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就有个性,茅元仪不仅支持总兵官鲁承祖练就“青胶铁骑”,自己手里还练成一支看家队伍抚标营。
人马有足六千,也是全火器装备,教官都是来自于“战神”军人。
山东内地乱民四起,胶东半岛地区有浮山城、登州城驻扎强军屯守。
“青胶铁骑”绝不浪得虚名,方圆三百里宵小无人敢来骚扰,这里成为一方净土,许多官宦和财主选择这两个富庶而且美丽的海滨城市安家落户。
洪承畴用兵辽东之时,兵部考虑山东必须有拿得出手的部队应对突发情况,因为众所周知“青胶铁骑”主力已经被鲁承祖带回“南明”归建,登莱再派军队前去辽东未免守土人马不足。
山东近几年是个祸乱不已的地方,邪教、乱民、叛军层出不穷使得朝廷很头疼。
孔有德祸乱登莱造成的破坏和巨大的政治影响所有的重臣还记忆犹新,登莱好不容易在茅元仪打理下恢复了生机又能够给朝廷提供税赋,许多大臣众口一词“登莱不能再乱。”
其实最主要原因还是镇守太监吕直走了干爹曹化淳的路子,因此诸多大臣替登莱巡抚说话,所以这一次登莱没有出兵、出饷援辽。
茅元仪根本不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训练的军队送去辽东填坑,他想有朝一日南王登高一呼,他可以挟六千抚标营征战四方协助南王平定天下。
倭国刀兵四起,天草时贞的武装割据之势已经形成,并且有拿下西九州的战略意图。
由于德川幕府横征暴敛,倭国百姓苦不堪言,暴动屡屡发生,没有被幕府完全控制的北海道完全失控了,许多外藩也是蠢蠢欲动。
“南明”当然是形势一片大好,整个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成为新领地,大建设、大发展只争朝夕。
席卷东南亚缴获的贵金属以白银计超过亿万两,掠夺的物资太多价值无法统计,得到的大好河山不是金钱可以衡量。
为了长治久安,超过五十万战士和乡勇在清缴山区抵抗力量,估计再有一年半载会河清海晏。
黄胜每年都在打仗,虽然大多数时候规模不大,但是也让许多新兵和乡勇见血了,得到了锻炼的队伍在快速成长,“南明”军队的战斗力每年都在提高。
中南半岛八百万移民已经到位,其中大部分是汉民,有一部分是壮族、苗族、彝族等等大明南方少数民族。
他们被“战神”善待老百姓的行为感召了,自觉自愿追随南王接受新学教育、学习汉语、汉字。
“南明”新领地上,建设家园的行动每天都在进行中,这里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可以全年施工也是全年有收成。
现在有太多云南、贵州、四川、两广的老百姓主动移民来“南明”王国,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加入到建设家园的劳动中。
马祥麟、张凤仪夫妇率领的八千白杆兵乃是蜀中石柱子弟兵,是秦良玉赖以称雄的精锐。
秦良玉获知女婿出兵收复大明三宣六慰激动不已,派出儿子和儿媳以及秦拱明、秦拥明等等子侄鼎立助女婿成功,这当然是一个民族英雄的爱国情结。
当秦良玉得知女婿拿下的地盘太大,需要太多老百姓移民后又积极发动蜀中百姓几千里大移民,如今白杆兵已经转战万里历时近两年。
秦良玉办事黄胜当然放心,因此四川移民的安全保卫工作全部交给丈母娘安排,“南明”政府把需要的费用统一交给秦良玉支配。
秦良玉拿到钱粮当然不会贪墨,她组织护送老百姓南下移民的人马也有七八千。
石柱兵的精锐都在忙,留下的人马也只能坚守要地抵挡流寇入川,要出川追逐李自成部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
