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2 林子景辞亲赴永城,聚双玉岁至欲定亲
吃了午饭,贾敏陪着兄妹几个坐了一刻,便称乏往里屋去歇息。林玦于是引着黛玉等人往圆鹊轩来,霁雪找出个玉燕,黛玉陪弟弟和妹妹踢了两个,便气喘不已,于是坐在廊下歇息,看着薰玉和林珝玩闹。
屏退众人,林玦一手端着一盅茶过来,送到黛玉手中,立在她身后,慢慢地啜饮。
黛玉一尝就知道,这是苏州的碧螺春。可惜略过了些时候,不及明前的吃着那么好。
“还是咱们家里的茶吃着清香。”黛玉喟叹:“可算是回来了。”
“是自家庄子里的茶。”林玦摩挲着她发间的珍珠蝴蝶簪子,整颗心都融成了一汪水。他是异乡来客,亲眼瞧着黛玉一日日长成。当日他远赴永城,她还是七八岁的小姑娘,五年后再回来,她已经长成了。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真是又骄傲又害怕。
林玦到底从清甜茶水里品出了些苦涩滋味:“再过两日,我就要回永城去了。若在京里多待,风言风语只怕要把林家淹了。”
“哥哥才回来。”黛玉心中涌出万般不舍,转身拉着他的衣袖不肯放:“明岁就是我及笄的时候了,哥哥一走又是五年,再回来,可知我还在不在京里?”
“明年就十五了,也是大姑娘了,还这样娇滴滴地爱粘着哥哥。”林玦心中叹息,低声告诉她:“母亲有意为你和宝玉定亲,你心里是什么章程?”
黛玉面上飞红,饶是和林玦再亲近,谈起这事,也多出几分羞涩:“这些事自然都有父母为我做主,我能有什么想法。”
既这么说了,自然是愿意的。其中利害,贾敏一早都告诉她了。
黛玉见林玦皱眉,忙说:“这事母亲一早和我说过了。”
真论起来,作为哥哥,林玦对宝玉当妹夫是一千万个不愿意。但他是能够窥破天机的人,原本红楼一书中,黛玉与宝玉两个就是天定姻缘。若外力加以阻挠,两人别娶他嫁,实在令林玦担心。黛玉最终是否会像高鹗续书中那样,落得个泪尽而亡的下场。
“宝玉贪玩爱胡闹,虽聪慧却不求上进,日后只怕难有大成就。幸而贾家还有些体面,你若过去了,争荣夸耀断不能够,清闲度日倒还使得。父亲是母亲是想着,你惯爱使小性子,外头那些人明面上瞧着好,内里未必不是草莽,倒不如宝玉知根知底的好。他跟着父亲读过两年书,虽不成气候,对着你却有一片柔肠软肚。万般不好,只消他能包容你,就足以补足旁的。”
黛玉本不喜名利,只求平顺度日。想着这些,宝玉真是再合适不过。何况贾母和凤姐都爱惜她,等她过去了,王夫人虽为婆母,有贾母压在上头,想来也不至过分苛责。
这样想了一回,竟也觉得很好。若他们两情相悦,就是世上最好的事,别人觉得美满,于他们未必是圆满。
“妹妹可曾想过,将来想做些什么?你如今是姑娘,被困在闺阁之中。来日成了一家主母,宝玉又宽纵你,能做的事比眼下更宽泛。一成不变的日子有什么趣味,总要做些事,才不枉此生。”
黛玉闻言,两颊微红,眼中不免透出向往:“天下之大,地域广阔。来日,我想多瞧瞧。也想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等年纪大了,就回苏州去,守着咱们家的沧浪亭终老。”
她是有想法的人,林玦听了,备感满意。
“等你出阁的时候,我一定告诉父亲,让他把沧浪亭的地契给你做压箱陪嫁。”
兴许这是好事,宝玉虽做什么都不成,有一样却做得很好。哄黛玉高兴,除了他,哪个郎君也做不到那样低声下气。
“我的事还远着。”黛玉深吸一口气,这都是早已经说定了的事,说多了就成了一件寻常事。“哥哥预备什么时候走?”
“等过了立夏就走。我们想带走吟吟,过程子天热了再上路,孩子也难受。”
小郡主如今封号漾漪,也正经有了大名慕容轻缨,林玦和合睿王却仍喜欢唤她乳名吟吟。
黛玉正经带过轻缨几日,还想着等她会喊人了再哄她叫姑姑。未料到林玦和王爷竟要将她带走。外放的官员和驻守边关的将领无召不得入京,这一去,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见。
她虽不舍,却也为轻缨高兴:“京城规矩多,内廷更像个囚笼。你们带走她,让她能自由自在地活几年,是件好事。”
立夏这日,贾敏领着兄妹四个往荣国府来辞贾母。
贾母年纪愈发大上去,前两年失了元春,贾政又丢了官职,连遭重击之下,精神头每况愈下。今日见贾敏来了,欢喜之下,也能强打起精神走动。
“听说黛玉前两日叫宫里留下了?”虽见黛玉好端端坐在眼前,贾母也不免感到后怕:“在宫里病了一场,如今都大好了?”
