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的大门在我身后关上了,我拎着随身物品,向前走着。
外面的世界真的不一样,连天空都似乎更辽阔一些。只不过这细微的差别,也只有像我这样在深牢大狱里待了三年的人,才察觉得出。而我那空虚的内心,也无法为我留出余地去感受这些。
不远处,有人在等我,是萧姐。从上次来看我算起,我们已经有半年没见过。她还是那样,和蔼可亲地抱着林林。林林有三岁了,是个爱哭爱闹的小丫头。萧姐哄着孩子的样子,落在我的印象里,慢慢变成了深深的感激和歉意。
萧姐看着我走出大门,欣慰地对着我笑。林林的目光在我身上短暂地停了一刻,又移开了。
“恭喜你,要开始新的生活了。”她向我伸出右手。
我突然想起,从认识她到现在的那么多年里,从来没跟她握过手。今天,这握手显得格外郑重,仿佛真像她说的那样,意味着一切重新开始。
握完手,萧姐让林林把脸对着我,哄道:“林林,认识吗,他是爸爸?爸爸知道吗?乖,听话,叫‘爸爸’。”
林林睁着一双大眼睛望着我,小嘴却紧紧地闭着。我轻轻抚摸她,捏她的小脸,学着萧姐的样子哄她,但她却把脸别过去,对我不理不睬。
萧姐笑道:“小孩子,不熟的时候都这样,以后慢慢熟了,很容易依赖人的。”
我轻轻摇头:“是你照顾得太周到,她喜欢你。要不是你,这三年,林林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发自内心的感激又一次盈满了喉咙,而太多的话总难以出口,好像一说出来,就会立刻变得苍白。
***
我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住处,萧姐邀请我去她家暂住几天。萧姐的丈夫常年在遥远的外地打拼,家里总是只有她一人,空着个房间。虽觉得不太方便,但我身无分文,除了接受她的善意,别无选择。
虽说认识好些年了,萧姐家我还从未到访过。浅色的格调,简单的装饰,都给人一种平和感。林林一进门就兴奋着打开了电视机,我帮她调好台,便去帮萧姐下厨。
萧姐麻利地在菜板上动着刀子,发出嚓嚓的响声。我盯着她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一时间出了神,直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在胸腔里翻滚,若隐若现。
她发现了我的出神:“想什么呢?怀念在厨房的感觉?”
我有些愣,瞧了她一眼,转过头忙自己的,沉默不语。
萧姐没有多言,而是兴致勃勃地同我谈起我马上要面临的住房问题。我才知道,她已经帮我物色好了几处地方,都是离林林所在的幼儿园近,价格又低廉的小单间,十分适合我目前的经济状况。对我而言,萧姐的推荐是无可挑剔的。
我从没提起或者暗示过要她帮我打听房子的事,因为我满脑子所想的,都是要在出来之后,回到从前的住处。我何尝不知道那些难处,虽然只是一间两室一厅的小套房,但光一个地处市中心,就能让房租高得吓人,更别说每天得跑半座城送林林去幼儿园。而如今的我,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这件任性的事实在太过荒谬。
但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左右了我,它总是不断呼唤我,推我,拉我,让我回到从前那个地方。它从某一天起,在我生命里生根发芽,义无返顾地长大,控制了我的思考。也只有在我内心深处,只有我自己,才能那么真切地体会到那力量的由来。
我说明了我的想法,说我还是决定要回去。萧姐的惊讶同我预料的一样,她几次张开嘴想劝阻,却屡屡不知从何劝起。她似乎在等着我的解释,但,我什么也没有解释。
长久的沉默之后,萧姐叹了口气,用一种极为舒缓又颇有意味的语气问:
“还想着她呀?”
一瞬间,我手上的动作和我的思绪,戛然而止。
就是那种力量,一句话让那种力量飞速壮大,猝不及防地控制了我的情绪。我只能再次选择沉默,余光中,发现萧姐凝视了我很久。
大概是不想再继续这个无法继续的话题,萧姐走出了厨房,回来时,手里多了一个精致的芭比娃娃。“给林林送去吧,”她说,“记得要说是你送的。”
林林拿着芭比娃娃开心不已,拽在手心里舍不得放开,连我叫她吃饭都不乐意。林林的笑脸红通通的,两只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里叽里呱啦,一副小大人哄着宝贝的样子。
“林林,你要真喜欢,爸爸下次再给你买一个,好吗?”