马祥麟接到母亲的来信,知道山陕流寇再次泛滥,可是他不急于带着人马回四川,因为他也厌恶同室操戈,极度讨厌打内战,认为自相残杀毫无意义。
况且白杆兵在山陕打仗苦得很,由于不劫掠百姓经常饿肚子,为大军筹备粮草,秦家、马家不知倒贴多少银子。
如今跟着妹夫在东南亚作战,装备精良、待遇好、钱粮充足,赏赐丰厚,来自石柱的兵将都乐意在这里效力,太多将士想以后就留在“南明”发展。
白杆兵在东南亚每天都在打仗,虽然没有了大规模的会战,但是积少成多获得军功也不少,也得到了许多缴获,太多猛兵得到了铜质勋章得到了赏银。
马祥麟夫妇亲眼见到“南明”拿下的新领地逐步扩大,见到这里有肥沃且一年三熟的水稻田,知道这里足以养民千百万。
四川民多田地少,老百姓勤劳朴实,人人期望拥有自己的良田。
“南明”开出的移民条件太丰厚,不仅仅承担移民路上的吃用还每一户给田五亩作为私产,而且不需要缴纳税赋。
新移民在过度期“华夏大钱庄”还会给予低息贷款扶持他们创业、置办生产、生活用品。
妹夫已经是“南明”国王,马祥麟有了带领白杆兵来“南明”效力的打算,只是不敢和母亲商议。
因为他知道母亲的性格,母亲根本不可能在大明内忧外患之时改弦易辙。
黄胜也知道丈母娘的为人,当然不会奢求如此忠臣良将见异思迁,泰然处之即可。
介于白杆兵在山地战中功勋卓著,大舅子马祥麟得到了“南明”二等汉威伯册封,“南明”不歧视妇女,张凤仪也被册封为三等忠勇伯。
白杆兵诸多将领得到了封赏,战士们得到的赏赐也不少,石柱兵将归心“南明”已是必然。
他们短期内不会去大明山陕蹚内战的浑水,而是写信回家让兄弟姐妹亲朋好友拖家带口来“南明”安家落户。
大明兵部多次发文要求秦良玉北上袭击流寇,可是秦老夫人有小两万精兵在为“南明”服务,手上实在无兵可派。
她只能答复兵部,白杆兵自保有余,仅仅能够固守四川,出川剿寇实在力不从心。
人马有足六千,也是全火器装备,教官都是来自于“战神”军人。
山东内地乱民四起,胶东半岛地区有浮山城、登州城驻扎强军屯守。
“青胶铁骑”绝不浪得虚名,方圆三百里宵小无人敢来骚扰,这里成为一方净土,许多官宦和财主选择这两个富庶而且美丽的海滨城市安家落户。
洪承畴用兵辽东之时,兵部考虑山东必须有拿得出手的部队应对突发情况,因为众所周知“青胶铁骑”主力已经被鲁承祖带回“南明”归建,登莱再派军队前去辽东未免守土人马不足。
山东近几年是个祸乱不已的地方,邪教、乱民、叛军层出不穷使得朝廷很头疼。
孔有德祸乱登莱造成的破坏和巨大的政治影响所有的重臣还记忆犹新,登莱好不容易在茅元仪打理下恢复了生机又能够给朝廷提供税赋,许多大臣众口一词“登莱不能再乱。”
其实最主要原因还是镇守太监吕直走了干爹曹化淳的路子,因此诸多大臣替登莱巡抚说话,所以这一次登莱没有出兵、出饷援辽。
茅元仪根本不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训练的军队送去辽东填坑,他想有朝一日南王登高一呼,他可以挟六千抚标营征战四方协助南王平定天下。
倭国刀兵四起,天草时贞的武装割据之势已经形成,并且有拿下西九州的战略意图。
由于德川幕府横征暴敛,倭国百姓苦不堪言,暴动屡屡发生,没有被幕府完全控制的北海道完全失控了,许多外藩也是蠢蠢欲动。
“南明”当然是形势一片大好,整个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成为新领地,大建设、大发展只争朝夕。
席卷东南亚缴获的贵金属以白银计超过亿万两,掠夺的物资太多价值无法统计,得到的大好河山不是金钱可以衡量。