“我不过是吹了冷风,叫太医开了两剂药,吃了就好了。”黛玉依在贾母身侧,娇娇地哄她:“在宫里头,传出来难免变重了些。老祖宗不必信他们,我的身子很好。”
贾母上下打量她一回,虽听她说很好,却还是心存担忧:“我瞧你比往里日更瘦了些。”
贾敏在侧笑道:“天热了,她懒懒地吃不下东西。她是来讨债的,母亲不必过分疼她。今日我领他们过来,是玦儿又要往边关去了,怕母亲担心,故来辞别。”
“边关风霜侵人,玦儿才回来没两天,又要过去,真叫人担心。”
林玦擎着茶道:“边关虽清苦了些,倒也很自在。老祖宗仔细将养身子,那里的人参好,等我过去了,再寻好的来供老祖宗吃。”
林玦极孝顺,他感念当年贾母与贾政待他好,也照顾过他一些时日,故而时时刻刻记在心里。就是往永城去了,逢年过节也常送东西过来。永城有座永山,常有樵夫挖了人参出来卖,他见长得好,就常常买下,送回来奉与贾母入药。
贾母一向疼他们兄妹,听了这话,哪有不高兴的道理。正要开口,鸳鸯进来回话:“政老爷请林大爷过去说话。”
她忙道:“既叫你,你就去罢。”
林玦与众长辈见了礼,这才往外院去。他才去了,那厢丫头和婆子拥着探春和惜春进来。先见了礼,就把黛玉拉到一边去说话。
贾母见宝玉这样久不过来,便催鸳鸯:“怎么不见宝玉?”
鸳鸯笑道:“将才还在这里,一会子就不知道哪里去了,已经遣人去催了。”
“不必催,知道了妹妹在这里,在天边他也要跑回来。”凤姐起身踱到贾母身边,奉了盏参汤与她吃:“老祖宗,这两个孩子的心思,旁人不知道,您难道也不知道?”
话音刚落,果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丫头打起帘子迎人进来,还没绕过屏风,就听宝玉在外问:“林妹妹来了?”
“瞧瞧,我说什么来着。”凤姐笑着迎出来,拉着他往里去:“林家两个妹妹都来了,你问哪个?”
众人皆掩唇而笑,宝玉也跟着一并笑起来。他喃喃道:“我见了两个妹妹,心里都高兴。”
凤姐压着他与贾母等人见了礼,便朝西套间方向指:“姊妹几个往那里去了,你去罢,去了我们几个也好说说话。”
宝玉应声去了,凤姐这才说:“两个孩子也不小了,眼见着就长成了。”
“他们自小一处长大,有青梅竹马之谊。宝玉见了他妹妹就高兴,我见他们在一处你好我好的,心里也真心实意地欢喜。”贾母吃了参汤,这才正正经经地说起正事来。“眼见着黛玉过了年就要及笄了,宝玉今岁行了冠礼,也是谈婚论嫁的时候。我初次见黛玉的时候就有这念头,想将她聘给宝玉。”
王夫人虽不喜黛玉过分柔弱,奈何宝钗已嫁入恭仪伯府,湘云也早与卫若兰定亲。贾府今时不同往日,黛玉于宝玉而言,竟已成了上上之选。心里有句话,谁都不想承认,却又个个都清楚。按着林海眼下的官位,他嫡出的长女嫁给宝玉,竟也算是下嫁了。
故而她压下不喜,强撑出一脸高兴:“他们打小就在一处,纵外头有更好的,也不及知根知底的可靠。姑太太是贾府出去的,老太太一贯疼你,如今养了姑娘再嫁回来,老太太肯定加倍疼她。黛玉是个招人疼的孩子,我见了也喜欢。若姑太太肯松口,咱们今日就交换信物,等黛玉及笄后就定亲。”
贾敏虽有此意,若依此言,也未免太快了些。故另寻了个由头暂且止住话茬:“我们老爷近些时候都在宫里,并不曾回家来。我养了五个孩子,立住的五个里,黛玉是他最疼的一个。这事我暂不能做主,须得等老爷回来了问过他的意思,才能决断。何况及笄是明岁的事,咱们徐徐图之,岂不更好?”