林林的目光将信将疑,散发着天真和快乐。突然间,一丝不安笼罩了我:林林现在是快乐的,但今后呢,当她把生活交付给我之后,她还能拥有现在的快乐吗?我给得起吗?
摆在我面前的路似乎没有光,一片漆黑。
***
在林林的生命里,前三个春秋没有爸爸,而在将来很长的岁月里,她将有爸爸。她的爸爸会宠她,爱她,竭尽全力保护她。她的爸爸不会再逃避,不会再怯弱,不会再让她孤苦伶仃。这是我的决心,也是我需要用余下的生命去履行的承诺,更是我生命的空壳里还剩下的唯一希望。
我需要做到,让林林从三岁起,得到父爱。而这,恰恰与我的童年截然相反
——二十多年前,当我也是三岁时,我的父亲被处以枪决……
当别人提起我家当年有多么显赫,我是无动于衷的。那个时候,我太年幼,还不懂得有钱没钱是怎么回事。父亲是有钱,家财万贯,但旁人都不清楚那些金山银山究竟是从哪里搬来的。都说是父亲生意做得大,做得顺,母亲也这么说。可母亲是单纯的,过于单纯,直到有一天,警察突然闯进来给父亲戴上手铐时她才知道,父亲干的是走私。
不得不承认,父亲是精明的,他干的事,居然全部瞒过了家人。于是他栽跟头时,没有一人跟着受连累。可母亲还是跟他去了,这种从天堂到地狱的落差,不是她那个被父亲宠惯了的小女人所能承受的。
母亲走前说,父亲一直最放不下的人是我。这句话,直到今天我才能真正地理解。至今回想起父亲当年的情形,都觉得寒心。他抱着我,亲我的样子已经很模糊了,只有那种沉重而忧郁的眼神总是浮现在他脸上。手铐、监牢和枪口,应该是父亲梦中的常客,当他无数次从血腥中挣扎着醒来,就又会陷入由我那酣睡的呼吸声编织的噩梦里。他的肩膀虽然有力,双腿却是踏在泥潭之中。
父亲一定感觉到了什么,他不停地考虑着我的将来,为母亲的懦弱瑟瑟发抖。但别人不会有丝毫的察觉,哪怕只言片语。事到如今我也很难想象,父亲是怎么想到了那一步:我一岁时,他花了大价钱,为家境平平的舅舅一家买了一套三百平的豪华套房。
舅舅和舅妈都是当地一所小学的教师,在学校工作兢兢业业,年年评优教,在社会上颇有口碑。但他们却摆脱不了知识分子的迂腐,守着这些口碑,过着自命不凡的清贫日子。父亲和母亲都只上了个初中,不如他们有文化,所以即便是父亲拥有百万家产,母亲拥有迷人脸蛋和身段,他们也是瞧不起的。舅舅曾经极力反对母亲嫁给父亲,即便他们婚后幸福美满,也一致认为母亲那种无知的小丫头只是看上了父亲的钱而已。他们与我家的来往也仅限于逢年过节,红包来红包去的表面工夫,就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互不相干。这样一来,他们也完美地避免了别人说他们巴结有钱人的闲话。
当然,父亲也不是省油的灯,不紧不慢地应对着,你不来我也不往,并且财富不可阻挡地壮大。他摆着不屑一顾的胜利者姿态,这种姿态也在母亲那张笑容绽开的脸上显露无疑。
然而,父亲的沉着随着我的出生彻底瓦解,父爱让他对儿子的未来充满恐惧。他对舅舅一家的态度骤然改变,开始主动频频走动,隔三差五就上门送礼,这让一向不擅长于勾心斗角的舅舅都察觉出他有图谋。而他却只是不动声色地继续着他的殷勤,并且虚张声势。如今的我已经明白,父亲是在为他膝下的儿子,贡献他所有的聪明和尊严。
