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笑起来:“仙儿一把朴刀,也是极为硬朗的,也许你可以跟她切磋一下,但你要被她打倒了,不许哭噢!”
    “我、我才不会哭呢!相公莫来由的小看人!”唐不悔行了礼,抱着她的刀匆匆而去,能有一个可以切磋的对手,对她来说,的确是一件开心的事。
    刘瑜打发走了唐不悔,却就禁不住揉了揉太阳穴,越来越多的事,让他几乎难有一刻得闲。这个世上,大抵很难有人能理解他的这种紧迫感了,他是极为忙碌的,如苏轼之前所说,就如同是有一头看不见的恶犬,在身后追着他咬一般。
    说将起来,只因刘瑜知道,他真的等不起。
    如果在这个时代随波逐流下去,那么到了那个时刻,乱世之中,能苟全性命都成了奢望。
    他不要那样没有尊严的活着,这也许是支撑着他,争分夺秒的根本原因。
    “先生,只怕不得不打扰你一会。”高俅在刘瑜要回书房去之前,又匆匆赶了过来,大约是被刘瑜的压迫感所传染,高俅现在也是习惯一溜的小跑。
    他之所以来寻刘瑜,是因为有客来访:“来的是女眷,是否请哪位师母接待一下?”
    而刘瑜接过拜帖,却就“咦”了一声,笑了起来。
    能让刘瑜感觉到有趣的事物,老实讲,在这个时代,绝对是不多的,何况只是一份拜帖。
    因为这份拜帖上面没有写名字,也没有写官讳之类的,而是用水墨画的画法,勾勒了几笔,勾出半片叶上的一条青虫。关键是下笔的人,笔力极强,那半片叶子和一条虫子,总共就是三笔,但由笔锋由浓转淡,特别有韵味。
    而打动刘瑜的,是这虫子,很萌。
    没错,一个他以为自己忘记了的形容词。
    很萌,很蠢,很可爱的一条虫子。
    “倒是个妙人。”刘瑜笑着对高俅说道。
    听着这话,高俅抬手抹了一把额上的汗。
    因为来的真的不是个妙人:“先生,来的是柳屯田的旧友,是不是看看哪位师母出来应酬一下,赠些盘缠?”
    柳屯田?刘瑜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笑了起来:“虫娘?妙人啊,找,叫上如梦和袭人,见一见!”
    “先生,不妥当吧?”高俅扯住了刘瑜的衣袖。
    刘瑜大笑起来,指着那份拜帖:“就凭这条虫子,也值得以礼相待。”
    柳屯田,就是柳永。
    他是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所以称之柳屯田。
    虫娘是什么人?虫娘是一位青楼女子,在柳永年轻时的诗词里,多有提到她。
    而在柳永第二次科举失利,却就不知道什么原因,和柳永决裂了。
    “相公,这等女郎,相公去见她,没来由的抬举了她。”袭人低声这么说道。
    连如梦也很认同的点头:“想来这位,曲艺应有造诣,妾身与袭人妹妹去与她唱酬一番,便也是了。”
    “不,我想见见她。”刘瑜笑着拒绝了如梦和袭人的提议。
    柳永第二次科举失利,离得此时已有五十余年,当时的佳人,烟花巷陌里的女校书,如今也已是七十岁,在这个时代,是极为高寿的了。见着刘瑜出来,老妇便由着身边的少年扶起,向着刘瑜行礼。
    刘瑜答了礼,分了宾主坐下,仔细望去,却真是美人迟暮,青丝成雪。但那轮廓却依稀能看出,风华正茂时,石榴裙下不乏拜倒之臣。
    “这拜帖看起来,是新题就的?”刘瑜向着虫娘问道。
    虫娘的景况看起来并不太好,大红的裙衫,已如她那一头青丝也似,褪尽了颜色。
    甚至头上的步摇,刘瑜眼尖,看见是有几个凹位空着的,看怕是之前镶嵌的宝石,被起出来变卖了。
    “是。老身来拜直阁相公,若能蒙相公赐见,这乞食之行,总归便不那么尴尬。”老妇人笑了起来,她的脸上已有许多的皱纹,眼角自然也是散开的鱼尾,连眼睛也不再清亮了,她的双手更是如同鸡皮一般,犹有许多的老人斑。
    她身上,有着很浓烈的老人味,比韩琦、富弼更甚。
    但她笑起来,有一股活泼的气息:“若直阁相公是好诗词的,老身自然填上半厥词;若直阁相公是好名声的,少不得老身要把死了多年的柳屯田,拖过来当虎皮。但听着直阁相公最是率性,甚至敢于写出‘白狗身上肿’的诗句自污,老身便知道,若是无趣,怕是难得相公赐见了。”
    所以她选择了有趣,三笔勾出半片残叶,一条青虫,蠢萌蠢萌的,刘瑜见着,在这积压如山的工作之中,难得的放松,便起了见一见这位妙人的念头。
    刘瑜点头道:“老人家高寿,看怕已是古稀,为何还奔波在外?”
    再有生气,再有趣,虫娘也是七十的老人,说起话来,难免重复。看起来,她很努力在克服老年人这种习惯,以免让听者生厌,但终归是老人,多少还是有些重复。不过正如她所希望,至少刘瑜并没有拂袖而起。
    简单地说,按她的说法,那就是柳永第二次科举失利之后,虫娘有了身孕,想让柳永帮她赎身,娶她进门。可柳永怎么可能娶她?柳大才子在家里是有妻儿的啊,他儿子柳涚,有名有姓的人物,中进士,做到大理寺丞退休的。
    总之,就是因此决裂,虫娘便愤然自己赎了身,自己把孩子生下来。
    “这是老身的曾孙了。若不是黄河之水,老身这些年来,也置了百来亩良田,不致来此乞食。”
    黄河之水,她说应该就是黄河决堤,之前韩琦的大名府,就是治理黄河决堤,带来的灾民问题。
    按着这老人的说法,她的儿子、孙子,都因为黄河的问题,染病身死。
    结果她身边便只有这么一个曾孙陪着她:“老身倒不畏死,只是这曾孙,着实不忍无依无靠,所以,也只好不要脸,四处乞食。”
    刘瑜笑着应酬了几句之后,便由着袭人去招呼了,他算是见了传奇人物虫娘一面,总不可能陪一位七十的老妇家长里短吧?
    “查一查她的来历。”刘瑜低声对着高俅这么吩咐。
    “她来得太巧了。”

章节目录

秘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曲书屋只为原作者荆洚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荆洚晓并收藏秘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