细抚摸着信头那处墨笔最先落下的“姐姐”二字,笔画有重有轻,都细细凝结成墨变得深浅不一凹凸不平,原以为是相思下笔一时抑不住心中酸涩万千所致,没曾想却是有人精心设下的一场无双骗局,骗得她也差点用了心入了局负错相思,更别说朱老夫子这些局外之人了。
一封以假乱真的书信,叶寒心里说不出是气愤不甘还是失望怅然,淡淡说道:“青川临走之前曾与我有过约定,若败,他自会率兵退回并州;若胜,他定会派人回并州接我母子去长安团聚,但为防今日之万一,青川与我再三嘱咐,若非三物齐聚,否则无论是谁回来都不可信。先不说这三物之一的书信真伪,光是其它两物便已错或缺,所以我才敢断定这魏达与东征大军归来定不是受青川之命,但鉴于魏达乃故交熟识,我也一时难辨其是敌是友,因而方才才会以时疫为由阻止大军入城。”
叶寒与青川约定的三物之诺乃是绝顶机密之事,朱老夫子有分寸自是不会多问,但听了叶寒这番解释后,他也不禁暗叹这青川思虑之周全长远,离去之前竟将今日这般情况都已想到,这才免了今日一场无妄之灾,可青川亦非神人能算尽一切,现下这群来路不明的大军已兵临城下,事态升危,谁知他们会不会突然攻城而来。
“依王妃所言,既已肯定魏达及其大军有异,老夫认为现下当务之急是如何稳定城外大军,以保并州城平安。”豺狼临门,虎视眈眈,如芒在背,生死存亡之际,不可掉以轻心呀,朱老夫子心有直觉,此军定是来者不善。
叶寒也点了点头,很是认同,“魏达此次率大军归来,虽不敢确定其是否为敌,但亦绝不是友,而且他是青川旧部,在这里经营多年,对并州各处的人、事、物甚是熟悉,我担心……”
“王妃是担心城内将领会有人与他暗中联系?”朱老夫子帮叶寒说出她欲言又止的担忧。
叶寒沉静了一瞬,坚定摇了摇头,说道:“众位将军虽与魏达是同僚旧识人,关系匪浅,但他们更是青川一手带出来的心腹部下,忠心自是毋庸置疑,而且依众位将军多年丰富的战场经验来看,想必现在也已想到了此次东征大军归来的不妥之处。”
朱老夫子好奇问道:“何不妥之处?”
“夫子难道忘了,并州城东去千里广阔平原之外的大风关?”叶寒冷静提醒道:“那可是东来入我北齐西境的第一、也是唯一一处关险,一直派有重兵把守,拱卫西境。而如今有这么大一支军队入了西境,而我在并州城却没得到一丝从大风关传来的消息,夫子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如醍醐灌顶,朱老夫子恍然大悟,暗自怪着年老糊涂,他怎把西境第一屏障的大风关给忘了!魏达一行大军浩浩荡荡要西归并州,自是要经大风关守卫千里送信到并州城,待叶寒同意后才准入境,而不是招呼一声也不打就突然出现在并州城外。
真是熟人易惑人,关心亦生乱呀!
其实朱老夫子、还有众位将军会因情误事,叶寒并不觉得自己比他们有多睿智,她最多只能算是幸运而已。幸亏她不常入军营与魏达相熟,这才能不因熟人旧识之情而失了理智,也幸亏青川离去之前的再三嘱咐提醒,她才能谨守着他的话一直保持清醒,没有做下不可挽回的错事,真是万幸!
大彻大悟一场,朱老夫子虽平了心境却也存有些许不解,“既然王妃已看出魏达可疑之处,方才为何不直接告诉众将领,又为何要多此一举厉言敲打众将领一番,引众将领不满?”
“别人提醒的,哪有自己想通来得透彻,”叶寒说到这儿无端停顿了一下,又继而开口,言语间满是疑惑,“而且有一点,我想众位将军现在应与我一样,都想不明白?”
朱老夫子凝眉一想,开口回道:“王妃是不明白,魏达弄出这一不妥之处究竟是无意为之,还是故意使然,别有意图?”