为了长治久安,超过五十万战士和乡勇在清缴山区抵抗力量,估计再有一年半载会河清海晏。
黄胜每年都在打仗,虽然大多数时候规模不大,但是也让许多新兵和乡勇见血了,得到了锻炼的队伍在快速成长,“南明”军队的战斗力每年都在提高。
中南半岛八百万移民已经到位,其中大部分是汉民,有一部分是壮族、苗族、彝族等等大明南方少数民族。
他们被“战神”善待老百姓的行为感召了,自觉自愿追随南王接受新学教育、学习汉语、汉字。
“南明”新领地上,建设家园的行动每天都在进行中,这里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可以全年施工也是全年有收成。
现在有太多云南、贵州、四川、两广的老百姓主动移民来“南明”王国,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加入到建设家园的劳动中。
马祥麟、张凤仪夫妇率领的八千白杆兵乃是蜀中石柱子弟兵,是秦良玉赖以称雄的精锐。
秦良玉获知女婿出兵收复大明三宣六慰激动不已,派出儿子和儿媳以及秦拱明、秦拥明等等子侄鼎立助女婿成功,这当然是一个民族英雄的爱国情结。
当秦良玉得知女婿拿下的地盘太大,需要太多老百姓移民后又积极发动蜀中百姓几千里大移民,如今白杆兵已经转战万里历时近两年。
秦良玉办事黄胜当然放心,因此四川移民的安全保卫工作全部交给丈母娘安排,“南明”政府把需要的费用统一交给秦良玉支配。
秦良玉拿到钱粮当然不会贪墨,她组织护送老百姓南下移民的人马也有七八千。
石柱兵的精锐都在忙,留下的人马也只能坚守要地抵挡流寇入川,要出川追逐李自成部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
马祥麟接到母亲的来信,知道山陕流寇再次泛滥,可是他不急于带着人马回四川,因为他也厌恶同室操戈,极度讨厌打内战,认为自相残杀毫无意义。
况且白杆兵在山陕打仗苦得很,由于不劫掠百姓经常饿肚子,为大军筹备粮草,秦家、马家不知倒贴多少银子。
如今跟着妹夫在东南亚作战,装备精良、待遇好、钱粮充足,赏赐丰厚,来自石柱的兵将都乐意在这里效力,太多将士想以后就留在“南明”发展。
白杆兵在东南亚每天都在打仗,虽然没有了大规模的会战,但是积少成多获得军功也不少,也得到了许多缴获,太多猛兵得到了铜质勋章得到了赏银。
马祥麟夫妇亲眼见到“南明”拿下的新领地逐步扩大,见到这里有肥沃且一年三熟的水稻田,知道这里足以养民千百万。
四川民多田地少,老百姓勤劳朴实,人人期望拥有自己的良田。
“南明”开出的移民条件太丰厚,不仅仅承担移民路上的吃用还每一户给田五亩作为私产,而且不需要缴纳税赋。
新移民在过度期“华夏大钱庄”还会给予低息贷款扶持他们创业、置办生产、生活用品。
妹夫已经是“南明”国王,马祥麟有了带领白杆兵来“南明”效力的打算,只是不敢和母亲商议。
因为他知道母亲的性格,母亲根本不可能在大明内忧外患之时改弦易辙。
黄胜也知道丈母娘的为人,当然不会奢求如此忠臣良将见异思迁,泰然处之即可。
介于白杆兵在山地战中功勋卓著,大舅子马祥麟得到了“南明”二等汉威伯册封,“南明”不歧视妇女,张凤仪也被册封为三等忠勇伯。
白杆兵诸多将领得到了封赏,战士们得到的赏赐也不少,石柱兵将归心“南明”已是必然。
他们短期内不会去大明山陕蹚内战的浑水,而是写信回家让兄弟姐妹亲朋好友拖家带口来“南明”安家落户。
大明兵部多次发文要求秦良玉北上袭击流寇,可是秦老夫人有小两万精兵在为“南明”服务,手上实在无兵可派。
她只能答复兵部,白杆兵自保有余,仅仅能够固守四川,出川剿寇实在力不从心。