父亲的殷勤虽然没有得到舅舅一家的认可,但造成的舆论影响是不可小视的。舅舅的街坊邻里,以至学校的同事都传着父亲的好,说舅舅一家真是走运,遇到了一个不视财自傲,知寒知暖的好亲戚。在这种情形下,舅舅和舅妈再拉着个脸多少有些说不过去。于是他们也恢复了当亲戚该有的模样,对刚出生的我也爹娘般地关心起来,还就幼儿的智力开发问题展开高谈阔论。每到这时,父亲便不住地点头,嘴里“哦,哦……”地应着,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然后又是懊恼又是着急地说:“我这辈子没读过什么书,孩子的教育是完全没辙呀!真亏得你们这么费心,要不小冰将来也得跟我一样。”舅舅和舅妈得意的同时,全然不知父亲正在步步为营。
仅仅一年,父亲便顺水推舟地走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成功地送了舅舅舅妈一套房子,并对外人称那房子是送给舅舅三十岁的礼物。交钥匙的那天,父亲诚恳地表达了他的“意图”:“小冰以后还得全权靠着你们呀。”
一针见血的话终于解开了舅舅舅妈心中的困惑——原来这位行迹古怪的父亲只是爱子心切而已。他们打消了疑虑,倒开始觉得父亲有几分滑稽,没有文化的人也知道为孩子的教育问题煞费苦心到如此地步,真是难得。
从那以后,两家的隔阂似乎完全化解了,频频来往,说话也带不完的亲热劲儿。尤其是我,几乎是长住在舅舅家——那套父亲掏钱支付的豪华套房里。父亲对他们的依赖也在无形中使他们对那套房子的占有更加心安理得。
舅舅舅妈也有一个儿子,大我半岁,于是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一块儿,接受着同样的教育。舅舅舅妈早没把我当外人了,对待表哥也没有明显的偏心。而同时,父亲忙生意忙得个底朝天,母亲不得不帮他张罗,他们再没有多少心思来过问我了。
那两年,日子过得十分平静。只是,年幼的我还无法感受那平静的可贵,更无法觉察那平静离我远去的脚步。当事实血淋淋地摆在眼前,当我在母亲疯狂的哭声中惊醒时,父亲的头颅已被堵在枪口之下……
就像是命里注定的一样,父亲注定要失去一切,而追随父亲去丢弃一切的,注定是母亲。
我的生活从此颠覆,我不再是那个有钱人家的小公子,而是一个落寞家庭唯一留存下来的弃儿。我无法再拥有的,不只是父母的怜爱和家庭的温暖,而是童年被命名为幸福的全部。
***
父亲的事东窗事发,舅舅舅妈最初的反应是惊讶,身边居然出了个创造大新闻的人,真是难以置信。但他们平静得相当快,总对别人说:“原来还真是这样,我早就觉得他那些钱有水,干干净净的钱哪有那么好挣的!”他们也惊慌过那套豪华套房,怕随父亲的其他财产一样被没收掉。可一番调查之后,关于那套豪华套房的所有记录,却奇迹般地被查实跟父亲毫不相干,奇迹般地安然无恙!
这让舅舅舅妈在庆幸的同时又深感疑惑,他们想,这一定是那精明的妹夫安排好的,他这样做显然有所意图,真的就像他送房子那天说的,是为了让儿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吗?这疑惑十足让舅舅舅妈苦恼了一阵子,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太过重大的问题:他们到底该不该抚养我?