叶寒重重点了点头,疑惑不开,又忧心甚重,“朱老夫子常出入军营,应对魏达此人十分了解。未经准许,擅自率大军入关,这可是犯上作乱的大罪,他是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兵,怎会不懂?可依他的心计与谋略,不应该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既然多思无果,如今之计,老夫想不如我们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针对叶寒的困惑,朱老夫子献计道。
如溺水之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叶寒立即问道:“如何明修栈道,又如何暗渡陈仓?朱老夫子可否能言明一二?”
朱老夫子回道:“在军营时老夫与魏达多有接触,对他为人还是比较了解。此人有勇有谋,却也许是出身世家的缘故,天性有些高傲。所以明面上我们可派与魏达熟识的将领出城慰问东归大军,并故意将此破绽向魏达挑明,先发制人,依魏达高傲的性子,无论有意还是无意,都是他理亏在先,短时间内定不会攻打并州城,再落个授人以柄的罪名,而暗地里,我们可以趁着此喘息之机派人向夏州和褚州求救,只要有一州的援兵赶到,并州城之危便可迎刃而解,魏达与其大军无需可惧。”
夏州北地生乱,陆知带走并州大半兵力前去支援,现下并州城内空虚,所剩兵力只能勉强守卫城阙,若是真与魏达大军一战,胜负显而易见,朱老夫子知我方之弱,又深识魏达之弱点,对症下药出此计谋,毋庸置疑乃是良策,但叶寒也有她的担忧、考虑,还有打算。
“魏达率大军悄无声息就出现在并州城外,我猜想他暗中的动作未必只有其一。”叶寒补充着她的见解,“派往褚州的信使不用多担心,褚州在并州之后,魏达的手自是伸不了这么远,但是夏、并两州南北相临一线,为防万一,派往夏州的信使我想兵分两队,一队直接北上,过驻扎在红绫镇的黑虎营入夏州,而另一队则从褚州绕行前往夏州,这样无论如何,至少有一队能安全抵达夏州将并州城的情况告诉与陆知,最多不过多费上些时日罢了,不会无功而返。”
朱老夫子听懂了叶寒话中的担忧,问道:“王妃是认为此次夏州北地生乱,是陆知使的调虎离山之计?可他一普通的四品将军,怎有这么大的能耐劝说得动臣服在北齐西境外的各大部落?”
问题越是深想便越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叶寒也只能摇头表示不知,迷茫道:“这……我也说不清,只是一种直觉罢了,一种很强的直觉。”
叶寒幽幽说着,边缓缓起了身走向谯楼边的窗户,伸手推开便可望尽城楼下已扎营结帐一片的东归大军,青帐如石渐垒成一丘长山,贴着青灰色的城墙渐渐蔓延开来,看样子是打定了主意要跟并州城缠绵至死呀!
“朱老夫子难道不觉得这东归大军,回来得也太巧了吗?”叶寒没有关上窗户,任风雪不断涌灌进来扑满面,她需要这严冬十二月的寒与冷来保持她随时会垮塌的理智,来压制她被兵临城下的恐惧与害怕,她不能慌,不能乱!
凡事都经不住细想深挖,朱老夫子沉重断言道:“若夏州之乱真与魏达有关,王妃还是在援兵未来之前提前做好打算,我们的敌人恐怕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可怕千百倍!”
叶寒自是知道,所以待朱老夫子走了之后,便一刻不停将方才商讨的对策传达下去,并还暗中调动了青川留给她护她周全的影卫军,特意派了四个行事机敏、擅长打听的影卫前往大风关打探消息,她要知道千里之隔的大风关究竟发生了什么。
若是可以,她更想知道这位魏达将军的真正主子到底是谁。只有把这些盘踞在她心里的问题都搞清楚了,她才能知晓对方的真正意图,这样并州城才会真正转危为安,整个北齐西境才会真正安定无事,青川在长安才会真正无后顾之忧!