吃了午饭,贾敏陪着兄妹几个坐了一刻,便称乏往里屋去歇息。林玦于是引着黛玉等人往圆鹊轩来,霁雪找出个玉燕,黛玉陪弟弟和妹妹踢了两个,便气喘不已,于是坐在廊下歇息,看着薰玉和林珝玩闹。
屏退众人,林玦一手端着一盅茶过来,送到黛玉手中,立在她身后,慢慢地啜饮。
黛玉一尝就知道,这是苏州的碧螺春。可惜略过了些时候,不及明前的吃着那么好。
“还是咱们家里的茶吃着清香。”黛玉喟叹:“可算是回来了。”
“是自家庄子里的茶。”林玦摩挲着她发间的珍珠蝴蝶簪子,整颗心都融成了一汪水。他是异乡来客,亲眼瞧着黛玉一日日长成。当日他远赴永城,她还是七八岁的小姑娘,五年后再回来,她已经长成了。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真是又骄傲又害怕。
林玦到底从清甜茶水里品出了些苦涩滋味:“再过两日,我就要回永城去了。若在京里多待,风言风语只怕要把林家淹了。”
“哥哥才回来。”黛玉心中涌出万般不舍,转身拉着他的衣袖不肯放:“明岁就是我及笄的时候了,哥哥一走又是五年,再回来,可知我还在不在京里?”
“明年就十五了,也是大姑娘了,还这样娇滴滴地爱粘着哥哥。”林玦心中叹息,低声告诉她:“母亲有意为你和宝玉定亲,你心里是什么章程?”
黛玉面上飞红,饶是和林玦再亲近,谈起这事,也多出几分羞涩:“这些事自然都有父母为我做主,我能有什么想法。”
既这么说了,自然是愿意的。其中利害,贾敏一早都告诉她了。
黛玉见林玦皱眉,忙说:“这事母亲一早和我说过了。”
真论起来,作为哥哥,林玦对宝玉当妹夫是一千万个不愿意。但他是能够窥破天机的人,原本红楼一书中,黛玉与宝玉两个就是天定姻缘。若外力加以阻挠,两人别娶他嫁,实在令林玦担心。黛玉最终是否会像高鹗续书中那样,落得个泪尽而亡的下场。
“宝玉贪玩爱胡闹,虽聪慧却不求上进,日后只怕难有大成就。幸而贾家还有些体面,你若过去了,争荣夸耀断不能够,清闲度日倒还使得。父亲是母亲是想着,你惯爱使小性子,外头那些人明面上瞧着好,内里未必不是草莽,倒不如宝玉知根知底的好。他跟着父亲读过两年书,虽不成气候,对着你却有一片柔肠软肚。万般不好,只消他能包容你,就足以补足旁的。”
黛玉本不喜名利,只求平顺度日。想着这些,宝玉真是再合适不过。何况贾母和凤姐都爱惜她,等她过去了,王夫人虽为婆母,有贾母压在上头,想来也不至过分苛责。
这样想了一回,竟也觉得很好。若他们两情相悦,就是世上最好的事,别人觉得美满,于他们未必是圆满。
“妹妹可曾想过,将来想做些什么?你如今是姑娘,被困在闺阁之中。来日成了一家主母,宝玉又宽纵你,能做的事比眼下更宽泛。一成不变的日子有什么趣味,总要做些事,才不枉此生。”
黛玉闻言,两颊微红,眼中不免透出向往:“天下之大,地域广阔。来日,我想多瞧瞧。也想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等年纪大了,就回苏州去,守着咱们家的沧浪亭终老。”
她是有想法的人,林玦听了,备感满意。
“等你出阁的时候,我一定告诉父亲,让他把沧浪亭的地契给你做压箱陪嫁。”
兴许这是好事,宝玉虽做什么都不成,有一样却做得很好。哄黛玉高兴,除了他,哪个郎君也做不到那样低声下气。
“我的事还远着。”黛玉深吸一口气,这都是早已经说定了的事,说多了就成了一件寻常事。“哥哥预备什么时候走?”
“等过了立夏就走。我们想带走吟吟,过程子天热了再上路,孩子也难受。”
小郡主如今封号漾漪,也正经有了大名慕容轻缨,林玦和合睿王却仍喜欢唤她乳名吟吟。
黛玉正经带过轻缨几日,还想着等她会喊人了再哄她叫姑姑。未料到林玦和王爷竟要将她带走。外放的官员和驻守边关的将领无召不得入京,这一去,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见。
她虽不舍,却也为轻缨高兴:“京城规矩多,内廷更像个囚笼。你们带走她,让她能自由自在地活几年,是件好事。”
立夏这日,贾敏领着兄妹四个往荣国府来辞贾母。
贾母年纪愈发大上去,前两年失了元春,贾政又丢了官职,连遭重击之下,精神头每况愈下。今日见贾敏来了,欢喜之下,也能强打起精神走动。
“听说黛玉前两日叫宫里留下了?”虽见黛玉好端端坐在眼前,贾母也不免感到后怕:“在宫里病了一场,如今都大好了?”