其实在旁观者的认识里,抚养我这个侄儿简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是他们的亲侄儿,不是外人,父亲还曾给过他们那么多恩惠,在我家破人亡的时候,他们没有理由遗弃我。我不知道他们接受这个现实有多难,我只能肯定,在他们好不容易接受之后,又后悔了十几年,深感是被父亲下了套,被困在了陷阱里。
其实,直到今天我也难以猜透父亲当初最真实的想法,难以从那双忧郁的瞳仁中发现引导出他内心世界的蛛丝马迹。只是我相信,全无理由地相信:父亲那样地低三下四,只是为了在某一天,他大势已去之后,能有人给他可怜的儿子一碗饭吃。
舅舅舅妈对我和表哥的教育保持着一视同仁:我们上同样的启蒙课,玩同样的游戏,看同样的小人儿书,听同样的故事。他们也在十几年中不断地重复那句话:“我们对你们俩都一样,将来怎么样,还得看你们自己。”然后时不时地提醒我,个人前途跟上一辈无关。
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我开始真正听懂了那句话。舅舅舅妈从未隐瞒过我的身世,从一开始大家就知道,我是走私犯的儿子。太小的时候我是真没有没爹没娘的感觉,好像我嘴里叫的“舅舅舅妈”跟表哥叫的“爸爸妈妈”没什么两样。我和表哥在最幼年的时候,也就像别家的亲兄弟一样,一起玩耍、吵闹、甚至打架,没有隔阂。但这样的时代终究是一夜流星,永远只属于少不更事的年月,对于我,天真与单纯离去得太过迅速。五岁那年的一件小事,为我真正意义上的童年画上了句号。
那天,我和表哥在客厅里玩电动汽车,一不小心打翻了舅舅新买的玻璃鱼缸,碎了一地。那是舅舅宝贝的东西,他火冒三丈地训斥我和表哥。也许他自己都不记得他当时说了一句怎样的话,让他的侄儿一辈子都不肯忘记。也许那句话实际上是很轻的,但他那两个措辞之间细微的差别,却改变了他的侄儿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他指着表哥骂道:“你为什么把它打碎!”
然后他转向我:“你凭什么把它打碎!”
※※※※※※※※※※※※※※※※※※※※
感谢来看文的每一个读者。
这个故事构思得很早,写了很多年,初稿103万字,两次删减后,留下73万字的终稿。
后期型的故事构架,条条线索铺陈开后,后面的高潮非常给力,读下去绝对不亏!
哈哈,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诚心渴望提高,欢迎各种批评和交流,么么哒!
外面的世界真的不一样,连天空都似乎更辽阔一些。只不过这细微的差别,也只有像我这样在深牢大狱里待了三年的人,才察觉得出。而我那空虚的内心,也无法为我留出余地去感受这些。
不远处,有人在等我,是萧姐。从上次来看我算起,我们已经有半年没见过。她还是那样,和蔼可亲地抱着林林。林林有三岁了,是个爱哭爱闹的小丫头。萧姐哄着孩子的样子,落在我的印象里,慢慢变成了深深的感激和歉意。
萧姐看着我走出大门,欣慰地对着我笑。林林的目光在我身上短暂地停了一刻,又移开了。
“恭喜你,要开始新的生活了。”她向我伸出右手。
我突然想起,从认识她到现在的那么多年里,从来没跟她握过手。今天,这握手显得格外郑重,仿佛真像她说的那样,意味着一切重新开始。
握完手,萧姐让林林把脸对着我,哄道:“林林,认识吗,他是爸爸?爸爸知道吗?乖,听话,叫‘爸爸’。”
林林睁着一双大眼睛望着我,小嘴却紧紧地闭着。我轻轻抚摸她,捏她的小脸,学着萧姐的样子哄她,但她却把脸别过去,对我不理不睬。
萧姐笑道:“小孩子,不熟的时候都这样,以后慢慢熟了,很容易依赖人的。”
我轻轻摇头:“是你照顾得太周到,她喜欢你。要不是你,这三年,林林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发自内心的感激又一次盈满了喉咙,而太多的话总难以出口,好像一说出来,就会立刻变得苍白。
***
我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住处,萧姐邀请我去她家暂住几天。萧姐的丈夫常年在遥远的外地打拼,家里总是只有她一人,空着个房间。虽觉得不太方便,但我身无分文,除了接受她的善意,别无选择。
虽说认识好些年了,萧姐家我还从未到访过。浅色的格调,简单的装饰,都给人一种平和感。林林一进门就兴奋着打开了电视机,我帮她调好台,便去帮萧姐下厨。
萧姐麻利地在菜板上动着刀子,发出嚓嚓的响声。我盯着她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一时间出了神,直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在胸腔里翻滚,若隐若现。
她发现了我的出神:“想什么呢?怀念在厨房的感觉?”