外间的风停了,可雪却落得越发大了,真是如鹅毛般大的雪簌簌下个不停,不一会儿就将城楼下的茫茫青帐抹成了一地白墙,不见影子。
眼前一片莹雪划过,叶寒不禁伸出手来接住,白洁无暇轻盈若无,如此柔弱美好之物谁又能想到它亦能彻夜不眠悄无声息冻杀人性命。
叶寒对着手掌轻轻一吹,雪羽弱不经风瞬间便离了手掌飞出了城墙外,然后随着漫天雪色一同缓缓落向城墙下这一片肃杀成丧白的活死人墓里。它很渺小,渺小得一触便化,一踏便无,但是没关系,它会一场一场下,下成巨石挡路,下成山可压死人。并州的冬很长,它会一点一点跟他们耗下去,直到耗尽他们最后一丝热气,直到他们变成一具具僵硬的尸骨,直到这北齐西境又重新回到它原本的天地空茫万籁俱静里。
而今日,叶寒站在巍峨城楼之上,低头望着城门前突然而归的东征大军,黑甲劲旅延绵数十里,仿若一滴误溅落在白卷上的浓墨,本想拭去擦干却没曾想越擦越多,似一条黑色蛟龙蜿蜒绵长至天地雪色中,极望不尽。
这一幕不禁让叶寒想起了数月前送青川出征时的情景,两者何其相似,只可惜寒风退暑热,绿肥化作雪白,夏终不是冬,归来的亦不是她心里一直惦记的那个人,叶寒把打量的视线从跪在城门前的领兵将领身上收回,心下轻声一叹,天地苍凉亦抵不过她的满心怅然失望。
“属下魏达拜见王妃。”
风雪初停天地寂静,城门下粗犷洪亮之声响起,震得城墙边沿上的积雪簌簌直落,站在巍峨城楼之上的人亦不由自主将目光纷纷聚焦在城门前说话的此人身上。
魏达!
此人叶寒并不陌生,当年后褚围城而陆知率领的援军迟迟未到,他多次以寡敌众抵抗住了后褚的偷袭与强攻,屡立战功,可算是忠勇有谋,是一员猛将,随后也多次入王府议事,她见过多次自是熟悉。而这次青川东征长安,因魏达是京城人士熟悉城内情况,便将他一同带上随行去了长安,但现下魏达率大军突然而归,定是与青川有关。
叶寒忍不住心中焦急,挥手拒了他人陪同,径直上前走向女墙边缘处,俯首望向正跪立于城门前的魏达,却清眸沉凝片刻才让身旁传令官传话问道:“魏将军数月前随王爷东征长安,今日怎会突然率部回来,可是王爷出了何事?”
魏达面露喜色,欣喜回之,“王妃多虑了。王爷作战英勇乃当世战神,锐不可当,长安城的各路宵小又怎能奈何得了王爷。王爷早于本月月初便攻下了长安城,拿下了叛乱的吴越二王,入主皇宫,魏达今日回来便是奉了王爷之令,特来接王妃与世子前往长安相聚。”
并州城里多是留守的将士和东征将士家眷,揪心不安几月,今忽然听到东征之军大胜的好消息,不一会儿便传遍了整个并州城,城上城下、城内城外皆呈一片欢腾之象。
叶寒听到青川安好的消息自是也欣喜不已,但倏然一阵凛冽寒风刮过,冻得她不禁浑身颤栗,刚落在心头的欢喜也莫名消失不见,只剩下茫茫空荡一片,像极了这天地间望不尽的白与空。
叶寒说不清此时骤然转变的心境,也不知是好是坏,亦来不及细探深想,城楼下魏达粗旷响亮的声音继续传来,说着,“属下离开长安之前,王爷特修书一封让属下亲自交与王妃,以报平安。”
边说着,魏达从怀中掏出一路小心护好的书信,双手呈于头上,正前处坚固高大的城门纹丝不动没有开启,只有门旁一侧开了一扇小门,然后一勇军(敢死队)之士前来取走了书信,然后小门又瞬间关闭,城门依旧是如顽石,牢不可破。
战场刀剑拼杀但亦有尔虞我诈,常常敌我难分,有此防备亦属正常,魏达理解并未生有不悦,倒是一同随他而回的将领,东征长安九死一生不说,又一路艰辛跋涉而归,如今眼见家在前却回不得,仅有一墙之隔却不能与亲人相见,现在还被自己人这般似贼防备,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满,难免嘴里会吐出几句牢骚,但好在魏达治军有方颇有军威,回头一记眼神便让身后众将领失了声,低头静待城门后的回复。
信从城楼之下送了上来,很快便到了叶寒手中,可中途却先经过了随行药童冬青之手,细作检查无毒之后才敢放心递与她。
这也是青川不放心她,为她做的万千安排之一。
冬青是解白一手□□出来的弟子,医术得其真传,青川离去之前本意让解白留下而带冬青便好,可长安那是什么地界,其中凶险比她在并州不知千百倍,青川挨不住她又哭又劝,最好只好依了她的意将冬青留在并州保护她们母子,让解白随他一起东征长安。
书信轻薄,比手掌略大,叶寒伸手接过并未着急打开,指尖顺着信封上正中红框内的熟悉字迹轻轻抚摸着,心下若天地般的苍白空洞里又恍然升起无尽怅然若失。
见信似汝来,终归不是君!