“我不过是吹了冷风,叫太医开了两剂药,吃了就好了。”黛玉依在贾母身侧,娇娇地哄她:“在宫里头,传出来难免变重了些。老祖宗不必信他们,我的身子很好。”
贾母上下打量她一回,虽听她说很好,却还是心存担忧:“我瞧你比往里日更瘦了些。”
贾敏在侧笑道:“天热了,她懒懒地吃不下东西。她是来讨债的,母亲不必过分疼她。今日我领他们过来,是玦儿又要往边关去了,怕母亲担心,故来辞别。”
“边关风霜侵人,玦儿才回来没两天,又要过去,真叫人担心。”
林玦擎着茶道:“边关虽清苦了些,倒也很自在。老祖宗仔细将养身子,那里的人参好,等我过去了,再寻好的来供老祖宗吃。”
林玦极孝顺,他感念当年贾母与贾政待他好,也照顾过他一些时日,故而时时刻刻记在心里。就是往永城去了,逢年过节也常送东西过来。永城有座永山,常有樵夫挖了人参出来卖,他见长得好,就常常买下,送回来奉与贾母入药。
贾母一向疼他们兄妹,听了这话,哪有不高兴的道理。正要开口,鸳鸯进来回话:“政老爷请林大爷过去说话。”
她忙道:“既叫你,你就去罢。”
林玦与众长辈见了礼,这才往外院去。他才去了,那厢丫头和婆子拥着探春和惜春进来。先见了礼,就把黛玉拉到一边去说话。
贾母见宝玉这样久不过来,便催鸳鸯:“怎么不见宝玉?”
鸳鸯笑道:“将才还在这里,一会子就不知道哪里去了,已经遣人去催了。”
“不必催,知道了妹妹在这里,在天边他也要跑回来。”凤姐起身踱到贾母身边,奉了盏参汤与她吃:“老祖宗,这两个孩子的心思,旁人不知道,您难道也不知道?”
话音刚落,果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丫头打起帘子迎人进来,还没绕过屏风,就听宝玉在外问:“林妹妹来了?”
“瞧瞧,我说什么来着。”凤姐笑着迎出来,拉着他往里去:“林家两个妹妹都来了,你问哪个?”
众人皆掩唇而笑,宝玉也跟着一并笑起来。他喃喃道:“我见了两个妹妹,心里都高兴。”
凤姐压着他与贾母等人见了礼,便朝西套间方向指:“姊妹几个往那里去了,你去罢,去了我们几个也好说说话。”
宝玉应声去了,凤姐这才说:“两个孩子也不小了,眼见着就长成了。”
“他们自小一处长大,有青梅竹马之谊。宝玉见了他妹妹就高兴,我见他们在一处你好我好的,心里也真心实意地欢喜。”贾母吃了参汤,这才正正经经地说起正事来。“眼见着黛玉过了年就要及笄了,宝玉今岁行了冠礼,也是谈婚论嫁的时候。我初次见黛玉的时候就有这念头,想将她聘给宝玉。”
王夫人虽不喜黛玉过分柔弱,奈何宝钗已嫁入恭仪伯府,湘云也早与卫若兰定亲。贾府今时不同往日,黛玉于宝玉而言,竟已成了上上之选。心里有句话,谁都不想承认,却又个个都清楚。按着林海眼下的官位,他嫡出的长女嫁给宝玉,竟也算是下嫁了。
故而她压下不喜,强撑出一脸高兴:“他们打小就在一处,纵外头有更好的,也不及知根知底的可靠。姑太太是贾府出去的,老太太一贯疼你,如今养了姑娘再嫁回来,老太太肯定加倍疼她。黛玉是个招人疼的孩子,我见了也喜欢。若姑太太肯松口,咱们今日就交换信物,等黛玉及笄后就定亲。”
贾敏虽有此意,若依此言,也未免太快了些。故另寻了个由头暂且止住话茬:“我们老爷近些时候都在宫里,并不曾回家来。我养了五个孩子,立住的五个里,黛玉是他最疼的一个。这事我暂不能做主,须得等老爷回来了问过他的意思,才能决断。何况及笄是明岁的事,咱们徐徐图之,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