我有些愣,瞧了她一眼,转过头忙自己的,沉默不语。
萧姐没有多言,而是兴致勃勃地同我谈起我马上要面临的住房问题。我才知道,她已经帮我物色好了几处地方,都是离林林所在的幼儿园近,价格又低廉的小单间,十分适合我目前的经济状况。对我而言,萧姐的推荐是无可挑剔的。
我从没提起或者暗示过要她帮我打听房子的事,因为我满脑子所想的,都是要在出来之后,回到从前的住处。我何尝不知道那些难处,虽然只是一间两室一厅的小套房,但光一个地处市中心,就能让房租高得吓人,更别说每天得跑半座城送林林去幼儿园。而如今的我,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障,这件任性的事实在太过荒谬。
但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左右了我,它总是不断呼唤我,推我,拉我,让我回到从前那个地方。它从某一天起,在我生命里生根发芽,义无返顾地长大,控制了我的思考。也只有在我内心深处,只有我自己,才能那么真切地体会到那力量的由来。
我说明了我的想法,说我还是决定要回去。萧姐的惊讶同我预料的一样,她几次张开嘴想劝阻,却屡屡不知从何劝起。她似乎在等着我的解释,但,我什么也没有解释。
长久的沉默之后,萧姐叹了口气,用一种极为舒缓又颇有意味的语气问:
“还想着她呀?”
一瞬间,我手上的动作和我的思绪,戛然而止。
就是那种力量,一句话让那种力量飞速壮大,猝不及防地控制了我的情绪。我只能再次选择沉默,余光中,发现萧姐凝视了我很久。
大概是不想再继续这个无法继续的话题,萧姐走出了厨房,回来时,手里多了一个精致的芭比娃娃。“给林林送去吧,”她说,“记得要说是你送的。”
林林拿着芭比娃娃开心不已,拽在手心里舍不得放开,连我叫她吃饭都不乐意。林林的笑脸红通通的,两只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里叽里呱啦,一副小大人哄着宝贝的样子。
“林林,你要真喜欢,爸爸下次再给你买一个,好吗?”
林林的目光将信将疑,散发着天真和快乐。突然间,一丝不安笼罩了我:林林现在是快乐的,但今后呢,当她把生活交付给我之后,她还能拥有现在的快乐吗?我给得起吗?
摆在我面前的路似乎没有光,一片漆黑。
***
在林林的生命里,前三个春秋没有爸爸,而在将来很长的岁月里,她将有爸爸。她的爸爸会宠她,爱她,竭尽全力保护她。她的爸爸不会再逃避,不会再怯弱,不会再让她孤苦伶仃。这是我的决心,也是我需要用余下的生命去履行的承诺,更是我生命的空壳里还剩下的唯一希望。
我需要做到,让林林从三岁起,得到父爱。而这,恰恰与我的童年截然相反
——二十多年前,当我也是三岁时,我的父亲被处以枪决……
当别人提起我家当年有多么显赫,我是无动于衷的。那个时候,我太年幼,还不懂得有钱没钱是怎么回事。父亲是有钱,家财万贯,但旁人都不清楚那些金山银山究竟是从哪里搬来的。都说是父亲生意做得大,做得顺,母亲也这么说。可母亲是单纯的,过于单纯,直到有一天,警察突然闯进来给父亲戴上手铐时她才知道,父亲干的是走私。
不得不承认,父亲是精明的,他干的事,居然全部瞒过了家人。于是他栽跟头时,没有一人跟着受连累。可母亲还是跟他去了,这种从天堂到地狱的落差,不是她那个被父亲宠惯了的小女人所能承受的。
母亲走前说,父亲一直最放不下的人是我。这句话,直到今天我才能真正地理解。至今回想起父亲当年的情形,都觉得寒心。他抱着我,亲我的样子已经很模糊了,只有那种沉重而忧郁的眼神总是浮现在他脸上。手铐、监牢和枪口,应该是父亲梦中的常客,当他无数次从血腥中挣扎着醒来,就又会陷入由我那酣睡的呼吸声编织的噩梦里。他的肩膀虽然有力,双腿却是踏在泥潭之中。
父亲一定感觉到了什么,他不停地考虑着我的将来,为母亲的懦弱瑟瑟发抖。但别人不会有丝毫的察觉,哪怕只言片语。事到如今我也很难想象,父亲是怎么想到了那一步:我一岁时,他花了大价钱,为家境平平的舅舅一家买了一套三百平的豪华套房。