小小一封书信怎能解得了她数月见不到的思念成疾,可也是这小小一封书信却治好了她数月难愈的不安,只要青川在长安一切安好,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哪怕她此时思念成疾入膏肓命不久矣,她亦可心满意足含笑而去。
信封被利索撕开,薄薄信纸一张随风展开,白纸黑字密密麻麻瞬间映入眼帘,可叶寒却只觉心头忽生一悸,情绪变得有些慌乱,但还是故作镇定将信中内容一字一字认真看完,然后才缓缓抬起头来,对站在身旁的常嬷嬷吩咐道:“快去请朱老夫子过来。”
朱老夫子因年事已高,不便随大军长途跋涉直奔长安,便留守并州帮衬她一二,今日东征大军归来,这么大的事情他自是也一同随行,只是方才城楼高寒正值雪大,叶寒便请他静坐谯楼内暂避风雪。
信件未合,转眼便入了朱老夫子手中,朱老夫子再三确认才敢言道:“这信上字迹确实是青川亲手所写无疑,看来此次长安之行青川是胜了。”
薄薄一张信纸再次回了叶寒手中,与朱老夫子欣慰喜色相比,叶寒却显得十分沉默,低着头仔细凝视着白纸之上那一排排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字,一回又一回,一遍又一遍,好似这信中藏有什么惊天宝藏线索非要把它找出来不可。
云拢天暗,风起雪落,并州冬日里的天一向变化得就是这么快,阴晴不定让人琢磨不透,像极了女人藏在海底针的心。
朔日里的寒风是带着一根根尖锐的冰针,扎在脸上一划拉便是如皮肉被硬生生割开般的疼,人是血肉做成的凡身俗胎,即便是久经沙场的魁梧将士在寒冬风雪里也挨不上几刻,而递进去的书信也至少快有半个钟头了,却如石沉大海般没有个回音,眼前的城门也丝毫没有打开的迹象,饥寒交迫下东归大军中方才被压下的怒气又慢慢死灰复燃,若瘟疫般很快蔓延至整个大军,牢骚抗议渐起。
这次东归大军首领魏达也起不了丝毫作用,临近家门却被拒于门外,有家而不得归,将士们有此不满乃人之常情,他亦拦不住,只不过他为臣,君在上,他亦只有在漫天风雪严寒中俯首听命的份儿。
城楼巍峨,而城楼之上的戍楼犹如高山之巅,叶寒站在此处低头望着下方高得可吓软脚的悬空无物,边沿上无任何遮拦之物,若一不小心踏错跌落下去,下场便是死无葬身之地的万劫不复,叶寒不由心悸一慌连忙退后几步,沉默无声望着风雪弥漫中望不见头的东归大军,双眸渐渐凝了心神,然后由常嬷嬷扶着下了戍楼。
谯楼外,等待叶寒命令的众将领正等得焦急,见她一回来便立刻围拢过来,正准备开口就被叶寒先抢了先,让传令官复述着她的话,平静说着,“魏将军随王爷东征长安,现又奉王爷之命回并州护我母子二人去长安与王爷团聚,实乃劳苦功高,幸苦不易,本王妃感激不尽。本应设下筵席为将军还有众将士接风洗尘,可无奈并州今年冬寒凛冽远胜往年,以致城内突发时疫,已有数月未见好转,实在是不敢开城门迎大军回城,还请魏将军率大军在城外近郊驻扎几日,待城内时疫得以消解无碍后,本王妃自当亲临城门下迎众将士回城,设盛宴以赔罪,还请魏将军还有众将士海涵。”
此番话若惊雷落下,诧异的何止是城楼下一路长途跋涉回来的东归大军,就连围在叶寒周遭的将领也多有愕然,纷纷议论着城内何时起了时疫,他们怎么不知。
有人藏着心思不敢当面质问叶寒,当然也有心粗直爽之人问出了口,叶寒平静如常,慢悠悠由常嬷嬷扶着坐回席上,然后才抬起头来慢条斯理回着,“今年冬寒极恶,入冬开始便断断续续出现过几例疫症,但为免城内百姓慌乱引起骚动不安,便一直隐着未发只暗中派医者控制疫情,各位将军不知道也是自然。可现下天越发冷,感染的人也越来越多,方才来的路上并州太守就已将时疫爆发之事禀告于我,如今又临东征大军归来,若贸然将众将士迎回城中,只怕到时时疫凶恶如兽,我并州大好男儿未败倒在战场上,反而却折在这一场时疫中,岂不可惜?”
此话在情在理,可话中内容却真假难分,而叶寒所说这番话的意图更让在场众将领难以领悟通透,皆不知这位甚少见面的端王妃心里究竟到底打的什么主意,可城楼之下,长途跋涉归来还跪在雪地上的魏达,那可是他们一起并肩作战多年的生死之交,甚至还多次救过在场几位将领的性命,如今被王妃以一道不知真假的时疫之症阻拦在外,不得进城,委实让在场大多数将领心有不解,更是不满,但碍于君贵臣微,到底是谁也不敢冲撞行犯上之事。
城内城外哗然一片,质疑不满之声良久不消,而这样的结果叶寒在心中酝酿此番话时便已料想到,眼前众将领的沉默不言便已说明一切。叶寒也是无奈才出此下策,只不过她有她的顾虑和苦衷,让她既说不出口更不能与他人好生解释一二,所以只能以王妃之尊压众人不得不服从,听她命令行事。
有坚固巍峨的城墙为障,城外如何喧哗吵闹叶寒皆可暂时不管,她现在要的是这一城墙之后的安定,而最重要的是并州城内的人心一致,首先的就是眼前这些面服心不服的将领。
“传我令,”叶寒清幽平平的柔缓女声再次响起,虽不如传令官之声嘹亮如钟震空落雪,可话中突起的凌厉之势也让在场众将领立即心噤了半身寒,“城中时疫严重,不可轻怠,若谁敢放城外一人进来,或私自与城外大军联系,以致时疫扩散蔓延,皆以叛国通敌罪论处,还烦请众位将军亲自传令于各营,莫让手下将士以身犯险,因私情而平白丢了性命还连累全家。”
叶寒言下之意众将领已然明了:她对突然而归的东征大军心存怀疑,不信!