舅舅和舅妈都是当地一所小学的教师,在学校工作兢兢业业,年年评优教,在社会上颇有口碑。但他们却摆脱不了知识分子的迂腐,守着这些口碑,过着自命不凡的清贫日子。父亲和母亲都只上了个初中,不如他们有文化,所以即便是父亲拥有百万家产,母亲拥有迷人脸蛋和身段,他们也是瞧不起的。舅舅曾经极力反对母亲嫁给父亲,即便他们婚后幸福美满,也一致认为母亲那种无知的小丫头只是看上了父亲的钱而已。他们与我家的来往也仅限于逢年过节,红包来红包去的表面工夫,就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互不相干。这样一来,他们也完美地避免了别人说他们巴结有钱人的闲话。
当然,父亲也不是省油的灯,不紧不慢地应对着,你不来我也不往,并且财富不可阻挡地壮大。他摆着不屑一顾的胜利者姿态,这种姿态也在母亲那张笑容绽开的脸上显露无疑。
然而,父亲的沉着随着我的出生彻底瓦解,父爱让他对儿子的未来充满恐惧。他对舅舅一家的态度骤然改变,开始主动频频走动,隔三差五就上门送礼,这让一向不擅长于勾心斗角的舅舅都察觉出他有图谋。而他却只是不动声色地继续着他的殷勤,并且虚张声势。如今的我已经明白,父亲是在为他膝下的儿子,贡献他所有的聪明和尊严。
父亲的殷勤虽然没有得到舅舅一家的认可,但造成的舆论影响是不可小视的。舅舅的街坊邻里,以至学校的同事都传着父亲的好,说舅舅一家真是走运,遇到了一个不视财自傲,知寒知暖的好亲戚。在这种情形下,舅舅和舅妈再拉着个脸多少有些说不过去。于是他们也恢复了当亲戚该有的模样,对刚出生的我也爹娘般地关心起来,还就幼儿的智力开发问题展开高谈阔论。每到这时,父亲便不住地点头,嘴里“哦,哦……”地应着,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然后又是懊恼又是着急地说:“我这辈子没读过什么书,孩子的教育是完全没辙呀!真亏得你们这么费心,要不小冰将来也得跟我一样。”舅舅和舅妈得意的同时,全然不知父亲正在步步为营。
仅仅一年,父亲便顺水推舟地走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成功地送了舅舅舅妈一套房子,并对外人称那房子是送给舅舅三十岁的礼物。交钥匙的那天,父亲诚恳地表达了他的“意图”:“小冰以后还得全权靠着你们呀。”
一针见血的话终于解开了舅舅舅妈心中的困惑——原来这位行迹古怪的父亲只是爱子心切而已。他们打消了疑虑,倒开始觉得父亲有几分滑稽,没有文化的人也知道为孩子的教育问题煞费苦心到如此地步,真是难得。
从那以后,两家的隔阂似乎完全化解了,频频来往,说话也带不完的亲热劲儿。尤其是我,几乎是长住在舅舅家——那套父亲掏钱支付的豪华套房里。父亲对他们的依赖也在无形中使他们对那套房子的占有更加心安理得。
舅舅舅妈也有一个儿子,大我半岁,于是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一块儿,接受着同样的教育。舅舅舅妈早没把我当外人了,对待表哥也没有明显的偏心。而同时,父亲忙生意忙得个底朝天,母亲不得不帮他张罗,他们再没有多少心思来过问我了。
那两年,日子过得十分平静。只是,年幼的我还无法感受那平静的可贵,更无法觉察那平静离我远去的脚步。当事实血淋淋地摆在眼前,当我在母亲疯狂的哭声中惊醒时,父亲的头颅已被堵在枪口之下……
就像是命里注定的一样,父亲注定要失去一切,而追随父亲去丢弃一切的,注定是母亲。
我的生活从此颠覆,我不再是那个有钱人家的小公子,而是一个落寞家庭唯一留存下来的弃儿。我无法再拥有的,不只是父母的怜爱和家庭的温暖,而是童年被命名为幸福的全部。
***
父亲的事东窗事发,舅舅舅妈最初的反应是惊讶,身边居然出了个创造大新闻的人,真是难以置信。但他们平静得相当快,总对别人说:“原来还真是这样,我早就觉得他那些钱有水,干干净净的钱哪有那么好挣的!”他们也惊慌过那套豪华套房,怕随父亲的其他财产一样被没收掉。可一番调查之后,关于那套豪华套房的所有记录,却奇迹般地被查实跟父亲毫不相干,奇迹般地安然无恙!