即便领军之人是与他们共经生死的患难兄弟,即便他带回来王爷的亲笔书信,即便王爷的亲笔书信都已被朱老夫子证实无假,可王妃依旧不信。许是女人天生多疑,众人对眼前这个不懂军务的妇人下达的命令多是无奈大过气怒,但谁让她是王妃,身为军人他们也只能服从。
“还有,”众人低头拜别领命欲走,临行前叶寒突然想起什么补充道,“王爷东征长安,让本王妃留守并州,还让众位将军左右辅佐,与本王妃一同守好北齐西境,还望众位将军各司其职,莫辜负了王爷期望。”
青川临走前特意当着留守并州的将领下达过军令:北齐西境之事,无论大小皆听她一人之命行事,若有不服不从者,皆以悖逆犯上之罪论处。青川一向治军甚严,即便人不在并州,军威犹在,众将领对他下达的军令自是不敢忘记,更不敢违逆,现在再经她这么特意一提醒,叶寒有十足的信心这城内时疫定不会蔓延到城外大军。
风雪掩人间,人声渐成无,城内城外又恢复了最初时的安静,天地白茫无尽里,空空如也,众人退去的谯楼内亦空空似无人,只有一微红发凉的炭盆烧着怎么也烧不尽的四下寒冷。
“王妃其实方才不必多次一举,即便您不提青川,凭众位将领的忠心与战场经验,也自会听命行事,助您守好并州城。”
朱老夫子一直静坐谯楼左席之上,方才叶寒与众将领争执的那一幕他在一旁看了个从始至终,他自是清楚叶寒此番这般咄咄压人的良苦用心:青川不在,将西境三州皆交在她一柔弱女人身上,她若不强势几分,这一群只尊强者的战场粗人又怎会将她一女人放在眼里,又怎会听她令行事,助她守好北齐西境以保青川后方无忧。只不过她方才之言威严过盛恩施欠缺,实在太过逼人,多有些考虑不周,以后还得多作历练。
谯楼无他人,叶寒也不需要再做强势,无奈道:“我知道这些将领都是多年来跟着青川东征西讨打下西境的忠臣良将,青川既然选择让他们留守并州,自然其忠心与能力自是不用多说,我也本该不应怀疑。只不过人心易变,有时候硬得能抵挡得住千军万马,可有时也会变得很软,我真怕众将领之中有人会因一时念及与魏达的同袍之情、救命之恩放了城外大军进来,到时祸水入城木成舟,再做任何措施都无济于事,还不如在最开始时就把其中利害后果都说清楚。军令如山,有了这道死命令压着,再加上青川的军威,我相信众位将军心里自有掂量,不会因一时糊涂而犯下大错。”
“王妃这么说,可是已有十足把握确定这魏达是敌非友?”朱老夫子老脸凝重,很是不信,“这魏达可是随青川一同出征的,他若非友,那青川,岂不危险?”
叶寒倒是没这么担心,冷静分析回道:“依青川的本事,我相信就算是有十个魏达都伤不到他半根毫毛,也许青川东征长安选魏达同行,也是对他心存怀疑所以才没有让他留守并州,不过现在青川不在,这一切都是我的个人猜想罢了,但有一点我可以确定,这魏达绝不是奉青川之命回来接我母子的。”
“王妃何以这般肯定?”朱老夫子立即问道。
叶寒低头将方才送进城中的书信从袖中拿了出来,平摊在案,白纸黑字若墨梅朵朵尽数绽放着,熟悉,却又陌生得吓人,就像是见到一个与青川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而实际上却是一个从不相识的陌生人冒充青川突然出现在你面前,这可不吓人。
朱老夫子起身走近案边,弯腰低着头再仔细看了几遍,仍不解难开,疑惑着,“这信上字迹确实是青川亲笔无疑,老夫即便再老眼昏花也不会将青川的字迹认错。”这点自信朱老夫子还是有的,青川毕竟是他一手教出来的爱徒,他又怎会不识他的字迹。
“字迹很像,就连信中青川说话的语气都模仿得栩栩如生,伪造这封信的人应是下了十足的功夫,可惜……假的终究是假的,模仿再像也只不过是一封骗人的假货罢了。”
叶寒仔细抚摸着信头那处墨笔最先落下的“姐姐”二字,笔画有重有轻,都细细凝结成墨变得深浅不一凹凸不平,原以为是相思下笔一时抑不住心中酸涩万千所致,没曾想却是有人精心设下的一场无双骗局,骗得她也差点用了心入了局负错相思,更别说朱老夫子这些局外之人了。
一封以假乱真的书信,叶寒心里说不出是气愤不甘还是失望怅然,淡淡说道:“青川临走之前曾与我有过约定,若败,他自会率兵退回并州;若胜,他定会派人回并州接我母子去长安团聚,但为防今日之万一,青川与我再三嘱咐,若非三物齐聚,否则无论是谁回来都不可信。先不说这三物之一的书信真伪,光是其它两物便已错或缺,所以我才敢断定这魏达与东征大军归来定不是受青川之命,但鉴于魏达乃故交熟识,我也一时难辨其是敌是友,因而方才才会以时疫为由阻止大军入城。”
叶寒与青川约定的三物之诺乃是绝顶机密之事,朱老夫子有分寸自是不会多问,但听了叶寒这番解释后,他也不禁暗叹这青川思虑之周全长远,离去之前竟将今日这般情况都已想到,这才免了今日一场无妄之灾,可青川亦非神人能算尽一切,现下这群来路不明的大军已兵临城下,事态升危,谁知他们会不会突然攻城而来。
“依王妃所言,既已肯定魏达及其大军有异,老夫认为现下当务之急是如何稳定城外大军,以保并州城平安。”豺狼临门,虎视眈眈,如芒在背,生死存亡之际,不可掉以轻心呀,朱老夫子心有直觉,此军定是来者不善。
叶寒也点了点头,很是认同,“魏达此次率大军归来,虽不敢确定其是否为敌,但亦绝不是友,而且他是青川旧部,在这里经营多年,对并州各处的人、事、物甚是熟悉,我担心……”
“王妃是担心城内将领会有人与他暗中联系?”朱老夫子帮叶寒说出她欲言又止的担忧。
叶寒沉静了一瞬,坚定摇了摇头,说道:“众位将军虽与魏达是同僚旧识人,关系匪浅,但他们更是青川一手带出来的心腹部下,忠心自是毋庸置疑,而且依众位将军多年丰富的战场经验来看,想必现在也已想到了此次东征大军归来的不妥之处。”
朱老夫子好奇问道:“何不妥之处?”
“夫子难道忘了,并州城东去千里广阔平原之外的大风关?”叶寒冷静提醒道:“那可是东来入我北齐西境的第一、也是唯一一处关险,一直派有重兵把守,拱卫西境。而如今有这么大一支军队入了西境,而我在并州城却没得到一丝从大风关传来的消息,夫子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如醍醐灌顶,朱老夫子恍然大悟,暗自怪着年老糊涂,他怎把西境第一屏障的大风关给忘了!魏达一行大军浩浩荡荡要西归并州,自是要经大风关守卫千里送信到并州城,待叶寒同意后才准入境,而不是招呼一声也不打就突然出现在并州城外。
真是熟人易惑人,关心亦生乱呀!
其实朱老夫子、还有众位将军会因情误事,叶寒并不觉得自己比他们有多睿智,她最多只能算是幸运而已。幸亏她不常入军营与魏达相熟,这才能不因熟人旧识之情而失了理智,也幸亏青川离去之前的再三嘱咐提醒,她才能谨守着他的话一直保持清醒,没有做下不可挽回的错事,真是万幸!
大彻大悟一场,朱老夫子虽平了心境却也存有些许不解,“既然王妃已看出魏达可疑之处,方才为何不直接告诉众将领,又为何要多此一举厉言敲打众将领一番,引众将领不满?”
“别人提醒的,哪有自己想通来得透彻,”叶寒说到这儿无端停顿了一下,又继而开口,言语间满是疑惑,“而且有一点,我想众位将军现在应与我一样,都想不明白?”
朱老夫子凝眉一想,开口回道:“王妃是不明白,魏达弄出这一不妥之处究竟是无意为之,还是故意使然,别有意图?”
叶寒重重点了点头,疑惑不开,又忧心甚重,“朱老夫子常出入军营,应对魏达此人十分了解。未经准许,擅自率大军入关,这可是犯上作乱的大罪,他是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兵,怎会不懂?可依他的心计与谋略,不应该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既然多思无果,如今之计,老夫想不如我们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针对叶寒的困惑,朱老夫子献计道。
如溺水之人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叶寒立即问道:“如何明修栈道,又如何暗渡陈仓?朱老夫子可否能言明一二?”