这让舅舅舅妈在庆幸的同时又深感疑惑,他们想,这一定是那精明的妹夫安排好的,他这样做显然有所意图,真的就像他送房子那天说的,是为了让儿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吗?这疑惑十足让舅舅舅妈苦恼了一阵子,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太过重大的问题:他们到底该不该抚养我?
其实在旁观者的认识里,抚养我这个侄儿简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是他们的亲侄儿,不是外人,父亲还曾给过他们那么多恩惠,在我家破人亡的时候,他们没有理由遗弃我。我不知道他们接受这个现实有多难,我只能肯定,在他们好不容易接受之后,又后悔了十几年,深感是被父亲下了套,被困在了陷阱里。
其实,直到今天我也难以猜透父亲当初最真实的想法,难以从那双忧郁的瞳仁中发现引导出他内心世界的蛛丝马迹。只是我相信,全无理由地相信:父亲那样地低三下四,只是为了在某一天,他大势已去之后,能有人给他可怜的儿子一碗饭吃。
舅舅舅妈对我和表哥的教育保持着一视同仁:我们上同样的启蒙课,玩同样的游戏,看同样的小人儿书,听同样的故事。他们也在十几年中不断地重复那句话:“我们对你们俩都一样,将来怎么样,还得看你们自己。”然后时不时地提醒我,个人前途跟上一辈无关。
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我开始真正听懂了那句话。舅舅舅妈从未隐瞒过我的身世,从一开始大家就知道,我是走私犯的儿子。太小的时候我是真没有没爹没娘的感觉,好像我嘴里叫的“舅舅舅妈”跟表哥叫的“爸爸妈妈”没什么两样。我和表哥在最幼年的时候,也就像别家的亲兄弟一样,一起玩耍、吵闹、甚至打架,没有隔阂。但这样的时代终究是一夜流星,永远只属于少不更事的年月,对于我,天真与单纯离去得太过迅速。五岁那年的一件小事,为我真正意义上的童年画上了句号。
那天,我和表哥在客厅里玩电动汽车,一不小心打翻了舅舅新买的玻璃鱼缸,碎了一地。那是舅舅宝贝的东西,他火冒三丈地训斥我和表哥。也许他自己都不记得他当时说了一句怎样的话,让他的侄儿一辈子都不肯忘记。也许那句话实际上是很轻的,但他那两个措辞之间细微的差别,却改变了他的侄儿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他指着表哥骂道:“你为什么把它打碎!”
然后他转向我:“你凭什么把它打碎!”
※※※※※※※※※※※※※※※※※※※※
感谢来看文的每一个读者。
这个故事构思得很早,写了很多年,初稿103万字,两次删减后,留下73万字的终稿。
后期型的故事构架,条条线索铺陈开后,后面的高潮非常给力,读下去绝对不亏!
哈哈,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诚心渴望提高,欢迎各种批评和交流,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