朱老夫子回道:“在军营时老夫与魏达多有接触,对他为人还是比较了解。此人有勇有谋,却也许是出身世家的缘故,天性有些高傲。所以明面上我们可派与魏达熟识的将领出城慰问东归大军,并故意将此破绽向魏达挑明,先发制人,依魏达高傲的性子,无论有意还是无意,都是他理亏在先,短时间内定不会攻打并州城,再落个授人以柄的罪名,而暗地里,我们可以趁着此喘息之机派人向夏州和褚州求救,只要有一州的援兵赶到,并州城之危便可迎刃而解,魏达与其大军无需可惧。”
夏州北地生乱,陆知带走并州大半兵力前去支援,现下并州城内空虚,所剩兵力只能勉强守卫城阙,若是真与魏达大军一战,胜负显而易见,朱老夫子知我方之弱,又深识魏达之弱点,对症下药出此计谋,毋庸置疑乃是良策,但叶寒也有她的担忧、考虑,还有打算。
“魏达率大军悄无声息就出现在并州城外,我猜想他暗中的动作未必只有其一。”叶寒补充着她的见解,“派往褚州的信使不用多担心,褚州在并州之后,魏达的手自是伸不了这么远,但是夏、并两州南北相临一线,为防万一,派往夏州的信使我想兵分两队,一队直接北上,过驻扎在红绫镇的黑虎营入夏州,而另一队则从褚州绕行前往夏州,这样无论如何,至少有一队能安全抵达夏州将并州城的情况告诉与陆知,最多不过多费上些时日罢了,不会无功而返。”
朱老夫子听懂了叶寒话中的担忧,问道:“王妃是认为此次夏州北地生乱,是陆知使的调虎离山之计?可他一普通的四品将军,怎有这么大的能耐劝说得动臣服在北齐西境外的各大部落?”
问题越是深想便越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叶寒也只能摇头表示不知,迷茫道:“这……我也说不清,只是一种直觉罢了,一种很强的直觉。”
叶寒幽幽说着,边缓缓起了身走向谯楼边的窗户,伸手推开便可望尽城楼下已扎营结帐一片的东归大军,青帐如石渐垒成一丘长山,贴着青灰色的城墙渐渐蔓延开来,看样子是打定了主意要跟并州城缠绵至死呀!
“朱老夫子难道不觉得这东归大军,回来得也太巧了吗?”叶寒没有关上窗户,任风雪不断涌灌进来扑满面,她需要这严冬十二月的寒与冷来保持她随时会垮塌的理智,来压制她被兵临城下的恐惧与害怕,她不能慌,不能乱!
凡事都经不住细想深挖,朱老夫子沉重断言道:“若夏州之乱真与魏达有关,王妃还是在援兵未来之前提前做好打算,我们的敌人恐怕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可怕千百倍!”
叶寒自是知道,所以待朱老夫子走了之后,便一刻不停将方才商讨的对策传达下去,并还暗中调动了青川留给她护她周全的影卫军,特意派了四个行事机敏、擅长打听的影卫前往大风关打探消息,她要知道千里之隔的大风关究竟发生了什么。
若是可以,她更想知道这位魏达将军的真正主子到底是谁。只有把这些盘踞在她心里的问题都搞清楚了,她才能知晓对方的真正意图,这样并州城才会真正转危为安,整个北齐西境才会真正安定无事,青川在长安才会真正无后顾之忧!
外间的风停了,可雪却落得越发大了,真是如鹅毛般大的雪簌簌下个不停,不一会儿就将城楼下的茫茫青帐抹成了一地白墙,不见影子。
眼前一片莹雪划过,叶寒不禁伸出手来接住,白洁无暇轻盈若无,如此柔弱美好之物谁又能想到它亦能彻夜不眠悄无声息冻杀人性命。
叶寒对着手掌轻轻一吹,雪羽弱不经风瞬间便离了手掌飞出了城墙外,然后随着漫天雪色一同缓缓落向城墙下这一片肃杀成丧白的活死人墓里。它很渺小,渺小得一触便化,一踏便无,但是没关系,它会一场一场下,下成巨石挡路,下成山可压死人。并州的冬很长,它会一点一点跟他们耗下去,直到耗尽他们最后一丝热气,直到他们变成一具具僵硬的尸骨,直到这北齐西境又重新回到它原本的天地空茫万籁俱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